读爨氏兴衰,解码中华民族融合的“文明密码”
2023-10-15陆良县文物管理所王洪斌
□文 / 陆良县文物管理所 王洪斌
现存陆良县的爨龙颜碑(大爨碑)局部 李天成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这“五性”特征正是中华民族实现大融合、大团结的“文明密码”,南中爨氏500 年兴衰史就是最好的例证。
爨氏南居,带来农耕文明
公元前109 年,汉武帝平定西南夷,设置益州郡,下辖24 个县,包括今云南大部分地区,云南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版图。东汉中晚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诸侯混战热火朝天,大量中原人口为避战乱移居西南夷。东汉末年,爨氏一族以戍军、屯垦、商贾、流民等方式,从中原来到益州郡味县(今曲靖市麒麟区)、同劳县(今曲靖市陆良县)落户定居。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农耕文明,与原住民一道共同开发味县、同劳县坝子,开始了独步南境的奋斗历程。
云南虽然是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地区,但汉武帝拓修南夷道、设置益州郡,以及大量中原移民的到来,有力推动了云南融入中原文化,让中华文明在云南大地广为传播。
联姻通婚,融入本地文明
为更好地生存,移居西南夷的不少中原大族与土著势力联姻,形成了汉夷双融互促的独特文化现象。雍闿、孟获、爨习、朱褒、孟琰、吕凯、李恢、高定元等大姓豪族,都是自西汉以来进入西南夷屯戍的汉族移民中发展起来。这些世代定居已“夷化”的豪族大姓,逐渐掌握了地方实际权力。当时定居同劳县的爨氏,也是“夷化”的大姓豪族,但早期并不特别突出,能后来居上,就在于爨氏始终是“中央王朝”的坚定支持者。
古中原人民来到被称为“南蛮之地”的西南夷,不沉迷于“天朝上国”的旧思维,而是积极与当地土著人民融合,在“汉化”的同时也接受“夷化”,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和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南抚夷越,爨氏崛起之路
214 年刘备入蜀时,建“磻降都督府”,专事招降南中诸大姓和夷帅,但由于大姓和夷帅反蜀,实际毫无建树,形同虚设。225 年,诸葛亮率大军南征,仅用半年时间就平定南中。平定后,诸葛亮将南中4 郡改为7郡62 县,由拥有兵权且移驻味县的磻降都督统辖。至时,云南在政区上形成了一个统一体,首次成为了完全意义上的行政单位。诸葛亮将雍闿、高定元控制的“劲卒青羌”中的羸弱部分配隶给拥蜀大姓焦、娄、爨等为部曲,大姓爨氏开始崭露头角。
诸葛亮迅速平定南中大姓的反叛,不仅因为他有着出色的军事才华,更因为南中人民在多年汉文化熏陶下,对回归“中央政权”并不反感。爨氏乘机崛起,也是因为抓住了云南各族群众渴盼“统一”的深层心理,并从此奠定了爨氏以后的发展思路。
朝堂频更,爨氏终成望族
263 年魏灭蜀到两晋、刘宋王朝,南中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更换频繁,但爨氏初心不变,坚持不反叛、不内斗,最终成为独步南中的最大势力。无论是南中大姓联合反晋,还是互相火并,爨氏都明智选择了遵循“中央号令”。立于陆良县薛官堡村的爨龙颜碑,就记述了爨龙颜“收合五千精锐之众”,“肃清边嵎”,因而被“迁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的历史,成为爨氏独步南中的最佳证明。
爨氏在最兴盛的时期,对王朝的更替始终保持灵活的态度,只要不过于横征暴敛,无论是蜀、魏、西晋、东晋,还是李雄农民起义建立的成国政权,李寿篡位后建立的“汉”政权,都持合作态度,不仅保存了自身实力,减少了战乱,也促进了云南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隋唐兴起,爨氏走向消亡
隋朝、唐朝在建立初期,对爨氏多采取安抚政策,但爨氏势力雄厚,常不服中央号令,甚至多次反叛。598 年,“爨磻叛隋,为文帝诛之,诸子没为官奴。”745至746 年,爨氏各部首领联合反唐,唐王朝命云南王皮逻阁镇压,765 年整个爨区失陷。南诏灭爨后,唐王朝仍任命爨归王的小儿子爨守忠为大唐节度使、南宁州14郡都督,786 年爨守忠病逝葬于成都,标志着独步南境500 年的南中爨氏最终消亡。爨氏政治势力长期偏居西南,经济、文化均不如中原王朝,但中原王朝仍以安抚为主,不搞强权政治,与一到新大陆就搞“种族屠杀”的西方文明有着显著的不同。
“同谱民族团结曲 共唱爨乡和谐歌”主题晚会
曲靖市第一中学内爨宝子碑(小爨碑)陈列馆 李天成 摄
汉末至唐代中叶,爨氏家族作为云南实际统治者,始终没有改元割据,尽力维护国家统一,并创下了“宁抚氓庶,物物得所”“牛马被野,邑落相望”“户口殷众,金宝富饶”的物阜民丰社会景象,写下了云南历史辉煌的一页,也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