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媒体融合破局的路径初探
2023-10-15吴晓群
文_吴晓群
山区26县是浙江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陆域面积约为浙江省的45%,经济发展低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2021年,浙江提出要以超常规举措推动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山区26县融媒体中心作为当地唯一的主流县级媒体,强化媒体融合并稳步向纵深发展,既是自身发展和壮大的需要,也是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媒体力量的必然要求。
以笔者所在的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例,中心于2019年7月5日正式挂牌成立,2020年5月,原广播电视台和新闻中心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合署办公;同年年底,中心出台新闻业务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通过三年多在融合发展上持续的精准发力,中心有效增强了内容生产、综合服务等内生动力。常住人口只有14.2万的小县城,中心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18.3万人,掌上庆元APP注册用户数7.2万人。尤其是2022年,中心采制的5篇全媒体新闻产品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及客户端等中央级、省、市媒体转发关注,成为现象级爆款新闻。
一、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央媒、省媒、市媒的融合,县级媒体融合受先天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问题不少。比如,在浙江山区26县的融媒体中心中,有些的融合发展还只是简单相加,没有达到相融,尚未做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等融媒体的基本要求。笔者梳理其现象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维观念有待转变。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实践中,以全媒体视野、融媒体思维赋能新闻工作的意识还不强。县级融媒体向纵深发展是一篇新文章,大家都处于摸索阶段,发展较快、融合程度较好的县市与山区县市由于体制、机制等存在较大的差别,许多经验也无法照搬照抄。
(二)内容建设相对不足。内容生产简单“相加”,缺乏创新。纵观这些县级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上推送的内容,与传统媒体发布的相差不大,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媒体与用户互动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话题讨论氛围,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相对较弱。
(三)深度融合条件受限。山区县融媒体中心基本属于公益二类以上事业单位,参照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由于山区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投入到媒体建设及媒体运营的财政费用相较所需资金来说,存在很大的缺口,媒体融合提质增效存在短板和弱项。
(四)全媒专业人才紧缺。由于地域、待遇、工作环境、硬件设施等原因,一些高学历、专业技术强的高校人才不愿到发展相对慢的山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全媒体记者、主持、后期特效制作、媒体运营、技术保障等岗位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同时由于新闻工作强度高、待遇与工作量不相匹配等因素,导致优秀人才大量外流。
二、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当下,媒体融合迈入“深水区”,在媒体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的重要节点上,回顾融合发展的经验,检视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一)坚守内容为王,提升媒体传播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高质量的内容建设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是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最重要的支撑,优质内容能有效地培养平台用户的使用黏性。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县级媒体都是一样的,融媒体中心要坚持内容为王,要敢于刀刃向内,改革节目形态;去芜存菁,深耕本土;以优质内容取胜,增强用户黏性;为受众提供具有各平台特色,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内容。
一是改革内容供给,精准节目定位。推进内容供给侧改革,按照APP要“快”,微信要“精”,广播电视要“活”,报纸要“深”,视频号要“优”,抖音要“新”,移动直播贯穿一体的功能定位,在内容生产上做加减法。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承担起文字、音频、视频、现场直播等报道任务,为不同平台提供新闻产品。
二是深耕本土内容,打造差异化产品。县级融媒体承担着打通舆论引导“最后一公里”的重任,要重点在两个方面发力。一要关注报道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让老百姓成为新闻报道主角,采制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二要突出问题导向,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内容报道及时发现、了解、回应老百姓的需求,发挥传媒的社会监督协调功能。
三是创新传播方式,构建传播矩阵。对于山区县级融媒体而言,短视频、直播等低成本、轻量化、移动化传播方式,既是融合创新的重要抓手,也是转型突围、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必然选择。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积极融入社交化、互动式、沉浸式;实时性、互动性、共享性等新媒体基因,打通内容与网络联接,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四是匠心打造精品,提高作品辨识度。内容的创新还包含着“精品意识”,数字时代,唯有精品才能占领主流舆论阵地。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静下心、沉下身,守正创新,集中全力提升内容质量,把内容做细、做精、做出特色。这方面,笔者所在的庆元县融媒体中心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19年以来,中心坚守内容为王,把触角延伸至一线,创新实践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以优质、有辨识度的内容引领主流舆论,赋能区域文化,开设文化类短视频融创栏目,常态化开展移动直播,聚力打造有温度、接地气、受欢迎、向上向善的新闻。这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产品,有效地增强了中心的传播力、影响力。2022年1-12月,在全省的融媒指数排名中,从往年的“省尾”跃升至山区26县前列、全省中上游。
(二)拓展服务延伸,增强用户黏合度
县级融媒体中心肩负着“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重任,同时对山区融媒体中心来说,还要改变“输血式”的运营模式,走向市场,创新体制机制,拓展运营渠道,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这意味着山区融媒体中心在做强做精新闻主业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拓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等领域,着力打造综合型平台。
一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移动客户端要对接省、市融媒客户端、学习强国客户端、浙里办客户端、浙江政务服务网等平台,打通新闻、服务接口,用户可以通过一键触达,实现相互赋能。同时要结合县情,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比如以移动客户端为统领,拓展媒体功能,依托数据与资源的整合,探索构建融媒体基层智治系统;整合当地职能部门服务端口,为百姓提供“一站通”服务。
二是架构智能服务平台。关注民众痛点、难点、堵点,针对性设计服务载体,搭建智能服务平台,用媒体力量为群众发声,以点带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从而实现媒体端口引流。比如开设问政栏目,根据用户反映的问题情况进行跟踪报道等。
三是聚焦需求延伸服务。以“深度融合”为坚实基础,借助基层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深度拓展多元跨界的公共服务内容,开展信息服务中介、主题节庆、直播带货、融媒服务产品、旅游+、特色小吃、体育休闲娱乐等服务,打造指尖上的融媒服务平台。
(三)健全融媒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针对资金少、引才难、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山区26县融媒体中心要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思维,打开视野、转换思路,寻求出路,在“小天地”发挥“大智慧”彰显“大才干”。
一是融合运维机制。把APP管理、建设、运维、推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龙游县的“龙游通”已实现全县263个行政村、16个社区、工业园区100%全覆盖,这座36万常住人口的小县城里,注册用户数达32.37万人,日活量基本上保持全省前列。
二是挖掘内部潜力。打破内部壁垒,加快推进新型人才与传统人才完美融合,培育全媒体人才。探索在融媒实际工作中实施人才流动机制,进行岗位的轮换培养,将不同工种、不同专长的人才进行搭档组合,强强联合、相互补充。推行融媒体工作室、项目制、责任人统筹制等,以跨部门合作方式孵化优质融媒产品。
三是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以新闻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工作业绩为依据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岗位特点、实际工作表现,重点向新闻采编一线和繁重艰苦岗位倾斜,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导向和激励作用,激发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工作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给敢闯敢干的年轻人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用人上任人唯才,注重凭能力、实绩贡献使用人才。
四是巧借外力发展。通过导师帮带制、高校合作制、先进融媒传帮带机制等激活人才潜力、提高人才能力。2019年以来,庆元县融媒体中心通过结对共建关系,向长兴等先进融媒体取经学习,通过外派采编人员挂职锻炼、共同开展新闻联合行动、直播活动等方式,对标先进,提高采编人员业务素养,为媒体融合深入发展带来新思想、新理念,取得预期效果。26县之一的云和县融媒体中心与浙江传媒学院签订了“蜂蜜融媒”人才培养项目协议,依托浙江传媒学院资源,从采访技巧、话题策划、亮点挖掘、标题设计、图片拍摄、视频创作、版面编辑等方面入手,通过师带徒、现场教学、见习交流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记者编辑的综合采编能力,有效地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在全省的融媒指数排名中,一直位居前列。
山区26县融媒体中心由于所处地域、经济条件、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不同,向纵深推进相对缓慢。在媒体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的重要节点上,山区26县融媒体中心要强化基层主流媒体舆论功能,守正创新,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积极拓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等领域,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基层治理、社会服务、文化展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聚力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