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15年
2023-10-14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力是科技自立自强。用世界7%多的耕地,养活世界20%左右的人口,是科技创新擎起了“中国饭碗”的历史性突破。
首次实现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从头驯化,自主培育的“华西牛”通过国家审定,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7年的52.5%提升至62.4%,实现了每年近2个百分点的高速增长。可以说,我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整体水平已经步入世界第一方阵。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还有不小的差距,很多领域还处于并跑、跟跑状态,并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水平不高,農业技术进步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亟需汇聚全社会力量,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探索农业科技创新之路。
为持续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我国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发挥其科技创新优势,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一个又一个科技小院在全国落地,带动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农民变富,一批又一批专家团队奔赴乡村旷野,壮大产业,共同富裕,新平台新阵地的打造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奔赴都是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持续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农业科技来源于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于农民劳动实践,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孕育农业科技创新的土壤和源泉。小院虽小,力量却大。一方面,由于其扎根农村,科技小院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解决的都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现实矛盾,真正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与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作为设立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小院在有效破解农业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现实痛点的同时,也通过课堂讲解、远程教育、田间实践等方式,培养扶持了乡土人才,有效破解了农村建设“人才荒”问题。
正如科技小院的师生所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在遍布全国的千余个科技小院里,在一批又一批心系三农、薪火相传的科技工作者身上,闪耀着中国农业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