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与管理中的创新与实施的深入研究
2023-10-14杨军
杨 军
(白银市白银区第七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有效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能够一举颠覆陈旧的教学模式,推陈出新,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不契合,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无关刺激所吸引,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而小学课堂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甚微。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利用课余时间整合教学资源,紧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借助图片、视频展开讲解,能够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播放音乐缓解课堂紧张的气氛,能够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1.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多依赖于兴趣的指引,因此,小学教师要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将其当做课堂教学的重点,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妥善地解决学生学习兴致低迷这一问题,以生动形象的图画、趣味性强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小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以往教学中枯燥乏味的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学生走神的现象屡见不鲜。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的融合,能够为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助力,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组织课堂教学,以游戏为载体引入新课堂知识,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在图片和视频的辅助下学习枯燥的概念,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也会更具吸引力。与以往的教学相比,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开展探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理论知识,夯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其次,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组织课堂教学,能够撇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彰显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师生的互动沟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打破师生之间的壁垒,在课前提供微课视频鼓励学生自主预习,熟知新课学习的重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检验自身的预习成果,借助线上平台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开展线上互动,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料解答学生的疑惑,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脱节的情况。教师结合学生提交的预习作业能够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调整方向,为学生答疑解惑弥补学生的短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重拾学习自信。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多种学习资料,拓展延伸课堂教学,补充常识性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结合视频、音频传授理论知识,易于学生接受且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与管理中的创新路径
2.1 制作微课视频,引导课前预习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课程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借助网络平台发送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自主预习新课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浣溪沙》的学习为例,语文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品读古诗词的意象感受词人悲凉的心境,走进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学生对于诗词的作者并不陌生,但是缺乏系统地学习学生的记忆呈现碎片化的状态,语文教师可以制作有关作者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接着在视频中呈现古诗词,设计问题“这首词正文前面有一行小字,这是什么?小序交代了什么?”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关注词作的细节部分,并结合词作的内容为学生布置前置性的作业,“1.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说一说诗意。2.词人看到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人生感悟?”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能够完成这些简单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统计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中教学中调整教学方向,结合学生的薄弱点展开细致的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让其感知到学习的乐趣,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2.2 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考量学生这一学情,重视课堂导入以趣味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导入环节对新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播放视频、动画抓住学生的眼球,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趣味游戏,借助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以游戏为载体引入新课知识,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以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游园不值》的学习为例,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词,每首古诗词描绘出的画面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呈现《夜抒所见》的插图,并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舒缓学生紧绷的神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设置问题“你能说出这幅图对应的是哪首诗吗?你的依据是什么?”鼓励学生结合图片的细节展开思索,将两个小孩捉蟋蟀与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相对应,一一列举图片中呈现的景物,如变黄的梧桐树叶、江上的一叶扁舟,出示《夜抒所见》这首诗引导学生齐声诵读,播放视频介绍南宋诗人叶绍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从中积累文学常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游园不值》明确新课的学习目标,学生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在导入环节以趣味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后续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3]。
2.3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期间,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入生活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视觉冲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理论知识,借助直观形象理解晦涩难懂的概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数学学科中《自行车里的数学》的学习为例,课程内容是比例知识学习过后的综合实践课,开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里的问题为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联,经历探究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课堂学习中以学生熟悉的自行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生活情境中组织开展探究活动,如“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借助多媒体呈现自行车的图片,标注自行车的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以及车轮半径,询问学生“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激活学生的思维,并播放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前齿轮和后齿轮的状态,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脑中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解答,借助视频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和内在结构的关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探究学习,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能够感知到数学学科的魅力,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幅提升[4]。
2.4 整合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讲解,生硬的讲授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基于此,小学教师要重视课程创新,引入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应用信息技术呈现多种学习资料,丰富课程内容带给学生多重感官体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助力。以语文学科中《藏戏》这篇文章的学习为例,呈现图片、视频和课外资料,让学生藏戏形成的神奇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课堂学习中借助课件展补充藏族的相关知识,明确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不尽相同,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讲述藏戏的特色之处,并分析作者的写作方向,带领学生聚焦于10-14 自然段,明确其介绍了藏戏中不同身份的人物所戴面具的颜色、形状,阐述了其代表的不同意义,学生能够从中初步感知藏戏面具各式各样的特点,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在课件中呈现面具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课件中面具所代表的人物身份和象征意义,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带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学生会被多彩的图画所吸引,在分享表述的同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半黑半白的面具代表着两面三刀,是巫女的面具。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够带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能够带给学生视觉冲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5]。
2.5 应用信息技术,突破学习难点
在大数据时代,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具,引入信息技术优化课堂设计,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罗列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区分,化繁为简降低学习难度,借助多媒体帮助构建知识体系,将新知与旧知相关联,在教师的带领下突破教学难点。以数学学科中《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学习为例,课程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观察组合图形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观察物体并不陌生,而课程学习的难点在于,让学生完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数学教师可以引入几何画板辅助教学,先为学生提供学具,指导学生使用手边的正方体搭出几何组合体,接着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搭成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再现学生搭出的几何组合体,转换角度引导学生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从中获得成就感,经历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而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几何画板中呈现一个几何组合体上面、左面、前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利用手边的正方体摆放出几何组合体,在脑海中尝试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学生努力过后借助几何画板演示转化的过程,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带给学生视觉冲击,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实现“脑中有图形”,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6]。
2.6 应用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大数据应用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可以带来许多潜在的好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创新和实践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学校管理人员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和教师的表现,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例如,可以根据学生成绩、出勤和行为等数据,提前发现学生可能的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评估结果,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培训。这有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学校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开发智能化的教育工具和应用程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些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反馈。通过分析大量教师的教学数据和信息,可以帮助学校评估教师培训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有效的培训计划。此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揭示教学领域的趋势和挑战,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优化。尽管大数据应用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需要注意隐私保护和道德问题。在应用大数据的同时,应确保对学生和教师的信息进行保密,并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同时,教育工作者应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大数据,通过合理使用和解读数据,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小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浪潮,引入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撇弃陈旧的教学模式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寻找新颖高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以趣味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程预设,结合课程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抓住学生的眼球,在知识的讲解中引入生活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师生的互动沟通拉近师生距离,高效的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师组织开展的课堂活动中思考和分析,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重拾学习自信,对知识的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当做教学的辅助工具,以学生为主组织教学,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