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育共同发展——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分析
2023-10-14许多荣
许多荣
(张掖市山丹育才中学 甘肃 张掖 734100)
引言
“生活化”教学是指把物理知识与学生的认知世界相联系,并进行物理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选取几个大家都熟知的物理现象,使学生了解物理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体会物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为生活服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文章以作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1 利于同学了解知识点
“民主教育应当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与传统的讲授、习作、讨论等方法相比较,这有许多好处。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各种生活的资源,运用各种生活现象,把有关的课程内容告诉学生,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物理学与现实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在生活教学的帮助下,使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规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为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有益于学生成长。
1.2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物理是科学,知识点抽象难理解,学习起来有难度。通常授课时,教师直接灌输教科书知识情况较多,忽视了物理学的实践重要性,这不但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深入运用生活化教学原则,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学科素养。
2.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在了解了生活化教育的原理与重要性以后,在实际教学中,同时也要了解使用生活化教学法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理。以生活性、主体性、体验性和渗透性为指导,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2.1 生活性原则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让中学的物理从生活走向了物理,然后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计划中要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资料,把生活和知识融合在一起,把生活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对生活化的现象进行观察,寻找与物理学有关的东西,了解并学会运用物理法则,还有,要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物理学近在咫尺,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物理问题,或者是解决物理问题。既能巩固自己的知识,也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了极致。
2.2 主体性原则
从传统意义上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通常的方法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而这种单一的方法,或许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效果[1]。但是,从学生的长期发展角度考虑,这是不合理的。在进行生活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这种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实现了让学生积极学习的目的。
2.3 体验性原则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无论是在课堂上,或是在实验室中,在学习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经验。尤其是上课的时候,不要求学生做任何实际的工作,教师要在过去的物理和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安排与物理现象有关的经验和感受,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转化成抽象的知识,然后,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学习,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概念。
2.4 渗透性原则
当讲到物理学定律的时候,由于上课的时间很短,不能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一个问题上,因此,要在课堂上融入与身边有关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的例子,让同学们,虽然在教室里学习,却能从生活中实现对课堂知识的认识。
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
3.1 生活化场景导入新课
成功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对这一教学理念理解要到位,运用要熟练。明确其重要性及运作途径。在安排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准备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和案例。创造生活情景,以生活化场景导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解释“摩擦起电”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日常事例,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头,经常会把头发弄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分析,清楚这节课的要点。经过同学们的深入探讨,老师们可以不断地提出一些生活问题,她问,要是冬天把羊毛衫脱掉,怎么会有“啪啪”的声音?这些都是学生们经常经历的日常生活。把它引到教室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积极参加。初中生的好奇心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生活元素,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丰富的生活拓展活动,在课堂教学伊始便让学生动起来。比如,长期开展“课前三分钟随谈”,每次正式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营造一种轻松、民主的氛围,指定几名学生利用三分钟时间,中,通过即兴演讲的形式向全班学生讲述与物理相关的生活小常识、趣味、名人轶事、科学前沿知识等。当然,演讲知识是课前已准备好的,演讲人员由全班学生轮流担任,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拉近了物理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彰显了物理学魅力,在一开始便聚焦了学生注意,为高效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学生光听还不够,教师还要让学生讲听到的小知识记录摘抄下来,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知道的物理知识越来越多,学习兴趣也会愈发浓厚。
3.2 物理实验中加强生活化教育
中学物理教学对思维与实践的要求很高,其目的是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但有些教师怕浪费时间,物理实验教学环节,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了学生实验,学生不亲自操作,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就比较肤浅。为了防止影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生活化的要素中,真正“以人为本”的实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实验的目的,向同学们讲解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指导学生独立地或团体地进行实验,通过大脑,手,眼睛,耳朵等多种感觉器官,强化对物理现象的认识。比如《声音的传播》的学习,老师提前准备好饮用水和各种材料,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材质的管道、水和空气中的声速变化,从而可以更流畅地了解各种介质中的声音传播规律,加深他们的记忆力[2]。总体来说,受生活试验的熏陶,学生全程都是自主的,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主动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除了课堂实验中融入生活元素外,教师还要组织引导学生切身走进生活,利用生活源头活水开展有趣的实验活动,具体可通过项目实验的方式落地。比如,学过电流、电压、电阻、电功、串并联等与电学相关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制作个性小台灯”项目,首先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项目小组,兼顾优等生与后进生思维能力之间的互补。然后,设定项目周期为一周,各组可以从网络、生活中搜集各种台灯制作知识,选择整合恰当的信息,集思广益书写设计方案,并在生活中寻找制作材料,不断测试优化设计成果。最后,各组提交项目作品,师生共同进行鉴赏评价,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个小组制作的小台灯更为个性有趣实用。通过这一生活化项目实验过程,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发展潜能,增强创新和应变能力,物理核心素养呈现自然生长。
3.3 现代教育技术助力生活化教学
“让孩子们的心、手、脚、空间、时间,让他们有完全的自由,接受真正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如是说。要真正地实施生活化教育,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增强物理技能,培养物理思考能力,通过一体机使用多种媒介,再现风雨雷电场景,通过微课、全真模拟实验、视频等创造生活化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学空间得到了有效地扩展,拓展了教育的触角,拓宽了教育的途径,能够调动学生的手、眼、耳、脑等感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以《物质的比热容》为例,教师多准备比热容量在生活中的使用案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微课、全真模拟实验等,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化的真实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学习物理学[3]。比如可播放这个视频:在夏季的时候,在海里游泳的人较多,待在沙滩上的人却比较少。经学生观看思考后问:“游人为什么宁愿到海里却不愿在海滩上玩呢”可以让那些亲身经历过的同学们畅所欲言。让同学们进行思想交流,主要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几个物理学问题,并且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教师依据同学们的答案,就比热容而言,让同学们对不同环境下的各对象的热吸收与散热能有较好的认识,教学目标应运而生。
3.4 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首先,在实际中应用物理的方法。比如杠杆教学,在对杠杆均衡的研究中,可以使用教科书上的试验设备,经过调查,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请同学们用不同的秤杆来称重,会发现:可以称重量比秤砣重的物体。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生活式的教育,一方面,能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更深刻的了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另外,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把物理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举例来说,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关于“水是一种不适合于热的导电材料”的实验,物理老师无须向学生解释什么,只要把一条小鱼放在试管下面,然后,用酒精灯把管子上面的水加热,上面的水烧开了,下面的小鱼还好好的,这会引起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接着,老师在课堂上演示所学的知识,如此一来,这样的话,学生们就能很快学会。其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周围的物体做实验、制作东西,这样就把物理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让同学们体会到物理学的真实感。举例来说,在操纵杠杆练习中,学生们可以任意标示杠杆的阻力、支点和力量,无论这件事有没有道理。以钓鱼竿为例,部分同学还不清楚支点是哪只手,但让他们去拿扫帚,别人也都看出错误的演示,于是,他们就学会了如何去钓鱼,并且了解到了物理知识对生活化的重要意义。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物理老师不必把所有的教具都凑齐,可以通过周围的实物来进行教学,它也将使物理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能给同学们带来启发。比如,一个物理老师,可以通过矿泉水瓶、铁粉和针筒,来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比如“放大”和“替代”。让孩子们心怀疑虑,培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探究能力[4]。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将生活化教学与中学物理实验相结合,可以提高中学物理实验的实践性。当物理老师向学生解释压强概念的时候,需要做一些实验,经观看研究,让孩子们明白:压强是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时机成熟之际老师可以用塑料袋来代替泡沫,把小板凳换成了酒瓶,这样既方便了同学们的实验设备的制作;而另一方面,它的操作也很容易。只要把瓶子里的水调高或者调低,就可以控制压力,用直立或倒立的方式,对受力区域进行控制,而且,它的观测也更加地直接。因为塑料袋是透明的,将饮料瓶按下后,它的形状变化很明显。
3.5 巧用废旧制作生活化的教学用具
3.5.1 用废旧品自制教具教学
在物理实验中使用日用品,不但能使同学们产生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让同学们在物理和生活中建立起一种连接。老师们不但可以使用有生活化的物件来做试验,此外,还可以鼓励同学们进行团队协作,自己使用日常用品做物理实验,与此同时,不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物理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但与此同时,老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摩擦力的课程中,老师们可以使用铅笔盒,毛巾,一块比较平滑的木板和讲台来做一个简单的摩擦试验。在同一木板上,在同一高度上,进行了两个试验,一块木板的末端是一张比较平滑的讲桌,最后,木板的末端是一块比较旧的皱巴巴毛巾,观察铅笔盒子在桌子和毛巾上的滑动距离。以这样一个简易的实验,我们可以充分地鼓励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同学们了解到,物理学不仅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问。
3.5.2 合理使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在问卷调查中,在教师的教学中,一些学生会选择照片、录像、科研、游戏等,都可以用于生活的教育。网上有很多有关科研的录像,选取相关章节,能帮同学更深刻地理解。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许多生活化的东西都可以被导入到教室里,而许多日常用品,也可以变成实验工具。比如,我们可以把杯子、鸡蛋、水和食盐结合起来,鸡蛋放在有水的杯子里会下沉,而慢慢在水里加盐,发现鸡蛋会慢慢的浮起来,从而让学生直观认识浮力会受液体密度的影响,从而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合理利用和发展教育资源,可以充实教室的内容,让物理课不再枯燥。但是,老师们应该知道,在引进生活物资的同时,为了保持上课的节奏,确保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而不是“看热闹”。
3.5.3 适时反馈,进行多元教学评价
以往的评价,过于看重成绩,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方法不够重视。要把物理教学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从传统的单一指标到多元指标的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多元评估是运用多种评估办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首先,要坚持分级评估的准则。学生们对知识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级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提倡综合评估。综合评估内容,以避免对物理教学的过度关注,但在培养学生的其他潜能和特点时,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要把中学物理教学和教学评估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再次,综合评估必须与成果和程序相结合,老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和情绪,在态度和价值方面都有所提高。最后,评估的方式多种多样。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当然,思想上的基础和教条是很难产生实际效果的。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打破了一切障碍,突破了传统物理教学的“两难”。这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结束语
总之,通过生活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生活性、主体性、经验性和渗透性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要巧妙地将生活现象、生活事例与知识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