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小古文教学实践研究
2023-10-14王景艳
王景艳
(新沂市春华小学 江苏 新沂 221400)
1.课题的提出
1.1 基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需求
教育部2019 年修订并编写新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其中精选的一篇篇小古文语言活泼,内容丰富,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并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和同事在执教小古文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2 基于课标要求的落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调查研究现状
调查研究学生小古文学习现状,发现学生对于近期学过的小古文,基本都能背诵,且正确率较高,一旦学过的时间稍长,学生就会忘记。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基本无法正确背诵三四年级学过的小古文了。对于小古文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有很多学生凭借已有的学习经验能正确理解。
调查研究教师小古文教学现状,发现自从使用了统编教材,很多语文老师对小古文的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已经找到一些提升小古文教学效果的方法,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注重在小古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但仍有老师只看重学生成绩,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引导学生品味小古文的内涵和意境,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中高年级小古文教学与学习现状可归纳为:(1)语言形式陌生;(2)学习方式单一;(3)教学模式枯燥。
3.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理论研究方面,厘清小古文教学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解决小古文学习学生兴趣低的问题,充分发挥小古文的魅力。
(2)实践探索方面,形成小学中高年级小古文教学的创新模式、更优的教学策略,形成可供借鉴的一般经验。
(3)影响辐射方面,带动春华小学语文老师乃至全市小学语文教师研究中高年级小古文教学模式,解决普遍语文老师存在的小古文教学困惑,让每一堂小古文教学课成为语文老师们的亮点。
4.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统编教材的小古文教学应结合教材,适时采用不同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1 充分朗读,积累运用语言
《司马光》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也是小学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内容讲述的是司马光小时候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救了一个掉进瓮中的小朋友。表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教材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耳目一新,让教师眼前一亮。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面对这样的文本,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学时,教师紧紧围绕文言文语言的独特之处,引领学生充分朗读。
初读课文,认识复姓。教学伊始,带着学生初识“司马光”,复姓“司马”,引导学生读好主人公名字:司马——光。
明确人物,读好停顿。请学生圈出文中的人物,学生找到“群儿、一儿、众、光、儿”,并明确这些人物分别是:群儿,很多孩子;一儿,一个孩子,也就是那个跌进瓮里的孩子;众,很多孩子;光,司马光;儿,跌进瓮里的孩子。明确人物后,教师告诉学生文言文朗读的一般方法,在人物后面稍微停顿一下,示范朗读: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儿/得活。
锁定人物,读出形象。三年级的孩子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不能很好把握。在读完课文,会讲这个故事后,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去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同学们,假如你当时在现场,你会怎样做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去找根绳子来拉那个掉进瓮中的孩子。”“我去找爸爸来救他。”“我大声喊,就会有人来救了。”……孩子们思维发散,想到很多办法。但是,我们想到的办法和司马光的那个办法比一比,哪个办法更好呢?为什么?孩子们静心想一想,会发现司马光的方法最快,最有效。孩子们明白,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遇到危险不要慌,要学会运用身边的物品。
学生通过朗读,通过比较,发现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实现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
4.2 有趣讲述,提升审美意识
统编教材选取的文言文,大部分都是小故事,而且其中多篇都安排“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四年级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经典文言文,讲述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年时“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紧扣语文要素,结合课文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讲述故事。放手让学生讲述之前,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小古文的意思。重点理解其中“尝与诸小儿游”中“诸”的意思,并相应组词,帮助孩子积累更多词语。进一步理解“之”在文言文中的不同含义:“之”是万能的代词,可以代指事,可以代指物,也可以代指人。
字词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也能大概说清楚了,接下来就是讲述故事。讲述故事时,教师给学生三个评价等级:流利地讲述故事,可以得一颗星;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可以得两颗星;创造性地讲述故事,可以得三颗星。这样的评价机制,学生愿意积极投入,争取拿到三颗星。
给孩子们一点练习时间,请孩子到台前来讲故事。第一个上来的是李涵,他是这样讲的:有一个小孩子叫王戎,他七岁的时候,和许多小孩子一起玩耍。他们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了许多果子,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王戎回答:“这棵树在路边,结了这么多李子,没有少,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确实是苦李子。
孩子们点评:“李涵讲的不仅很流利,而且讲的时候还加了一些动作,可以得两颗星。”“我觉得李涵讲的时候,把其他孩子跑去摘李子,而王戎没去摘李子讲的特别生动,可以得两颗星。”……孩子们评价很中肯,有理有据。
接下来王晓月讲述:古时候,有个叫王戎的孩子,他七岁了。有一天,他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耍。他们玩着玩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李子树,这棵树上李子结的真多呀。你看,树的枝条都被果实压弯了。其他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个人站着没去摘。其他小朋友很奇怪,就问王戎:“我们都去摘李子吃,你为什么不去?”王戎笑着说:“你看,这棵李子树在大路旁,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这儿,为什么树上还有这么多李子,没有人摘呢?这些李子肯定是苦的,不好吃。”其他小朋友尝了尝摘下来的李子,果然和王戎说的一样,是苦的。
孩子们点评:“王晓月可以三3 颗星,她把这个故事讲得很有趣。”“王晓月可以得三颗星,她是创造性地讲述故事。”“王晓月讲得绘声绘色,还注意动作的配合,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小朋友在摘李子。我觉得她可以得三颗星。”
学生讲述、评价的同时,教师给予适时而又恰当的点拨,为以后讲述故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凝练的文字、精彩的故事,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绘声绘的讲述中变得更加有趣,学生也提升了审美意识。
4.3 创设情境,提高思维能力
小古文中的童趣有时会展露在孩子的行动中,像司马光一样打破常规,破瓮救人;有时会隐藏在孩子的行为里,像王戎不取道旁李;有时还会体现在孩子的语言中,像杨氏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中杨氏子仅仅九岁,却非常聪慧。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此是君家果。”杨氏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果,杨氏子面对的是黄君平,他会怎样说?”有的学生说:“未闻黄桃是夫子家果。”还有的说:“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也有的说:“未闻黄莺是夫子家禽。”甚至有的说:“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
我再次提出疑惑:“如果,杨氏子面对的是李君平,他会怎样说?”有的学生抢着说:“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我继续追问:“如果,杨氏子面对的是白君平,他会怎样说?”学生迅速接过去:“未闻白菜是夫子家菜。”还有的乐呵呵地说:“未闻白鹭是夫子家禽。”
这样的情境,这样的问答学生投入其中,兴趣十足。在抢答中感受杨氏子的机智幽默,在追问中模仿杨氏子的一言一行,在文字游戏中提高思维能力。
4.4 拓展阅读,增强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总目标提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基于这一目标,在教学小古文《自相矛盾》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拓展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韩非子》中的《滥竽充数》。《滥竽充数》和《自相矛盾》都是寓言故事,且都选自《韩非子》,增加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
教学《司马光》时,拓展阅读《曹冲称象》,两篇小古文皆表现了少年的智慧,小小年纪都有惊人之举,这样的小古文也易于三年级的孩子阅读,孩子们读着这样的小古文也饶有趣味。
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拓展阅读《王戎观虎》,这两篇小古文都是记叙发生在王戎身上的故事,人物相同,故事精彩,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也拓宽了学生对王戎的了解。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新课标的一大目标,统编教材小古文教学时,适时、合理地拓展阅读相关小古文,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