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村:风俗画中的“理想国”
2023-10-13钱军
钱军
【关键词】鲁迅;《社戏》;平桥村;美丽的风俗画;理想的人性人情;象征性分析
《社戏》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发表于1922 年12 月。在《社戏》中,鲁迅写了三次看戏——两次在北京,一次在平桥村。对于《社戏》中的平桥村,笔者初读时便感到清新而好奇:《呐喊》中为何会有这样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平桥村这一意象与《呐喊》中其他作品如《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等所营造的氛围均“格格不入”,其中传递着怎样的信息?多年后,笔者再读《社戏》时,把其放在整本《呐喊》中、放在鲁迅全部作品中审视,发现平桥村的“格格不入”,实是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乡土风俗画,昭示着理想国度中应有的人性人情。
一、平桥村:美丽的乡土风俗画
《呐喊》中的故事多以鲁镇为背景展开叙述。在鲁迅笔下,鲁镇的生存环境中充斥着冷峻、隔膜、对立、苦闷,令人感到沉重、麻木、绝望、窒息。《社戏》则保留了20 世纪20 年代乡村生活的风俗礼仪,让人眼前一亮。鲁迅以平桥村为中心描绘的美丽的乡土风俗画,是不是饱含着他的某种热切希望和对理想的追求?《社戏》中,“我”一到临河的平桥村,便充满好感,称之为“乐土”。这是为何?因为平桥村有美丽的风俗,与“我”在北京两次看戏的体验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平桥村的“格格不入”恰恰表现在礼治社会中所保持的原汁原味的风俗。
首先,平桥村的生活朴素有趣。“我”的乡村生活体验,是《社戏》中最光芒四射的部分。平桥村是个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这样的江南小村庄,在《呐喊》中是别样的存在。孩子们平时会放牛、驾船、掘蚯蚓钓虾、看社戏、吃炒米;大人们则要种地、出售罗汉豆、打鱼……对于“我”这个十一二岁、来自大市镇的“读过书的人”来说,平桥村这种别样的乡土生活,是不曾见识的。一到平桥村,这里朴素有趣的乡土生活便吸引了“我”这个读过“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少年。在平桥村,“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生活气息。
其次,平桥村的礼数细致周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我”来到平桥村,便成了村子里“公共的”客,在礼数上更是获得了“优待”。比如,许多小朋友要“伴我”游戏、钓到的虾“照例是归我吃”、和小朋友“一同去放牛”……在这样醇厚的乡村风俗里,“我”感到平桥村是一片“乐土”。而当“我”因为不能去看社戏而“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时,外祖母便认为“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这里的待客之道,让“我”感受到来自乡村的尊重和宽容。
再其次,“平桥村”的习俗纯朴悠久。《社戏》中将“归省”风俗写得很亲切。“归省”是已出嫁的女子归家探望父母的礼俗。鲁镇的习惯是出嫁的女儿还未当家,夏间可回到母家“消夏”。这就是“归省”。“我”在平桥村受到母亲娘家人的“优待”,恰恰是“归省”体现出的浓浓的乡土人情。也正因“归省”习俗,“我”才可从平桥村出发去看社戏。而且《社戏》中写到的“春赛”习俗很传统——“年年要演”。这便是“我”的“第一盼望”生成的基础。此外,赵庄演出的社戏只为奉祀社神、酬神祈福。在乡土中国,农民们亲近土地而奉祀土地神,这就使得平桥村有了民俗学和美学上的价值。
最后,平桥村的风光自然清新。《社戏》是《呐喊》中全面展示当时社会美丽乡村风光的篇章。《社戏》中,平桥村的乡野,没有《故乡》的凋敝苍凉,扑面而来的是清新宜人的乡村风光。当航船“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时,“我”嗅到“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看到“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渔火”,甚至似乎听到“歌吹了”,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并且“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在这样美丽的感观享受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在乡野风光中,没有北京戏园“咚咚”之敲打、“红红绿绿”之晃荡所带来的焦躁、烦乱和威胁,“我”体验到了平桥村美丽清新的风光,甚至收获了比看社戏还深刻的体验。
解读平桥村这幅风俗画,我们不仅要关注读什么,还要关注从中能够联想到什么。鲁迅所描写的平桥村的社会生活环境,有着礼制社会中的自然、朴素与清新。单纯从《社戏》描写的水乡景色来看,任何时代去阅读都会感受到“芬芳”。笔者读《社戏》时,小时候的生活、小时候生活过的农村、小时候农村的风土人情,一一被唤醒。
解读平桥村这幅风俗画,我们还要看到其更加深刻的意义。在《社戏》中,平桥村美丽的乡土风俗感染了“我”、陶醉了“我”,成为“我”的“乐土”。对比“我”在北京看戏的遭遇,平桥村那夜的“好戏”自然就在《呐喊》中产生了象征意义——平桥村的意象象征某种生命形态、生存境界。钱理群先生认为,《社戏》这篇小说“是‘醒生活与‘梦相结合的产物”,“鲁迅写(回忆)‘看戏,其‘意不在‘戏或‘看戏本身,而是通过‘戏(‘看戏)这面镜子,来折射出自己‘内心世界(内在精神、情感、心理、性格)的某一侧面”[1]。可以说,《社戏》中的平桥村是鲁迅在病态社会中建构的最理想的生存家园。而平桥村作为乡村意象,之所以能象征那个时期理想的社会生存环境,与鲁迅热切的社会变革期望和长久的精神世界的向往息息相关。
二、平桥村:理想的人性人情
平桥村的“格格不入”,还在于其中有着近乎理想的人性人情。
如果我们以平桥村为“圆心”来看,《社戏》中没有基于人性人情的矛盾冲突,没有所谓的礼教吃人,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绝等。《社戏》进入教材后,被删去了约1600 字。这部分内容写的是“我”在北京戏院看戏时感受到的冷漠、自私、挤压等,使“我”不温暖、不舒服、不愉快,内心受到了莫大的生存威脅。《社戏》原作在发表此番感叹之后,才过渡到在平桥村看社戏的情节。因此,平桥村可以视为鲁迅对乡村社会理想人际关系的审视与探索,是改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将来的希望”“将来的图景”。
平桥村是理想人性人情的镜子。平桥村没有“病态社会的不幸人群”的种种状况,充满着人性的质朴和人情的醇厚。平桥村的人勤劳朴实。大人们驾船打鱼、种豆种麦,小朋友们则钓虾、放牛、摘罗汉豆等。平桥村的人宽厚热情。例如,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没有发生“纠葛”;摘了六一公公等人家的豆,也没有被责怪,六一公公还要送罗汉豆“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平桥村的儿童团结友善、真诚无私。比如,“我”热盼到赵庄看社戏,双喜便想到八叔的航船,十几个少年驾船愿意“和我一同去”;桂生倡议偷罗汉豆煮着吃时,阿发却主动“偷”自己家的。从人物关系来看,平桥村的老少间彼此没有矛盾冲突、没有尖锐对立,洋溢着淳厚、善良、和谐的乡土人情;从人性人情来看,平桥村几乎没有封建礼教意识,没有麻木愚昧思想,没有凄凉悲惨事件发生。
平桥村还有对儿童的鼓励和羡慕。平桥村“向土里去讨生活”的六一公公第一次表达了对“我”的鼓励和对“我”母亲的羡慕。当“我”称赞他家的罗汉豆“很好”时,他非常感激,得意地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我”的赞美感动了六一公公,吃晚饭时,他大方地送了一大碗罗汉豆给“我”和母亲吃。他甚至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这种鼓励、羡慕的话,在《呐喊》《彷徨》所建构的儿童世界中很少有。试想,真正的儿童世界里怎么能少了来自成人世界的赞美和表扬?
平桥村的人性人情是“将来的希望”。《社戏》中的主角是一群少年。平桥村的儿童世界,没有封建礼教,没有凄惨压榨,没有麻木愚昧,没有封建说教。这群孩子生活充盈、自由率真,他们轻松舒展、随心所欲,亲密和谐、热情宽厚。平桥村的这种美丽人性人情,似乎是民国时期乡村生活的一道亮光。从人性角度看,鲁迅或许在回答我们:人应该生存在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怎样的人性人情,儿童应该有怎样有趣的童年生活。因此,这样的平桥村是作者心中“理想国”。
三、平桥村:对比鲜明的理想世界
《社戏》原作中,平桥村的人性人情不同于北京戏园,也不同于鲁迅其他篇章中的世界。
和平桥村相比,北京戏园的对比意味十分鲜明。《社戏》原作中,“我”到北京的后十年在戏园看过两回中国戏;但“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原因均与社会生存环境中充斥着麻木冷漠,缺少人性人情和人际礼俗缺失相关。“我”两次看中国戏的感叹几乎相同——“不适于生存”。
第一次,“ 我”为了“ 见见世面”去戏园。当“我”“挨进门”后,便看到“戏台下满是许多头”。“我”挤过去要坐空位时,却被“有人,不行”的话语拒绝;“我”只好到侧面坐令人“毛骨悚然”的长凳。于是“我”“逃出”了戏园。这样的戏园,“我”有被冷落、被羞辱、被冒犯之感,所以才感叹“戏台下不适于生存”。第二次,“我”获得到“第一舞台”看戏的资格。到达时,戏园“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当“我”问胖绅士“名角是谁”时,胖绅士则“斜瞥了我一眼”。戏园麻木、愚昧、毫无尊严的人际关系,又让“我”醒悟“这里不适于生存”。两次看戏,两次“逃走”。因为“我”始终处于冷漠、麻木、愚昧的“看客”群中。“戏园即社会”,当社会生存中缺少理解和尊重,绝少礼俗所讲究的人性人情时,“我”怎能不度日如年,如受刑罚?这样写北京戏园的经历,用意就在反衬平桥村的人性人情之美。
综上,平桥村美丽的风俗人情可视为《呐喊》中极富有象征性的符号。平桥村闪烁着理想社会热情好客的生命气象,村民们质朴纯真的行为和话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鲁迅在1926 年写的《记谈话》中指出:“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2]平桥村不正是鲁迅所探索的中华民族乡村生活的理想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