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中育1702 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2023-10-13闫文利杨兆生闫素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丰产区域试验适应性

闫文利 李 伟 刘 旭 杨兆生 闫素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河南 安阳 455000)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小麦需求量日益增长、气候变化多端等原因,亟需培育丰产性高、稳定性强及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 小麦区域试验是筛选和检测小麦新品种最客观、 最有效的方法[1],小麦新品种选育的目标是育成在生产上具有较高增产性、广泛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2]。

中育1702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小麦高产课题组于2011 年5 月用周麦26 号作母本、08 漯33 作父本进行杂交,运用改良系谱法经过6 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 年6 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210006)。 本研究以中育1702 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的结果为依据,参考产量、方差分析、适应度分析及农艺性状评价等结果, 分别对中育1702 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为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分析材料

分析材料来源于2018-2019 年 (冬水D 组)、2019-2020 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冬水D 组)汇总结果,2019-2020 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冬水C 组)汇总结果(区试第2 年试验与生产试验同步),区域试验分别设置14 个、15 个试验点, 生产试验设置16 个试验点。分析资料包括中育1702 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共计3 年45 个试验点次的数据,试验对照品种为百农207(CK)。

1.2 分析方法

通过多点方差分析, 采用新复极差法检验品种间的差异显著性; 通过与对照品种百农207 比较增减产百分比,分析品种的丰产性;通过产量变异系数(CV)分析品种的稳定性;通过适应度、离优度来衡量品种的环境适应性; 对构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3-4]。

2 结果与分析

2.1 区域试验方差分析

由2 年度区试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1)可知,品种、环境(不同试验点)及二者互作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在相同试验环境下, 组内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品种在不同试验点表现出显著增产或减产的效应;品种与环境的互作达到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品种的增减产程度随地点不同而不同。 试验数据很好地反映了各个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丰产性、 稳定性和适应性。

表1 2018-2020 年2 年度河南省水地小麦良种区试产量方差分析

2.2 中育1702 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分析

由表2 可知,中育1702 在2018-2019 年、2019-2020 年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区域试验和2019-2020 年同步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619.3 kg、534.8 kg、580.7 kg,分别较CK 增产9.8%、8.6%、5.8%,增产率均大于5.0%。 2018-2019 年14 点次汇总14 点次均增产,增产点率100.0%;平均产量居13 个参试品种的第1 位。 2019-2020 年15 点次汇总15 点次均增产,增产点率100.0%;平均产量居15 个参试品种的第5 位。 2019-2020 年中育1702 平均产量居生产试验6 个品种的第1 位。 中育1702 产量排名靠前,丰产性、稳产性表现突出。

表2 中育1702 在河南省小麦水地组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及多重比较结果

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育1702 参加2 年区域试验和1 年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均达显著水平, 可知中育1702 较CK 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增产潜力。

由表3 可知,在2 年区试中中育1702 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47%、10.89%, 而CK 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59%、11.86%。 相同年份变异系数较小且与CK 相当; 不同年份下中育1702 的变异系数变化区间(8.47%~10.89%)小于CK(7.59%~11.86%),表明中育1702 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化幅度较小, 稳定性好于对照品种。

表3 中育1702 区域试验适应度分析结果

2 年区域试验中中育1702 适应度分别为85.71%、66.67%,表明其对不同生态条件具有比较好的适应性。

由中育1702 在各试验点与最优品种的差异分析(表4)可知,2018-2019 年区试中育1702 在14 个试验点100%与最优品种没有差异,表现优秀;2019-2020 年区试在15 个试验点中73.3%的试验点(11 个试验点)与最优品种没有差异,表现较优秀;2 年区试CK 与最优品种差异显著,中育1702 优于CK。

表4 中育1702 在各试验点与最优品种的差异分析

2.3 中育1702 农艺性状及品质分析

由中育1702 农艺性状汇总(表5) 可知,2018-2020 年度区试和生产试验3 年结果表明,中育1702平均全生育期分别为232.5 d、 223.0 d、 224.9 d,成熟期比CK 早熟-0.2 d、 0.5 d、 1.0 d。 株高分别为81.4 cm、81.5 cm、82.1 cm,比CK 略高。 基本苗分别为18.0 万/亩、19.6 万/亩、18.4 万/亩, 与CK 相当;最高分蘖分别为102.6 万/亩、97.3 万/亩、97.0 万/亩,均高于CK。 产量三要素亩穗数分别为40.5 万穗、38.3 万穗、38.7 万穗, 均高于CK, 然而成穗率低于CK;穗粒数分别为36.8 粒、35.6 粒、35.6 粒,与CK 相当;千粒重分别为48.5 g、48.5 g、47.9 g,均明显高于CK。从产量三要素推断,中育1702 由于三要素协调,亩穗数、千粒重较CK 突出,丰产性优于CK。

由表6 可知, 2019 年、 2020 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郑州), 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0%、 14.4%,容重797 g/L、810 g/L, 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8.7%、33.2%, 吸水量58.9 mL/100 g、 60.2 mL/100 g, 稳定时间分别为2.6 min、3 min,拉伸面积分别为28 cm2、36 cm2, 最大拉伸阻力分别为146 E.U.、172 E.U.,达到中筋小麦标准。

表6 2018-2020 年度河南省水地区试品种品质汇总

3 讨论与结论

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筛选具备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区域试验是对参试品系进行丰产性和稳产性鉴定, 对参试品种进行公正评价, 区域试验结果是作物品种审定的依据[5-6]。 采用参试品种较对照品种产量增(减)产的百分数分析品种的丰产性能, 通过当年多点常规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 分析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显著性[7-8],可以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应用潜力。 小麦新品种选育在以高产为首要目标的同时, 还要抓牢稳产性和适应性,并注意参考基因型与环境、年份等条件的综合表现[9]。

通过中育1702 与对照品种的综合评价、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育1702 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化较小,稳定性好,对不同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均好于对照品种;中育1702 在各点与最优品种的差异分析中表现优秀;中育1702 产量三要素协调,亩穗数、千粒重较对照品种突出,丰产性优于对照品种;品质达到中筋小麦标准。

由于2019 年小麦播种前全省普遍降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增加, 造成大部分试验点播种期推迟10~15 d,晚播试验点通过加大播种量,确保播种后出苗健全、均匀。 2020 年3 月中下旬到4 月上旬,出现2~3 次降温过程, 本时期是小麦孕穗的关键时期,部分试验点降温幅度较大,对部分半冬性品种影响较大,造成结实性下降,穗粒数较常年减少,导致2020 年产量普遍较低。中育1702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步进行,产量排名靠前、丰产性表现突出,可见该品种在特殊年份能保持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是一个抗风险较强的品种。

中育1702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其是一个丰产性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区种植推广。

猜你喜欢

丰产区域试验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脐橙丰产栽培技术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