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匠心坚守的烙画人生
2023-10-13秦改梅
文|秦改梅
在位于天津市华屏里小区的非遗工作室门口,记者见到了匆匆赶来的李月,只见她手中拎了一个偌大的行李包,里面是她挑选出的部分葫芦烙画作品,待接受完记者的采访,她还要带着这些作品赶去参加一场非遗活动。采购挑选材料、制作葫芦烙画、宣传葫芦文化……这样的奔波忙碌是李月生活的常态。从事烙画艺术三十余年,李月对于烙画的热爱始终如一,未曾消磨分毫。
青年时期的李月和孙克纲老师
两块钱起家的从艺之路
得益于家庭文化氛围熏陶,李月从小就喜欢民间艺术,涉足过多个艺术门类。年少时跟随外祖母学习过山西剪纸和刺绣,跟随美术老师学习过国画,还在天津美院研习深造过两年,这些都为她日后的从艺之路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
在从事葫芦烙画之前,李月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花鸟鱼市闲逛的她看到一个老人手拿一枚小小的蝈蝈葫芦罐,上面烙画着精巧的图案,李月看得入迷,瞬间被烙画这种新奇、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吸引,当下便萌生了学习的想法。
李月笑谈,她的烙画从艺之路是从两块钱起家的。“那是九几年,我一个月工资只有一百多块,日子过得紧巴巴。当时我用口袋里仅有的两块钱买了三四个小葫芦,但是拿回家后不舍得用,于是就用电烙铁在三合板的边角料上练习烙画。”李月说,那时工具简单,用的是电焊的烙铁,“笔芯”很长,操作起来相当困难,不像现在的电烙笔好使。
没有师傅教授,没有书籍参考,没有葫芦烙画市场,李月一开始的学习之路困难重重。一个人默默摸索了两年后,李月索性辞了工作,集中全部精力专职搞起了烙画研究。
“最初的几年为了生存,我用刀刻蛐蛐罐,卖了钱后投入到葫芦烙画中,就这么一直坚持着。”李月回忆道。此后为了精进技艺,李月正式向张如良、赵宝国等老一辈烙画艺术家学习,同时将此前积累的各类艺术形式融合到葫芦烙画的创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走过艰难困苦的时光,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李月逐步掌握了烙画制作的各种技法,在天津乃至全国烙画圈小有名气。
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始终如一
在李月工作室一侧的展柜上,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经过精雕细琢的葫芦烙画作品,有半米多高的大件,也有拇指大小的精致小件。李月说,此前疫情三年,她在家积累了不少作品。
葫芦是自然生长的,形态万千,有些存在缺陷,在别人看来是残次品,但在李月眼里,这些缺陷统统可以加以利用,巧妙地加工为艺术品。“每一个葫芦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烙画前要进行严谨的构思,观察葫芦的器型,结合它的天然特点进行创作,让画面与形状浑然天成。”李月说,她常常一个人去市场上踅摸,寻找心仪的葫芦,从自然中寻找灵感。
在谈到烙画的创作时,李月坦言,虽然现在技艺渐趋成熟,但还没有创作出一件完全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技艺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烙画主要靠温度的高低、用笔的力度和速度来呈现黑、焦、褐、黄、白等画面颜色,通过颜色明暗的对比来体现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温度、力度、速度这三者必须结合得非常紧密,否则作品就会出问题。创作时要做到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李月说。
为满足记者想要现场观摩烙画的愿望,李月带着记者回到距离工作室不远的家里。小小的工作台前,一支烙笔、一枚葫芦、一缕青烟,在李月娴熟的操作下,葫芦古朴的木质表面被勾勒出动人的细节。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动物毛发,千姿百态的花草鸟兽,浓淡相宜的山水楼阁……,这些葫芦表面如此“精”“细”“美”的图案,正是在李月这样一笔一画的烙制中完成的。
采访最后,李月欣慰地表示:“现在葫芦烙画已不是一门小众艺术,从事的艺人越来越多,通过一些葫芦文化节和非遗活动的展示,葫芦烙画逐渐在市场走俏,受到大众的喜爱。烙画是一项珍贵的民间技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更好地发展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