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关系的调适与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
——反思近年来有关奢香夫人的几部戏剧影视作品

2023-10-13邵文苑上海大学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民族

邵文苑 上海大学

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以下简称“央视剧”)从2011 年11 月开始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很快便在全国范围内赢得好评,甚至带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其轰动程度与七十年代在各地巡演的黔剧《奢香夫人》(以下简称“黔剧”)不相上下。然而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奢香后人陈乐光却筹划要将这部电视剧的原著作者欧阳黔森告上法庭。原因是这位彝族作家在2003 年左右写过一部同题材电视剧剧本《奢香演义》(以下简称“陈作”),他认为目前公开播映的、以汉族作家欧阳黔森原著为蓝本的《奢香夫人》(以下简称“欧阳作”)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案情经过多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判决结果都站在欧阳黔森一边,这场著作权纠纷案便于2014年年底告一段落。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同年9月,国家版权局出台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2014),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是这种以“私有制财产”理念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的做法可操作性不强,草案没有获得大多数民俗学者的同意,最终也没能颁布实施。1施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 年第1期,第10 页。[SHI Aidong, “‘Feiwuzhi wenhua yichan baohu’ yu ‘minjian wenyi zuopin zhuzuoquan baohu’ de neizai maodun” (Internal Conflicts of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nd “Protecting the Authorship of Folk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Zhongguo renmin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1 (2018): 10.]

两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2016)被译介到了国内,其中最引起关注的是以非遗的来源社区、群体和个人为主导的原则,包括:a)来源社群应在保护非遗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并能从中受益;b)创造性地使用非遗,需要事先经过来源社群的持续知情和同意,以透明的合作与对话为特征;c)来源社群对遗产价值和意义的评判不应受制于外部干涉;d)当确认非遗受到曲解和威胁时,来源社群也应在防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2巴莫曲布嫫、张玲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民族文学研究》2016 年第3 期,第5~6 页。[BAMO Qubumo and ZHANG Ling, trans., “Lianheguo Jiao Ke Wen Zuzhi: Baohu feiwuzhi wenhua yichan lunli yuanze” (UNESCO: Ethical Principles for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inzu wenxue yanjiu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3 (2016): 5-6.]朝戈金、杨利慧、安德明、宋俊华、姚慧、赵博文等学者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遗保护中的权力关系重构和社会契约精神,并对社群主导原则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大部分文章探讨的是社群自主与政府干预之间的悖论,而施爱东则表达了作为中介的学者在践行这类道德原则时可能会产生的抵牾:

过分在意文化持有者的“持续知情”,迁就其“展示意愿”,什么事情都得在意调查对象的意愿,写什么都得征得其同意,那么,学者的调研、写作权益就会受到伤害。我们从没听说记者写新闻报道还得挨个请受访者写授权书,媒体记者尚且有独立报道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到了学者笔下,这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呢?过度的伦理束缚会大大加重研究者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是对学者“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另类束缚。3施爱东:《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年,第338 页。[SHI Aidong, Minsuxue lichang de wenhua piping (Cultural Critiques from Folkloric Perspective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20, 338.] 纠纷案的两位主角类似于社群传承人与中介型学者的关系:陈乐光是彝族文化的内部人,他积极地介入了奢香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欧阳黔森作为汉族和外省移民,是文化上的外部人,又是职业作家和文联的官员,他重塑贵州当地资源并向外推广,扮演了文化中介者的角色。

这样的意见不无道理,作为中间人的学者只有先保护好自己的“独立之精神”,才能更好地发现并尊重调查对象的“自由之意志”。施爱东得出此结论,所依据的是几位至交同道在汉族地区的田野作业和彼此间方便公开的通讯记录,所以他也为这个讨论加上了限定语:“只要不涉及宗教争端、民族矛盾,以及人事纠纷、人格褒贬、男女作风、经济利益等‘生活隐私’的敏感问题……”4同上。[Ibid.]在其它地方,施爱东也强调,“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地区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如果依据同样的保护逻辑,简单地移用于国内民族民间文化领域,有可能影响到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影响到民族团结。”5同上,第54~55页。[Ibid., 54-55]

那么为什么,一旦涉及跨民族因素,我们就必须放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民族间的界线客观存在,民众隐秘幽微、错综复杂的想法,由于情面、眼界、畏惧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像学术话语那般清晰明了,因其诉求不在于分析,而在于关系和情感体验。此时,如若知识精英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以致于民众只能在暗地里表达真实想法,我们的研究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根基。有时候,牵涉到“敏感问题”的异质性文本突然出现,让人感到措手不及,是因为其中蕴含了强烈的情感,使得被挖苦讽刺的人情绪激荡、一时难以缓过神来。难怪修辞学家琳达·哈琴(Linda Hutcheon)将此类文本的双刃剑特性描述为既是“魔鬼的印记”又是“智者的通气管”。6(加)琳达·哈琴:《反讽之锋芒:反讽的理论与政见》,徐晓雯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48~64 页。[Linda Hutcheon, Fanfeng zhi fengmang: Fanfeng de lilun yu zhengjian (Irony’s Edg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Irony), trans.XU Xiaowen, Kaifeng: Henan University Press, 2010, 48-64.]

一、事件分析

此次著作权纠纷案中更令人费解的,还不是未知情、未同意乃至侵权行为本身,而是行动者们对文学作品“现实意义”的生产、评估与建构。欧阳黔森将彝族首领乌撒诺哲塑造成反面人物,虚构他与元梁王勾结的情节,陈乐光认为这“制造了民族仇恨”。但在陈乐光自己的作品中,他亦将朱棣、马烨塑造成反面人物,虚构他们与元梁王勾结的情节,似乎就不觉得有何不妥了,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唯一的解释是陈乐光对于“民族仇恨”有着不同于主流话语的定义。我国刑法有关煽动民族仇恨罪的条文,是在1982年成为《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缔约国之后形成的,主要适用于那些有组织的、成规模的、以种族偏见为核心宣传内容、情节严重的歧视行为,而“由文化传播对象自己经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内容”,若仅仅是客观描述,没有采用贬损、挑唆的语言,就不应以“煽动民族仇恨罪”论处。7彭剑鸣、邓万飞:《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贵州民族研究》2002 年第2 期,第55~57、59 页。[PENG Jianming and DENG Wanfei, “Lun shandong minzu chouhen, minzu qishi zui” (On the Crimes of Inciting Ethnic Hatred and Ethnic Discrimination), Guizhou Ethnic Studies 2 (2002): 55-57, 59.]不只是“民族仇恨”这个概念被重新定义,陈乐光还认为自己的《奢香演义》——这部乍看之下含沙射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品——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8陈乐光:《奢香演义》,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 年,第102 页。[CHEN Leguang, She Xiang yanyi(Romance of She Xiang), Hong Kong: Hong Kong Tin Ma Book Company Limited, 2003, 102.],而地方法院则认为陈作“演义成分多”、不如欧阳作“有现实意义”9陈乐光诉欧阳黔森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黔高民三终字第16 号民事判决书,2014 年5月14 日。[Chen Leguang vs. Ouyang Qiansen on authorship infringement, Supreme Court of Guizhou Province, Second Trial,Decision No. 16 of Civil Matters, May 14, 2014.],这当中必定存在着某种沟通上的不同频、不同步现象。

其实,从2014 年民间文艺作品版权的“保护条例”到2016 年的“伦理原则”,解决问题的思路已不再是行为底线的划定,而是民族关系的协商与调适。民族关系协商的基础不全是经济利益,还包括与人格尊严相关的道德情感。10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学者们发现,在联合国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中,“尊重”一词出现了9 次,仅次于“社区”一词的14次的频率;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也只考虑“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前提下的非遗项目。见朝戈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 绎读与评骘》,《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 年第5 期,第3 页。[CHAO Gejin,“ Lianheguo Jiao Ke Wen Zuzhi Baohu feiwuzhi wenhua yichan lunli yuanze:Yidu yu pingzhi” (UNESCO’s Ethical Principles for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5 (2016): 3] 宋俊华:《非遗保护的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2018 年第3 期,第4 页。[SONG Junhua,“ Feiyi baohu de qiyue jingshen yu kechixu fazhan” (Covenant Spiri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nhua yichan (Cultural Heritage) 3 (2018): 4.]陈乐光的行动也证实了道德情感因素的存在:在诉讼前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他预见到这场官司可能打不赢,但还是想要尽力一博、引起舆论的关注(“演员尚且炒作绯闻,何况我否”);而且,若是为了钱,他也不会选择辞职全脱产写作十年之久。11吴兴春采访、陈乐光口述:《我的〈奢香演义〉创作历程》,《贵州民族报》2012 年1 月20 日。[WU Xingchun and CHEN Leguang, “Wo de She Xiang Yanyi chuangzuo licheng” (How I Wrote the Romance of She Xiang), Guizhou minzu bao(Guizhou Newspaper for Nationalities), January 20, 2012.]值得注意的是,陈乐光虽然败诉了,他的《奢香演义》却被收录在2017 年出版的《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史·彝族卷》中,一起被收录的还有同为彝族作家的苏晓星。尽管聚焦彝族题材且受到广泛好评,央视剧和黔剧却没有被收录在这本文学史中。而且,这本文学史还委婉表达了对2014 年著作权纠纷案的判决结果持有异议(“然而正是他[陈乐光]创作思维上的突破,为后来创作奢香夫人的影视作品者所借鉴、沿袭”)。12《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史·彝族卷(下)》,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7年,第202~212页。[Guizhou shiju shaoshu minzu wenxueshi, Yizu juan (xia) (Literary History of Aboriginal Ethnic Minorities in Guizhou, Yi Volume, Part Two), Guiyang:Guizhou Ethnic Publishing House, 2017, 202-12.]这些都说明了彝族作家在本民族读者中仍有一定的受众面,有着汉族作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从另一方面看,精心打造的央视剧在彝族社群中有一定接纳度,比如,央视剧中宁静饰演的奢香夫人形象被彝人自办刊物《大方彝学》作为封面采用。13贵州省大方县彝学研究会:《大方彝学》,2013 年(总)第5 期。 [Guizhou sheng Dafang xian Yixue yanjiuhui: Dafang Yixue (Yi studies in Dafang) 5 (2013).]

在民族关系的调适中,不少人提出采用是否“忠于历史”的原则来评判民间文艺衍生作品的价值,然而这一原则对部分采取口头叙事来记忆往事的族群十分不利,也忽略了曾经对战的两个民族会以不同视角书写历史的现实。另一个原则是人所熟知的“现实意义”原则,比如,在十七年民族文学的批评实践中,民间文学的真伪好坏以是否具有人民属性为评判标准,对久远历史的追溯需要与当下的社会主义现实结合。14谢刚、张逸云:《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民族文学研究》2022年第5期,第68~70 页。[XIE Gang and ZHANG Yiyun, Lun “Shiqi Nian” shiqi shaoshu minzu wenxue piping de shehui zhuyi guojia rentong”(On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Socialist Nations in the Criticism of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during the Seventeen-Year Period),Minzu wenxue yanjiu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5 (2022): 68-70.]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文艺创作理念的更新,这个概念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作品“原创性”的界定是知识产权争议的核心,作品的不同层次——语言风格、人物、情节、主题构思等都应有不同的界定标准,本文由于篇幅所限无法详细展开,这需要另一篇文章予以充分阐述。况且我的同行周特古斯和色音已在此方面发表了有益的成果。无论如何,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辨析欧阳作是否抄袭了陈作,而在于陈作与其它同题作品针锋相对的部分。陈作与欧阳作争议的焦点虽是版权,但更多是借版权之名表达族群尊严之实。

活跃于元末明初的水西女政治家奢香(1361—1396)因其在位期间的历史功绩为古今黔西北彝族后人和汉族文武官吏所纪念。目前学界对于奢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献考证、民族学研究和戏剧影视文学三个方面。15陈潘、朱启敏:《奢香研究现状考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0 年第1 期,第54~59 页。[CHEN Pan and ZHU Qimin, “She Xiang yanjiu xianzhuang kaoshu” (Literature Review of Current Studies on She Xiang), Guizhou gongcheng yingyong jishu xueyuan xuebao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1 (2020): 54-59.]历史学者们指出奢香受到马烨鞭笞的事件存在附会可能,体现了他们扎实的史料爬梳功底。然而,史料文本的生产过程并非全然客观,《明实录·太祖实录》经历过三次重修,内容删减将近一半,此事至今未能得到充分研究。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洪武在位期间的大事,48 年仅有257 卷。而英宗在位38年,比太祖少了10年,却存有361卷之多的档案,比太祖在位期间还多了100多卷。有关奢香夫人的史料是否受到三次重修的影响,仍难确定。奢香夫人的民间口碑文献之丰富与官方史料之简略不成正比,16苏秦:《难忘西苑夜话——与俞百巍老师漫谈〈奢香夫人〉创作散忆》,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黔剧院编:《黔剧:1960—2010》,贵阳: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 年,第86 页。[SU Qin, “Nanwang xiyuan yehua: yu Yu Baiwei laoshi mantan She Xiang Furen chuangzuo sanyi” (An Unforgettable Night Conversation in the Western Garden: Recalling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Madame She Xiang with Yu Baiwei), in Qianju: 1960-2010 (Qian Opera: 1960-2010), ed. Guizhou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Guizhou Opera Company, Guiyang: Guizhou Culture Audio and Video Publishing House, 2010, 86.]她的故事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是“被遮蔽的”,这要求我们以批判性眼光审视帝国时期历史知识生产的机制。

有关奢香夫人的戏剧影视文学创作成果丰硕。从20世纪初开始,奢香的形象经历了新媒体的数次改造,除黔剧、陈作、欧阳作、央视剧外,具代表性的还有苏晓星2007 年完成的《大明皇帝和彝家女杰》(以下简称“苏作”)和郭毅2015年出版的小说《少女奢香》(以下简称“郭作”)。陈作和苏作从未排演或上映,出版物所用书号经CIP 核字号验证属于另外两本书。两部作品的发行量也很有限,分别只有1000册和3000册,仅在熟人朋友间流传。郭作已经正式出版,但暂无评论。有鉴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较少受到评论关注的陈作、苏作和郭作,以期平衡有关奢香夫人的文艺创作资源,并为民族文艺理论的更新拓展个案。

二、“少数服从多数”与“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台前幕后

民族文学的“现实意义”是一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受到有关民族在历史上的和睦程度、当下政治环境的紧张程度、外国势力对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在政策制定层面,我们向来强调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应平等享有权利,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 年9 月。[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Zhongguo de shaoshu minzu zhengce jiqi shijian (National Minorities Policy and Its Practice in China), Beijing: China Intercontinental Press, September 1999.],但在大众接受层面,依然存在着对少数民族的误解和偏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的研究着眼于重要概念的理论溯源、有待普及的典型人物事例,却较少以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普通人的族际意识进行观照,或引用现有的民族志数据进行再次分析和理论提升。就在去年,当笔者在东部沿海某市一家面馆就餐时,听到邻桌的父亲为儿子讲述中国地理,论及边疆地区时说那里居住的都是一些“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在非民族学出身的学者的讲座中,笔者不止一次听到贬损民族研究的言论,认为研究少数民族的学者有“猎奇心理”,或认为这类研究不入流、“谁都能做”。在这些亲身经历中,较频繁出现的是一种“既然人少就不太重要”的逻辑。民众耳熟能详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虽然本意上没有要消解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意思,却不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平时期的多元一体格局。

“服从”分为自愿与被迫两种,被迫的服从会生产阻碍沟通、相互对立的异质空间。借由治理空间、学校学科、政府业务和文化情感四个维度的区隔,马戎看到了中国民族关系中存在的系统性、制度化屏障。18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3 期,第93~103 页。[MA Rong, “Zhongguo shehui de lingyilei ‘eryuan jiegou’” (Another “Dualistic Structure” in Chinese Society), Beijing daxue xuebao, zhexue shehui kexue ban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3 (2010): 93-103.]这篇发表于2010 年的文章影响极大,近年来进入国家社科基金选题指南的课题——包括“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研究”(2020)、“民族学二级学科设置研究”(2021)、“多民族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互嵌调查研究”(2022)等——都还能看见这篇文章的影子。当然,受到“另类二元对立结构”启发最为显著的,要数“民族互嵌结构”(2014)的提出。郝亚明参考了欧美国家的个案,援引一系列社会结构理论,提出从加大族群互动规模、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改善我国民族社会结构。不过,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民族间共同情感的建立是经验性的,其难度远远大于结构和资源的政策性调整。19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 年第3 期,第22~24、28 页。[HAO Yaming, “Minzu huqianshi shehui jiegou: Xianshi beijing, lilun neihan ji Shijian lujing fenxi” (The Interlocking Ethnic Social Structure: Analysis of Real Background, Theoretical Connotations and Practical Pathways), Xinan minzu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3 (2015): 22-24, 28.]而本文所谈的,正是这最困难的情感与意识层面,只有在这个层面取得突破,才能使普通人的认同行为从被迫到心甘情愿。我们发现,即使是针对“奢香夫人”的同题材创作(都已经互嵌到难分彼此的地步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作家在求同存异方面依然困难重重。但这并不应使人感到意外,试想即使是社会关系中最为亲密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也大范围地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机,对于历史上有过冲突的族群来说,能够真正做到互相欣赏、美人之美谈何容易?

无论欧阳黔森的《奢香夫人》还是陈乐光的《奢香演义》,都或多或少体现出作家对自我人格的强调,以及对他者人格的缩减。欧阳作中柔弱的明朝文官焦光具有视死如归的狂傲之气(该人物的戏份在央视剧中被合并到了马烨身上),而孔武有力、善于用兵的水西二爷格宗却被刻画成一个好色之徒,利用女性达到卑鄙目的。与欧阳作相反,陈作中的水西将领李德寿武功高强、战无不胜,作者虚构了他在大理战役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情节,并暗示只有这样的男性才配得上水西公主;同时,明朝官吏马烨不仅无耻、贪财好色,而且满腹阴谋诡计。反观两位作家的性格和经历,又刚好折射各自作品中正面人物的形象。比如欧阳的朋友苏丹评价他“不拘小节,豪爽心直,笑起来声音十分嘹亮”,早年作为地质队员有过“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经历,20苏丹:《纸上有味纸上香——写在欧阳黔森小说集〈味道〉出版之际》,《贵州日报》2003 年9 月26 日。[SU Dan,“Zhishang youwei zhishang xiang: Xiezai Ouyang Qiansen xiaoshuoji Weidao chuban zhi ji” (Flavor on Paper, Fragrance on Paper: A Commentary on the Publication of Ouyang Qiansen’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Taste), Guizhou ribao (Guizhou Daily),September 26, 2003.]这为其塑造焦光/马烨长途奔波去云南劝降梁王、面对元军将士放肆大笑的情节积累了素材。根据周边材料叙述,陈乐光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11军31师服役,退伍后又长年从事文字工作,21《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史》,第207~208页。[Literary History of Aboriginal Ethnic Minorities in Guizhou, 207-8]故其笔下正面人物个个文武双全。

我们当然鼓励作家在作品中展现自己擅长的素材,但如何落实“美人之美”,笔者只能从自己对彝文古籍的了解出发,提供一些想法。比如在欧阳作中,当水西选择与明军合作时,欧阳塑造的霭翠指出明军有百万人,而水西军仅有二十万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所以理应选择归附明朝。此外,霭翠还认为弟弟格宗“勇而无谋”22欧阳黔森:《奢香夫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87 页。[OUYANG Qiansen, She Xiang furen, Guiyang:Guizhou People’s Press, 2011, 87.]——这个对话没有进入到善战民族的核心逻辑中。根据军事史诗集《布默战史》对武将阿乃若涅的描述,勇士应具备野生动物般顽强的生命力:

长到六岁时,马蜂往嘴放,为观察厉害。到了十二岁,与豺狗为伍,为观察对手。到二十岁时,兵器不离身,以观战为乐,就是这种人。23王继超主编:《布默战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年,第59~60 页。[WANG Jichao, ed., Bu Mo zhan shi(History of the Wars Between the Bu and Mo Branches), Guiyang: Guizhou Ethnic Publishing House, 2007, 59-60.]

这本史诗集还记载了领兵摩魁额姆朵娄因久无战事、闲得无聊而主动请缨,此处暂不详述人类学著作对暴力与权力的研究,仅呼吁编剧和演员分析人物动机时参考这类文献:

这种不打仗就浑身痒痒、以观战为乐的“武痴”心态很难为个性不同的人所体会。此外,理想中的英雄更注重倚靠自身体能得胜,而非凭借盔甲和武器等外部工具:

若卡的甲胄,额若不接受,裸露半个身;若卡的盾牌,额若不接受。说是他本人,爱的是骏马,甲胄反碍事,是这样的人。25同上,第68~69页。[Ibid., 68-69]

因此,在彝文文献中,外族军队采用火炮攻城的做法为叙事者所不齿:

狡猾的孔明,设出一条计,兵装成麒麟,都带上火种,备铜渣石渣,麒麟阵呐喊,火矢射纷纷……正因为这样,彝人不团聚,就是怪这般,要听明白啊。26王继超、王子国编译审定:《彝族源流(第21—23 卷)》,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年,第121~123 页。[WANG Jichao and WANG Ziguo, trans. and eds., Yizu yuanliu di 21-23 jua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Yi People), Guiyang:Guizhou Ethnic Publishing House, 1997, 121-23.]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为后世读者津津乐道,但多数人很少换个角度思考,想想那些被计谋所骗的人感受如何。这句经文也呼应了陈乐光《奢香演义》中标签化的“想象”:彝族人骁勇善战、单纯耿直,而汉族被描绘成一个恶者阴险狡诈、忘恩负义,善者手无缚鸡之力、依靠忠诚下属保护的群体。

“服从”在特殊场合、特殊时期固有其正面功能,然而缺少情感基础的支配关系不仅不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同,反而还会消解凝聚力话语的神圣属性。巫达曾在其田野报告中记录了多则民间叙事,包括一则将甘洛地区的汉藏民族矛盾追溯到诸葛亮一次暗藏杀机的筵席的故事。这些故事与其它史料一起被当作真实的历史来讲述,让听众承担着判断这类传说是否真实的责任。这里引用一则关于彝族为什么要从成都平原迁徙到深山的故事,听起来很不像是古时候的事情:

均匀化法的思想本质上与尺寸优化相似,引入微结构到连续体中,以微结构的尺寸作为设计变量.均匀化优化是在力学和数学理论支撑下进行的,具有很高的严谨性.但是拓扑优化的特性导致自身优化变量很多,计算量很大,因此设计变量在计算时难度很大,优化后得到的多孔材料也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所以均匀化法在工程中使用得很少.

这次战役诸葛亮战胜以后,他很奇怪这些彝人为什么如此反抗,想知道他们的食物结构。可是打开彝人的腹部,只见胃里都是草。原来,彝人早已断粮,只靠野菜维生来战斗。诸葛亮却认为这些人吃草为生,很野蛮无知,不屑赶尽杀绝,于是下令不再追杀彝人,彝人才这样得以生存下来。27巫达:《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年,第20~21 页。[WU Da, Shehui bianqian yu wenhua rentong: Liangshan Yizu de ge’an yanjiu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Case Studies on the Liangshan Yi), Shanghai: Xuelin Publishing House, 2008, 20-21.]

这则叙事的原型可在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文《风雪重围》中找到,故事讲述杨靖宇牺牲后日本军人将其剖腹,发现他“肠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花,没有一粒粮食”28http://www.lbx777.net/yw012/h_fxcw/kewen.htm,2023年2月19日检索。[Accessed February 19, 2023],钦佩之感油然而生。巫达的故事讲述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

无独有偶,在CCTV 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第三章“包藏祸心的教材”中,一系列隐含仇汉思想的维吾尔语课文浮出水面:

2016 年,群众举报反映,新疆教育出版社2003、2009 版中小学维吾尔语教材存在严重问题,自治区组成专案组立案调查……(根据参与教材出版的美术编辑夏依达·玉素莆介绍)[问题教材中有]7 个维吾尔族英雄姑娘(的故事),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当时汉族士兵把她们逼到山崖,(她们)跳山崖死了,为了保卫她们的家园……很不可思议,想起来有的时候,我觉得也是特别的害怕。29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DWYg91ANI&t=1710s, 2023年4月10日检索。[Accessed April 10, 2023]

被引维语课文的原型应是经典抗战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一幕。纪录片播出后引起舆论哗然,烈士舍身取义的故事也可以被用于挑唆民族仇恨,而且,有意选取这一素材进行改编,极有可能是在播撒“东伊运”“圣战”思想的种子。就连一位知乎网友都看到了民间叙事的形成机制与影响方式:“之所以会存在13 年才被纠正,是因为这些教材没有直截了当宣扬分裂、极端思想,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30https://zhuanlan.zhihu.com/p/362077310,2023年4月10日检索。[Accessed April 10, 2023]纪录片中受误导的青年说,要是能早一点醒悟就好了,陷入其中后很难走出来。3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DWYg91ANI&t=282s,2023年4月10日检索。[Accessed April 10, 2023]

贵州素有“文化千岛”美誉,尽管历史上宗教冲突不断,建国后民族关系相对缓和,但为何还是产生了篇首提到的戏剧性一幕?有鉴于民间叙事之于集体无意识的重要作用,我们更加不能忽视陈乐光创作中对抗日故事的改编:

……马煜抽回宝剑在靴子上一抹:“我杀了第 100 个人, 100 个,我杀了 100 个人喽!”他欢呼跳跃起来。山川、大地一片狂风骤雨袭来,悲壮的音乐中飞沙走石。32陈乐光:《奢香演义》,第48~49页。[CHEN Leguang, She Xiang yanyi (Romance of She Xiang), 48-49.]

岔嘎玛:“我前来带路,一条捷径,可以抄在奢香运粮大队的前面。”……王辅臣:“也罢,你在前边带路,如有差错就地斩首!”…… 岔嘎玛把王辅臣带上一个山庄,用手一指说:“到了”。王辅臣往下看对面悬崖上,奢香押着运粮队走过来。谷底是一条喘(原文如此——编者注)急的河,吼声震耳。王辅臣大骂:“……这是两山说话听得见,走到要一天!”…… 王辅臣:“……来人,把岔嘎玛抓起来!”士兵:“启禀将军,岔嘎玛已跑了!”33同上,第62页。[Ibid, 62.]

毋需多言,这两个情节是建立在侵华日军“百人斩比赛”和歌曲《怀念二小放牛娃》的基础上的延展和挪用,前者似在宣泄某种负面情绪,后者则是在凸显山地民族的身份。在有关“中华民族”内涵外延的大讨论中,学者们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始于近代以来与西方殖民统治的抗衡中,以“九一八”事变后这一概念被普遍接受为标志。那么,原本宣传民族觉醒与爱国思想的正面叙事是如何变了味?

彝族文学传统相当丰富,《阿诗玛》《勒俄特依》《支嘎阿鲁》等数不尽的名篇构成璀璨的史诗群,不是没有自己的叙事资源,不是非要改编抗战故事才能表达自己。这里没有美国少数族裔作家、流散越南难民阮清越所说的“叙事稀缺”342016 年获得普利策奖的越南裔作家阮清越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亚裔美国人,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动机时,用“叙事充足”(narrative plentitude)来概括主体民族的文化生活:英语文学经典呈现的多是白人社会;用“叙事稀缺”(narrative scarcity)来描述少数族裔的文化生活:很难在这样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故事,就算有也只是一两个冒尖的作家的作品。Viet Thanh Nguyen at the 20th Annual President and Provost’s Diversity Lecture and Cultural Arts Serie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March 27, 2019.,而是一种外部世界对本民族文化底蕴的“认知稀缺”,似乎是想借助汉文典故来吸引读者。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民间故事的艺术性表达是为了避人耳目还是为了博人眼球的问题,学者们各自有不同看法。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认为,为着叙述者的安全考量,这类话语通常具有一定伪装性,权力差距越悬殊,面具就越厚实。多萝西·诺伊斯(Dorothy Noyes)则从心理学角度看到不同的艺术性表达有助于管理听众的注意力。农民援引政治性话语为自己的行为加上合法依据,斯科特认为是策略性的“天真的君主主义”,但按照约翰·弗里(John Miles Foley)的口头叙事理论,这些固定化的程式不过是一种提高沟通效率的经济行为。笔者认为,这些可能性都存在,因为民间话语本就模棱两可,是一种既想要吸引注意力表达自我、又想要保持体力和安全性的长期活动。

远的不说,仅仅是“少数服从多数”和“坚持各民族平等”这两条标语,对汉族、彝族社群来说就意味着不同的东西:他们有可能各取所需地强调话语的不同方面,抓住对自己有利的标语作倾向性阐释,也即多数民族更侧重“少数服从多数”,少数民族更强调“坚持各民族平等”。在陈乐光的《奢香演义》中,奢香成了一位被水西、蒙元和明廷三政权精英追求的佳丽,似乎在暗示其平分秋色亦如当年蜀汉、孙吴和曹魏,也呼应彝语民谚“鸡蛋一般大,主子一般大”。但对汉文语境来说,这是一种颇具颠覆性的想法。苏作亦给予朱元璋和奢香同等笔墨,认为他们在局势的把握上英雄所见略同,创造出一个对称的戏剧结构。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对朱元璋的刻画略显失真,比如开场一幕说征西军队在瞿塘关兵败,朱元璋反而放心地去打猎游玩了,因为这一结果和他料想的一样(仿佛皇帝要操心的只有收复西南这一件事)。然而国之大事岂可如此轻率,这样写给人一种“皇帝用金锄头种地”之感,虽“平等”却不符合实情,也难怪这一幕在郭毅和欧阳黔森的作品中都被翻转过来。

三、直面陈乐光《奢香演义》的潜在意图

已有不少学者对文学作品中纷繁复杂的民间话语作了深入研究,其理论成果包括“潜隐剧本”“反向叙事”“批判性地方主义”“在野的权威”等,所以我们不必另起炉灶、重复劳动,可先对前人研究作简短回顾、取长补短。“潜隐剧本”是一种有别与主流“公开剧本”,却没有太多机会表达的另类声音,往往因对话双方的悬殊地位而长期受压制,直到冲突产生时才爆发出来。35James Scott,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16. “潜隐剧本”是王佳鹏的译法,该术语也被译为“隐蔽文本”(陈周旺)或“隐藏文本”(郭于华)等。“潜隐剧本”在爆发之前会以多种方式隐晦地暗示它的存在,包括消极怠工、制造谣言、语带双关等,如若忽略这些暗示,仅接受看似和谐的表象,就无法准确把握权力关系的复杂性。36同上,第17~19页。[Ibid, 17-19.]“反向叙事”是指部分反叛、部分沿袭惯常思维的故事。例如著名童话《纸袋公主》反转了传统“英雄救美”母题,使原来被动等待的公主变成了主动战胜恶龙、解救王子的女强人,但故事依然要满足大众对于女性非暴力形象的期待,所以公主战胜恶龙的方式是智取,而非凭借武力。37Michael Bamberg and Molly Andrews, eds. Considering Counter-Narratives: Narrating, Resisting, Making Sense,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357-58, 362.“批判性地方主义”是指当民间经验与行政规划无法协调时,民众只能以一些夸张的故事来打趣,委婉地与主流话语形成不同意见。例如在阿巴拉契亚山区,政府定义的“良田”与民众心目中的“沃土”存在差距:本地人普遍认为,这里独特的山地结构使其形成罕见的、适合种植人参的环境,但官方却根据另一套标准将该地划分为非农耕区。于是乎,民间就出现了诸如该地北美野韭可以长到2000~2500 英尺(约610~762 米)的奇谈怪论。38Mary Hufford, “Interrupting the Monologue: Folklore, Ethnography, and Critical Regionalism,” Journal of Appalachian Studies 1 (2002): 66-71.“在野的权威”是董乃斌、程蔷对中国民间叙事特点的概括:民间叙事是下层百姓的话语权,其影响深刻长远;它彰显一个民族的智慧与美德,对该民族的劣根性亦不留情面;它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制约着精英文化的发展。39董乃斌、程啬:《民间叙事论纲(下)》,《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 年第5 期,第49~50 页。[DONG Naibin and CHENG Se, “Minjian xushi lungang (xia)” (Outline of Folk Narratives, Part 2), Zhanjiang haiyang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Zhanjiang Ocean University) 5 (2003): 49-50.]

我国的民族文学研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语汇来描述边缘写作的活力。关纪新、朝戈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建议,致力于呈现本民族文化的作家要面对“犹如庞然大物般不可一世”40关纪新、朝戈金:《多重世界的选择——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8~141 页。[GUAN Jixin and CHAO Gejin, Duochong shijie de xuanze: Dangdai shaoshu minzu zuojia wenxue de lilun miaoshu (Choices Among Multiple Worlds: A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f Contemporary Ethnic Minority Writers’Literature), Beijing: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1995, 128-41.]的传统,必须对其复杂性有充分认识。新世纪初,评述后殖民主义理论开拓者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adie Said,1935-2003)的论文集《向权力说真话》被译成了中文,该书阐述了少数族裔的语言、历史、反叙述和公民权力等问题。随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1925-1995)与瓜塔里(Félix Guattari,1930-1992)的“小民族文学”“块茎理论”等也引起了民族文学研究者的注意。41陈永国:《界限与越界:小民族文学的解域化》,《清华大学学报》2005 年第6 期,第41~48 页。[CHEN Yongguo,“Jiexian yu yuejie: Xiao minzu wenxue de jieyuhua” (Boundary and Transgression: The Deterritorialization of Minority Literature), Qinghua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6 (2005): 41-48.]李长中率先明确少数民族文学蕴含着丰富的、被主流话语遮蔽的“民间话语”。42李长中:《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如何面对民间话语》,《学术论坛》2011 年第2 期,第87~91 页。[LI Changzhong,“Dangdai shaoshu minzu wenxue piping ruhe miandui minjian huayu” (How Contemporary Ethnic Minority Literary Criticism Should Deal with Folk Discourse), Xueshu luntan (Academic Forum) 2 (2011): 87-91.]欧阳可惺回溯建国初期的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运动,以及造成“主体性表达”受阻断的历史原因。43欧阳可惺:《主体性的阻断: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与少数民族文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2 期,第27~35 页。[OUYANG Kexing, “Zhutixing de zuduan: Fandui difang minzu zhuyi yu shaoshu minzu wenxue” (Obstruction of Agency: Anti-Regionalism and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Jinan xuebao (Jinan Journal) 2 (2014), 27-35.]总之,研究者们都留意到了一种有别于主流话语的异质空间。

在笔者看来,文艺批评者应以工匠般的文本细读、倾听者的姿态鼓励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而“纠偏”意识大于“服务”意识的现状,有可能造成在原先“少数服从多数”压力之下新一层的支配关系。“潜隐剧本”呈现的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真理,而非认识论的,因此,对于某些表达,直接的提问与对话就可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比如,陈乐光认为贵州不是荒蛮之地,剧本多处严词拒绝汉语古谚传达的刻板印象,并认为少数民族比汉族更擅长用汉语写作。44陈乐光:《奢香演义》,第5、15、25页。[CHEN Leguang, She Xiang yanyi (Romance of She Xiang), 5, 15, 25.]在陈作中,水西彝族领袖霭翠、奢香和蒙元领袖巴扎瓦尔弥都能熟练运用古汉语写诗、作词和对对联,而明帝朱元璋却没有太多文化。其实,与此相关的讨论都已有专著45如关纪新、朝戈金:《多重世界的选择》,第158~160 页。[GUAN Jixin and CHAO Gejin, Duochong shijie de xuanze(Choices Among Multiple Worlds), 158-60.]和文章46如马丹丹:《“生态艺术”与“逃避艺术”:尹绍亭、斯科特关于刀耕火种的“对话”》,《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37~38 页。[MA Dandan, “‘Shengtai yishu’ yu ‘taobi yishu’: Yin Shaoting, Sikete guanyu daogenghuozhong de‘duihua’” (Ecological Art and the Art of Escape: A Dialogue between Yin Shaoting and James Scott on the Slash-and-Burn Technique), Zhongyang minzu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6 (2017): 37-38.]公开发表,评论者只需参考最新学术成果就可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四、民族文学写作如何远离“魔鬼的印记”

如前文所述,“敏感问题”需要开诚布公的沟通,但若处理不好就会激荡起强烈的负面情感。斯科特的著作虽对民间叙事与底层社会的异质性探讨极为深刻、精细,却没有对如何引导、调适这些话语提出具体的建议。其实潜隐剧本的言外之意,在文学领域已经探讨得很多,特别是在反讽修辞的功能方面,可用的工具非常多。这是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因为潜隐剧本既有正向功能(表一A 列),也有负向功能(表一B 列)。本文受到修辞学家琳达·哈琴著作的启发,结合有关奢香的作品案例,拟定表格如下:

表1 反讽的功能(根据哈琴理论调整)

从表格最下方开始,我们应要求民族文学的创作多一些对生活的观察与客观分析(A9),少一些主观片面的猜测(B9)。苏作在许多地方都强调这一原则,47苏晓星:《大明皇帝和彝家女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年,第53~54、99~100 页。[SU Xiaoxing, Da Ming Huangdi he Yijia nüjie (The Ming Emperor and a Heroic Yi Woman), Beijing: Writers Publishing House, 2007, 53-54, 99-100.]而陈作的大部分情节展开缺少充分的推理。48比如陈乐光:《奢香演义》,第13 页。[CHEN Leguang, She Xiang yanyi (Romance of She Xiang), 13.] 燕王和马煜暗地里破坏栈道枕木,致使陇赞落下悬崖,作品完全没有交代奢香等人是否知道枕木的损坏是出于年久失修、还是奸人作为,也没有交代他们是否知道这是出于元军还是明军,就直接把马朱二人抓来了。这一差异也是基层工作的写照,许多矛盾的根源便是没有调查清楚就胡乱臆测。

我们希望民族作家塑造更多的“圆形人物”,其性格丰富、饱满、有成长(A8),而非苍白无力的“扁平人物”(B8)。不光是我国的民族文学,国外的少数族裔文学也存在着角色的外在行为与动机形成过程断裂的现象,预示着种族冲突的真正缓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49Richard Brody, “‘Just Mercy’ and the Challenges of Depicting Real-Life Heroes,” The New Yorker, January 10, 2020.

在反讽的滑稽功能上,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场面上的活泼(B7),还要有内容上的深刻(A7)。近来某知名喜剧公司的垮台警示我们要特别注意大众文化的“品位”问题,重术轻道而导致的媚俗、低俗、庸俗、恶俗是亟需医治的精神顽疾。50毛巧晖:《“通俗”并非“媚俗”》,《曲艺》2021 年第11 期,第52~53 页。[MAO Qiaohui, “‘Tongsu’ bingfei ‘meisu’”(“Popular” Does Not Equate to “Vulgar”), Quyi (Vocal Art) 11 (2021): 52-53.]

再者,要认识到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公共沟通效力,针对一些可能会使读者心生疑窦的文化事项要详细展开(A6),不可含糊其辞(B6)。郭作展现了极为丰富的乡土生活图景、家族成员间的幽默对话、仪式宴会场合多民族交往的细节等,51郭毅:《少女奢香》,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年,第35~36、54、86 页。[GUO Yi, Shaonü She Xiang (She Xiang’s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Beijing: 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Publishing House, 2015, 35-36, 54, 86.]是很好的尝试。

在自我与他者的界线方面,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多数民族,我们都应尽量做到友好(A5),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就语带嘲讽,乃至人身攻击(B5)。陈作中刻意丑化外族参与者的情节势必会让读者感到不适,而这一点已经有专家看到了。52安文新:《戏说·复杂·独特:读陈乐光长篇电视剧本〈奢香演义〉》,红河州文联编:《第二次全国当代彝族文学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年,第102~114 页。[AN Wenxin, “Xishuo, fuza, dute: Du Chen Leguang changpian dianshijuben She Xiang Yanyi” (Dramatic, Complex, and Unique: Reading Chen Leguang’s Novelistic Television Play Romance of She Xiang), in Di’erci quanguo dangdai Yizu wenxue yantaohui lunwenji (Collection of Second 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temporary Yi Literature), ed.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of Honghe Prefecture, Kunming: Yunnan Nationalities Publishing House, 2005, 102-14.]

其次,当文字的表面意思不足以概括新形势的发展时,就不应该再顽固持守旧有的解释(B4),而是根据其应用语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涵(A4)。除了温春来的史学著作53温春来:《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93~194页。[WEN Chunlai, Guojia yu jiyi:Xinan jingyan (Nation and Memory: Wisdom from the Southwest),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8, 193-94.]外,不拘泥于教条、灵活处理问题的做法在《文朝荣》、《马背上的法庭》等电影中也可以看见,值得将来的戏剧影视作品学习。

再次,我们应该鼓励一种主动建立关系的为人处事风格(A3),而不是期待对方民族来迁就自己(B3)。郭作中的小舍兹[即幼年奢香]介入调停一场本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争吵,体现出她天生的领袖气质和超越传统族际观的眼界。54郭毅:《少女奢香》,第89~90页。[GUO Yi, Shaonü She Xiang (She Xiang’s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89-90.]

修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准确触及根源并且动机纯良(A2),如若方式方法有问题(B2),只会产生反效果。苏作中奢香待朵妮如同姐妹,朵妮倒使唤起夫人来了,奶妈和阿梨露忙用自身经历劝说,奢香也非常耐心地等她自己明白。55苏晓星:《大明皇帝和彝家女杰》,第62~69 页。[SU Xiaoxing, Da Ming Huangdi he Yijia nüjie (The Ming Emperor and a Heroic Yi Woman), 62-69.]

最后,如果我们都同意,奢香夫人的精神遗产就体现在她的包容与忍耐之上(A1),而这是建立民族共同体的根基,那么,若有一部作品宣扬的是不念旧情、只记过犯的苦毒(B1),我们就不能认为这样的作品很好地继承了奢香夫人的遗产。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民族
我们的民族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民族之花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