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首次体育运动大会: 毛泽东当裁判员
2023-10-13钟燕林
钟燕林
在战争频发、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赤色体育运动,各地各级均设立了俱乐部、列宁室等,大力发展军事体育、学校体育、群团体育和社会体育,并举行了数次规模较大的体育运动会。当时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1933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江西瑞金举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卅”赤色体育运动会(简称“五卅”运动会),这是中央苏区时期的体育盛会,在国家体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全国运动会的前身。也就是在这次运动会上,毛泽东被推选为总评判员,成为共和国体育史上最早的裁判员之一。
毛泽东专门为运动会题词
为了检阅全苏区体育运动的成绩,促进苏区体育运动深入开展,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江西瑞金举办中央苏区第一次体育运动大会。因这次大会定在5月30日举行,意在纪念五卅运动8周年,所以又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卅”赤色体育运动会。
为办好这次运动会,党和苏维埃政府高度重视。广泛宣传赤色体育政策,积极发动群众,营造浓厚氛围。宣传形式多样,宣传内容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如创作运动会会歌,传唱歌词为“少先队员,练身体,做体操,做游戏,强壮活泼好武艺。打白狗,扛红旗,争当红军后备役,粉碎‘围剿’显威力。保卫苏维埃,少年成大器”的《少年体操歌》,同时书写大量关于体育运动的横幅和标语。时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非常重视这次运动会,赛前特地题词“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精辟概括了举办“五卅”运动会的根本目的,后来它成为中央苏区时期的体育方针。
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及时报道运动会的开展情况。少共苏区中央局主办的《青年实话》专辟赤色体育栏,成为“五卅”运动会赛事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发布平台。
为了顺利举办“五卅”运动会,苏维埃中央政府专门成立了运动会筹备会。1933年5月5日,临时中央通过运动会筹备会向全国发出通电:“在争取完全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四次围攻时,发展赤色体育运动,养成工农群众的集团精神与健强体格,适合阶级斗争需要,是非常必需的。因此,決定于‘五卅’在赤色首都举行全苏区运动会,向敌人作总示威,要求各苏区于25日前派选手热烈出席(伙食自备)比赛,特此通电。”
通过一系列宣传发动和氛围营造举措,苏区军民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开幕式上观众就有上万名
经过紧张的筹备,1933年5月30日下午6点,“五卅”运动会在瑞金叶坪的中央运动场隆重开幕。驻瑞金的各机关部队和群众代表近万人参加了开幕式。运动员来自红一方面军第一、三、五军团,江西军区,江西省少先队,公略、胜利、博生、万泰、安远、兴国等县,福建省少先队,上杭、长汀、武平等县,以及中央机关的选手,共180多人。他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优秀运动员。
比赛项目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跳高、跳远、撑杆跳、三级跳、铁球、铁饼、标枪、翻越障碍以及50米、100米、200米、400米赛跑等田径项目。
大会推举博古、邓颖超、王盛荣、项英、张爱萍、何长工、杨尚昆7人组成运动大会主席团,聘请博古为总评判主任,张闻天、邓颖超、凯丰、毛泽东、项英、杨尚昆、陈云、何长工8人为总评判员。
6月1日清晨,天空阴云密布,下着小雨,但所有运动员和裁判员个个精神抖擞,早早地来到运动场。不久,银角一吹,开始比赛。这一天全是球类比赛,先是篮球比赛,然后是足球、排球、网球顺次比赛。
只见球场上个个生龙活虎,他们发扬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敢打敢拼,争创第一。尤其是“一军团队,红校队,中央政府队,国家保卫局队,江西队,无不身强力壮,跳跃敏捷,特别是少共中央局队人才济济,英勇善战”。
各项比赛竞争激烈、精彩纷呈。尤其是篮球比赛,成为全场的焦点。运动会开场是国家政治保卫局和红五军团两支球队的篮球预赛。大会主席团一宣布,参观的群众立刻向篮球场涌去。当时政治保卫局队有“五虎将”:邓发、雷经天、欧阳毅、胡金魁、赵子明。当然红五军团队实力也不容小觑,队员身材高大,上半场以9比7先胜。但政治保卫局队实力略胜一筹,下半场一开始就展开了凌厉攻势,以12比5力压对手,取得首场胜利。第二场球赛是少共中央篮球队对阵江西省篮球队。当时少共中央局篮球队有三个分队,实力都很强,江西队哪里抵得住少共中央篮球队的强攻,1比33不敌对手,观众都为少共队大声喝彩。如果说,少共中央篮球队大胜江西队是意料之中,那么它与国家政治保卫局篮球队的强强对决才是巅峰对决。6月1日下午,两队进行了第一场决赛。上半场少共中央队以12比0大胜政治保卫局队,这一结果大大出乎观众意料之外。大会主席团的何长工紧握少共中央队队员的手说:“少共中央篮球队,真是苏区篮球队的模范队。”最终,少共中央队夺得篮球赛冠军。
据当年参加过这次运动会的瑞金籍老红军刘家祁回忆,“五卅”运动会带有军事性质,比赛项目除球类和田径项目,还设有刺杀、投弹等军事项目的比赛。6月3日上午所有比赛项目全部结束,下午还举行了篮球和足球友谊表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少共中央局代表队获得篮球、网球和乒乓球赛的冠军,国家保卫局代表队获得田径赛冠军,红军学校代表队获得足球赛冠军。
晚上,中革军委在红军学校俱乐部热情招待全体运动员用晚餐。席间,项英致词祝贺运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同时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委员会正式成立,项英、王盛荣、邓发、张爱萍、施碧晨5人被推选为赤色体育委员会委员。当晚还在中央工农剧社举行了运动大会闭幕式,大会主席团向获得优胜成绩的代表队和运动员颁发奖状和奖品。工农剧社的演员表演了精彩节目,慰劳全体运动员。
赤色体育增强了革命队伍的战斗力
“五卅”运动会时间之长、项目之多、竞赛之激烈,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全运会”。此后苏区和根据地大大小小的运动会,无不深深烙下“五卅”运动会的印记。“五卅”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苏区赤色体育正式拉开大幕,点亮了战火硝烟中的革命浪漫主义,鼓舞着苏区军民自强不息、奋勇向前、战胜敌人的决心。随着各级地方体育组织和群众性体育组织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成立,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开始蓬勃发展,赤色体育在苏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933年8月1日至3日,由少共队江西省队部发起的“八一”江西全省运动会在宁都举行。这是江西省第一次大规模的赤色体育运动会。除省一级单位普遍参加外,还有各县的运动选手及军区的红军运动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名劳动妇女也参加了运动会。在运动会闭幕式上成立的江西省赤色体育分会,在全国赤色体育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大力组织指导江西全省的工农群众(特别是劳苦青年)开展赤色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磨炼意志,为革命战争服务。江西省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先后举办了三次规模较大的体育比赛。
与江西省一样,在“五卅”运动会之后,福建省举办了“八一”福建全省赤色体育运动会,这是福建省首次召开规模较大的运动会。这次运动会除省级运动员参加之外,还有上杭、武平、新泉、宁化、汀东各县和福建军区的代表队参加,中共中央还另外派出国家政治保卫局及红军学校的球队前往助兴。竞赛项目分为军事、田径、球类3个部分,比赛成绩与“五卅”运动会相比,有较大提高。在运动会闭幕式上,宣布成立了福建省赤色體育分会。分会成立后不久,为迎接第二次全苏大会的召开,福建省于1933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汀州又举行了全省游艺体育运动大会,团结和鼓舞福建省工农劳苦群众积极锻炼体魄,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在各省级赤色体育会的影响和带动下,各地基层的体育比赛也纷纷兴办起来。据1933年8月20日《青年实话》报道,汀东县于7月20日举办了第一次赤色体育运动会。1933年8月6日至14日,中革军委在永丰县藤田一带成功举办了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首届赤色体育运动会。尤其是中央直属县瑞金,体育竞赛活动更加频繁。1933年8月20日,瑞金召开了全县第一次运动大会,大会编写了会歌进行宣传鼓舞:“步伍整齐,歌声壮烈勇敢向前进;继续广暴精神,动员广大的工农;锻炼身体,来做工农红军后备军;赶上前去,做阶级决战的先锋;继续广暴的精神,粉碎敌人五次围攻,为着苏维埃新中国的道路而斗争。”
而在“二苏大”召开期间,体育运动更是盛况空前。中央运动场和“二苏大”会场,每天都是龙腾虎跃,精彩纷呈,给出席大会的代表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红色中华》(1934年7月7日版)收录的刘少奇《国家企业工人代表大会的成功》一文中,关于苏维埃企业工人的任务指出,“必须使工人的衣食住行等都能安心,同时还要使工人有许多文化的学习和娱乐,如……体育,以调剂工人的精神”。时任中央军事革命委员会军事工业局政委林恺回忆:“晚饭以后,工人们以及一般干部都有个把小时的休息时间,出了饭棚,三三两两就走向了运动场。”在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作用下,体育运动从学校到机关、从社会团体到工农群众,全面地普及开来。劳苦大众克服艰苦的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由集体意识变为个人自觉,开展了大量的体育竞赛活动。
中央苏区的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红色体育健儿日益增多,到处都在举办赤色体育比赛。1934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的报告中,高度称赞苏区体育运动的开展盛况,他指出:“群众的红色体育运动也是迅速发展的,现虽偏僻乡村中也有了田径赛,而运动场则在许多地方都具备了。”
体育精神传承至今
“五卅”运动会是在中央苏区鼎盛时期举办的一次体育盛会,标志着苏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蕴涵着丰富的红色基因。
一是以英勇无畏、艰苦奋斗为主要内涵的乐观主义精神。当时,敌人的严密封锁和频繁“围剿”给苏区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导致物资极度匮乏,广大军民生活十分艰苦。即便如此,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依然因陋就简地开展体育运动,“挖上一个土坑,填入一些河沙,就是跳远赛场;两张饭桌一拼,就成了乒乓球桌”。这些简陋的设施和器材并没有降低运动会的品位,反而大大激发了苏区军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二是以公平竞争、追求卓越为主要内涵的体育竞技精神。“五卅”运动会在组队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职务高低的界限,只要有一技之长,无论是高级领导、普通士兵,还是工农群众,都可以报名参赛。比赛场上,同样不分职务高低,普通士兵照样抢断军长的球,体现了赤色体育公平公正的良好风气。体育比赛中,参赛队员也是个个生龙活虎,勇争第一。
三是以军体融合、善于胜利为主要内涵的革命斗争精神。苏区体育运动发端于红军部队。在开创中央苏区的斗争中,红军部队开拔到哪里,体育活动就开展到哪里。体育锻炼与军事训练紧密结合,如超越障碍、体能训练、赛跑、投掷等。1933年7月,中央苏区明确提出了“体育军事化”目标,红军战士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赤色体育炼就了苏区军民的钢筋铁骨,提高了他们的军事技能和斗争意志,为粉碎敌人的“围剿”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是以军民团结、鱼水情深为主要内涵的拥军爱民精神。体育活动中,经常是官兵同赛、官民同赛、军民同赛,党通过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宣传、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融洽军民情谊,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军民凝聚力,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五卅”运动会,是苏区体育鼎盛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延安时期和新中国体育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新天地。首先,培养了体育运动的管理者和带头人。红军中的高级官员和许多政治工作人员,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教育家、体育家。如毛泽东、朱德、何长工、刘伯承、任弼时、王盛荣、张爱萍、杨尚昆、邓发、贺龙、康克清等,他们是革命根据地里体育活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在长征路上,在延河边,在各个革命根据地,他们继续组织、指导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同志还担任了国家体育工作的领导人。其次,奠定了体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如“五卅”运动会上提出“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陕甘宁边区时期提出“锻炼体魄,好打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些口号都是一脉相传的。
“五卅”运动会是中央苏区时期的“全运会”,也是体育强国的重要起点。从瑞金到延安、北京,体育精神薪火相传,成为砥砺全国人民勇毅前行的不竭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瑞金市史志研究室
编辑/吴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