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帝都情结对宋代文人文学创作的影响

2023-10-12雷景炀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4期
关键词:帝都临安文人

雷景炀

宋代文人把帝都视为神圣的都城,他们用精美的诗句和文字把帝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帝都的气质优美、精致多彩、温柔宽容、典雅浪漫,深深地影响着宋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等都曾为宋代的帝都,因此对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帝都文化的魅力是宋代文人对帝都的情结的根源。

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端。宋代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东京和临安这两座人口达百万的特大城市,更是引发了诗、词、小说等文学形式的繁荣。宋代的城市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包含商业活动,还有深远的社会现实。文人不仅要描绘出城市的美丽风光,还要探索其内涵,挖掘出其独特性,并将这些内涵融入作品,以此来展现出文人对这座城市的独特感受。

一、东京的都城史及东京气象

(一)东京的都城史

首先,战国时期的魏国迁都大梁(东京的前身),开启大梁作为都城的历史。大梁曾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但在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的引水灌淹,导致大梁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从此大梁一蹶不振,在接下来的五六百年里,一直处于衰败的境地。魏国时期,由于“百家争鸣”时期国家众多,都城众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很自由,因此大梁并没有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魏国的衰落,大梁在秦汉时期仅作为一个郡县存在。秦朝灭亡后,西汉时期的王朝将浚仪县置于大梁,后将其改属陈留郡;晋朝时期,其属陈留国;北魏时期,其属陈留郡;东魏时期,王朝置梁州于此。浚儀从秦汉时期的县城升格为州城,在北周时期被改称“汴州”。隋炀帝为了改善南北交通,大力修建济渠,使得浚仪从原本的州改为县,属荥阳郡,这也为汴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唐朝时期,汴州仍然设立宣武军节度使,节度使李勉重新修建了汴州城。经历了秦朝、汉朝和唐朝的繁荣昌盛之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成了这些朝代的都城。五代时期,除了唐朝定都洛阳外,梁朝、晋朝、汉朝和周朝也都在东京建都。后梁时期,东京被称为“东都”;后晋时期,东京被称为“东汉”和“后周”。尽管东京在当时重新获得了国都地位,但由于当时的军阀纷纷称帝,中原地区陷入混乱,东京再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无法再成为一座繁华的大都市,至后周时期,局势才有所改善。北宋时期,由于东京处于平原,没有高山和险要的防线,赵匡胤曾试图将洛阳作为北宋的国都,但最终并未实现。这一决定引发了北宋君臣关于建立新国都的激烈讨论。在北宋时期,东京之所以被选中,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的传统和政治地位,更多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如关中的山河形势、汴河漕运的便利性,以及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从汉、唐时期的长安来看,东京的历史传承要远低于长安,因此东京的声望和地位也无法与长安媲美。长安仍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城市,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仍然无可替代。

尽管历史上东京的变迁曾经给宋朝带来过许多挑战,但其仍然激发着宋朝文化的活力,令当时的文人深深地热爱和怀念。在《全宋词》中,东京的记载数量超过三百处,六十位词人的一百四十首词也把东京京阙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东京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更是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象,蕴含着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表达着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二)东京气象

东京曾为七朝古都,以其独特的开放式城市风貌闻名于世。五条大河(汴河、五丈河、惠民河、蔡河、金水河)环绕着这座城市,其中汴河的流域面积达到黄河的三分之一,使得东京成为古代北方著名的开放式水城。与“天下之枢”相比,东京更加突出,因为东京的建筑物和景观都充满着中原文化色彩。东京拥有出众的人文经济环境、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文明历史,具有独特的中原气息,从柳永的《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到曹组的《声声慢·重檐飞峻》,再到周邦彦的《汴都赋》和《解语花·上元》,这些都描绘出了东京的繁华景象。东京的景色美轮美奂,尤其歌舞表演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舞者精致的装束、优美的舞步,加之热闹的气氛,都让人流连忘返。东京不仅仅是一个繁华的城市,更是一个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家园。

宋代文人对出仕的热情,让东京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吸引着众人前来投身其中。东京的独特文化也让人们深深地怀念,形成一种普遍的情感。这种情感中蕴含着一种乐观、追求进步的精神,即对荣誉和权力的渴望。欧阳修和范仲淹等京外文人都曾在东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认为东京是一个充满机会的自由之地。东京拥有宽容的政治氛围、开放的思维方式、发达的经济状况,还有丰富多彩的音乐和戏剧。宋代文人把东京视为其梦想的家园,竭尽全力地维护着这片土地,晏殊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晏殊虽然是东京的政治要员,但也是东京的普通老百姓,因此他创作了《玉堂春》《殢人娇》《迎春乐》等优秀的作品,其中描写的就是晏殊在东京的平凡生活。显然,在东京就像在家一样,晏殊表现出大部分宋代文人在帝都的实际生活。宋人对东京的热爱和迷恋,深深地植根于“帝都情结”中,这种执着和深沉的情感,与“郢都之爱”中屈大夫的深情相比,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二、市井生活

(一)时序节庆

宋代是中国传统节日发展的重要时期。北宋皇帝强调了庆祝节日的重要性,以此来表达太平盛世的美好。因此,每逢佳节,朝野上下都会欢聚一堂,“陶陶尽醉太平”(柳永《抛球乐·林钟商》),享乐至上的都市生活也随之而来。

首先,宋代的节日超越了传统的等级划分,展示出一种普遍的文化精神。在这个时候,无论是皇室成员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能够在这里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喜悦,如柳永在《抛球乐·林钟商》中描写的宋代节日的景象。

其次,宋代的节日活动极具多样性,场面宏伟壮观,表现出繁复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的内涵也得到了拓展,不仅是简单的庆祝,而是更加丰富、精彩、多样的活动。宋代元宵节的壮观场面在朝廷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传统的制灯、观灯、赏灯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民众的自发参与,而是由朝廷组织,有序地进行。王朝的权威认可和保障,使元宵庆典更加隆重、宏伟。元宵节在宋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从冬至前后就开始准备,直到正月初七。除了传统的观灯活动,还有各种教坊百戏和民间艺人的游街活动。皇帝亲自前往宣德楼观赏灯火,与民众一起欢乐,将夜游活动推向高潮;民众借此机会能瞻仰皇帝的容颜,与皇帝一起欢度元宵节。例如,史浩《人月圆·咏圆子》中的“六街灯市,争圆斗小,玉碗频供。香浮兰麝,寒消齿颊,粉脸生红”,描绘了元宵佳节市井的热闹景象。

最后,宋代节日的形式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宗教仪式,更富有娱乐性。民众非常重视现实生活中的快乐,从新年开始到重阳节,所有的节日都经过了他们的精心设计和改良。比如,元宵节到来时,民众纷纷踏上了他们的野外旅行之路。从新年到元宵,从花朝到清明,从端午到七夕,从中秋到重阳,每一个节日,人们都会放松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二)商业景观

在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导致整个社会发生很大的经济结构变化。宋朝的商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宋人对节日的热爱和重视,促进了节日消费,使宋人的日常生活和集体狂欢都充满了商业气息。在节日前夕,各种传统节目和活动都会在街市上展示,为节日增添气氛。在宋代的重要节日期间,甚至会出現特殊的商店,如在重阳节期间,成都的药材市场尤为热闹,如京镗的《洞仙歌·重九药市》中就描述了这一情景。在元宵节期间,灯市上便开始出售各种各样的灯具和相关物品,人们聚集在一起,热闹非凡。商贩们备好各种各样的货物,走进热闹的街道,不仅可以分享到节日的喜悦,还能给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在元宵节期间,街上到处是卖汤圆的商贩。“朝廷买市”的商业价值与太平盛世的政治意义共同推动着东京的多元文化,如传统的游艺、歌舞、杂技,这些娱乐形式多姿多彩,令人叹为观止。若要把东京的景色比作精神家园,那么其繁华与热闹就成了北宋人心中最深处的梦想,构成了北宋人的帝都情怀。

三、追思与承继

(一)南渡文人对故国的追思

北宋的衰落令中原的繁荣消失,令文人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打击。宋代文人不禁悲叹国家的命运,怀念故土,渴望重建,这种深沉的情绪,时时涌现在宋代文人的文字中。例如,王庭珪的《初至行在》,诗人将长安比作北宋的东京,将“羁旅”中的临安视作“十里荷花”中的东京,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南宋定都临安。太学士人的《绝句》、陆游的《武林》等诗歌中用大篇幅抒发了对帝都的深深思念,深深地打动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的心。南渡文人的作品充满了对故都的思念,以及对南宋政权的不满,却又无法摆脱这种情结。

(二)东京文明对临安文明的影响

1.饮食

宋室南迁后,临安的人口急剧增加,导致餐馆无法满足迁移人口的特殊需求,临安餐饮业则迅速发展,引发了一场餐饮文化的大变革。东京等地的北方人流离失所,他们纷纷投身餐饮行业,开设的餐馆迅速成为临安餐馆的领头羊。宋朝对帝都的尊崇和宫廷色彩使东京的美食在临安大受欢迎和推崇,而东京的美食店也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吸引顾客,如重视门面装饰和店内陈设。东京饮食的南下,为临安带来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使得南北方的饮食习惯融为一体,为临安民众的饮食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此外,临安的饮食业也因此获得了整个国家的认可,成为当时的龙头行业。例如,袁褧《枫窗小牍》卷上中的“旧京工伎,固多奇妙。即烹煮槃案,亦复擅名”,写出了当时饮食行业的状况。

2.文娱

临安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其中以说唱艺术最为突出。临安的艺人大都是受孔三传影响,获益良多。直至明代,东京的说唱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甚至是说唱从业者,仍然对临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著名的“瓦子”和“瓦舍”“瓦肆”在东京都得到了繁荣的发展,而宋室南迁后,临安也迅速建立了“瓦子”文化。西湖赛龙舟成了临安的一个重要传统,至今仍然是一个经典的活动。《梦华录》中的“京瓦伎艺”近三十项,到了南宋,增至七十余项,有过之而无不及。

3.节日习俗

节日习俗是一种深植于历史的文化遗产,不仅有悠久的传统,还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情。在南宋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临安的节日习俗更加流行。传统的发展是由皇室和南渡的东京人的努力推动的,以至于临安的节日受东京的影响较大。在北宋时期,东京的元宵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而临安也继续保留着北宋东京元宵节玩灯、赏灯的传统习俗。近代东京文明的出现使临安的气息更加宁静、祥和,令人回忆起古代的繁荣昌盛。从东周、东汉、东晋、晚唐,直至明朝的迁都,东京文明一直在推动临安的发展,其影响力无可比拟,也与宋朝“帝都情结”的出现息息相关。例如,吴潜的《宝鼎现(和韵乙未元夕)》上阕写道:“晚风微动,净扫天际,云裙霞绮。将海外、银蟾推上,相映华灯辉外砌。看舞队、向梅梢燃昼,丹焰玲珑玉蕊。渐陆地、金莲吐遍,恰似楼台临水。”

综上所述,宋代文人的帝都情结基于东京的都城史及东京气象,表现出的市井生活在追思与承继中发展。宋代文人将帝都情结从东京转移至临安,将东京的生活和精神融入临安,营造出帝都的气息。因此,在宋代文人的文学作品中,文人将大部分笔墨放在对帝都的描述与追忆,以此来表达浓厚的爱国之情。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论宋代文人的帝都情结对宋文学之影响”(项目编号:12JK103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帝都临安文人
一位餐饮人的经营辩证法——帝都餐饮创始人秦凯锋侧记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爱睡觉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文人与石
北京泛太平洋酒店亮相帝都
春雪
烈日当空,看小编如何避暑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