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产业链的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3-10-12刘丽高照忠孙松梅
刘丽 高照忠 孙松梅
(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10;2.广州智迅诚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7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背景指导下,对接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坚持产教融合,将培养测绘产业和行业所需的测绘地理信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高速发展作为核心目标,与省内测绘龙头企业广州智迅诚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一、对接产业链建设产业学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对接产业链构建产业学院是实现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与职业教育共发展的新方式
为了有效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目标,由高职院校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上形成的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双赢的校企联合体,即产业学院[2]。对接产业链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新模式,有助于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产业链、创新链[3]。当前,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也存在明显的总体人才供给数量充足,但是高精尖技术人才缺口大的人才结构性短缺局面。无人机航测采集、实景三维模型制作等岗位,市场缺口达到50%以上。深入了解当前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的短板,促进无人机测绘技术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必须科学合理开设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在产业人力资源需求侧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的优化和提升。
(二)对接产业链精准培养高精尖测绘地理信息技能人才
测绘地理信息采集、加工和应用相关产业是测绘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4]。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对低端地理信息采集、加工人才的需求逐年降低,对高端无人机智能数据获取、三维模型制作等数据采集和加工高端技能人才岗位需求增加。学院学生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能适应产业高端岗位技能要求的缺陷。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现状,要求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基于产业链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紧抓信息生产服务领域的变革,大力培育无人机测绘、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等产业急需的紧缺人才。
二、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探索和实践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需求,与无人机测绘产业高端企业广州智迅诚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整合校企设备与技术资源,形成合作育人机制,将企业先进仪器设备、优秀的生产经营环境、先进的生产性项目、企业培训案例等软硬件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深度对接融合,打造校企共育现代工匠新模式。
(一)深入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作为强纽带,在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学校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工作组共同监管下,通过学院一起完成专业群共建、人才共同培养、社会服务共担、技术创新共研多项任务,实现在校学生成功蜕变为行业无人机高端人才的最终目标,打造目标、价值、利益一致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共进共赢,见图1。学院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组织架构,制定管理办法,整合校企设备与技术资源,融合师资,建立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截至目前,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总计配备了超过60 台高性能工作站,10 架满足高精度摄影测量的无人机,拥有DP-Mapper、DP-Modeler、智觉空间SVSModeler 等总价值超过600 万元人民币的软硬件设备。产业学院整体设备水平已经远超无人机测绘行业基本水平,完全满足学生从实习、实训到生产的全方位需求。
图1 智迅诚产业学院要素构成及功能图
(二)打破专业壁垒,因材施教
学院在无人机产业学院专业群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围绕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核心专业技能培养,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合理设置核心课程,明确培养目标。统筹设计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前提下,确保测绘地理信息群内各专业之间课程保持50%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重合度,保证学生实现宽口径培养。学生在大一、大二完成分专业培养;在大三阶段,根据学生个性化需要和企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把学生分配到各产业学院分院进行个性化培养。
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通过开设航测专业培养班、无人机卓越技能培训班、航测数据处理专业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选拔,吸纳有特长有意愿的学生进入产业学院深造,提升学生的无人机航摄、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等专业技能。产业学院破除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学生专业间的壁垒,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意愿分配到对应产业学院,校企联合精准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三)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
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开发“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年大分段,学期小分段,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如图2 所示。结合专业建设需求和智迅诚产业学院生产实际,通过企业主导人才需求方向和社会服务、学校主导专业建设与育人,制定育人机制,共同实现无人机测绘高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入学第一年,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年开始,学院将一学期划分为两个学习阶段。核心专业课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由学院专任教师在课堂内完成;核心专业技能实践训练则通过进入无人机产业学院,以无人机测绘数据采集、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制作等生产性项目的方式完成。通过“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实现“产业链融入专业群、企业融入专业、项目融入课堂”,开发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的无人机测绘实践技能和对应岗位能力的提升。
图2 学年大分段,学期小分段培育模式
(四)岗位阶梯式塑造人才
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根据岗位工种和难易度设立了多种等级岗位,阶梯式培养学生。产业学院设置了无人机航测操控助手、无人机航测操控手、航测数据采集员、三维建模员、修模员和修模大师多级岗位,企业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技能考核,考核合格方可晋升岗位,见图3。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驻产业学院,享有证书聘任的成就激励、高阶培训的能力激励和工资绩效的绩效激励等多种奖励机制。产业学院向无人机操控手和修模大师发放聘任证书嘉奖,提供高级培训机会,激发学生发挥最大潜能,达到培养无人机测绘顶端人才的目标。
图3 产业学院阶梯岗位
三、产业学院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无人机测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学院师生科创研水平也上了新台阶。
(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为广东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培养了超过400 名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有40名学生加入广州智迅诚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企业技术骨干。近四年来,该产教结合分院培养的学生受到同行企业的争抢,为广东省测绘基础建设发挥巨大作用。结合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经验总结的“基于‘双工作室’的工程测量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课赛研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2022 年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技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各类软硬件创新,积极为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智慧城市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学院承担的测绘地理信息类横向技术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截至2021 年底,提供技术服务项目立项305 项,技术服务到款额达3 600 余万元。
(三)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
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师生参与的项目“倾斜摄影1∶500 高精度三维测图技术与应用”,荣获测绘地理信息国家进步二等奖。项目通过系统分析无人机倾斜摄影测图作业流程中的误差来源,制定一套基于无人机低空高分辨率倾斜摄影采集、建模与大比例尺测图标准作业流程,形成倾斜摄影1∶500 高精度三维测图技术方案。该项目技术方案减少90%的后期调绘工作量,提高了测图作业效率,项目成果在无人机倾斜摄影1∶500 高精度三维测图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四、对接产业链建设产业学院的问题与思考
(一)产业学院考评机制不健全
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集中承担专业群共建、人才共同培养、社会服务共担、技术创新共研等多方面的任务。在产业学院实际运行中,企业在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社会服务方面表现突出,但是在师资参与的技术创新共研方面力度依旧不够。如何评价无人机产业学院的效能,同时进一步跟踪完善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取长补短是后续待解决的问题。高职产业学院是产业、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平台[5]。综合评价产业学院成效,需要联合企业、行业、学校三方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机制,对人才培养、师资培养、产教融合等多方面效能进行评估。
(二)实训任务编排的合理性
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产业学院中则体现在希望学生尽可能地完成项目的单一工作类型。而学校的责任是育人,在产业学院中希望学生能参与到项目中的不同环节,掌握多种实践技能。因此,产业学院在学生实训任务的编排上如何做到高效、合理,学生参与项目的质和量得到提升,既能一定程度地保证产业学院的企业利益,又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从数据采集、处理到三维模型构建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冲突
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价值观存在不一致,校园文化是围绕学生人才培养建设包容、开放的文化环境;而企业在文化建设上追求生产效益最大化,希望强调纪律和服从[6]。产业学院作为校企产教融合的共同体,文化应该以企业为主导还是学校为主导,一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广州智迅诚无人机产业学院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学生认为企业方管理过于严苛,学生所有表现参照员工按照绩效管理等问题。高职产业学院如何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在把握学生价值观不动摇的前提下,按照“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推动校企文化融合,实现产业学院治理效能提升,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对接产业链,集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推进产教融合的新形态、新阵地。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也将在不断完善产业学院合作机制、考评跟踪机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产业学院建设,构筑起测绘地理信息校企全员全面产教融合的新局面,实现测绘地理信息群无人机测绘高端技能人才的精准培养,让产教融合进一步成为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 “双高院校”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