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讨式教学法在医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
2023-10-12夏金星
夏金星,李 涛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
0 引言
研究生教育涉及多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深度学习学术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模式涵盖了传统课堂教学、互动研讨会、实践性学习、研究导向、团队项目、导师制度、跨学科研究、在线学习、国际化交流等,促进了研究生互动合作、思辨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更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知识获取路径。研究表明,基于文献研讨式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被广泛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鼓励深入研习医学文献、参与讨论以及批判性思考,同时提供科研实践机会,非常有利于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3]。一直以来,文献研讨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群体中的具体实践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甚少。笔者结合在校成绩与在线问卷调研,就某省重点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研究生实践文献研讨式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成效展开研究,对该专业研究生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研究生满意度、现存问题以及相关因素等资料进行梳理与汇总分析,以期为提升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知情同意原则下抽取某省重点医科大学2019级、2020级以及2021级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开展与未开展文献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生2020—2021学年与2021—2022学年成绩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该专业各阶段研究生进行在线问卷调研。
1.2 研究方法
将参与文献研讨式教学的研究生列为实验组,未参与或未开展文献研讨式教学的研究生列为(传统教学)对照组。结合背景资料,对相关研究生教学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在线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基本情况,譬如性别、年龄、年级、英语水平、导师职称、发表论文数量及科研能力自评等,文献研讨式教学的感受、参与度及满意度等,以及文献研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等。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22.0专业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与标准差表征,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n(%)]表征,行t检验、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模式教学效果比较
参与文献研讨式教学组(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对照组)成绩对比研究显示,2020—2021学年与2021—2022学年两组该专业研究生成绩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42、P=0.015),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生成绩比较(均值±标准差)
2.2 问卷调查样本资料分析
对2019级、2020级及2021级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样本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对返回的83份有效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年级分布、英语水平以及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别(P>0.05),而在导师职称、发表SCI论文数量、发表国内非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以及科研能力自我满意度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参与文献研讨式教学研究生平均发表SCI和国内非核心期刊论文能力方面以及科研自我满意度均优于未参与文献研讨式教学研究生(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比较[n(%)]
文献研讨式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开展的文献研讨式教学以线下面对面方式为主(48.94%),召开频率主要为一周一次(61.70%),大部分学生对该教学实施过程感兴趣(89.36%)并能积极参与(80.85%),研究生通过该教学方法训练后,在实验设计、实施与改进能力、收集、识别、总结归纳和使用数据信息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高,多数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87.23%),如表3所示。
表3 文献研讨式教学的现状调查
2.3 文献研讨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为分析文献研讨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本研究主要从研究生、教师/导师及外部环境等环节入手展开调研。由表4可知,在研究生方面,36.17%的研究生反映临床工作任务繁重,难以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到科研中,25.53%的研究生表现出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和动力,对这种方式兴趣不大等。教师或导师方面,23.40%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经验,组织协调不力,指导越位,束缚了学生手脚等。外部环境方面,19.15%的研究生反映学校学术氛围不足以及校园网络数据库资源欠缺等问题。此外,调查还发现影响文献研讨式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主要涉及导师的引导与点拨、重视程度、文献积累及对学科前沿动态把握及文献质量等方面。
表4 文献研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3 结论与讨论
医学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卓越、具有创新思维的医学人才使命。传统医学研究生教学多以讲授为主,存在被动学习、知识孤立、理论与实践脱节、更新不及时、互动不足、评估方式单一、实践机会难得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缺点。文献研讨式教学是在教师或导师引领下,师生共同探讨特定科学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研究,将文献研读与交流讨论巧妙结合,在集体探究、多元观点交流的环境中逐步促成共识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1-2]。某省重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部分导师近年来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了此类文献研讨式教学手段。笔者就所收集到的资料对文献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现状、教学成果与满意度以及现存问题等展开评估。
研究显示,参与文献研讨式教学的研究生成绩及论文发表数量显著高于未参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该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相关研究生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研究生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从长远看,这种教学模式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医学专业人才[4-6]。参与文献研讨式教学研究生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多数研究生对该方法持积极态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较高,并认为在实验设计、实施与改进能力、收集、识别、总结归纳和使用数据信息能力、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科研思辨、创新与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这一教学模式将学习主动权归还学生,研究生不再单纯仰赖教师或导师填鸭式的解读教学;导师更多扮演引导角色,指导研究生掌握高效文献阅读技巧、提升其独立科研思辨力。
笔者进一步调研发现文献研讨式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尚存在若干问题。譬如:临床医学相关研究生本身临床任务繁重、背景知识不足、自我约束力较弱以及创新意识欠缺等;导师对此类教学经验缺乏、组织协调不力、指导越位以及对研讨内容与前沿问题把握不够等;教学机构科研氛围不足、数据库资料偏少以及设备与场地等硬件设施难以满足要求,限制了此类教学方法的推广普及等。为弥补文献研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可考虑以下措施:明确每次研讨的主题,着重强调导师引导作用,指导研究生集中、正确理解文献主旨;提前提供高质量文献及其相关材料,给导师和研究生充足准备时间全面研读、理解与思考,确保参与讨论的深度和质量;引入多样化教学资源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拟与实验预演等,以丰富讨论内容、促进研究生多角度思考与验证;建立有效评估机制,将研究生讨论表现纳入考评标准,激励积极参与和贡献;鼓励研究生互助合作、分享反馈和建议,增进文献内容的共同理解;扩大研讨范围,可延伸至跨学科或实际应用领域,培养研究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能力[3,7-9]。教学机构应加强科研数据库、名师讲堂、设备及场地等软、硬件设施建设,逐步优化研究生教学环境、创造良性教研氛围。
4 结语
文献研讨式教学法能够显著增进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业成就与科研能力,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科研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学改革实践中建议导师规避不足后合理采用文献研讨式教学方法,以期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