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家政策走向看物流建筑的发展

2023-10-12高海军

中国勘察设计 2023年9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

■ 高海军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对外改革开放同步,经过40多年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35.2万亿元1,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实现稳定增长。具有高标性、通用性、多样性、灵活性的高标准物流建筑是物流市场上主流的物业形式,特别是在资本的加持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应运而生。本文对《“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解读,分析物流建筑、高标仓发展的新趋势,并以全新视角对我国物流行业在新阶段、新形势下由“物流大国”到“物流强国”转变过程中将会快速发展的热点物流建筑类型作出展望。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2年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对于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高度集成并融合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2。

《规划》总结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别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规模效益持续提高,物流资源整合提质增速,物流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科技赋能促进创新发展,国际物流网络不断延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在提到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突出问题时,《规划》列举了四大主要表现:一是物流降本增效仍需深化;二是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破局;三是大而不强问题有待解决,与世界物流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建设“物流强国”之梦呼之欲出;四是部分领域短板较为突出。

对于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规划》作出系统分析和完整表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强化现代物流战略支撑引领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提高现代物流价值创造能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求发挥现代物流畅通经济循环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求加快现代物流技术创新与业态升级。《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体系。具体目标包括:一是物流创新发展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二是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明显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三是“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四是安全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五是现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更加完善。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14项重点工程,包括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程、铁路物流升级改造工程、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工程、数字物流创新提质工程、绿色低碳物流创新工程、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工程、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国际物流设施提升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增量提质工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程、产地保鲜设施建设工程、应急物流保障工程、现代物流企业竞争力培育工程、物流标准化推进工程。这些重点工程都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核心工程,也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

此次新增的重点工程应该引起特别关注:一是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程。《规划》提出优化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发挥国家物流枢纽联盟组织协调作用,形成稳定完善的国家物流枢纽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改造等。二是铁路物流升级改造工程。《规划》提出大力组织班列化货物列车开行,形成“核心节点+通道+班列”的高效物流组织体系;到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等的铁路物流专用线接入比例力争达到85%左右。三是国际物流网络畅通工程。《规划》提出国际物流设施提升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增量提质工程。四是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工程。《规划》提出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工程、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五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工程。《规划》提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程、产地保鲜设施建设工程。

物流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整体趋势较好,2021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达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但现代物流体系组织化、集约化、网络化、社会化程度不高,与世界物流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大宗商品储备设施以及农村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等专业物流和民生保障领域物流存在短板。下面将对新阶段、新形势下我国由“物流大国”到“物流强国”转变过程中将会快速发展的热点物流建筑类型作出展望。

冷链物流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冷链物流体系、产地冷链物流、冷链运输、销地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服务、冷链物流创新、冷链物流支撑及冷链物流监管体系等方面,对冷链物流的全流程、全环节、全场景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数据显示,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2886亿元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5515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15.01%3。冷链物流贯穿第一、二、三产业,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发展潜力及空间巨大。但长期以来,国内冷链物流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区域发展失衡和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冷链物流发展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总体规划指引。《“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为进一步缓解冷链物流现实难题、推动新时期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绘制出清晰的路径:一是规划合理,全面布局,打造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建立“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二是物畅其流,紧扣三大关键环节,构建冷链物流“产—运—销”新通路;三是服务为先,围绕细分品类,优化冷链物流服务。提高肉类、果蔬、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以及医药产品等“6+1”品类的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四是技术支撑,针对冷链物流智能化、绿色化,提出“五点新要求”;五是监管有度,强化冷链物流配套管理措施,完善冷链物流监管和支撑手段。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施“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集团。

冷库是冷链物流最重要的基础配套设施。冷库是指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并具有保冷功能的仓储建筑,包括库房、制冷机房、变配电间等。目前,市场上装配式冷库相对于传统土建冷库的建设量逐步提高,高层冷库和高架自动化冷库的比例也逐步提高,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亚临界蒸汽压缩直接式制冷系统和二氧化碳、盐水等为载冷剂的间接式制冷系统得到迅速发展。

中央厨房

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中央厨房许可审查规范》,明确中央厨房是指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的,具有独立场所及设施设备,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制作,并直接配送给餐饮服务单位的单位。

餐饮产业链包含原料生产、餐饮加工、终端食品服务3个主要环节。中央厨房具有中游餐饮工业化的典型特点,负责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的加工制作及配送。完备的中央厨房体系包括统一采购、统一制作和统一配送。自2010年起中央厨房的模式在国内落地兴起,尤其在连锁餐饮领域迅速普及。截至2018年末,渗透率已超70%,自建央厨的连锁餐企包括海底捞、西贝、外婆家、避风塘、全家、罗森等知名品牌和盒马鲜生、永辉、叮咚买菜、美团、清美等一系列新零售企业。

临港石湖荡智慧供应链科技物流仓储产业园项目

国家陆续出台中央厨房产业相关指导和规划文件: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丰富加工产品,在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净菜加工和餐饮外卖等加工,满足城市多样化、便捷化需求;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在主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净菜加工等业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4,同比增长21.31%。未来,预制菜行业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度,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中央厨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主体结构宜采用大空间及大跨度柱网。中央厨房围护结构的材料选型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防潮、防尘等要求,厂房变形缝不宜穿越洁净区。送、回风管和其他管线暗敷时,应设置技术夹层、技术夹道或地沟等。中央厨房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项目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设计合理、功能区布局科学、物流动线畅通、食品卫生安全、设施设备配套、质量与服务管理体系完善,这需要参建的各单位精诚合作才能够完成。

生鲜加工中心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鲜食材配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随着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供应链的整合,生鲜食材配送行业的发展前景光明。随着线上购物和外卖行业的兴起,以及疫情带来的消费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线购买生鲜食材,现在生鲜食材配送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许多线上和线下零售商都已经投入到这个领域,并且正在寻求更多的增长点。在未来几年内,预计我国生鲜食材配送行业将会进一步扩大,并且将会有更多的新兴企业进入这一领域。

国家陆续出台生鲜加工中心产业相关指导和规划文件: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实施意见》,鼓励生鲜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从商品集聚平台向产业集成平台升级,提高产销两端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引导企业加强检验检测、质量分级、标识包装、冷链物流等流通各环节的标准应用,通过标准化生产流通实现品牌化增值效应;2021年5月,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冷链加工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等,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

生鲜加工中心需要设置加工区域(分拨分拣、包装等等),同时要配套收发货功能,需要确保生鲜第一时间通过物流网络运送到门店,相关企业把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作为生鲜供应链衔接的中心,充分发挥整合资源的作用。生鲜加工是整个生鲜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生鲜加工中心厂房是未来现代物流的增长点。

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是指依托综合交通枢纽,有机衔接两种(含)以上运输方式,能够实现多式联运,提供大批量货物转运的物流设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部署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统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建设发展机遇。但由于我国多式联运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园区建设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能力较为薄弱,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全链条开发模式,加之该类园区往往涉及主体较多,开发模式复杂,建设周期长,导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足,影响了多式联运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适于我国实际的园区开发模式,是当前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的关键。

国家陆续出台多式联运相关指导和规划文件: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重点区域运输结构显著优化,长三角地区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力争达到80%;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效率。跨物流环节衔接转换、跨运输方式联运效率大幅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多式联运、铁路(高铁)快运、内河水运、大宗商品储备设施、农村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航空物流、国际寄递物流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

绿色低碳物流

随着全球变暖的日益加剧,低能耗和低碳排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并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落实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物流需求持续增长,带来大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物流企业是物流业碳排放的核心单元,发展绿色物流建筑是降低物流业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为贯彻落实“双碳”目标,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36号文《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第23号文《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已经从顶层设计构建了“双碳”工作“1+N”政策体系,给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和发展路径。2021年7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开启,物流领域的航空货运已经正式列入国家碳交易范围。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打造绿色低碳物流创新工程,依托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绿色物流企业对标贯标达标活动,推广一批节能低碳技术装备,创建一批绿色物流枢纽、绿色物流园区,在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加快建立天然气、氢能等清洁能源供应和加注体系。以国有和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各大物流企业,纷纷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ESG为着力点”,通过LEED认证等技术手段(LEEDBD+C建筑设计与施工;LEEDO+M运营与维护),积极推进绿色物流建筑建设和已建项目升级改造。

高标仓发展新趋势

现阶段,我国仓储物流设施总库存(含高标仓和非高标仓)约10亿平方米,仅次于美国的12.5亿平方米,而在人均仓储面积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密度高于美国,导致国内人均仓储面积仅为0.7平方米,是美国的20%左右。我国高标仓约占仓储总量的7%,与美国的20%相比偏低5。目前,我国高标仓行业市场布局整体呈现不均衡态势:一线城市供地呈现下滑,二三线城市需求不足导致高空置率。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是“物流大国”而不是“物流强国”,但市场需求旺盛区域的高标仓的开发建设仍然是目前阶段物流市场的主旋律。高标仓涉及的交通设计(含交通流量分析)、结构体系选型、消防系统设计等对提高高标仓的品质和控制建造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物流设计项目在建学的成长

自2004年与普洛斯首次合作以来,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学”)与许多物流开发、运营企业携手相伴,走过了近20年的风风雨雨。

2008年,建学率先成立国内首家物流专项设计中心,至2018年建学物流专项设计中心先后为40余家物流地产商提供服务,完成了约1500万平方米大型物流库设计任务。

2018年—2023年,建学在物流建筑设计领域继续发力,与其合作的国内外物流开发企业已超过80家,并与普洛斯、万科、深国际、嘉民、丰树、菜鸟、维龙、熙麦、美库等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参与制定了万科、美库、国美、腾讯、中远海运、深国际等多家知名企业《仓储设计标准》。迄今为止,建学物流专项设计中心累计规划物流园区超过65平方千米,设计各类物流建筑近6000万平方米。

伴随着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建学的物流建筑设计朝着高标性、通用性、多样性、灵活性的方向发展。除大型综合物流园外,近年来,冷链与高标准冷库、中央厨房与加工中心、综合性多式联运枢纽、低碳物流建筑等专业型高标准物流建筑在差异化、精细化的需求驱动下蓬勃发展。

2017年以后,在国家“双碳”战略及企业自身ESG需求的双重驱使下,物流行业需要一个在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卓有成效的成果,建学在项目设计中增加了光伏发电。根据测算,物流库屋面光伏年发电量与双层库年耗电量基本相当。

随着物流市场规模的日益增长,在物流建筑行业,冷链仓储与中央厨房、加工中心、多式联运迎来快速、稳步发展的机遇将日益增加,加之随着光伏技术、储能技术的发展,零能耗物流建筑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发展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