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麦机械化收获粮食损失的影响因素调查

2023-10-12江苏省宿迁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庄怀宇夏长坤侍卓瑶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8期
关键词:脱粒收割机损失率

○江苏省宿迁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庄怀宇 夏长坤 侍卓瑶 陆 稳

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机收粮食损失现象一直存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表明,对所有粮食而言,收获环节都是最常见的关键损失节点。为掌握稻麦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粮食损失相关情况,对农业(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等组织开展了稻麦机械化收获粮食损失专项调查。

一、机械化收获粮食损失现状

按现行JB/T5117-2017标准要求,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总损失率≤1.2%、水稻总损失率≤2.8%。但是由于机械性能、作物状况、机器调整、驾驶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稻麦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粮食损失情况仍不够理想。

1.收割机的配备。目前,宿迁地区除个别特殊地块无法采用机械化收获以外,稻麦收获全部采用机械化,机械化收获水平基本达到100%。宿迁市的稻麦联合收割机基本上为纵轴流式或双滚筒式履带自走式高性能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具有秸秆粉碎效果好、籽粒脱尽率高、清选效果好、损失率低等性能优势,收割机品牌主要有久保田、沃得、雷沃、星光、谷王等。

2.机收粮食损失率。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调查对象的小麦、水稻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粮食平均损失率分别为1.16%、2.12%,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JB/T5117-2017)中损失率标准相比,分别低0.04个百分点、0.68个百分点。调查发现,农户规模越大,粮食收获损失率越低,大规模农户的损失率最低。田地规模越小,土地越零散,损失率越高。从收割服务提供方式看,收割机自我服务的损失率最低。从收割机性能状态看,新机器损失率低。从驾驶操作人员方面看,经验丰富的老机手作业损失率低。

3.机收粮食损失情形。稻麦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粮食损失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一是收割时机械碰触谷穗造成籽粒脱落损失。主要为割台部位损失。收割机收割时,拔禾轮转动,拨齿对谷穗产生的作用力造成籽粒脱落,尤其是稻麦超过适收期过熟收割时更容易造成粮食损失。二是脱粒不净,茎秆跑粮造成粮食损失。作物进入收割机,籽粒未能完全脱粒,在收割机后方吹出的秸秆中有断穗,谷穗中有未脱尽的籽粒。三是吹出的秸秆中夹带粮食造成损失。作物进入收割机,籽粒虽然已经从谷穗上脱离,但是在清选过程中,已脱粒的籽粒随着秸秆一起被吹出机外,秸秆中夹带粮食。四是倒伏作物漏割造成损失。收割倒伏作物时,有的谷穗在收割机割刀之下,因漏割、漏拾造成粮食损失。

二、机械化收获粮食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1.收割机性能不达标。现有技术条件下,机械化收割无法做到完全杜绝粮食损失,同时有的收割机因生产质量控制、机器老旧等原因,机械使用性能不达标,实际损失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粮食损失超过规定指标。

2.作物收获条件不达标。在作物成熟度(含水率)、直立状况、天气等方面不符合规定条件。如收获时作物成熟度低,有的籽粒不容易脱落,易造成脱粒不干净形成粮食损失,籽粒破碎率也明显增加;小麦在完熟期后收获,收获时间过迟籽粒容易脱落,在割台部位拨禾轮拨动谷穗时容易造成籽粒脱落损失;在下雨天以及晚上降露水后和早上露水未干时收获均会增大粮食损失;收割倒伏作物时,还易造成漏割、漏拾形成损失等。

3.机械调整不到位。机械化收获时,收割机的调整主要涉及割台、脱粒、清选等部位。

(1)割台部分。如拨禾轮的高度与前后位置、拨禾弹齿角度等调整不到位,拨禾轮拨击位置不正确,击打谷穗造成籽粒脱落,尤其是在收割干燥和成熟度高的作物时损失较为严重;拨禾轮转速过快,会在拨击时打落籽粒;拨禾轮转速过慢,则会起不到扶禾和推送的作用,作物会被割台向前方推倒,甚至会形成二次切割将谷穗切割掉落地上,造成损失;割刀间隙过大,会造成切割效果不理想,在切割器形成拥堵,造成割台拥堵、漏穗;搅龙叶片与割台底板间隙过大,会造成作物密度增加,从而导致搅龙堵塞、落粒而造成损失。

(2)脱粒部分。主要是收割时作物成熟度不够、含水率偏高等,脱粒不干净造成损失,甚至增加了籽粒的破碎率;有的是因收割机老旧,零部件磨损严重,脱粒间隙过大,造成脱粒揉搓能力下降,从而造成脱粒不干净;有的因收割机作业速度过快、喂入量过大,超过了收割机的脱粒分离能力;有的因脱粒滚筒转速过低脱粒分离能力跟不上;还有导流板角度不合适等因素造成脱粒不干净。

(3)清选部分。在清选过程中,风量过大时直接将粮食随秸秆一起吹出机外,风量过小时秸秆未能完全吹出机外造成筛网堵塞、粮食未能及时落下而被吹出机外;有的因收割机振动筛片开量过小,部分籽粒无法从筛子上落下,同时也可能造成风扇吹出的风不能吹到上筛面上,粮食随着秸秆一起被吹出机外;作物太干、凹板间隙过小、滚筒转速过高时,作物秸秆被滚筒打得过碎,造成清选负荷过大,来不及清选而造成筛子跑粮;还有尾部调节板高度不正确等原因,造成秸秆夹带损失增大。

4.驾驶操作不规范。因机手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机手技术水平不高,机械操作不熟练,服务意识不强,甚至操作不当,在收割作业时,未能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机收作业,人为因素增加了粮食损失。比如,收割作业时收割机行进速度过快、未能大油门匀速行进、作物密度过大时未能减小割幅降低喂入量、不同作物状态下未能按要求对收割机进行正确调整等。此外,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的不规整的田块、小田块尤其是一些狭小的边角地等,带来的机械化作业难题也会导致收割时粮食损失增加。

5.数据分析。调查样本共200份,因有的样本中造成粮食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有多种,所有样本中粮食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共393条。200份调查样本中,认为作物收获条件不达标的有122份,占总份数的61%;机械调整不到位的有113份,占总份数的56.5%;驾驶操作不规范的有109份,占总份数的54.5%;收割机性能不达标的有49份占总份数的24.5%。(见表1)

表1 影响因素占样本总数比例

样本中所有粮食收获损失的393条影响因素中,认为作物收获条件不达标的122条,占31.04%;机械调整不到位的113条,占28.75%;驾驶操作不规范的110条,占27.74%;收割机性能不达标的48条占12.47%。(见表2)

表2 不同影响因素占影响因素总数的比例

其中机械调整不到位、驾驶操作不规范为纯人为因素,机械性能因素、纯人为因素、收获条件因素占影响因素总数的比例见表3。

表3 不同影响因素占影响因素总数的比例

可见,在粮食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中,人为因素占所有影响因素的比例达到56.49%,非人为因素(机械性能、收获条件)占比为43.51%,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提高驾驶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和责任心,正确调整、规范操作收割机,将对减少机械化收获粮食损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造成收获环节粮食损失影响因素分析,建议重点从推进机艺两适、适期收获、提升作业质量、推进宜机保障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收割作业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

1.加强科研攻关,推进机艺两适。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机工业研发投入,加强联合收割机和农作物品种科研攻关。围绕农艺要适宜农机、农机要适应农艺的总体要求,优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粮食品种和栽培模式,加强农机工业水平提升,提高农机零配件生产精度和装配质量,优化提升收割机整体性能。强化企地合作,加强农机、种子研发生产企业与地方农业、农机技术部门协作,开展试验示范和市场跟踪调查,及时获得生产数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产品改良和升级换代。

2.加强机具组织调度,适期开展稻麦收获。加强技术指导,强化农机维修质量管理和农忙时节联合收割机应急抢修保障,提升维修质量,确保收割机保持良好性能状态,为稻麦适期收割提供机具保障。加强农情监测,随时掌控作物的生长与成熟状况,加强收割进度调度,及时发布机收作业市场信息,引导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组织调度收割机开展抢收,在最佳收获时期投入最多机械,保障适期收割。

3.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机作业质量。财政部门应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能和作业规范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技能,提升操作水平。强化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增强节粮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机手执行收割作业标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应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督导,把控好农机作业质量。

4.强化建设规划,推进宜机保障。推进土地规模化集中流转经营,把适宜机械化作业作为农村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相关标准和规范中,明确宜机化要求。通过标准融合,合理布局道路、沟渠、农机具存放等农机作业服务配套设施,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为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实现农机作业条件提档升级。

猜你喜欢

脱粒收割机损失率
基于人工击打脱粒原理的食葵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用履带收割机送柴油
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带有治疗函数及免疫损失率的SIRS流行病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柔性差速带式单株大豆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多滚筒脱粒分离装置脱粒参数试验与分析
未来的收割机
12部使用一年后最廉价转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