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速度行走运动方式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肺动脉高压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2023-10-12侯丽丽焦喜晓莫梦松
侯丽丽,焦喜晓,莫梦松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指病人在静息状态时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可导致右心衰竭,常见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降低等[1],也会伴有胸腹腔积液、腰骶部水肿等右心衰竭症状。目前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病人肺血管阻力、改善右心功能,虽可一定程度改善临床症状[2],但远期效果不佳,故需在药物基础上采取额外的康复锻炼措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心肺功能[3]。研究证实呼吸锻炼可改善病人的心肺功能,而单纯的呼吸锻炼仅能针对肺局部锻炼,效果有限,需联合行走运动疗法增加机体气体交换量、提高心肺耐力[4]。而行走运动疗法有快步走和慢步走两种运动锻炼方式[5],为比较两种方式对病人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本研究将探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不同速度行走运动方式对PH病人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9月—2020年9月123例PH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PH的诊断标准[2],病情稳定;2)无内分泌疾病;3)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或Ⅲ级。排除标准:1)不能下床活动;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肺部疾病;3)合并恶性肿瘤。采用抽签法将入选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1例;男35例,女26例;年龄54~67(61.53±4.93)岁;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分类为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42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19例。观察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53~67(61.42±4.22)岁;PAH 45例,CTEPH 17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病人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所有病人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1.2.1 基础干预
两组均进行基础干预。呼吸锻炼:病人紧闭嘴唇,用鼻吸气,呼气时缩嘴缓慢呼出气体。腹式呼吸:病人仰卧,双手放于腹部,嘴唇紧闭,鼻吸气时让腹部隆起,呼气时用力收缩腹部,使得腹部凹陷,将气体全部呼出。全身呼吸操锻炼:缩唇呼吸配合肢体动作。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双手放于身侧,交替沿体侧上移(吸气)下滑(呼气);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吸气)、还原(呼气);双腿交替抬起,屈膝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人工呼吸阻力训练:选择1 000 mL的塑料瓶,深吸气后含住瓶口,将肺内气体吹入瓶内。每次锻炼30 min。
运动耐量确定:通过心肺运动实验(CPET)确定病人的运动量。采用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监测病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图、血压、脉搏变化,直至病人出现某一症状限制[严重的呼吸困难、心绞痛发作、血压增高(收缩压>220 mmHg或舒张压>115 mmHg)、氧饱和度低于80%等],需立即停止运动,记录病人出现的最大运动心率,将最大心率的80%作为靶心率进行运动。
1.2.2 对照组
采取慢步走的运动方式,指导病人行走速度保持在50 m/min左右,运动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每次锻炼时间为半小时,连续锻炼3个月。
1.2.3 观察组
采取快步走的运动方式,指导病人行走速度达70 m/min,运动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当病人的心率达靶心率后改为缓慢步行,待心率降低后继续快步走。每次锻炼时间为半小时,连续锻炼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动脉血气指标:于干预前后测定两组病人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2)心功能:于干预前后测定两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肺动脉收缩压(PASP)。3)运动能力:记录两组病人的代谢当量(METs)[6]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单位:mmHg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功能比较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运动能力比较
3 讨论
PH的发生与血管收缩功能异常、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钾通道功能失调、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可引起病人骨骼肌功能异常、肌肉中毛细血管含量减少,病人运动耐力下降[7]。呼吸功能锻炼与运动疗法是重要的康复手段,呼吸功能锻炼可提高机体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情况[8]。根据CPET实施运动疗法,制定病人运动的靶心率。运动疗方式可选择快步走和慢步走两种方式,慢步走是行走速度需达到50 m/min左右[9];快步走是行走速度需达到70 m/min,当靶心率达到后降低速度,再次快步走,以提高病人的心肺做功[10]。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速度行走运动方式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PH病人血气指标、心功能、运动能力的影响。
3.1 快步走的运动方式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PH病人心功能和血气指标水平
因PH病人的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脏会加大泵血力度向肺输送血液,而此时心肌细胞长期过度工作会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右心衰竭[11-12]。PaCO2、PaO2是用于评价机体缺氧情况的指标,LVEF反映机体心肌的收缩能力,LVEDD反映左心房的舒张功能,PASP可反映左心室充盈大小情况。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PaCO2、HR、PASP低于对照组,PaO2、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P<0.05),与陈佩玲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快步走锻炼可改善PH病人的心功能和血气水平。CPET可通过监测病人在负荷递增运动中的心电图、血压、脉搏、耗氧量等指标评价每例病人的心肺功能,并根据病人在运动中出现的最大心率制定安全的运动量。赵十妹等[14]在研究中表明,运动训练可改善PH病人的心肺功能。呼吸功能锻炼可通过改善病人气道内压,避免外周气道过度、过早塌陷,利于肺排空,还能增加病人通气量,提高血氧浓度,降低呼吸频率[15]。快步走训练的步行速度较慢步走快,病人在运动过程中的摄氧量增多,可增加氧的输送量和机体的耗氧量,改善病人血气水平[16],且摄氧量增加有助于提高机体内皮素mRNA的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比值(TNF-α/IL-10),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信号通路,降低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17]。
3.2 快步走的运动方式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PH病人运动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METs高于对照组,6MWT结果远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步走的运动方式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提高PH病人的运动能力。呼吸功能锻炼可减少病人呼气后肺泡内的气体残留量,改善肺泡的扩张程度,改善肺通气,加快机体代谢。贾若雅等[18]的研究中表明,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PH病人运动能力。病人快步走时的呼吸效率增高,机体摄入的氧气增多,血氧水平升高,可增加机体内一氧化氮(NO)活性,降低氧化应激[19];并能增加病人股四头肌的毛细血管数量,血管输送的氧增加,提高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和线粒体数量[16],增强肢体肌肉的力量;还可改善肌肉的代谢情况,并促进肌纤维从Ⅱx型转变为Ⅱa型,Ⅰ纤维的表面积增大,增强细胞氧化酶的活性,改善病人的运动能力[20]。
综上所述,快步走的运动方式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可通过提高PH病人的运动能力,改善心功能和血气指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