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故事
——以《光明日报》“中国好手艺”专栏为例
2023-10-12唐衍欢
文/唐衍欢
传统手工艺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文化表征,蕴含着民族的文化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10月,《光明日报》在一版推出“中国好手艺”专栏,记者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记录他们研习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经历和感悟,展现中国手艺人默默坚守与奉献的宝贵精神,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时代风采,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一、情景交融地展现劳动之美
一双手里的功夫,可以达到怎样的境界?一样精妙绝伦的好物,究竟凝结着多少智慧与心血?“中国好手艺”栏目的讲述,既有手艺过程的细致描写,也有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展示出的既有新时代中国手艺人精益求精的高超技艺,更有对蕴蓄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细致描述劳动场景。栏目文章虽然篇幅精短,但在劳动场景的描述上却不惜笔墨。比如,《铁墨丹青》中,铁墨丹青传人储金霞介绍道,“好的铁画作品远看墨色淋漓,近观锤痕斑斑,叩之叮咚有声,抚之铮铮骨立,富有力量的美感”。匠人千百次的“手起锤落之间,烧红的铁件变成了一根松针、一竿翠竹、一匹骏马……”又如《贺兰砚》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贺兰砚雕技艺省级传承人石飚回忆他学雕贺兰砚的第一课是“背石头”,“从贺兰山口到笔架峰下的矿坑,只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我背上七八十斤石料,手脚并用,一来一回得8个小时”。再如,《鹤庆银器》展现了将银锭熔为银水、冷却后用锤敲打成片的细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传承人母炳林的回答说:“怕是10万次都不止。每一次敲打,都要把握好角度和力度,丝毫马虎不得。”《大漆陶器》中讲到“髹漆、再阴干,一件漆陶需这样循环往复几十遍,耗时少则两三月,多则两三年”,方成精品的过程。
2.充分表达幸福情绪。对于中国手艺人来说,拥有拿得出手的绝活儿,往往意味着心无旁骛的专注、努力和耐心。这样的劳动无疑是繁复而辛苦的,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的事物,并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体会到难以言喻的幸福。专栏刊出的文章里,讲述人常常有脱口而出的情绪表达:背石下山的石飚累并快乐着,“每回采到上好的料,总是一路口哨一路歌”;人说刺绣是“十指五甲”的苦功夫,广绣传承人陆柳卿体会到的却是满满的幸福:“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手指没停下过,花针没放下过。”
3.上升到创造美的境界。从中国手艺人的讲述里,读者可以体会到,今天的中国手艺人,他们的劳动已不只是为了生计的劳作,而是上升为美的创造,他们关于手艺的感悟、关于美的呈现,以及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使专栏的立意跃迁到新的境界。
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伏兆娥说,“老一辈儿手里,都是些花鸟鱼虫、福禄寿喜”,自己则想借创作“孺子牛”形象,来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幸福的故事。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叶画项目传承人刘义桥潜心探索数十年,借叶子的形状、色彩、纹理、筋脉、褶皱依势作画,他体悟到:“这是生命与绘画的结合。”“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上海市级传承人励美丽的团队编织完成的万朵“奥运花”,出现在了北京冬奥会的大舞台上。要完成一束颁奖花束,至少花费35个小时,所有花束编结完成,加起来要5万个小时。这个过程虽然很辛苦,励美丽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激动,因为“每一朵花,都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二、以发展的眼光看传承与创新
由于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手工艺不可避免受到冲击,有的日趋式微,甚至难以为继。因此,老手艺的传承与创新、困境与新生,是“中国好手艺”栏目已推出的六十余篇文章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葛村榼子”传承人王承厚刻刀一拿起就是45年;加牙藏毯传人杨永良从艺近50年;北京鬃人传人白大成与鬃人结缘六十载;宣纸技艺传人、“大国工匠”周东红对着纸槽“跳”了35年“舞”……这些老手艺人都几近耄耋之年,也都曾面临技艺后继乏人、产品不受市场待见的困境。但是他们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保证了老手艺的代代相传。
1.选择有代表性的创新方式。芜湖铁画传人储金霞十五岁被其父硬拽进铁画车间学习铁画技艺,当时,创自清代康熙年间的铁画工艺濒临失传,其父是仅存的传承人。如今,在储金霞的努力下,芜湖铁画在大学里有了产学研基地,还成了一些职业技校的新设专业,铁画有了“后来人”。
犀皮漆技艺复杂,历代匠师多秘而不宣。2011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甘而可,公布了自己研创的全套工艺。有人不解地问:“你不怕被‘抢饭碗’?”他说:“传承非遗要算‘大账’,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老手艺才有活路!”
杨建军如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传承人。当年,师父打破传内不传外的行规,将确山铁花绝技传给了他,他就想,不能在自己手上失传了。20年前,他拿出所有积蓄,建起“确山铁花队”,招收徒弟唯一的标准就是对这门手艺“真热爱”。
让老手艺得以生生不息传承的密码,究竟在哪里?专栏采编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寻,贯穿在每一篇文章里。如果说是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让老手艺迎来了春天,对手艺人来说最关键的品质是:匠心、责任与热爱,以及面向市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2.加入年轻一代的非遗故事。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具有宽阔视野的年轻一代,怀着兴趣和梦想进入到这一领域,助力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大学时读到《荈茗录》关于茶百戏的记载,大学毕业后,他在工作间隙查阅大量古籍,还到日本留学研习茶道,2005年回国后,开始古老技艺的“复原之路”。如今已成为贵州丹寨蜡染非遗研究专家的丁亮对蜡染的兴趣,则源自大学时期的一门选修课。老师用蜡刀蘸取高温熔化后的蜂蜡,一勾、一画、一绕、一点间,优美的图案便跃然土布之上。毕业后,他来到贵州,向当地手艺人求艺。
有了年轻一代的加入,老手艺的传承有了更多的可能。他们思考和实践,不只是要让老手艺“活”下去,还要活得有滋有味,活出美好前景。而最优的路径,就是进入市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通过内容、技术和市场的融通,走出传统手艺生生不息、持续发展之道。
3.突出技术和市场在创新中的作用。为了改进夏布绣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走遍乡野,去寻找最好的野生苎麻,与农民一道改良织布工艺,在针法上钻研创新,在刺绣题材上求教专家,最终将夏布绣的古朴典雅、返璞归真充分发挥,创出与其他绣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从艺路上,她申请专利达一百多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阳刘毛笔代表性传承人刘好勤独创“头刀贴锋”技术,使制作出的毛笔笔头顶口齐、无杂毛废毛,既便于含墨,又软硬适中,运起来婉转自如,锋颖清晰;其发明的狼毫“干磕干压”技术,使笔锋、毛锋根根上顶,在性能上开创了狼毫制笔的新境界。
丁亮尝试用时尚元素为蜡染产品“赋能”,制作出抱枕、帽子、围巾等用品,并通过电商平台,把文创蜡染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传统手工织锦产量极低,用色艳丽,与大众审美观念和市场需求不符。广西壮锦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恒源吸收现代流行元素,打造出“民族芭比娃娃”系列产品,荣获“2017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了壮锦。
市场方面,过去的皮雕画,因为选材不讲究,做工粗糙,有难闻的味道,导致市面上少有人问津。非遗蒙古族皮艺(皮雕画)代表性传承人贾宏伟继承爷爷的这门手艺后,就一直琢磨着让它活起来。选“纸”:根据作品类别的不同,从厚度、纹理、熟皮程度几方面细细甄别;上色:采用特殊工艺,让色彩更艳丽明快;定位:既做高大上的精品,也做小巧的工艺品;质量:不光材料要好,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完成。功夫不负有心人。曾经小众的皮艺终于“破圈”了,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
透过专栏系列文章,读者领略到中国好手艺的琳琅满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烂多彩,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于润物细无声中将文化自信的种子培植于人们心中。
三、打造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鲜活范本
2021年11月3日刊发的《“吃土”青年》一文,堪称这个栏目的模板式作品。讲述人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裴武杰。全文如下:
小时候,院子里有一孔“馒头窑”,我蹲在窑边烤馒头,父亲在窑里烧着一方又一方澄泥砚。土窑、炉火、泥巴、砚台,以及火光里父亲的背影,是我童年的记忆。
裴氏澄泥砚,已有千年历史,天津艺术博物馆里,就收藏着一方宋代“裴氏澄泥砚”。复杂的工艺、独特的成色,让它成为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不以地名而以材质命名的砚种。
澄泥砚的材质,取决于泥的好坏。怎么判定泥的好坏?好泥首先得是“古”泥。那么,又怎么才能知道是“古”泥?
老辈儿人有高招:用拇指和食指捏一捏,放到胳膊上感受一下它是不是顺滑,再放到嘴里尝一尝:刚挖出来的泥,带着河底的一点土腥味儿;澄洗过后的泥,干净清洌,如湿答答青苔的感觉;后期尤其是晾坯的时候,又会有一种新鲜清香的味道。
为了找到合适的泥,我和父亲一人一把铁锹,在汾河湾里一挖就是一整天。一边挖一边尝,额上一头汗,嘴上全是泥,朋友们都笑话我是“吃土”青年。
澄泥砚制作,需要经过采泥、澄泥、去水、揉泥、雕刻等数十道工序,从开始到成品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你想一想,这得下多少苦、劳多少心?!不过,当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图形,再烧成一方顶呱呱的成品砚,觉得咋着都值了。
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妙能生绝。老裴家的名号,越叫越响。如今,已有了十多人的创作队伍,隔三岔五就能推出一款新造型:水滴状、六棱状、枫叶状……你看,这是我们根据电影《你好,李焕英》推出的“萱草花开”概念砚台。在北京的展会上一露面,立马成了抢手货。
之所以说这篇文章是“中国好手艺”栏目的模板式作品,是因为读者足可以从中窥探到“中国好手艺”的独特意蕴。从字面来说,它包含了三个元素:首先“中国”,意味着它是民族的;其次是“好”,既有着精美的“形”,更有深蕴其中的绚烂的文化内涵;最后是“手艺”,那是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精美的澄泥砚,将上述三个元素浑然融于一体。
这样的立意和写法,自始至终贯穿在“中国好手艺”栏目中。目前已刊发的六十余篇文章,每篇五百字左右,文字干净洗练,叙述简洁明快,逻辑清晰严密,读来有着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中国好手艺”作为常设栏目,被安排在一版黄金位置推出,彰显《光明日报》这张思想文化大报的匠心独运:以这种方式,为中国好手艺制谱、为中国手艺人立传,成为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活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