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节奏训练策略研究
2023-10-12文/魏雯
文/魏 雯
节奏是由音符时值长短的有机组合而构成的,它受节拍与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是音乐存在的基础与先决条件。节奏不仅存在于音乐当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节奏的变化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小学低年级学段是学生开始系统化地接受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节奏的熟练掌握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传统的音乐节奏教学较为枯燥,过多的模仿式的节奏训练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节奏。针对此阶段学生爱玩、好动的性格特点,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游戏化的节奏教学,将游戏化与节奏化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中更好地感知与表现音乐。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过渡阶段,依然会保留着学龄前儿童的某些身心发展特点。如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通常注意的持续时间是15~20分钟左右,且他们在感知特点上具有明显的随意性,所以导致他们的行为活动较多受到兴趣的支配,易被新颖有趣的东西所吸引。同时,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思维发展上缺乏自觉性、灵活性。因此,他们在概念的获取方面和自我行为能力的评估上较为薄弱,在情感、意志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往往不能正确地进行概念获取和行为评估。
结合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若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上以按部就班的机械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则很难激发起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知识点的讲授也不易进行。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我们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教学模式,让低年级学生在他们可接受的程度范围内进行整体课程的教学。而本文所提倡的游戏化节奏教学法中的训练模式则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行动能力与操作能力,将音乐课堂的学习变成了一场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不但能够快速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感知能力,为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课堂的现状
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所接触的音乐教材歌曲基本遵循该年龄段所具备特点,大多以儿歌为主,比较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符合学生的演唱音域,具有节奏轻快、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特点,在一定程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易接受歌曲的学习。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节奏的具体概念有些陌生,对基本的节奏型也没有具体的掌握,仅有一些模棱两可的印象。同时,低年级学生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出现速度忽快忽慢、基本节奏型不正确、节奏时值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因为低年级学生缺少对基本节奏的整体认知,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而引起的。而小学低年级阶段属于学生的音乐启蒙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具有浓厚的探索欲望,是系统培养音乐节奏感的黄金时期,重视好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教学,不仅是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知的培养,也是推动学生主动感知音乐的有效途径,更是将音乐知识从抽象化上升至具象化,开拓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
三、游戏化节奏训练的应用示例
(一)设计语言游戏 创新教学形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刚入学阶段,在五线谱的识谱、节奏的掌握以及音准的衡量能力上稍为薄弱。此阶段的学生学习目的多以兴趣为主导,具有较强的思维活跃性。因此教师设计语言游戏的节奏训练方式,让学生以身边事物为题进行训练,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基本节奏型,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到节奏的存在,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用具体形象来获取概念的身心发展特点。
第一步,教师可以字、词和短句为出发点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教师可采取自我介绍的节奏游戏形式进行节奏初探,即教师要求学生以规定的节奏型进行自我介绍。示例如下:
待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节奏介绍后,可将主题替换成身边熟悉的事物,如动物、植物、风景以及交通工具等。此时教师适当在课前组织趣味游戏“逛三园”进行语言节奏的进一步训练。示例如下:
第二步,教师可逐步提升难度,将主题内容定为诗词、歌谣等进行节奏训练,旨在培养学生接触与认识更多的节奏型(如附点节奏型与切分节奏型等),提升游戏化节奏训练的难度。
第三步,将语言节奏游戏融入课堂教学,进行节奏朗诵。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快乐的音乐娃》为例。
从学情上来说,此阶段为低年级学生进行歌曲学习的启蒙期,对节拍与节奏的概念比较模糊,需要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教会学生初步感受节拍与节奏。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需注意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为以下几点:新课导入部分教师可利用“逛三园”的小游戏进行热身,主题可定位为运动,引导学生感受2/4的节拍规律;课堂新授部分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朗诵歌词的形式,进行语言节奏训练。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诵,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从慢速开始进行训练,待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后,可循序渐进适当加快速度(示例如下);
待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语言节奏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可加入歌曲伴奏,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学习演唱。演唱过程中教师需强调2/4拍的强弱规律,纠正学生的音准与时值不准确的问题;拓展延伸部分,教师则可采用齐唱、轮唱、分组唱的方式巩固歌曲,加深低年级学生的记忆,从而达到本节课教会学生完整背唱歌曲的目的。
通过示例可知,尽管是游戏化的语言节奏训练的方式也是长期的、多次的,不断地在音乐课中渗透的。这样的学习方式能使孩子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进行音乐学习,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实践活动中,从而逐步感受到节奏在音乐发展中的变化。此种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探索音乐节奏,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善用身体节奏 构建音乐感知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性格上较为活泼好动,教师可利用其性格特点,使学生能够大方自然地展示踩脚、拍腿、拍手和捻指等声势节奏动作,充分调动起学生运用肢体动作学习节奏的兴趣,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第一步,教师引入声势节奏动作,要求学生掌握各节拍的基本强弱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带领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同时,教师可借助节拍所对应的典型歌曲加深学生对节拍的感悟,体会节拍强弱规律在歌曲中的应用。示例如下:
第二步,进行椅子节奏游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节奏型,并进行即兴编创。教师在此环节需讲述清楚游戏规则,并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
椅子节奏游戏规则:教师可准备四把长椅,每张椅子代表一拍。若请四名同学分别坐在四张椅子上,则每名同学代表四分音符。若一张板凳上同时出现两名同学,则这两名同学代表了八分音符。根据人数以及学生所站的位置可表现出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空位则代表休止,而学生手手相连则可代表附点音符和长音符。教师在进行游戏时,给出四拍预备拍,要求学生精神集中,在朗读者读完当前拍后,才可进行节奏变换,其余拍不动。此项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位置变换中,自由组合成新的节奏型,并通过诵读节奏,加深学生对节奏型的实践认知。
教师在游戏中需把控好难度以及时间的长短,及时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游戏,进行节奏型的体验,还能进行互动交流,提升音乐能力,积累音乐经验。
当学生逐步掌握游戏规则后教师可进行难度提升,如去掉预备拍、加快节拍速度等等。同时教师还可根据作品来提炼出典型的节奏型,加以训练,达到强化此节奏型的目的。
第三步,将声势节奏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吉祥三宝》为例。
从学情上来说,二年级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节奏与节拍,可以单独进行声势动作的组合,但在歌曲中尚不能做到将歌曲演唱与声势动作充分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声势节奏训练。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为以下几点:新课导入部分,教师可进行椅子节奏游戏,带领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活跃课堂氛围;课堂新授部分,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4/4拍的基本声势动作(即拍手、拍腿、跺脚、拍腿),并将声势动作融入歌曲,做到边演唱歌曲边进行声势节奏训练;拓展延伸部分,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即兴编创声势动作(教师可先进行引导尝试融入捻指、拍肩等动作),并将歌曲进行分段,不同小节进行不同的声势动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声势节奏,课堂上也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即兴编创表演。
通过示例可知,游戏化的声势训练法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亲自体验与感知节奏,而且还能让学生利用肢体感觉去记忆歌曲。若在这一氛围的长期熏陶下,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会不断进行累积,包括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反应甚至是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都会有所进步,为后续节奏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巧用打击乐器 掌控音乐节奏
低年级学生往往会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所以低年级学生对音乐乐器充满学习的欲望。所以,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合理运用好打击乐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在训练中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整体把握,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在进行打击乐器训练时,可以选择操作简单、易于低年级学生快速掌握的乐器,如三角铁、沙锤、响板、碰铃等小型乐器。同时教师也可启发学生自己创造打击乐器,如板凳、水杯、易拉罐、碗筷等生活常见物品,将其进行改装从而变成学生专属的打击性乐器,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探索节奏的运用。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狮王进行曲》为例。
从学情上来说,一年级的学生对打击乐器学习的兴趣程度比较高,在欣赏课上运用好打击乐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节奏的律动,同时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点:新课导入部分,教师可带领学生根据歌曲节拍进行单一击拍,感受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课堂新授部分,教师带领学生运用手中的打击乐器击打歌曲的节奏型,掌握歌曲的整体节奏。待学生熟练掌握打击乐器的运用后,教师可对歌曲进行编配,并将学生进行分组合奏(示例如下):
待学生能够熟练按照教师所编配的节奏进行合奏时,教师可进行延伸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编配,要求学生进行自由编创。
为了巩固学生对打击乐器的掌握,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打击乐器的编创表演,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结语
打击乐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演奏。在演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不同的击打方法,以此达到不同的演奏效果,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低年级的同学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能够利用手中的乐器,对所学的歌曲进行即兴表演,把节奏乐器和歌曲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课堂教学,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节奏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