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雕大师倪东方:刀耕七十载青田石上魂

2023-10-12安岗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封门青田石青田

安岗

一把凿刀,一盏明灯,一块石头。

93岁的倪东方说要忘记年龄。“如果记年龄,会不敢动刀的。”

倪东方是青田石雕史上的“泰山北斗”。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6年,他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我和石头有缘,我的一生都离不开石头,只要能摸摸石头,我心里就会安定。”他守着一块块石头,用70多年的艺术生涯,诠释了何谓“一生情缘,与之白首”。

半路出家,与雕刻结缘

青田石和巴林石、寿山石、昌化石,并称中国“四大名石”。倪东方用一生体悟其中奥妙。

因家境贫寒,成绩优异的倪东方15岁便辍学回家,以种地为生。一天,倪东方的老师看到他头戴斗笠、挑着大粪在田间劳作,来到他家中劝说。“青田的石雕已经销往美国,做石雕有前景。你母亲是做石雕的好手,不如跟着她学手艺。”

从基础的锯石头开始,倪东方跟母亲学习了半年石雕技术。才刚学到一些皮毛,日本人就打到杭州,人人自顾不暇,他的手艺因此荒废了十多年。

1955年,浙江省青田县政府组织成立了青田石雕合作社。28岁的倪东方凭借当年锯石头的经历进入合作社。

那时,一心想改变命运的他一直暗自偷师,每天早上都提前一个小时到石雕厂。“趁着老师傅还没到,先到雕刻车间看他们的作品,揣摩他们巧色和雕刻的技巧。”倪东方说,“哪件石雕是哪个老师傅雕的,我一清二楚。”

晚上回到家,他独自在煤油灯下练习。母亲有时从旁指点,鼓励他把石雕学好。

自学了两年多,倪东方鼓起勇气,拿着自己雕刻的两件作品给合作社领导看,要求调到雕刻车间工作,并主动把27元的月工资降为24元。

他的执着打动了领导。30岁的倪东方,正式学起了石雕。半路出家的他,为了干好石雕,下了比别人更多的笨功夫。当时县里请来一位“雕山水”的老师,指导车间完成出口任务。倪东方就把自己雕的山水作品拿给老师请教。

“山水这么好学吗?”接过他的作品,老师脸色一沉。倪东方没有被“吓退”,用了半个月,又拿出3件作品。这下连老师也惊叹:“没想到你学得这么快!”

第四年,合作社成立了一个石雕创作组,请倪东方当组长。“我既要抓生产,完成出口计划,又要自己搞生产和创作,日夜加班。”在石雕厂,他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痴醉于石,“万元户”变“万元石”

在青田,一直流传着倪东方痴醉石头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他购买《睡美人》石材的故事。

改革开放之初,倪东方一家拼搏了3年,成了当时比较少见的“万元户”。一天深夜,一个自称是“卖石佬”的男人敲门,颇为神秘地说手上有一块好石头,晚上偷偷来找倪东方,“如果想买第二天准备一万元”。

“当时一万元不是小数目。”倪东方回忆,“我和家里人一商量,这块石头非买不可。如果别人买去,肯定就会做印章,石头就糟蹋了。”

当晚,全家翻出所有存款,又把戒指、项链都卖了,凑出一万元。“一夜之间,‘万元户’变成了‘万元石’。”倪东方笑言。

当时很多同行来看,七嘴八舌地议论,有的说雕个美女,有的说雕个卧佛。倪东方却说,不雕。

当他把写着“睡美人”三个字的铭牌放到石头边时,所有人恍然大悟,“还是原石好,雕就是破坏。”“不能随便动刀,不能把石头糟蹋了。我在构思时总想该留不该留,留则如身上肉,削则似地下泥。”倪东方说,画可以反复画,但石雕只有一次机会,没有第二块完全一样的石头。

潜心创作,一生专注一事

“有的石雕作品虽然精雕细刻,但没有‘魂’,一眼就能看尽,只是一件商品;有的石雕,有一种意境在里面,看不尽,有余味,那就是艺术品了。”倪东方说。

要想把石雕雕成艺术品,必须学文化。从石雕厂退休后,他去书店买来了唐诗、宋词、元曲,如饥似渴地研读。

“吃饭时想到什么,筷子放下,拿笔记下。书房、工作室里有书,甚至连卫生间里都有书。”倪东方给自己写了两句诗——家藏千卷书,未知认几字。

1992年,他的作品《花好月圆》被国家选为特种邮票印制发行,这也是大众最为熟悉的青田石雕艺术品。

起初,倪东方从一位青年手中得到这块奇石。“这块石头处理得好,就是一件宝贝。”为此,倪东方闭门谢客3天。

动刀之前,他总是很谨慎。第一天面对石头毫无头绪,只能仔细观察其结构、质地、纹理。第二天,心中反复推敲,理出思路,成竹在胸。第三天,小心翼翼地把外面的硬石头一点点剥离,露出了内里黄白色的冻石,颜色通透,感觉像个月亮,顺势就想到了“花好月圆”。

倪东方借用石料中的固有色彩,把圆月、牡丹、桃花、小鸟的形象叠化在青田石上,塑造出一幅百花拥月的美丽画面,鸟雀在花枝间跳跃鸣叫,令人观后遐思翩翩。

有富商曾开出高价,但倪东方不为所动。2016年初,他将《花好月圆》捐给了青田石雕博物馆。“这是青田人民的财产,不卖。”他说。

如今,倪东方每天仍然要花至少两三个小时研究石头、雕刻石头。他总说:“一个艺术家,凭自己脑子里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吸收外面的营养。”

《春》:以青田旦洪矿区的“金玉冻”为原料。在这件作品中,倪东方雕出了红色的牡丹花,白冻雕成牡丹叶,配以苍老的枝干老桩。底座润黑料外贴着红皮石,把红皮石雕成花藤,底座为黑色。作品色彩反差分明,甚是逗人喜爱。

金玉冻产于浙江青田山口,颜色多为中黄、淡青两色相间;青者温润明净,黄者通灵光洁,两色对比柔和,色间过渡自然。质地细腻、柔和、少裂,是青田佳石之一。

《夏》:白色的荷花、墨色的荷叶、浅红的花蕾,以封门三彩石雕成的《夏》处处给人以生命蓬勃向上的感觉。其底座似有水纹的夹板石被雕刻成水波浪,造型处理得巧妙而得当。

封门三彩以黑、黄、褐三色相间,色彩鲜明,质地柔润,多而不乱,和而不同。

《秋》:此作为二次创作,是倪东方将自然之色“还给”自然的典型之作。

秋天的一切都变得忧郁而深沉,产于白垟矿区的紫檀冻非常适于表现这个季节。1993年,在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后,倪东方将其中的《秋》捐献给国家。左图中这件《秋》是以封门三彩石补上的。石材中的白冻雕成白菊花,黄色部分雕成黄菊花,还有黑色的花枝花叶,俏色突出。底座是封门山蓝星冻石,也雕出菊花,作品上下调配协调。在倪东方看来,这件《秋》已胜过原作。

紫檀冻在封门、官洪、白垟等矿区均有产出。一般为紫檀色,质地细腻,不透明,易受刀。其石料中夹杂有淡青色或浅黄色的囊状或层状凍石,且常可采得大块料石,是雕刻花卉的理想石材。

《冬》:石材是尧土矿区的紫檀冻,其将白冻雕成白梅花,紫檀色雕成横斜错落的梅枝和梅桩,底座也搭配梅花,整体构图错落有致。这四件作品最可贵之处,是在雕刻技艺之外,赋予了各种石材不同的季节元素,让它们“重归”自然。其一经露面,就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

猜你喜欢

封门青田石青田
沉管临时端封门结构水密施工技术
大连湾海底隧道端封门方案优化分析
立足文化根脉 青田石“雕”出大千世界
异型沉箱钢封门封仓安装技术的应用
箱涵式沉箱浮运安装施工技术
齐白石刻青田石王泽宽自用对章赏
Simply Stunning
青田石雕中的“红船精神”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青田杨梅产业发展优势、存在短板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