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是娥和杨飞飞,盛开在申曲舞台的一对姊妹花

2023-10-11褚伯承

上海采风月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沪剧唱段

■ 褚伯承

今年恰逢已故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杨飞飞百岁诞辰。她们俩分别是丁派和杨派这两大沪剧女声艺术流派的创始人,生前各自留下了不少影响深远的精品力作。更难得的是她们俩又是同出于申曲女艺人丁婉娥门下的同龄师姐妹,当年一起在丁婉娥创办的儿童申曲班学艺,朝夕相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深厚情谊。

儿童申曲班,小阁楼飞出了一对金凤凰

旧中国戏曲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学戏的孩子大多家境贫寒,丁是娥和杨飞飞也不例外。杨飞飞原名翁凤清,小名阿清,浙江慈溪人,也是穷人家出身的苦孩子。父亲原为南货店店员,后常年失业在家,母亲又有残疾,难以养活六个儿女。小阿清八九岁就想自谋生路,曾跑了不少工厂,想报名当童工,但厂家都嫌她年纪太小没有录取。不久经人介绍,拜文明戏老先生胡铁魂为师,在大世界学唱文明戏。

说来也巧,她偶尔看到大世界共和厅里的儿童申曲班演出,演戏的居然都是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孩子,这下可把她牢牢地吸引住了。当时她正在文明戏《王文与刁刘氏》里演配角,化好妆就钻空子溜了出来。谁知看小囡班小秀英的戏入了迷,差点误了自己的演出,直到找到她的人把她推上文明戏的舞台,她才回过神来。这次误场使不少人知道小阿清喜欢上了小囡班。有位有心人成全她,答应介绍她去拜办这个班的丁婉娥为师。

照规矩,学生要交100元拜师钱,这可难住了小阿清。她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呢?幸亏丁老师了解情况后网开一面,免了拜师钱,只要举行个仪式。小阿清喜出望外,买了香烛、馒头、糕点,欢欢喜喜地对先生行了磕头礼,进了儿童申曲班。丁婉娥给她取了杨飞飞的艺名,希望她像只小鸟越飞越高,越飞越红。

杨飞飞非常羡慕班里姐妹,在这里她遇到了比她早些时候入学的丁是娥。丁是娥原名潘咏华,父母都在湖州丝厂打工。家里没人照看,妈妈只好天天带她去厂里,把她放在缫丝车的车肚里。

在艰难困苦中逐渐长大的丁是娥从来没有玩具,唯一的乐趣就是看流浪艺人唱戏文。她很小就向往去学戏,挣钱养家。可吃开口饭当时被认为是下贱的,连妈妈也说,唱戏的来世不能投人生。直到母亲去世后,在好心的姑妈帮助下,她才摆脱了去当童养媳的命运,实现了学唱申曲的心愿。当时姑妈让她拜申曲女艺人丁婉娥为师,丁是娥这个名字就是先生取的,希望她像申曲前辈女艺人孙是娥一样有出息。学艺的路充满艰辛,第一课学敲板,先生在她手腕上放了一根筷子,敲板时不能让筷子掉下来,否则要吃生活。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她咬着牙关,学会了敲慢板、快板,又渐渐地在学演中扮演角色,开始悟出了一些门道。不久,丁是娥跟随先生来到刚开办的儿童申曲班,当时的她已能穿着旗袍,扮相秀丽地唱起正旦来了。

儿童申曲班演出《火烧百花台》剧照(1938年),丁是娥(后右二),杨飞飞(左跪者)

杨飞飞在儿童申曲班也受到了比较严格的训练。平时丁老师坐在当中,她和丁是娥立在两旁。戒尺放在桌上。丁是娥当小先生,一只肩胛一只肩胛地教她唱《摘石榴》,老师规定当天教当天会,如果背不出唱不好,那硬木戒尺是不留情的。好在小姊妹都会帮她,晚上大家搭统铺睡在一个小阁楼里。她一遍一遍向丁是娥学,丁是娥不厌其烦地教她。小姊妹的这份情意,杨飞飞一直记在心里,成名后多次向人提起小阁楼里永难忘怀的姊妹情。杨飞飞虽然后进山门,但由于学过两年文明戏,再加上刻苦用功,所以很快赶上来,成为儿童申曲班又一个深受观众青睐的小演员。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日本飞机向上海扔炸弹,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丁婉娥把小演员们交家长领回。局势稍平稳后,儿童申曲班曾以“演出时来,演毕回家”的方式恢复活动过一段时间,但终因战时形势多变,难于维持,终于在1938年秋正式宣告解散,当时小演员们大多已满师,依依不舍相互挥手道别,各奔前程。儿童申曲班创办仅两年,时间不算长,可是在沪剧历史上却留下了非常珍贵的一页。小阁楼飞出了一对金凤凰,培养了丁是娥、杨飞飞这样两个日后成为沪剧大家的未来之星,功不可没。从这里还走出了汪秀英、筱爱琴等一些有影响的优秀沪剧表演艺术家,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离开儿童申曲班后,丁是娥和杨飞飞分别进入不同申曲班社,在演出实践中经受磨炼,脱颖而出,逐渐在观众中有了一定影响。丁是娥在施家班参加主演《三朵花》,角色演来生龙活现,这个剧目成为班社久演不衰的看家戏。杨飞飞在文滨剧团《碧海春痕》中扮演女主角命运悲惨的妹妹、跳海自尽前演唱的“投海曲”,传唱一时,而且尝试用钢琴伴奏,剧场反响非常强烈。

丁是娥:成功塑造现代戏一个个鲜活女性形象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发自人们心底的歌声响彻浦江两岸,上海解放了。丁是娥感到由衷的欣喜。她像很多沪剧艺人一样,有着一种强烈的翻身感。过去被歧视、受欺凌的戏子,如今成了受人尊重的艺术家。丁是娥所在的上艺沪剧团率先进行改制,实行民办公助,不久和中艺沪剧团合并组建上海沪剧团。1953年又成立了国家剧团上海人民沪剧团。

丁是娥以巨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表现新时代、塑造新人物的艺术创作中去。建国初期,她在沪剧舞台先后主演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赤叶河》等当代题材的作品。这些剧目的演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有的还在全市戏曲竞演会演中得了奖。但当时沪剧现代剧艺术探索的实践刚刚起步,还缺乏经验,缺少积累,艺术上相对不够成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票房上不去,演出周期不太长,未能成为剧团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有人因此冷嘲热讽,说沪剧演现代戏,不过是一阵风,兔子尾巴长不了。丁是娥和她的舞台伙伴们听了十分生气,憋着一股劲,一心想搞一台真正过得硬、能够打得响留得下来的现代剧。

苍天不负苦心人,《罗汉钱》的创作排练给丁是娥带来了这样难得的机遇。当时排这个戏为了争取去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家十分重视,丁是娥也千方百计希望演好戏中女主角小飞娥。但她对这个角色的塑造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好事多磨,经历了一番曲折。第一次进排练场,她运用沪剧传统表演手段,把小飞娥演得相当悲伤。“回忆”一场,唱到“偏偏是自己婚姻难作主,一定要父母之命媒妁言”时,悲痛欲绝,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为《罗汉钱》执导的著名导演张骏祥看了没有作肯定的表示。他思索了一会,悄悄问人,丁是娥是不是专演悲旦的?

这句话传到丁是娥耳中,她为之一怔。因为自己从小学艺,演过各类人物,并不是专演悲旦的。为什么导演会这样问呢?是不是她对人物角色的理解不够准确呢?她开始对小飞娥的思想性格重新进行梳理,再次看了赵树理的小说原著,觉得把小飞娥仅仅理解成悲剧人物确实有偏颇的。小说原著叙述小飞娥元宵看灯时写道,“她满街看热闹”,“在各街道上飞了一遍,才回转家门”。这个“飞”字很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整天悲悲切切、郁郁寡欢的中年妇女,会像活泼的女孩子一样,满街“飞”着看热闹。显然这个“飞”字,不仅仅表现了人物的形体动作,也显示了小飞娥的性格特点。她应该是比较能接受新思想,对新生活也充满了自信心的。昔日的不幸已渐渐被时间的流水冲淡了,留下的应该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平静中的不平静。根据这样的理解,丁是娥对这场戏作了新的处理,分层次地对人物情感控制把握,表演也更注意节奏分寸,从形体情感各方面体现一个“飞”字,体现新社会劳动妇女的新的特点。导演对这样的表演十分满意。

丁是娥对小飞娥性格把握的准确和细腻令很多专家赞叹不已。《罗汉钱》赴京演出取得很大的成功。由于对戏中小飞娥形象的精心塑造,她被授予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当时先后移植这个剧目的剧团不下几十个。《罗汉钱》中小飞娥形象的成功塑造,在沪剧现代剧的演出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犹如第一声春雷,开启了沪剧舞台新中国成立后以现代戏作为主要演出样式的新的历史时期。

不久她在《金黛莱》中成功扮演朝鲜大嫂金黛莱,获得1954年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员一等奖。这以后从《鸡毛飞上天》的民办小学教师林佩芬、《朵朵红云》的革命妈妈陶贞到《芦荡火种》党的地下联络员阿庆嫂,在沪剧现代戏的舞台上她生动演绎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她是第一个在戏曲舞台上推出阿庆嫂形象的沪剧表演艺术家,这一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使丁是娥登上了她数十年来表演生涯的艺术高峰。

杨飞飞:杨八曲动人唱腔传遍申城大街小巷

杨飞飞创立的沪剧杨派艺术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如果说沪剧杨派艺术在四十年代后期已初露端倪,开始形成的话,那么它的真正成熟和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她所在的勤艺沪剧团,当时划归宝山区领导,办得热闹兴旺。他们发扬沪剧善于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积极从老解放区引进《方珍珠》《小二黑结婚》《罗汉钱》《小女婿》等进步剧目,还先后推出根据中外小说名著改编的《家》《茶花女》和《为奴隶的母亲》,使剧团整体艺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56年北京首次召开戏曲音乐座谈会,杨飞飞作为沪剧界的唯一代表出席了会议。

从北京回来,杨飞飞更加意气风发,她积极编演《两代人》《黛诺》《陈化成》《龙凤花烛》等一连串新的现代戏。沪剧杨派的艺术特色最主要的体现,是在杨飞飞主演的《为奴隶的母亲》和《妓女泪》两出戏中。《为奴隶的母亲》根据左翼作家柔石同名小说改编。它揭露了中国农村典妻旧俗制造的人间悲剧,杨飞飞在剧中扮演被丈夫典出了3年复又返回夫家的春宝娘。她在表演上环环扣住了母爱这个主旋律。在“被典离家”和儿子春宝分别这场戏里,她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劳动妇女忍辱负重,不能主宰自己的悲惨命运,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人物清泉般纯洁甘美的慈母情怀。在租典期满回家途中的戏里,她又以真诚质朴的表演把人物既盼望回家过年与阔别三年的儿子春宝团圆,又难舍留在典主家中新生孩儿秋宝的矛盾心情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地展现出来。这场戏看来表现形式相当简单,就只有她一个人在台上边走边唱,却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人物时悲时喜,柔肠寸断,尽管对秋宝牵肠挂肚,却还是一步步走近家门,她手里拿着的一只皮老虎的细节,更加重了人物的悲剧色彩,使人性中最伟大的母爱感情得以升华,观众看了无不潸然泪下。

《妓女泪》的演出使杨飞飞在表演艺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她不是一般地表现人物被损害、被侮辱的辛酸悲苦,而是从人物的悲剧经历中挖掘出女主人善良、柔弱而又忘我的品格。而这种忘我,正是那个时代妇女缺乏自救意识的典型表现。杨飞飞抽丝剥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金媛和她的亲人都处在悲剧境遇中。她扮演的女主角金媛在丈夫面前体贴入微,强颜欢笑,似乎丈夫脸上一丝笑容都能使她如沐春风,从而忘却自己的苦难。这种似乎愚钝的“麻木”却使人物陷入两难境地,精神和肉体备受残酷的折磨。她以白描的手法进行的展示披露,强烈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其艺术的效果不仅是浅层次地一掬同情之泪,而是一种深沉的感悟,一种对人物命运,社会哲理的思考。

戏曲的唱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杨飞飞深深懂得这一点,她的演出总是刻意寻找能发挥自己唱功的契机。戏里原来有一段金媛在狱中扶着铁栏感叹的唱,她感到把戏放在监狱不利于表演,尝试将这段唱安排在出狱后一路寻子边走边唱,抒发感情。环境变了,唱词也丰富了。能不能采用多种曲调来表现呢?她在演出实践中不断研究加工,逐渐形成了她的被观众称为“杨八曲”的著名唱段。

第一曲以传统曲调“凤凰头”起腔,“四面一片是荒凉,回想往事太凄凉。”节奏缓慢,音色苍凉,把金媛出狱后跋涉千里在荒凉的野外踽踽独行的心境作了渲染。紧接一句“长三送”,唱得委婉动情,舒展流畅,体现了杨派送腔韵味别具的特点。然后用基本调中板作为这一曲的收尾。第二第三曲先用中板平稳的节奏回想新婚平安度日的短暂幸福,再以快板慢唱烘托战乱造成的灾难。其中丈夫双目被镪瞎的事实,用满腔悲愤冲口而出,再在节奏上来个大停顿,以强调厄运由此开始,然后节奏缓慢,表现人物无可奈何,冷漠地忍受的境遇,收腔又糯又软。

第四曲用“反阴阳”唱“孤岛上海多罪恶”,旋律深沉低回,唱来如怨如诉,声情并茂,被认为是全套“八曲”中最耐听的一段。第五曲是大段的三角板。三角板几乎没有音乐,只在每句最后靠简单的鼓板烘托,全凭演员深厚功力。“反阴阳”曲调后安排以叙事见长的三角板形成强烈对比,可谓别具匠心。

原先这个唱段只用7 种曲调,此后的道情调是她的丈夫、著名沪剧演员赵春芳建议加上去的。属于男腔的道情调在这里出现,使唱段有一个回旋的余地,显得更加曲折丰富。第七段用“迷魂调”,杨飞飞唱来柔肠百结、凄惨悲伤,把金媛北上寻子,千里迢迢、贫困交加的困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段,金媛历经风餐露宿,已筋疲力尽。杨飞飞用长腔长板演唱,字正腔圆,哀怨动人。一个杨派特色鲜明的甩腔,造成观众感觉上的定格。一曲告终,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杨八曲”使《妓女泪》成了沪剧杨派艺术的看家戏,一时间申城工厂商店,乡镇田头,到处学唱,到处都能听到那优美动听感人肺腑的唱腔。

《雷雨》会串同台演出,留下影响深远的代表作

新中国成立后丁是娥和杨飞飞长期在不同的剧团工作,又都是挑大梁的名角大牌,平时连见面也不多,更少同台合作,联袂演出。1959年7月在人民大舞台隆重举行的沪剧界《雷雨》会串演出恰好营造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契机。

丁是娥饰演繁漪

杨飞飞饰演四凤

《雷雨》演员合影 前排右一为丁是娥,右三为杨飞飞

那次演出上海沪剧界大明星悉数参加,丁是娥和杨飞飞分别被安排扮演剧中的繁漪和四凤。丁是娥在人民沪剧团的演出中一直担任繁漪的角色,因此相对来说驾轻就熟,心里比较有底。她再次钻研曹禺话剧原作,对人物有了新的感受、新的理解。繁漪是一个被扭曲的性格极为复杂的人物,她既是周家的女主人,又是这个罪恶家庭的受害者和叛逆者。她有美好的向往,然而在这令人窒息的家庭里却不能实现。丁是娥恰如其分、层层递进地刻画了她对丈夫周朴园一次又一次的反抗。在与大少爷周萍的纠葛中,她着重展示繁漪从痴情、忍耐到决绝的发展变化。这正是这个人物个性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表现,也正因为这样,她才能准确展示繁漪的性格逻辑,将繁漪似乎不近人情的反常行为演来丝丝入扣,顺畅自然。这次演出显示了丁是娥准确把握复杂角色的非凡功力,成为她艺术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导演过话剧《雷雨》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看了这个戏的演出,曾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他称赞丁是娥的表演,不亚于最优秀的话剧演员,完全称得上是当今戏剧舞台的“活繁漪”。

杨飞飞参加这次沪剧《雷雨》会串,演出也十分精彩。她过去从未演过《雷雨》这个戏,得知让她担任四凤这个角色时,心里不免有点紧张。这么多名演员同时登台,生性好强的杨飞飞不甘落后,也想要唱出点名堂来。排练间隙多次和丁是娥谈起,丁是娥从未演过四凤,但凭着一个演员的敏锐直觉,建议杨飞飞多发挥自己唱的优势,尤其要把握好“四凤独叹”的段子。杨飞飞决心把这个唱段作为突破口,连续几个晚上没有好好睡觉,反复揣摩。一天深夜还特地把赵春芳从睡梦中叫醒,让他一起出点子。赵春芳爱唱京剧,主张把京剧旦角的一些唱法化到唱段里去。这一招果然灵,杨飞飞很快找到打开人物心灵的钥匙,把四凤此时此际无法对母亲言明的痛苦的复杂感情抒发得真切细腻。

杨飞飞素来善于借鉴吸收其他戏曲形式的表现手法,从京剧、锡剧、越剧到评剧,都能拿来为我所用,丰富发展自己的唱腔。“四凤独叹”在那次演出中受到观众热情鼓励,经过不断磨砺加工,成为沪剧杨派唱腔常演不衰的又一代表作。《雷雨》明星会串在沪剧历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同时也为丁是娥和杨飞飞这对舞台姐妹同台合作、进行切磋交流,提供了一次极为难得的机会。

风雨过后重相逢,携手再叙舞台姊妹情

“从前有个小姑娘 ……”1977年初,粉碎“四人帮”不久,丁是娥在沪剧《鸡毛飞上天》中一个“教育虎荣”的赋子板唱段,一下子传遍上海街头巷尾。当时,在特殊年代中遭受残酷迫害的丁是娥刚获解放,得到重登舞台的许可,经过再三考虑,她慎重选择了这一唱段,参加各个戏曲剧种纪念周总理逝世周年的一次联合演出,获得全场热烈掌声。电台、电视台作了实况转播,这个段子不胫而走,很快在群众中流行传唱开了。才短短几天,就到了沪上街道里弄、老老小小,几乎无人不知道,无人不会唱的红火程度,走在路上,都能经常听到人们学着哼唱。

为什么一个十来分钟的小小沪剧唱段在上海引起这么强烈的社会反响?除了丁是娥功力不减当年,“赋子板”唱来如行云流水,有板有眼,字字清晰、声声入耳,运腔委婉、韵味醇厚的艺术因素外,从更深的层面看,还因为这个唱段抒发了一个普通民办小学教师热爱党、热爱新中国,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希望不断提高青少年文化知识水平的质朴感情和执着追求。这个沪剧唱段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反思特殊年代、拨乱反正的群众愿望、人民心声和社会需求。正是顺应全国高涨的舆情民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彻底否定“文革”,实行历史性转折的重要决议,推动我们国家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回顾这段往事,对丁是娥选择推出这一唱段的毅力和勇气不能不由衷敬佩。1978年10月,她推出的新剧目《被唾弃的人》,又以新的追求、新的体现,成功塑造了一个历经磨难、坚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优秀女教师林蕴华的感人形象。

同样遭受了坎坷磨难的杨飞飞也重登舞台,1979年,她以饱满的热情为观众演出了根据特殊年代中广泛流传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第二次握手》。虽已年近花甲,她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对自己的杨派唱腔进行变革创新。剧中她的“归国”唱段以热情满怀、昂扬明亮的旋律,情真意切地表现了一个从海外回国的女科学家对周总理的爱戴和对祖国的一片拳拳之心。这在杨飞飞过去的演唱中是很少有的。

由于曲调优美,韵味醇厚,杨派唱腔不仅后继有人,人才辈出,而且被更多观众所喜爱,在浦江两岸城乡宽阔的空间,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改革开放年代的丁是娥和杨飞飞,见面的机会似乎要多一些。杨飞飞亲热地称丁是娥为“阿是娥”,丁是娥则叫杨飞飞的小名“飞飞”,两人在一起,总也忘不了当年小阁楼里的姐妹情。她们还多次同台演出,给人印象最深的是1986年7月,丁是娥应邀参加杨飞飞杨派艺术演唱会,师姐妹俩携手合作演唱《雷雨》中的“盘凤”选段。这段唱用的都是沪剧的“反阴阳”曲调,她们分别以各自擅长、特色浓郁的丁派和杨派流派唱同一个曲调,由于角色不同,流派不同,艺术处理不同,形成两种对比鲜明的艺术效果。一个低沉,一个高峭;一个宽宏,一个委婉;一个质朴醇厚,一个绮丽多变;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当时激起全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件往事已成为观众深深怀念的一段剧坛佳话。

沪剧发源于浦江两岸农村的田头山歌,丁是娥历来重视深入生活,重视下乡演出,总是把上海市郊乡镇称为沪剧的娘家,主张不断加强和市郊乡镇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在她的大力倡导下,上海各沪剧专业表演团体自1982年起,连续十年联合举办“沪剧回娘家”的大型演出活动。作为上海沪剧院院长和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身体力行,每次都坚持参与。杨飞飞和沪剧界的老艺术家们都积极响应,每一年都到场。1988年1月丁是娥已身患重病,但仍抱病下乡,服用止痛药,在奉贤农村坚持日夜演了两场。深夜挣扎着回到家中,第二天进了医院。从此一病不起,再也没有能重上她心爱的沪剧舞台,不到半年时间就因病去世。她生命历程最后一次登上的,是“沪剧回娘家”演出的乡镇土台,面对的观众,是爱看家乡戏、热情鼓掌喝彩的市郊乡亲,唱的是《鸡毛飞上天》中“教育虎荣”的赋子板唱段。

《陆雅臣卖娘子》专场演出合影 前排左一为杨飞飞,后排左六为丁是娥(1987年)

杨飞飞、丁是娥参加“沪剧回娘家”演出

杨飞飞十分悲痛地参加了丁是娥的追悼会,多次表示,要把阿是娥没有做完的事情做下去。过去她对其他沪剧团的事很少过问,这以后她把沪剧院、长宁沪剧团和一些民营沪剧团也放在心上,说有事随叫随到,十分关心。她还正式把沪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王丽君收为自己的关门弟子,经常叫到家里,悉心传授杨派艺术。2012年5月杨飞飞因病去世,享年89岁。

丁是娥和杨飞飞是对沪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两位著名表演艺术家,今天重温她们的表演成就,追思她们的戏德人品,使人久久难以平静。长江滚滚向东流,波浪滔滔永不休。丁是娥、杨飞飞的艺术创造、精神风范,长留人间,永远值得怀念学习传承。

猜你喜欢

沪剧唱段
传统戏曲“非遗”沪剧如何在校园流行
绵绵古道连天上
来了救星共产党
——赣南采茶戏《带粮当红军》 唱段
不忘初心传承沪剧之美
——国家级非遗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马莉莉访谈
一弯新月挂半天
戏曲现代戏基于剧种特色的艺术探索——以沪剧为例
原创大型沪剧《担当》演出成功
我是个穷苦的小姑娘
火呀火呀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