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树的引种栽培历史
2023-10-10邹丽娟李德黄向力
邹丽娟 李德 黄向力
喝了这么多咖啡,你对咖啡树的了解到底有多少?你见过咖啡果的真实模样吗?
咖啡树来自于茜草科咖啡属的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非洲北部和中部的热带地区。每年3月,枝条就会冒出洁白的花朵,花瓣呈螺旋排列,花心围绕花瓣跳跃,仔细一瞧,还真像儿时玩转的小风车,发出阵阵的清香。咖啡树一年只开一次花,花期很短,花凋谢后,就会结出小小的果实,随着一天天成熟,果实就会慢慢长大,成熟的果实为椭圆形,红色浆果,内藏两粒种子,即是我们熟悉的咖啡豆。咖啡豆经烘焙后研磨所得的粉末就是咖啡粉,它就可制作饮料啦。
咖啡被发现后人们最初只是采摘野生的果子食用,后来才慢慢开始人工栽培。在食用方式上,早期阿拉伯人制作的咖啡饮料只利用了咖啡的果肉部分,而把味道更好的咖啡豆丢弃了,一般将咖啡果肉干燥后再压碎,然后与油脂混合制成球状食用,或者将其果皮与青豆混合,使之发酵酿酒饮用。在用途上,最初主要用于宗教活动和医生治病及病人恢复。真正解锁咖啡的饮食方是土耳其人。16世纪初至上半叶,土耳其人进入阿拉伯地区后,开始收集利用那些被废弃的咖啡豆,将其晒干、焙炒、磨碎,再用水煮成汁来喝,并加糖。从此形成近代饮食咖啡的基本方式。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咖啡树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全世界的咖啡属植物有5种,人工栽培用于制作咖啡的有3种,即大粒咖啡(Coffea liberica)、中粒咖啡(Coffea canephora)、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小粒咖啡,也叫阿拉比卡咖啡,是阿拉伯地区最传统的咖啡品种,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咖啡产地是巴西,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图1)。
咖啡在阿拉伯地区的饮食用、栽培、发展还与中国明初的郑和下西洋有关。1405年-1433年,郑和船队多次造访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沿岸的阿拉伯各国。中国船队人员曾经多次请各国人民品茗饮茶,并把茶叶和茶具赠送或出售给他们。中国人的茶叶、茶具和饮茶嗜好给穆斯林们以启示:原来提神的饮料也可以成为日常的生活消费品。这一认识加速了咖啡的普及,促使咖啡从宗教性的神饮、医生病人用的药饮发展为大众性的休闲饮料。
咖啡树和世界各地的植物园有很深的渊源。1616年,第一株咖啡树到达欧洲,1706年,一株咖啡树来到了阿姆斯特丹植物园。这棵咖啡树在咖啡贸易的编年史中写下了至关重要的一笔,后来被带到新大陆的咖啡果实也是从这棵植株上产生的。因此18世纪的科学家詹姆士·道格拉斯博士称这植株为西方咖啡庄园的先祖,并把阿姆斯特丹植物园称为“全球咖啡的苗圃”。之后阿姆斯特丹市长将一株咖啡树作为厚礼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咖啡树就是这样进入了巴黎的加丁植物园温室内。在1721年,一位年轻的法国海军军官德克留(DeClieu)偷取了加丁植物园的一株咖啡苗,在经历苦难的航海后,他成功地将装在水晶瓶中的咖啡树带到了马提尼克岛。据说到1777年,马提尼克岛就已经拥有了1800多万株咖啡,在此之后,咖啡逐渐传播到了西印度群岛以及拉丁美洲的其他地方。后来,荷兰人将印度的咖啡树引入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这条路径传播的便是小粒咖啡(图2)。
而中粒咖啡出现的历史比较短,它于19世纪被发现。1860年到1880年间,小粒咖啡遭受严重的病害,而中粒咖啡的抗病能力较强,因此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好评。在这之后,它得到了快速的引进、推广和种植。1898年,它从英国皇家植物园传播到新加坡等地。从那时开始,中粒咖啡就遍布了各个热带地区,1900年,又由比利时引入爪哇岛。总之,欧洲的植物园在咖啡向全世界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虽然世界上栽培咖啡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但中国栽培咖啡却不到200年的经历,1884年,台湾省开始引种咖啡。据考证,大陆地区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是在20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苗带到云南的宾川县,所以中国最古老的朱苦拉咖啡就是产自云南。现在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以及福建的厦门等地就有一百多年前引进的咖啡树的种植。大多数中国南方的植物园都有引种保育咖啡树,而长江以北的植物园则更多地把咖啡树种在温室里。华南植物园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引种咖啡植物,第一批引进的材料分别是小粒咖啡和大粒咖啡的种子,来自云南。后来陆续从墨西哥以及国内北京、海南等地引进植株。大多数长势良好,每年能正常开花结果(图3)。
参考文献:
[1] 咖啡的身世[J] 李津沙. 海洋世界. 2011(07).
[2] 世界咖啡栽培與选育种研究动态[J]. 韩丹棠.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4(07)
[3] 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J]. 张箭. 中国农史. 2006年02期
[4] 从茶与咖啡的传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 向梅. [J]. 青年文学家.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