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脱贫攻坚时期的纪实摄影

2023-10-10单莞云

凉山文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凉山特写纪实

单莞云

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真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的作用。纪实摄影作为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纪实方式,又大致可以分为人文纪实摄影和新闻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作为社会和生活的见证行为,从一开始就为人类的自身尊严、存在、人性的回归作出不懈的努力。如20世纪初美国纪实摄影家路易斯·海因对童工进行的纪实摄影提醒了公众注意穷人的困境,促使美国人相信有必要制定一部关于童工的劳动法;20世纪70年代美国纪实摄影家对日本的水银中毒事件的曝光引起全世界对公害的重视。这都是人们利用纪实摄影这一利器为人类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典范。

在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纪实摄影记者深入大凉山腹地,发挥专业纪实摄影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影像表现优势,用镜头记录下在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曾经的彝族同胞一步跨千年,今日的凉山热土旧貌换新颜,凉山各族儿女以崭新的姿态奔向更美好的新生活。纪实摄影人将这份宝贵的记忆永久的存留在胶片中,党的恩情永远铭刻心间。

在整个脱贫攻坚的历程中,数不清的“凉山阿妈”也非常令人感动。越走进这个群体,就越发让人佩服彝族妇女的勤劳、善良。网络上有很多反映彝族人生活的照片,我也拍摄了不少,我个人认为,在这些作品中,“阿妈”无疑也是最能触动大家心底最柔软的部分的存在。这些彝族妇女或是洗衣做饭,或是外出做工贴补家用,她们的背上所背负的不仅是自己的孩子、田地里的粮食、更有一筐筐的经济作物、从县城买回的家电……她们的背上所背负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看到这样的情景,无不激发我的创作热情,我想用镜头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幕幕,我想让照片前的你更加深入体会到“阿妈”自强不息的精神。

作为局部特写,孩子们的脸经常被作为画面中最重要的视觉元素进行体现。在脱贫攻坚历程中,彝族孩子的眼睛也成为影像表达的视觉中心。集中典型的从一个细节反映出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布拖的一个女孩,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她独自一人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我第一次去到她家的时候只看见满院都是衰败的景象。整个院子里只有少量的柴火,一间土房子歪歪斜斜,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走进屋子,第一感觉就是黑,那种黑让人感觉特别压抑,无法想象在距离城市仅有200多公里的农村还有人在过着这样的生活。女孩当时刚从山上割完猪草回到家,一个大大的背篓背在她幼小的肩上,她的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唯有从那一双大大的忽闪忽闪的眼睛中你能看出她的渴望。也许是渴望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坐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也许是渴望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妈妈能够陪伴在自己身边;也许是渴望自己的家里也能有一盏小小的灯可以照亮她回家的路。无论她在渴望什么,无疑都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为小女孩拍下一张脸部特写照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作为一个母亲,我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能陪在我女儿身边,把我所有的爱都给她,能够亲自参与她的每一次成长是我最自豪的事。我知道孩子的父母并不是不想陪着孩子,可是为了更好地赚钱更好地生活,他们只能选择与孩子分开。我打心眼里心疼这个小女孩,我多么希望她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两年之后,我再次见到了这个孩子,这一次她背上背着的是一个崭新的小书包,她的家也从高山上搬到了山脚下的移民安置点,女孩和奶奶住进了干净、整洁、亮堂的新房子。她的眼睛仍是忽闪忽闪的,不过现在里边洋溢的是幸福的微笑,她说快要过年了,过年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爸爸妈妈说这次回家就不走了,要留在家里种经济作物,陪着她和奶奶。在看见小女孩笑容的那一刻,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给大凉山带来的变化。

纪实摄影是将社会中适合用纪实摄影表现的可视形象以多样手法记录和传播,特写作为其中广泛使用的手法,不仅刻画形象、展示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在重大事件中具有强化主题、传递力量、提振信心的作用。

在这场由上而下的国家行动中,及时传递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是纪实摄影人的职责和使命。这些客观真实的感人的影像汇聚成前行路上的点点火光,照亮贫困地区希望的路,鼓舞着他们摆脱贫困,彰显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拍摄特写照片,不仅可以从人物着手,也可以从环境着手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在脱贫攻坚之前从未到过大凉山腹地的人无法想象这里的贫穷程度,灰黄色的大山耸立在那里,因为天气寒冷,山上总是光秃秃的,偶尔能看见几处歪斜的房子,每天看着日升日落,月圆月缺,生活没有一点变化,吃的永远是煮熟的洋芋,穿的永远是洗不干净的衣服,对这些彝族老乡来说,这就是祖祖辈辈过惯了的日子,他们从未想过生活会发生改变。但是国家从未忘记过大凉山这片土地,随着各项政策扶持,为大山深处的人们送来的不仅是帮扶的人员、新建的房子、品类繁多的食物、干净的衣服,更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这些人的生活方式。我想无论是谁,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这场脱贫攻坚是一场造血式的扶贫,它带给老乡的是潜移默化的改变,它把老乡带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

优秀的摄影作品能够起到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作用,在这样一场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无数的摄影作品记录下了那一场场翻天覆地的变换,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透过大凉山这片土地,折射出中华民族坚毅果敢、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奋勇前行的美好品质,展现出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力量,真正发挥了艺术作品强烈的感染力,得到了社会认同。

猜你喜欢

大凉山特写纪实
从特写到长镜
砚边纪实
精准扶贫 关注大凉山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特写
大 凉 山
大凉山女人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的民族认同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