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写作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2023-10-10扬州市朱自清中学李晨曦
扬州市朱自清中学 李晨曦
写作是基于语言文字认识世界、认知自我的一个过程,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和交流方式,是语言的输出。可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尤其是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鉴于这一全新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写作教学,还应积极推进写作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得学生在新颖、多样化的写作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一、新课程视域下初中写作教学要求解析
鉴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写作教学是重中之重。同时,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对初中生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应具备真实情感。写作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平铺直叙,而是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中。对此,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要求,确保学生在文章中将自己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
第二,应具备创意。当前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还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毫无新意。面对这一现状,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坚持多角度观察生活的原则,从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将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并产生创新的表达。
第三,应具备文体感。鉴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具备极强的文体感,切实结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同时,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也对初中语文的改写、扩写和缩写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训练时,应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第四,提升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能力”的要求:结合不同的写作对象和目标、关注写作过程、运用恰当的写作表达方式、条理清晰、文从字顺、学会修改等。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初中生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写作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标准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一,初中生写作兴趣低下。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驱动其进行写作训练的主要动力,是影响学生写作效果的关键性因素。纵观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写作课堂枯燥无味,致使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极状态,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弱,甚至将其看作一项任务,存在极强的被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写作训练中,就会产生极强的厌烦心理,难以真正提升写作的有效性。
第二,写作中借鉴过度。一直以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基本上都是先选择一部分高质量的范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围绕范文中的写作方式、手法、谋篇布局、语言特色等进行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开展写作时,存在极强的借鉴性。甚至个别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常常选择互联网、写作书籍等,选择与其相一致的写作题目,以此为参照进行写作。在这种写作模式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常常存在极强的借鉴性,甚至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
第三,文章中缺乏真实情感。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初中生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十分空洞,甚至苍白无力,缺乏真实的情感等;甚至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总是围绕几个素材反复应用,致使写出来的文章极为雷同,难以从中感悟到自己的真实情感。
导致初中生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非常多,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在应试教学观念的指引下,教师将语文课堂视为考试人才的培养“工厂”,按照考试考纲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写作模板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还有的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存在极强的功利性,忽视了写作教学计划的制定,寄希望通过于短时间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写作教学模式非常单一。教师的写作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写作兴趣息息相关。当前,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基本上都是围绕“布置任务—开展写作—评价”的流程进行的,存在极强的程式化,难以唤醒学生的写作兴趣,制约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写作教学方法创新路径研究
1.鼓励学生多途径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当前初中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现象,在优化和创新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积累写作素材。一方面,多阅读多积累。阅读是语文知识的输入阶段,学生唯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在阅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鉴于此,在日常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同时,还应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文章中的名言警句、作者、人物形象、观点等素材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如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进而在写作的时候信手拈来。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相应的写作素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古迹,带领学生为空巢老人义务劳动、给老人表演节目,组织学生参加防疫宣传活动等。如此,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不仅仅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在实践活动中,精准捕捉到大量的真实写作素材,最终为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创新写作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为了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写作兴趣,全面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要立足于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对写作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为学生打造一个多样化的写作课堂。
(1)积极开展生活化写作
鉴于初中生谈写作色变、写出来的文章苍白无力、缺乏真实情感等现状,在促进写作教学手段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将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写作教学中,以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并获得更加丰富、充实的写作素材,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写作。例如,在学习完《济南的冬天》后,就为七年级的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写作任务:在《济南的冬天》中,我们了解和认识了作者笔下的家乡冬天。那么,我们身边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之后,又围绕这一写作任务,带领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四季的描写,并指导学生以“家乡的第一场雪”“冬天的脚步近了”等为主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在城市的冬天写作。如此,通过生活化的写作训练,减少了学生的抗拒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写作训练中。同时,学生可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更容易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质量。
(2)积极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明确了写作教学的要求,也明确了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此出发,积极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训练中,全面提升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鉴于此,教师要彻底打破以往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互“割裂”的状态,在完成基本的阅读教学之后,结合不同文章的特点,为学生布置续写、仿写、补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任务,使其在多样化的读写训练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写作素养。例如,在《济南的冬天》的读写教学中,就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修辞手法,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并以“家乡的冬天”为主题开展仿写训练,使其在仿写中完成修辞手法的内化;再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写训练中,就从文章中的“空白点”出发,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在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状态又是怎样的?作者在文章中将百草园描绘成一个乐园,你认为除了作者的描绘,还有没有其他的乐趣呢”。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开展续写训练。
(3)开展个性化写作指导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常常大同小异,不仅没有任何创新,也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面对这一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指导时,要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指导,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蕴含的写作潜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3.加强写作技巧指导,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系统化的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鉴于此,在创新写作教学时,还要全面加强写作教学指导,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写作技能。首先,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写作大纲。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帮助学生在写作之前列出明确的写作大纲,形成明确的写作思路等。其次,设计作文结构。鉴于作文的特点,如果结构安排不当常常会出现“流水账”的现象。面对这一现状,在优化写作教学指导时,就应结合不同文体特点,引导学生科学选择作文结构模式。例如,在记叙文写作中,就可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并借助倒叙、顺序、插叙等方式,优化文章结构,最终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最后,加强语言和修辞手法指导,使得学生掌握不同的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不同的文体写作中。
4.创新作文批改方式
在写作教学中,作文评价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反馈。在促进初中写作教学创新时,还要关注作文评价模式的创新。一方面,教师在优化作文批改时,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不仅仅要指明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优点,还用中肯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改进方向等,使得学生在科学的作文批改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在创新写作教学批改模式时,还应打破教师批改的束缚,尊重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使得学生在自我批改、相互批改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和交流,积累相关的写作经验,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如此,经过作文批改的创新,才能使其更加真实、精准,有效发挥作文批改的反馈价值,促进了学生的写作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