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23-10-09马小改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10期
关键词:寒食节农事节气

马小改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关联的习俗、农事耕作、气候特征、环境变化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践,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还能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滋养,让语文课堂成为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逐步建立。

基于教材内容,找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小学语文的共生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二十四节气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随着社会发展,信息越来越发达,学生对农事生活、习俗、环境变化的关注度逐渐减弱,二十四节气文化似乎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创新整合二十四节气的教学素材,努力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二十四节气在教材中的安排如下:

第一学段,学习一年级《秋天》,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渗透“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些节气的相关知识。学习《四季》,可以给学生渗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相关知识。学习《春节童谣》,可以给学生渗透“大寒”的相关知识。学习一年级的《古对今》和二年级的《田家四季歌》,可以给学生渗透不同节气的景象特征。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可以给学生渗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几个夏日节气的相关知识。“日积月累”的《二十四节气歌》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日积月累”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让学生知道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学段,三年级的《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以及四年级的《暮江吟》《雪梅》《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让学生深入感受到不同时节物候的变化及自然景观;从《乡下人家》《观潮》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节的自然现象或自然风貌。

第三学段,五年级的《落花生》《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不同季节的物候之美。六年级下册的“民风民俗”单元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节气风俗是不一样的。《山居秋暝》《四时田園杂兴(其三十一)》《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乡村四月》《夏天里的成长》让学生感受不同时节的自然景象或农忙活动。

教材内容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了直接的感知。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意落实,会很容易漏掉。作为教师,我们要系统落实教材中二十四节气的教学资源,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共生点,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例如,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很多学生对花生的生长过程并不熟悉,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我们河南,花生是在每年的3~4月份种植,这也是农业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实践由来;收花生是在每年的9~10月份,中秋节前后,这正是谚语“一粒粮食一粒金,颗粒还家要当心”的农事实践。教师还可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节气的变化及所从事的农事活动,弥补学生生活体验的不足,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基于课堂教学,以二十四节气文化为切入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价值,为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让课堂教学可以依点寻路,巧妙渗透,让二十四节气文化逐步在学生心中扎根、成长。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古诗《寒食》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了寒食节的相关资料,教学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华夏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节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唐朝时期长安城中寒食节的景象吧!”接着,我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如寒食节的由来、相对应的节气及不同地区的习俗。在理解诗句环节,学生知道了寒食节的长安城落花飘飞,柳树摇曳生姿。我适时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描述“飞花”“御柳斜”的景象,说说王侯贵族和民间百姓是如何过寒食节的。同时,我带领学生积累有关寒食节的古诗,如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五代十国云表的《寒食诗》等,同时回顾我们当地过寒食节的风俗。这样的语文课堂以教材为起点,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积累,同时打通了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新的文化体验。

基于生活实践,以二十四节气文化推动传统文化落地

二十四节气源于生活。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一些习俗已经脱离了他们的生活。我们要在将语文教材内容与二十四节气建立联系的基础上,将语文教材与相关资料、学生生活建立联系,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可采用阅读、观察、走访、调查、研究、研学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发现问题的探究能力。

例如,三年级下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安排了围绕“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在学习本单元前,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想要了解的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包括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活动、节日故事、节日诗词、节日歌曲、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等,收集的途径可以是看日历、问长辈、查资料、实地考察等。按照我发放的收集与整理资料评价标准,每个小组都制订了资料收集与整理计划,规范收集、整理的内容。在有效准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充分交流,交流时要注意:“说”要出示资料,陈述要点;“听”要认真仔细,适当记录;“问”要适时恰当,虚心有礼;“答”要有理有据,观点明确。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我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助力学生提升合作能力,培养团队互助精神。学生交流后,我进行习作指导,让学生写出作文并进行展示交流,然后按互评要求进行评价,确保学生能种传统文化的田,耕传统文化的地,让学生的作品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

基于活动延展,以二十四节气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学习传统文化,就要深挖传统文化的内涵。二十四节气文化在课堂上只是“引进门”,学生还需要通过参加节气活动去洞悉二十四节气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这样才能在亲身感知的情况下提升文化素养。

在每个节气到来之时,我们可以举行诵节气古诗词、积累农事谚语等比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习俗活动。比如,在“春之韵”活动中,我让学生收集并诵读有关春天的诗词和农事谚语,在朗读中感受节气诗词与谚语中的自然之美。同时,我为学生分享“春分立蛋,吃春菜”“犒劳耕牛,祭百鸟”等习俗,使学生从中感受春分时节人们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又如,清明节,我们开展“祭英烈”故事大赛,祭扫烈士墓,参观英雄纪念馆,感受革命先烈的气节。通过文化延展活动,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内涵在学生心中逐步沉淀下来,提升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通过在语文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寻文化之根,探文化之源,悟文化之魂。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世界的理解与认知,蕴含着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语文教师肩负着引领的责任,通过课堂上的输出,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返校园,重返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孩子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中畅游。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深度渗透的策略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2022YB0895)

猜你喜欢

寒食节农事节气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寒食节去哪了?
寒食节,踏春去
4月3日寒食节
寒食节吃冷食
寒露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