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青少年法治科普路径的探索
2023-10-09郜振霞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培养法治公民、成就法治社会的重要工作。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法治科普在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应对挑战。因此,法治科普的路径需要适时拓展和调整,需要在充分整合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对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线上法治文化熏陶、打造新形态法治教育基地、培育新媒体视域下的高素质团体等,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深入推进地方青少年的法治科普工作。
列夫·马诺维奇认为,媒体被数据化后就成为了新媒体。[1]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主要是利用移动无线网络等高新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介,包括数字化的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媒体、户外媒体等。新媒体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各方面的素养深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新媒体是他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表达自我的主要载体,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承载着宣传法治道德的重任。新时代青少年普法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指出:“应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创新普法内容,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拓展普法网络平台,以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深耕智慧普法。”[2]在此背景下,地方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化青少年普法教育措施路径,有效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平穩推进地方法治建设,推动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
新媒体在普法教育中的优势与挑战
1、优势
首先,突破传统普法模式的限制因素。传统的沿街宣传、发放资料、法治讲座等普法模式,易受人员、经费、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新媒体则具有自由、开放、平等的特点,理论上可即时、无限地拓展内容,在线学习、研讨、交流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
其次,普法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传统的普法教育存在形式单一、刻板说教、传播力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对年轻一代缺乏吸引力。新媒体表现内容丰富,可融视频、动漫、MV、游戏等多元化内容为一体,带来的是全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可以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提升普法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再次,提供更加精准的普法服务。传统普法教育多为单向灌输,难以紧贴不同普法对象的差异化需求。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则是双向的,受众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发布信息,还可以自由选择、检索关注的内容,满足了细分需求,使得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普法教育成为现实。
2、挑战
据统计,近50%青少年通过B站、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了解社会重大事件,但是他们对信息来源渠道缺乏鉴别意识,只有不到一半的青少年会主动区分信息来源是官方还是自媒体。[3]有些自媒体信息夹杂情绪宣泄、网络谣言;有些网络推手为了赚取流量,歪曲事实,推波助澜;有些网络黑灰产业成为链条,蔓延扩张。这些都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强化个人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未知风险,是普法教育与新媒体结合时需要接受的挑战。
新媒体信息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征,短视频、微视频已成为近乎全民性传播的话语表达方式。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正成为长视频的最强大对手。与之相反,普法教育内容往往专业性强,篇幅冗长,无法满足“短平快”要求。新媒体视域下,如何兼顾受众需求和普法效果,也对普法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媒体时代,对从业者的策划水平、制作技术、操作技能等专业性要求较高,普法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提升自身的新媒体专业力量和线上运作经验,需要重视受众体验,有效提升受众参与感和主动性,增强普法教育的效果。
青少年法治科普的路径新探索
青少年法治科普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依托以往成功经验,辅以新媒体技术,探索创新更多更有效的路径。
1、创新法治科普形式
青少年法治科普工作不仅需要巩固好学校、地方政府、传统媒体的原有宣传阵地,还需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积极地建立新阵地,并且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创新法治科普的内容及形式,保证青少年能够通过新媒体对法律知识、内涵等进行实时获取。微博、微信、网站,“一网两微”的法治科普传播模式目前已在很多地方推行。这种模式拓展了普法传播渠道,有效提升了普法覆盖面及传播速度。基于“一网两微”,需要建立并维护专门的法治科普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号、专业网站,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合法合理的评述,正确引导青少年对法治事件的看法。面对青少年这些伴随信息化成长的“网络原住民”,开发普法教育产品要精准切入青少年兴趣爱好,聚焦在线视频、短视频、手机游戏、动漫等青少年普遍喜好的载体,从剧情、观感、配置、娱乐体验等多方面入手精心打磨,增强受众黏性和受众体验效果,提升普法教育效果。
2、坚持线上法治文化熏陶
法治文化熏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是无声的浸润和感染,具有无形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4]据最新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青少年网络普及率已高达96.8%,使用网络、访问各种新媒体平台已成为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虚拟的网络空间是他们生活成长的精神家园,因此,网络社会的法治安全对他们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兴趣喜好,选择适当的媒体形式,制作与法治文化相关的媒体内容,再借助网络技术,个性化适时推送至适合的网络平台,潜移默化地展开线上的法治文化熏陶。例如,在青少年经常浏览的网页上推送自动弹出的法治宣传橱窗,在视频平台上推送法治博主的情境故事短视频,在网络游戏平台推送法治动画等,因地制宜,在线上扩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全面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
当代青少年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要善于运用线上运营思维和创意设计展开普法宣传设计,针对普法教育的内容、内涵进行创新,聚焦青少年热切关注、广泛关心的案例事件,及时将其作为素材纳入普法教育内容进行设计、包装、打造,精心选择青少年关注的新媒体平台投放。要善于遵循青少年群体的使用习惯,推动普法教育的产品或服务派发,加强跟踪问效、反馈互动,推动青少年真正转变为普法教育的粉丝。
3、打造青少年喜爱的普法精品力作
新媒体时代讲求“内容为王”,只有创作出深厚精良、构思新颖的新媒体精品力作,才能真正让青少年群体体会到法治的乐趣,切实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弘扬工匠精神,立足体现特色、打造精品,重视原创生产,精心选择和策划青少年喜好的切入角度,巧妙设计普法教育产品的素材和题材,力求以原创独特、主题鲜明,有心意、有内涵、有特色的普法产品引发青少年共鸣。[5]
八五普法规划中提出组织开展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建设互联网法治文化产品资料库。因此,地方青少年法治科普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整合地方资源,依托政府、学校、社会团体等,借助传播性广、参与度高、可视化强的新媒体宣传,积极筹备青少年法治科普主题的各类新媒体作品比赛,例如普法短视频创作、普法电视短剧创作、普法微电影创作、普法公益广告设计、普法动画创作、普法游戏设计等活动,设置合理的奖项,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参赛作品,经过筛选,可以作为网上法治文化产品资料库的资源进行存储,也可以作为线上法治文化熏陶的素材,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推广。地方高校是新媒体、法律、广播电视、人工智能等各种专业人才的储备库,地方组织多样化的法治主题新媒体作品征集活动,不仅可以激励这些青年人才参赛,还能以此为依托产出大量的法治科普作品,以赛促学,以赛促推广,获取社会层面的更大的青少年法治科普成效。
4、注重加強和推动平台间合作
当下,地方针对青少年法制科普的推广,由普法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平台还没有真正形成联动合力,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状态,无法通过叠加实现普法教育倍数的放大效果。普法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作为破除壁垒,加大组织和引导力度,推动普法教育平台之间互联互通、优势互补,不断拓展传播渠道,最大限度提升传播效果,推动形成连锁传播的矩阵效应。要强化集群推进,发挥主力新媒体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健全新媒体联动机制,严肃新媒体宣传纪律,推动各平台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同频同步同心同振,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普法模式仍然保持相当规模的受众和固有的影响力,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专业优势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普法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发挥最大效能。
5、建立新形态青少年法治科普基地
八五普法规划提出,地方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推广法治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新技术,营造新形态的智能化法治科普教育基地是继续推进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趋势。新形态的智能化法治科普基地应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结合先进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设备、多功能展板等创造互动性强,体验感强的展示空间。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手段智能、载体丰富、生动有趣的法治学习空间,更容易激发青少年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构建法律认知科普、犯罪误区展示、案例剖析警示、犯罪预防提醒等空间板块,满足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的需求。法制科普也可以结合地方红色文化遗址,宣扬当代红色人物精神,建立新形态红色法治教育基地,扩大和深化红色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
6、注重普法队伍中的新媒体团队建设
新媒体运营本身具有选题审核要求高、舆情风险把控要求高等特点,针对青少年选题则有更高要求。基于此,必须在青少年普法过程中注重加强专业人才、专业团队建设。实践中,不能仅依靠普法教育主管部门的单打独斗,应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充分发挥广大行政执法司法人员、法律服务人员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6]普法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组建多媒体工作室,建设新媒体普法人才智库,抽调具有多媒体经验、熟悉线上运作的普法骨干力量,充实到新媒体工作室,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应加强与青少年普法教育关联紧密的网络知名人士、热门网红人物的沟通联系,注重发挥该群体强大的网络号召力,推动青少年普法教育领域流量叠加、强强联合。扩充普法志愿者队伍,鼓励精通新媒体制作技术的专业人员加入,制作推广更多新媒体形式的法治科普作品;鼓励法律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加入,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支持青少年普法工作。志愿者队伍需要吸纳这些高素质的青年人才,他们与青少年之间不存在代际沟通障碍,他们更懂得青少年的需求,熟悉青少年的媒体关注喜好,更适应新媒体环境,熟悉新媒体的运作模式,能够更好地完成青少年法治科普的工作。
7、注重健全奖惩推进机制
探索将新媒体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的情况列入普法成员单位的考评体系,加大赋分权重,严格考核奖惩,提升普法成员单位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和运用水平。[6]应按照快、准、全的要求,健全舆情应对策略,制定应对预案,对青少年受众关注的敏感舆情、重大案事件,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挤压负面空间,回应受众关切。持续完善新媒体普法教育评估反馈机制,综合采取“第三方+电话调查+问卷”等形式,掌握青少年普法教育真实成效,及时优化普法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推动新媒体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 论
青少年法治科普是培育法治公民,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明、成就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新媒体环境既为青少年法治科普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是进行法治科普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探索适应新媒体环境特点的新的科普路径,能够进一步促进青少年法治科普工作的展开,提高法治科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俄]列夫·马诺维奇著,车琳译:《新媒体的语言》,25页,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21。
[2]《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载《人民日报》,2021-06-16(01)。
[3]《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国青年报》 ,2022-12-01(03)。
[4]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5-12-17(02)。
[5]《新媒体普法的“广州探索”》,载《中国司法》,2022(7):44-49页。
[6]卢越:《媒体普法宣传报道提升策略初探》,载《中国司法》,2022(4):58-61页。
作者简介
郜振霞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