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塑造的现实难题与破解路径
2023-10-09马欣
马欣
立德树人,塑造大学生信仰,把他们培养成能够承接社会主义建设接力棒、“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人才,无疑是新时代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分析新时代影响大学生信仰塑造的各种因素,探讨在高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借力现代媒体新平台和社会力量的合力,帮助大学生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升整体素质,解决好人生“总开关”,破解高等院校大学生信仰塑造的现实难题,对于高校立德树人,稳固社会主义大厦根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更加深远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我党提出的战略目标,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使命任务,高等院校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核心任务:塑造大学生信仰!
新时代的大学生,完成学业走入社会,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生力军,成为我国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而由理想信念所决定的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整体素质,不仅直接影响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更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成效和根基。尤其是在全球化、互联网时代,探究如何树立科学信仰,寻觅与时俱进又切合实际的大学生信仰塑造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夯实共产主义理想、促成他们对党的治国理政方针的正确认知、情感认同和积极践行,帮助他们培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科学信仰的内涵与作用
(一)信仰及科学信仰的内涵
一直以来,关于信仰的界定就众说纷纭。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建军认为:“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1]陕西师范大学的张琳教授认为,“信仰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词汇解说”,因为它是深深地植根于特定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之中的,关涉到许多不同学科。[2]百度百科界定“信仰是指对某种理论、主张、主义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以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尽管学界对信仰的具体界定见仁见智,但却一致认为信仰的形成重在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向人们提供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信仰,并进一步使人們懂得科学的信仰具有怎样的作用。而新时代大学生,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他们的人生黄金期,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和平台,这是他们的人生大幸。但是,大学生也正值人生堤坝的建筑期,需要引导他们坚定信念,为他们点亮理想之灯,照亮人生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教育理所应当成为他们树立科学信仰的“精神熔炉”。
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所谓盲目信仰就是人们对虚幻世界、荒谬理论及不切实际的观念等的痴迷和崇拜。所谓科学信仰则是指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坚守。[3]而我们所指的科学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或共产主义信仰。信仰不是空中楼阁,是分层次、分阶段、分领域的,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现阶段就表现为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所以,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就表现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学生唯有对真理的坚定追寻与渴望,内心才会有虔诚的信仰,脚下也才会有强大的力量,民族复兴就会有可期的希望。
(二)科学信仰的作用
科学信仰作为主体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人们实现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4]科学信仰的力量和作用无论是对个人、国家和民族都非常巨大。从微观层次上,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之钙,能昭示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提升人的思想境界。[5]它可以把人类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为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6]具有崇高信仰的人必然能站位高,眼光远,胸襟宽,方向明。逢顺境时不骄不躁,遇逆境时百折不挠。从宏观角度,“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7]
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不断凝聚人心中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成就,就是因为共产党人有坚定的信仰和坚强的意志品格。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在敌人的绞刑架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方志敏面对死亡留下了千古绝唱:“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8]中国工农红军能够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略转移;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卧冰雪、吃炒面,以简陋武器打败装备精良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创造这样的人间奇迹,其根本原因也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崇高信仰塑造的钢铁般的精神长城!每个将士都将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自由解放、人民幸福安康作为矢志不移的崇高信仰。正是由于塑造了这样的精神构成,才能经受人间炼狱的锻造,创造世界战争史上的人间奇迹,书写新中国历史的时代华章。这也恰好印证了西方学者马基雅维利的观点:“造就最强大国家的首要条件不在于造枪炮,而在于能够造就其国民的坚定信仰。”[9]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也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共产党人的信仰塑造史。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曾在接待外宾时铿锵有力地向世界展示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10]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理想信念建设,特别是把大学生的信仰塑造提升至民族复兴的高度来关注。“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11]科学信仰的作用如此重大,而信仰教育的关键重在塑造。但是,大学生的信仰塑造,却在新时代遇到了特殊的现实难题。
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塑造面临的现实难题
(一)前所未有的复杂客观环境成为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塑造的现实难题之一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斗争长期又复杂,大学生最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真理的追寻,从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厚重养分,赓续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大学生内心有信仰,脚下就会有力量,民族复兴就有希望。但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与塑造却遇到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是制约大学生信仰塑造的外部环境和首要的现实难题。
1、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国际环境首当其冲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的信仰塑造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具体而深入地阐述了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思想,从而指明了共产党人的时代方位和历史使命。[12]按照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规律,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开放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然而然是顺应历史趋势,促进人类进步的时代要求。
但是,当今世界经济遭遇逆全球化,国际关系发生了百年未有之重大变化,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日趋复杂。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中国思想观念的国际传播和境外思想的向内渗透,这种双向碰撞与激荡,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和极为复杂的思想文化环境。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又面临“新巨人”闯入“无人区”的双重挑战,国际社会那些不愿看到中国发展的反华势力,也有计划、有目的地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其突出目的,概在于制造思想混乱,干扰信仰塑造,以期令我们“改道”。[13]采用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经济上各种打压和缠绵不断的贸易战;政治上的甩锅“乱史”,兜售历史虚无主义,丑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甚至不惜雇“枪手”莫须有地捏造制造“偶像的黄昏”;生活方式上以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和低俗文化侵蚀青少年,如“奶嘴战略”“娱乐至死”等等,更为严重地是带来的消极影响还难以清除。[14]显而易见,当代大学生信仰塑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新挑战。
2、复杂的网络环境是干扰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塑造的主要因素
西方意识形态传播的核心目的,是攻击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头脑,试图进行“颜色革命”,其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利用网络工具。在信息时代,手机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网络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有调研显示,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平均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有甚者高达10个小时,更甚者舍掉上课、睡觉时间刷微信、看微博、打游戏……由于高度开放的自媒体平台,信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还无法有效阻挡错误价值观的传播,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也就日渐活跃。而互联网信息的鱼目混杂,良莠不分,使得年轻的大学生眼花缭乱,其价值观选择必然面临更多困惑与彷徨,大学生价值表达趋向于功利化和庸俗化就是鲜活例证。概而言之,复杂的网络环境无疑会导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意识的培育和信仰塑造遇到严峻挑战。
3、新时代国内社会矛盾的复杂交织也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信仰塑造
进入新时代,不仅标志着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带来了全方位变革,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新时代的中国公民,不仅物质生活求美、求新、求健康,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而且在公平、公正、环境、安全、参与、知情、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诉求和愿望也有了更高期许。
但与此同时,社会现实中却仍然存在着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因素,主要就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我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生产力的发展参差不齐(既有领先世界的也有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自然会带来收入分配的差距(发达地区、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领导和职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收入的差距必然会导致人们心理失衡。垄断行业、体制内各单位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但大多数都不得不去非垄断行业和体制外工作。为糊口奔波的艰辛生活,必然会消磨意志,影响科学信仰塑造。
另外,还由于我们改革的路径选择引发一些其他社会矛盾,如政府各部门在改革中拼命扩权,降解政府权威、助长腐败(前几年的“一肩挑”和“一支笔”)、大学生就业困难、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等方面的问题纠结一起,形成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而这些盘根错节缠绕交织的社会矛盾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导致年轻人心理失衡,还会进一步影响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進而成为影响大学生信仰塑造的不利的客观外部环境。
4、市场经济的副作用不利于大学生信仰塑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激发社会活力,同时也显示了副作用,一是市场行为的趋利性,市场经济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二是新兴市场国家市场经济的不规范(运行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等不够健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极易诱发社会利益冲突与社会利益结构失衡,并进一步引发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观念,必然会给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塑造带来负面影响。
受以上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年轻人的理想追求和成功标志,自然是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倘若这“新的三座大山”压垮了青春脊梁,那么,金钱和权力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信仰,科学信仰的塑造就会成为缘木求鱼!如若年轻人仅有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没有对科学信仰的追求,如若一群缺乏信仰的“物质巨子,精神侏儒”生活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一切都会无法想象。故此,明晰影响大学生信仰塑造的主客观因素,破解信仰塑造的现实难题,可谓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成为新时代制约大学生信仰塑造的又一现实难题
矛盾分析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15]所以,在信仰塑造的过程中,外界环境仅仅是信仰形成的客观条件,而关键因素则是其内在的主观因素。
1、大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缺位成为阻碍信仰塑造的关键
人类的意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主体意识是否觉醒及觉醒的程度会成为意识形成的关键内在因素。所谓主体意识的觉醒就是人类不断打破自身存在的无意识状态而获得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自我反思和自我确证的过程。[16]既包括个体意识的自主自觉(探索精神、反思能力、人性的积极控制意识及能力),还包括社会所有成员自主自觉地参与社会政治秩序和信仰体系的建构。正如社会学家所言:社会是可以通过自觉的人类活动积极地加以塑造的。[17]
主体觉醒显然和追求信仰有密切关系,主体觉醒就有追求信仰的内在自觉,反之则反。新时代大学生,尽管接受了十几年教育,通过耳濡目染熟悉、掌握了社会的有些规则、规律,并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按规则办事,但由于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受到社会阅历的制约,自觉自主参与社会政治秩序与信仰体系建构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因此,在批判的层次和人性的积极控制方面就自然而然会表现出能力不足,从而致使大学生表现出自主意识的偶尔缺失或模糊,如果找不到自我,意识不到作为个体的责任、价值、权利、尊严,那自我健康发展就会缺乏牢固基础。简而言之,主体没有觉醒,压根就不想追求信仰,科学信仰的形成与塑造也就无从谈起。
2、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意志品格的薄弱成为影响信仰塑造的又一个内在因素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坚定的意志品格,是信仰塑造的又一个主观条件。
首先,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欠缺,不利于其信仰塑造。价值判断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做的评判或判断。以真理为依据,与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是价值判断的基本原则。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的需要相一致才是正确的。[18]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9]大学生由于年龄阅历、文化积淀、理论素养、思维能力等局限,面对复杂问题,价值判断能力明显不足。可以说对“什么是人生的美好”,缺少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
其次,大学生意志品格脆弱也影响其信仰塑造。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观告诉我们,坚定的意志品格是信仰塑造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即使价值判断正确也会由于意志品格的问题影响信仰形成。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信仰作为情感,以认知为前提,以意志为“后盾”,缺乏意志,信仰必会落空,没有崇高信仰,绝不会有超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品格。
意志品格具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等特点,且综合体现于坚持性上。如果有追求发展、完善、超越等远大的人生目标,就必然会形成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努力奋斗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意味着具有坚强的意志品格。
新时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其家庭地位如众星捧月,一般而言其意志品格不够坚强,必然会制约其信仰塑造。如许多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水平高,而道德行为与道德责任水平相较偏低。有些年轻人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抑郁、甚至自杀……究其原因,莫过于缺乏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格。在具体的信仰塑造过程中,需要信仰认知和践履行为的完全统一,更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品格。因此,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意志品格的相对较弱,成为影响其信仰形成和塑造的不利因素。[20]
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塑造破解难题的有效路径
信仰塑造和信仰选择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之中,是集教育、制度、文化载体和主体意识等主客观条件于一体的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統工程,需要社会的合力作用。
(一)通过各种途径整合社会资源,尽可能为大学生科学信仰形成营造良好的社会宏观环境
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塑造,国家一定要有直面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的战略思维。“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21]
1、做好中国事情,讲好中国故事,使大学生信仰塑造能够不受或少受外来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
首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仅从战略高度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盾牌作用,也为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总体指南。
其次,通过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有信仰的人”的故事,发挥榜样力量,会从正面引导大学生,使信仰塑造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使大学生通过事实教育坚定科学信仰。
再次,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以发展、安全为抓手,通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也为大学生信仰塑造带来较好的外部环境。
2、通过健全公平、正义制度,严厉惩治腐败,坚定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面对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诸多因素,国家要以公平、公正为总抓手,为大学生信仰塑造营造良好的现实空间和外部环境。大家最诟病的莫过于贪污、腐败、社会缺乏公平公正等问题,要想让大学生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信任党和政府,党和政府自然应该把公平、正义、公正的制度建设摆在信仰塑造的突出位置,使制度安排、顶层设计、制度运行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普通百姓的尊严与价值,能充分保障人的发展与自由,满足人的正当合理诉求,能为人性的完善以及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提供可能的制度路径。大学生能真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深刻体会到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必然就会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社会、领导产生由衷的信任与敬仰,那么,信仰塑造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实现。[22]
3、通过强化高校信息化建设,发挥网络教育优势,为高校学生信仰塑造提供安全的交往、交流平台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组建,显示党中央在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视态度和给力方法。有了健康的信息平台,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有益的资料,使大学生能够通过比较、模仿榜样等,形成良性互动,对人生、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自觉思考并形成正确认知,继而会正确判断真善美,识别假丑恶。
首先,积极运用现代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信仰塑造。通过充分发挥微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现代媒体优势占领网络宣传阵地,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利用网络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泼方式传播我党治国理政的主张,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大国工匠等有崇高理想信念的英雄模范,使大学生内心有理想,眼前有榜样,为大学生信仰塑造培植肥沃土壤。[23]通过如此塑造的大学生不仅会有健康情操,理论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更会在行动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实,体恤民间疾苦。
(二)通过制度建设,为大学生信仰塑造夯实制度基础
其一,与时俱进打造高质量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大学生只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显微镜和望远镜,拨开全球化带来的多元化价值观造成的信仰迷茫和困惑,正确分析把握当今世界范围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环境与发展等等问题的实质,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外来思潮和价值观把握的过滤器,盾牌、标尺的作用。做到心明眼亮脚跟稳,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为此,一支信仰坚定、情操高尚且又稳定的思政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树立和信仰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其二,通过课程思政制度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培养有信仰的人,培养者必须要有坚定信仰。高校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制度化措施强化和坚定高校教师的信仰尤为重要,教师的科学信仰、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举止言行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极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思想传播、行为示范等方面无疑会发挥重要的率先垂范作用。思政进课堂的实质,是让有信仰的人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公正地看待自身及周边的现实问题,科学、理性地进行顺势而为的分析,进而得出自然而然的符合规律的结论。
把信仰塑造融入各类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培养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和方法,以远大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正确认识世界的格局和形势,还有利于大学生遵循真善美的统一,按照规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升人生境界,[24]推动高校学生信仰塑造事业在教育工作上实现创新和丰富。
(三)从审美观照入手改变大学生自身认知,增进情感认同,激发意志品格,强化信仰塑造的内在因素
尽管进入新时代,伴随国力的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证自明,大学生价值观和信仰建立的外部环境要比原来好很多。但是也不乏有些学生,由于认知能力限制,缺乏理想信念,对什么事物都不感兴趣,常常浮躁、失望、孤独、有漂泊感而无愉快感,认知很极端或很消极,认为人生无意义、甚至否定人类情感……这就需要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帮助他们培植精神家园,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
立德树人要落在实处,广大教师必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依据“八个相统一”原则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三维(视觉、听觉、思维)参与基础上,提升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5]除此之外,更应该以审美态度对学生进行审美观照,以便激励大学生在内在动力、开放性、坚毅力、智慧、领导力等方面的五维提升。
经过如此塑造的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必将成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具有坚定信仰、明确目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自然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胸怀“齐家、治國、平天下”的凌云壮志,以崇高的信仰、高度的文化自信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页。
[2][6]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4][5]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46-61页。
[8]叶介甫、余敬斌:《初心照亮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载《求知》,2019,No.430(11):52-54页。
[9]王学宇、张建辉:《信仰培塑一刻也不能停歇》,载《政工导刊》 2017(9):40-41页。
[7][10][2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144+219-220页。
[11]《习近平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 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载《光明日报》,2017-12-31(1)。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541页。
[13]严书翰:《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历史观》,载《新视野》,2020(04):19-23+80页。
[14]卜建华:《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与当代青年的信仰教育问题》,载《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5):34-38页。
[15][16][18]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17]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1页。
[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页。
[20]茹阳、曹庆新、刘欢:《发挥新媒体优势 构建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载《共产党员》,2013(12):23页。
[22][23][24][25]董洪亮、赵婀娜、张烁、丁雅诵:《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起热烈影响》,载《人民日报》,2016-12-11。
作者简介
马 欣 宁夏大学前沿交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文化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