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2023-10-09刘淑娴
刘淑娴
(鄄城县李进士堂镇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621)
有机农业本质上就是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有机结合,形成自给自足的小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之间的自然关系进行能量循环转换。有机农业种植完全依赖自身的生物能源,不使用化学肥料或农药。病虫害问题是有机农业种植发展的关键阻碍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1 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发生原因
1.1 忽视生态平衡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种植历史悠久。受传统农业种植观念影响,很多农业生产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都不重视生态平衡,长期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单一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单一农作物种植会导致土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限制,影响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若农业种植区域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将大大提高病虫害菌源的传播效率和发病率,其会通过土壤、空气、水源传播,治理难度大。
1.2 忽视种植管理
部分地区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频发的原因是农民不重视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在选种阶段,农民仅考虑种子成本,在播种前没有对种子进行二次筛选,致使种子质量参差不齐。质量较差的种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不高,增加了农作物患病的风险。另外,种子携带病毒是造成农作物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农民没有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杀菌和消毒处理。传统农业种植缺乏对农作物种植的科学分析,仅凭借农民的种植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导致经常错过最佳防治时间,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
1.3 忽视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不到位是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高发的另一关键原因,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
一是灌溉和排水。农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足够的水分,但是灌溉过度会导致田间积水,灌溉不足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植株矮小瘦弱,提高患病概率。
二是肥料管理。很多农民使用粪肥为农作物补充养分时,没有进行杀虫和消毒。粪肥中存在大量细菌和害虫卵,直接施入田中会导致病菌传播及害虫繁殖,影响农作物生长。
三是除草。很多农民不制订科学的除草计划,仅在杂草生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人工拔除。杂草不仅会抢夺农作物的养分,还会为病虫害提供栖息地,促进病虫害蔓延和传播。
2 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原则
2.1 生态平衡原则
有机农业种植过程是基于自然生态平衡的原理建立物质能量循环系统。要加强循环系统的抵抗力,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传统的农作物生产方式比较单一,同一片田地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也十分单一,致使病虫害大面积扩散。病虫害的数量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必须保护农业生态平衡,丰富农业资源,建立稳定的农业生态群落。
遵循生态平衡原则会对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在有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生态平衡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一方面,在土地空间布局上,通过套作和混合种植模式,使农田土地的养分和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在种植时间规划上更加精细化和多元化。利用不同种类农作物生长习性的差异性,科学规划农田的生态群落。不同农作物的常见害虫之间存在生物关系,通过培养害虫天敌能有效抑制其大面积蔓延[1]。
2.2 可持续化原则
有机农业种植对农业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需要结合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种植农作物。有机农业种植的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生态系统,不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例如,猪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可作为种植玉米的有机肥,玉米成熟后磨碎成粉可作为喂养猪的饲料。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猪和玉米存在着密切联系,猪的健康情况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也会决定猪的饲养规模和生长质量。因此,在有机农业种植中进行病虫害防治必须秉承可持续化原则,避免操作不当影响整个循环系统[2]。
2.3 现代化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于农作物的安全也愈发重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有机农业种植要遵循现代化原则,采用科学化、技术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先进的农机设备和高质量的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实现了向广大农村地区的转移,使科技力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要遵循现代化原则,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绿色无公害的药剂,实现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抑制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为害。
3 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策略
3.1 绿色防治保护生态平衡
有机农业种植中采取绿色防治措施,重点保护区域的生态平衡,选择绿色、可持续的种植模式,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从根本上阻断病虫害的发生源,减缓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多元化种植模式能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营造健康平衡的生态体系,为农作物的生长夯实基础,增强农作物的病虫害抵抗力。通常,有机农业种植会选择水旱轮作、草田轮作或粮油轮作等种植模式。
水旱轮作是指水稻田和旱田交替轮作的农业种植模式,能有效改善农田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非毛管孔隙与土壤透气度。水旱轮作能有效消灭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促进有益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提升土壤肥力和养分含量。例如,2021 年某地区采用了水旱轮作的种植模式,进行了“双季稻+马铃薯”的试验示范,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草田轮作是指在大田农作物种植一定年限后,通过种植牧草恢复土壤肥力,常见于我国人多地少或土壤贫瘠的地区。草田轮作种植模式能有效防治病害,如烟草的黑胫病、蚕豆的根腐病和甜菜的褐斑病等。这些常见病害的主要传播源为土壤,通过草田轮作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数量,降低农作物感染病害的风险。同时,草田轮作还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使土壤养分得到均衡利用。
粮油轮作是油菜和粮食作物轮流种植的模式,不仅能有效抑制农田的病虫害,还能提升田地的生产力。例如,我国长江流域某市2022 年采用了“稻油”“稻稻油”和“稻再油”3 种农作物种植模式,并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方式进行种植和收获,净增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已在适宜区域大范围推广。轮作的种植模式能有效提升农田生产力,优化农作物质量,提升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对部分病菌起到抑制作用,减少病虫害的数量,阻止病虫害传播与扩散。另外,通过轮作的种植模式能使农田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农田效益最大化[3]。
3.2 农业防治提升抗病能力
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整地环节,种植人员要科学检测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性质,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降水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和农业种植模式。选种阶段,需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筛选最适宜的农作物品种。选种后,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及时清理干瘪和有虫洞的坏种,提升发芽率。种植前,需要对农作物种子进行浸泡和消毒处理,能有效灭杀种子携带的病原体。播种时间需要结合地区气候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确定,只有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才能确保种子出苗整齐,避免出现缺苗现象。
以有机水稻种植为例,栽培水稻需要错开高温季节,我国南方地区适宜早播或晚播,较低的温度能抵御病虫害,有效抑制水稻螟虫的发生,避免水稻受高温胁迫。定期进行除草能有效避免病虫害滋生和繁衍,破坏病虫害的栖息地。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采用“稻鱼”和“稻虾”复合种植模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虾和鱼能有效清除水稻田中的部分害虫,抑制杂草生长,提升水稻田的综合效益。种植有机水稻不能使用化肥,也不能选在工业垃圾排放口的附近。在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要多选用农家肥、绿肥、天然矿物肥或农作物秸秆等改良水稻田土壤肥力(见表1)。有机肥不仅能有效提升稻田土壤养分含量,还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植株的抗病、抗虫和抗倒伏能力。种植期间,种植人员需要做好灌溉和排水工作,合理控制水稻田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水稻播种前需通过深翻灌水的方式灭杀田地中的冬虫蛹,该方法对防治水稻螟虫具有显著效果。水稻返青阶段加强灌溉能起到护苗和控虫的作用,还能阻止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稻田中产卵,利于培养害虫天敌,如赤眼蜂和蜘蛛等。在水稻分蘖期浅水勤灌有助于保证水稻的通透性,促进水稻根系和茎秆生长,抑制稻瘟病和纹枯病。水稻生长中后期需要进行排水晒田,结合水稻的实际生长情况,控制水稻田的湿度,减少成虫产卵量和孵化量,有效防治稻飞虱、螟虫和稻叶蝉等害虫[4]。
表1 有机水稻改良与培肥
3.3 综合防治强化治理效果
目前,我国多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有机农业种植中的病虫害,相比于化学防治,这2 种防治技术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安全环保,可实现有机农业种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常见的物理防治技术有布置杀虫灯、色诱板或投放害虫喜食的饵料,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对颜色的敏感度进行灭虫。生物防治技术有培养害虫天敌、培养杀虫菌类以及使用生物制剂等,在消灭害虫方面效果显著。
以我国某市有机西瓜种植为例,该地区在每年收获西瓜之后,向田中灌水10~15 cm,保持1~3 个月能使田中根结线虫缺氧窒息而死,该方法就是物理防治技术中的水淹杀虫法。对于根结线虫泛滥成灾的西瓜田,农户在收获后,会将田中病残瓜秧清理干净后,向田中均匀播撒生石灰和石灰氮,深翻之后灌水覆膜7~15 d。在夏季高温作用下,能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线虫。除此之外,农户在瓜田中布置了黄板和蓝板,黄板对于诱杀蚜虫、蝇类害虫和白粉虱效果显著,蓝板主要诱杀叶螨和蓟马。色板粘满害虫后种植人员需要妥善处理,避免虫卵掉落田间。杀虫饵料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物理手段,将炒熟的菜籽饼或花生饼均匀撒在湿纱布上,待螨虫聚集时采用开水烫杀或火烧的方式集中灭杀。部分瓜农会在田地周边种植树木,为益鸟筑设巢穴,通过饲养害虫天敌的方式防治。随着科技发展,新型生物药剂能有效减缓病虫害的繁衍速度,不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生物药剂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说明要求配制,避免因使用方式不当影响防治效果。
3.4 完善防治体系
防治有机农业种植中的病虫害还需加大科技投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农业技术进一步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在科技投入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机设备。很多地区受资金短缺的影响,难以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政府部门应与当地优秀企业建立合作,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建立完整的农业生产资金链,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能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综合提升,形成良性循环,符合有机农业种植的发展理念。例如,我国很多地区在实际有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采用了滴灌和喷灌系统,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强化了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水分的控制,建立了病虫害远程监控预警系统,为监测和预防病虫害提供了保障,降低了部分病虫害发生概率。通过影像监控设施对农作物生长进行全过程监控,依托系统自动将农作物的生长数据与健康农作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某项数据与参数偏离较大时,会向监控中心发出警报。依托远程监控预警系统能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病虫害进一步扩散,保障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在有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中,人力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虽然科技发展能有效分担大部分人工劳动,但是部分特殊工作仍需人工操作。例如,稻田除草就很难实现机械化操作,很多地区通过家禽处理部分杂草,但容易影响稻苗。对于大面积稻田来说,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提升除草工作的效率。部分地区已经针对农业生产人员开展了定期农业技术培训,有利于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结束语
有机农业种植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动我国有机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