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课堂沉默的成因及教师对策
2023-10-09吴江渝王玮
吴江渝,王玮
(1.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部对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9 年10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无论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还是课程思政建设,都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输出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而一旦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特别是消极的课堂沉默,会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甚至是正常的教学进程。正如《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解决好课堂教学中的消极沉默问题,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一、消极课堂沉默现象
一直以来,课堂沉默都是教师十分关注的课堂现象。在“以学生为中心”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沉默的问题更是不能忽视。所谓课堂沉默[1],广义上包含了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沉默现象,包括教师的沉默和学生的沉默,而狭义上则单指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沉默。需要指出的是,沉默并不都是消极的。根据学生沉默起到的作用,课堂沉默可以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积极沉默是指学生在思考和倾听中保持的沉默[2],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积极作用。消极沉默则是指当教师提问或在课堂讨论中需要学生表达观点时学生保持的沉默[3],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消极作用。近年来,有学者分别从场域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和文化学等视角对课堂沉默进行了分析研究[4-6]。
消极课堂沉默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学生上课时的状态,可以分为参与度低的沉默,和参与度高的沉默。学生参与度低的沉默包括情感沉默、思维沉默和行为沉默等[7]。学生参与度高的消极沉默则更普遍,也是教师最希望改变的现象,即学生在参与课堂,却也保持沉默。一般而言,学生在参与课堂的情况下沉默,有以下几种情形[8]。一是“不会说”,即学生由于背景知识不够、授课内容不懂和思维能力不足而说不出来,只能保持沉默;二是“不敢说”,即学生因对当众发言感到焦虑、害怕而不敢表达,只好保持沉默;三是“不愿说”,即学生虽然有表达的能力和意愿,却因为顾虑太多而不想发言,宁愿保持沉默。其中“不会说”表明有意愿发言但能力不足,“不敢说”和“不愿说”则是有能力发言但意愿不足。
二、消极课堂沉默原因分析
消极的课堂沉默一直是教师竭力避免的情况,其产生的原因一般包括文化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等[9]。
(一)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面子”观念的影响。中国文化的语言观源于儒道两家思想,历来有劝诫人少说话的传统。例如孔子主张慎言、寡言和戒言,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道德经》则教导世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五十六章);荀子把沉默与语言放到了同等的地位,“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荀子·非十二子》)。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视沉默的。生活中我们也常有“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沉默是金”“谨言慎行”等箴言。在这些传统文化支配下,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多听、多看、少说的谦虚习惯。加之传统文化中无处不在的尊师重道思想,学生在教师面前更不愿意多说话,以保持尊重老师、谦逊礼貌的形象。
“面子”观念是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共同作用的产物,具体到课堂上,学生的“面子”观念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是怕答得不好或者答错了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而出丑,自己失了面子;二是怕主动回答问题或者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似乎显得自己明白而其他同学不明白,同学失了面子;三是怕与老师讨论让老师回答不了下不来台,老师失了面子。前一种是消极面子观念,而后两种可视为积极面子观念,即为了维护老师和同学的面子而不说话。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面子观念,结果就是大家共同保持沉默。
(二)教师因素
教学发生的场所是课堂,学生面对的是教师。教师的言行以及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课堂沉默的发生。
1.个人特质。一般来说,面对积极乐观的教师,学生也更容易打开话匣子,变得不那么保守。而面对沉默寡言的教师,学生自然也就不愿多说话。此外,尽管大多数教师都希望能在教学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有个人偏好,在互动时常常有一定的倾向性。学生感知到这种倾向性则会有意识地保持沉默。
2.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学生面对喜爱的教师,会更愿意表达,而面对关系一般的教师,则会产生疏离感,保持自我沉默。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性质的特点,可以将师生关系大致分为五类:专制型、管理型、挚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1]。在专制型和管理型师生关系下,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感情,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听课,少有表达。放任型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和课堂态度较为散漫,多是无所谓的状态,主动表达的愿望也较低。而在挚爱型和民主型师生关系下,学生对教师亲近、信任,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
3.教学风格。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以自己讲授为主,甚至采取满堂灌的讲授方式,极少进行启发式交流,那么教师说话的时候就会以权威性的陈述语气为主,学生自然会形成以听为主的心理,而少有表达的愿望。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就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并通过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加以强化,学生接收到教师期待其课堂参与的信息,也会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4.提问方式。课堂沉默往往是在提问时发生的,因此提问是否有效与课堂沉默紧密相关。相对于让学生提问和课堂辩论式讨论这些高阶的课堂互动,更多教师所面临的尴尬和想破除的现象,主要是教师提问时学生的沉默。教师不恰当的提问行为,是使得学生沉默的直接原因。例如提问太难,学生知识储备不够,不敢随便发言;提问太快,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不足,学生来不及反应;提问语言不当,学生不能很快获取提问的关键信息;提问指向不明,或者同时提了几个问题,学生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理解,也就谈不上回答。此外,学生回答后的有效反馈也很重要,如果教师没有任何评价和反馈,学生会觉得回不回答无所谓。
(三)学生因素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受众,也是教师提问的对象。学生的个人性格和个人需求与课堂沉默现象息息相关。艾森克(Hans J.Eysenck)的人格理论将人的性格分为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1]。外倾型的学生一般较活跃而内倾型的学生容易保持沉默。也可根据学习风格将学生分为竞争型、协作型、回避型、参与型、依赖型和独立型[1]。其中竞争型和协作型的学生比较看重课堂互动,而其他类型则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多保持沉默。在个人需求方面,如果学生对课程兴趣不大,则学习动机就会减弱,就可能在课堂上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情,采取较为消极的学习态度。
三、消极课堂沉默对策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见,消极课堂沉默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改善,可以减少课堂沉默现象,让课堂活跃起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并不能改变所有,而应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习惯性沉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社会现象,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而“谨言慎行”作为一种处世态度,本身也有积极的意义。面子观念也有它的两面性,爱惜自己、尊重他人是我们推崇的社会美德。因此,对于文化因素的改变,既不容易,其必要性也值得商榷。此外,学生的个性也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而且学生群体整体素质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根据自身特点以及课程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对于改变消极课堂沉默现象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增进师生关系
一般而言,积极乐观、幽默风趣的教师,学生更容易接受。人都有防御心理,以避免自己受伤害。积极乐观的教师给人安全感,学生意识里会觉得即使说得不对或者开个玩笑也没有什么问题,因此更容易与之对话。教师还可以通过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拉近师生距离,增强亲近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知识储备,提问会更有针对性,互动才更有基础。知道学生上过哪些课,学过哪些知识,教师才能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授课和互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让学生回答问题效果最好。当教师对学生熟悉后,甚至可以通过眼神交流知道谁在积极思考,谁有回答的欲望,从而有效连通师生互动的“最后一厘米”。
(二)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谈及与学生相关的话题和现象,或者用时事热点等引起学生关注,使学生有对话的兴趣,产生表达的欲望。例如预设几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引导部分活跃的学生进行互动。有学生开口说话后,学生们心理上更容易放下过多的谨慎,课堂的气氛自然活跃起来,后续的问题学生们也更愿意发言。此外,课堂中适时的幽默会在紧张的学习进程中起到润滑和调节的作用。
(三)提高提问效率
1.心理预设。教师提问时给学生一个心理预设,学生知道很有可能要回答,就会尽量做好准备。例如提前指定回答问题学生的范围,或者学生的回答次序等。而如果泛泛而问,学生没有压力,也不会有“责任感”,更容易选择沉默。
2.难度合适。教师提的问题学生能说得出来一些相关的内容,不至于完全无话可说,才有可能去回答。教师可以利用“登门槛”效应,从容易回答的问题开始提问,逐渐加大难度,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并参与互动。
3.含义明确。教师提的问题,学生如果能迅速捕捉到回答的关键点,就能有针对性地思考。如果问题指向不明确或者意思太含糊,学生就会失去焦点,不知道要回答什么。此外,如果提问时有多个问题混在一起,学生也不清楚要回答哪个,更容易选择沉默。
4.避开陷阱。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避开不合适的提问。如尽量少问是不是,知不知道,懂不懂,会不会,明白了没有之类的问题。此类问题可以作为活跃气氛时偶尔使用,但不宜多问。尽量少用“有人愿意回答吗”,“谁知道说一下”等方式来提问,在高校课堂上这种提问方式少有学生响应。
(四)加强互动效果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如果教师能给予积极的反馈,对当事人及其同伴以后回答问题会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言语上适当的肯定、赞扬,平时成绩给予一定加分等。教师应对学生回答问题保持宽容、鼓励的态度,即使学生答错了也能找到其中的价值,通过积极的反馈强化学生愿意回答问题的倾向。此外,教师注意不要在学生说话过程中随意打断,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积极表达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此外,学生在被平等对待时更有发言的意愿。教师不应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或者课堂活跃的学生,而应给更多学生以机会,鼓励大家都发言。否则,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发言就是那几名同学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习惯性选择沉默。教师应尽力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是成绩好还是成绩一般,是外向还是内向,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更愿意表达自己。
四、结语
课堂沉默是大学课堂的常见现象,消极课堂沉默阻碍师生的有效交流,从而极大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力军”,应主动进行教学策略优化,缓解课堂沉默现象。应该提及,课堂沉默具有两面性,除了要尽力避免消极沉默外,还应充分利用积极的沉默。积极课堂沉默是学生尊重教师、认真倾听、冷静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表现。课堂上很安静,教师努力讲,学生专心学的教学场景是典型的金课特征之一[10]。此外,活跃的课堂也具有两面性,适当的活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具有积极意义,而过于热闹的课堂也可能偏离了教学主旨,没有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时刻注意,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始终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为教学目标服务;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始终应牢记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四有”好老师要求自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