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教育要彰显新时代育人导向

2023-10-09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里小学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弘扬课程标准导向

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里小学 杨 燕

艺术教育以形象的力量与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其教育的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2022 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更加突出强化了其“有理念、有本领、有担当”的育人导向与目标。

一、艺术教育要始终坚定社会主义育人导向

新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培养学生艺术技能、审美情趣、艺术修养的基础上,把培养祖国所需要的时代新人作为育人目标,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传承红色基因。艺术教师在落实课程教育目标时,要通过艺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譬如,在教授《我是中国人》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粹京剧知识,还要通过优美的旋律,让每名学生时刻铭记:我是一个中国人,要大力弘扬中华文明,严谨笃行,厚德载物,止于至善,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艺术教育要不断创新育人模式

就中小学而言,艺术教育要依据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教育特点,运用特定的媒介、语言、形式和技艺等塑造艺术形象,通过绘画、音乐、影视、戏曲、舞蹈等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传递正能量。

为达到艺术育人的最佳效果,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等智能技术,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艺术情趣;让学生在说、学、逗、唱教学中,学习传统艺术知识与技能,弘扬传统艺术文化精神。如在教授《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一课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观看现代京剧《沙家浜》精彩片段,感受京剧纯正韵味,还要让学生欣赏今日泰山美丽风光,激励广大少年儿童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蓬勃旺盛,傲然屹立。在教授《歌唱祖国》一课时,教师可把课时适当调整到国庆节前夕,并结合学校隆重举行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体验浓浓的仪式感。

三、艺术教育要体现新时代育人导向

2022 年新版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教育要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聚焦中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教师通过艺术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要关注时代新人的塑造。如教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时,要让学生感受祖国发展我成长的幸福之情,倾听新时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从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愫及报国之志,在歌唱时表达出祖国繁荣我骄傲之荣光。当学习《我们是朋友》和《永远是朋友》时,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田,让学生通过歌声向世界真诚呼唤,让我们永远是朋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起向未来。

猜你喜欢

弘扬课程标准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偏向”不是好导向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