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及对策
——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的实证分析

2023-10-08童素娟孙云皓黄锦程

关键词:山区县域公共服务

童素娟 孙云皓 黄锦程

(1.浙江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2.海南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26县是突破口和关键点。山区26县土地面积约为浙江全省的45%,人口接近全省的24%,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却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必须要解决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021年5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积极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而更高水平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山区26县实现共同富裕的亟须补强之处,也是巨大潜力所在。正如相关学者分区域研究共同富裕一样,山区26县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其他县域存在差距,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乃至共同富裕的标准也应有所区别。测度山区26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指标体系,可以科学把握山区26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厘清地区指标差距,为山区26县探索共同富裕举措提供理论支持(1)吴桐、张跃平:《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测度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2期,第274-282页。。

基于此,本文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角度出发,对浙江山区26县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从多个角度探讨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对更高水平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助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从水平测度的方法上来讲,现有研究大多从最终的评价结果对不同地区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程度进行总体评价。张美竹(2021)用熵值法测度了各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将其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使用空间自变量滞后模型验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2)张美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我国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21年第4期,第68-72页。。王雪晴等(2021)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主客观权重法,测度湖北17个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利用基尼系数法测度各维度的发展均衡性,利用莫兰指数测算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相关性与差异性(3)王雪晴、田家华:《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统计与决策》2021年第23期,第81-85页。。董艳玲等(2022)将基本公共服务分为九个维度,利用熵值法测度中国省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发现供给水平显著提高,但各区域提升速度有差别,之后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空间及结构上的差异(4)董艳玲、李华:《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测度、来源分解与形成机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年第3期,第24-43页。。

从影响因素的研究角度出发,许坤等(2020)采用面板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基本公共服务与消费率之间的关系(5)许坤、卢倩倩、许光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消费扩容升级——基于面板模型和面板分位回归数模型的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20年第6期,第28-42页。。魏福成(2020)基于代表性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角度,在经济增长体系中深入研究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优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机制(6)魏福成:《基本公共服务最优供给规模、供给不足及原因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65-75页。。刘付韩(2020)通过分类讨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并以财力均等化为中介变量,侧重分析中央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作用机理(7)刘付韩:《我国中央转移支付对省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苏州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论文。。张德钢等(2021)通过构建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法测度省域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揭示其时空特征及演进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财政透明度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效应(8)张德钢、郭皓皓、陆远权等:《财政透明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21年第11期,第5-16页。。

现有文献主要利用各种方法测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主要研究较大范围内的影响因素,少有从局部几个发展程度、地理环境较为相似的区域出发去研究。再者,较多文献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指标出发进行研究,较少关注到基本公共服务不同维度的发展状况。本文首先测度了山区26县2016—2021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利用综合得分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进行机制分析,试图分析与其有关的内在逻辑,之后探究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不同维度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本文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相互匹配的,我国区域间、群体间、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9)张健悦:《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9页。。韩增林等(2016)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是良性的,即是彼此促进的,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10)韩增林、刘春涛、彭飞等:《山东省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3期,第410-417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得地方政府竞争压力变小而更容易偏向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建设能力得到提高且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界限也将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动,这种变动能相应地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水平。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说:

H1: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地方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从而增加财政自给能力。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要求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因此财政收入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过大,会使得地方政府自有资金有限,无法支撑其相应的支出责任(11)魏福成:《基本公共服务最优供给规模、供给不足及原因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65-75页。。因此,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政府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中,从而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部分体现为财政负担。在财政支出增加的条件下,较高的财政收入意味着较少的财政负担,使得地方政府更有可能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说:

H2: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进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一个地区人口密度的增大会给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带来较大的压力。首先,对生态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人口过多而造成生态和环境压力过大,导致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其次,造成交通压力变大,甚至导致交通拥堵。最后,造成资源配置紧张、资源使用过度以及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导致资源错配等问题。人口密度的提高使得医疗卫生投入过多造成冗余与浪费,从而降低医疗卫生的供给效率(12)熊兴:《欠发达地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研究——来自三峡库区的例证》,《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第28-37页。,这表明人口密度增大造成公共资源的无效堆积,从而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本文来说,使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促进作用造成边际效益递减的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说:

H3:人口密度负向调节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正效应。

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不同的维度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不同维度的影响作用不同,这体现在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偏好。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说:

H4: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同维度影响存在异质性。

《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主要将山区26县分为跨越发展类和生态发展类两类。首先,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一般会把重点偏向于经济建设,因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也会更多。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县域来说会有所不同。其次,县域之间本身就会存在着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上的差异,因此发展的潜力也会存在差异。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说:

H5: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二、研究设计

根据上述文献分析以及研究假设,本文对研究方案进行相应设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指标体系、测度方法说明及研究模型。

(一)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吕光明等(2022)研究成果(13)吕光明、陈欣悦:《2035年共同富裕阶段目标实现指数监测研究》,《统计研究》2022年第4期,第3-20页。及现有文献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从基础教育与文化供给、公共医疗卫生供给、就业与社会保障供给以及基础设施供给四个维度15个指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分别为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小学生师比、普通中学生师比、人均图书馆藏书拥有量、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万人拥有医疗卫生床位数、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人均社会保障费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用电量、单位面积道路长度。本文利用2016—2021年面板数据测算山区26县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基础数据均来自《浙江统计年鉴》、各市统计年鉴以及EPS数据库。针对少数指标数据存在缺失的情况,本文采用平均法及某年值进行替代的方法来补全缺失值,涉及数据体系较为庞大,故少数指标的替换不会对评价结果造成严重偏差。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二)测度方法

本文采用熵值法测度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处理。为了避免不同指标之间量纲和正负取向的影响,采用极差归一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本文所有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故套用正向指标的处理公式:

(1)

其中,xi,j是第i个地区在第j个指标下的数据,xjmin是第j个指标下的最小值,xjmax是第j个指标下的最大值。

2.计算信息熵值。公式如下:

(2)

3.计算各个指标权重。公式如下:

(3)

则样本的最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得分为:

(4)

其中,Zi值越大,代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越高,评价的对象越优。

(三)研究模型构建

本文主要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否具有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影响机制。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双向或多重关系,若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建模,易出现内生性问题,使得结果往往是有偏非一致的。因此,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模型形式为:

(5)

其中,i和t分别代表地区和时间,Equal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Pgdp为核心解释变量,表示经济发展水平,Controls为一组可能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控制变量,包括人均公共财政收入(Re)、人口密度(Pd)以及产业结构(Str),εi,t为随机扰动项,μi为地区固定效应,δt为年份固定效应。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年份固定效应与地区固定效应进行了控制,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为了检验财政收入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影响的中介作用,本文对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并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

(6)

(7)

以上模型中Equal使用上文公式计算,Re代表财政收入,并作为中介变量代入模型,使用逐步回归法分别使用模型进行两次回归验证。

为了检验人口密度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影响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相应的研究模型对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

(8)

为了避免引入交互项产生多重共线性,本文对交互项做中心化处理。若模型中的Pgdp系数显著,且模型(8)中Pgdp与Pd中心化后的交互项系数显著(记为c_Pgdp×c_Pd),则说明人口密度发挥了调节作用。

(四)变量说明

本文运用浙江省山区26县2016—2021年面板数据,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被解释变量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即为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标得分,核心解释变量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采用各区域的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控制变量如下。一是人均公共财政收入:借鉴张同斌等(2018)(14)③张同斌、张敏晗:《县级财政负担、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效应》,《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第62-74页。的研究,本文计算了财政收入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得到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代表了县级财政能力水平差异,其与公共服务的投入应为正向的关系。二是人口密度:借鉴胡斌等(2018)(15)胡斌、毛艳华:《转移支付改革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经济学家》2018年第3期,第63-72页。的研究,计算方法为常住人口与行政区域面积的比值,人口密度大,并且对于公共服务需求高,可能会增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三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地在不同时期产业结构不同。借鉴张同斌等(2018)(16)①张同斌、张敏晗:《县级财政负担、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效应》,《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第62-74页。的研究,本文计算了各县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如表2所示。

从被解释变量角度出发,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得分平均值为0.343,标准差为0.078,平均值与标准差的比值较小,说明各县市重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从核心解释变量角度出发,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均值为5.697,标准差为1.201,表明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从控制变量角度出发,产业结构的平均值为0.895,标准差为0.112;人口密度的平均值为0.027,标准差为0.024;财政收入的平均值为0.768,标准差为0.334,表明各县市在产业结构、人口密度、财政收入等方面存在差距。

三、实证分析

将山区26县2016—2021年面板数据代入上述模型,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测度、回归分析等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如下。

(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测度

利用熵值法,本文获得了山区26县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并进行排名(见表3)。然后从时间与空间角度出发,对山区26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行分析。

表3 2016—2021年山区26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及均值

从时间角度看,2016—2021年26个县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虽存在小幅振荡,但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说明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并且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山区26县的平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从2016年的0.294增长到2021年的0.400,总增长率为36.05%。从不同县域角度出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好的县域为云和县、柯城区,较差的县域为苍南县、青田县。因此,应重点关注苍南县和青田县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二)基准回归与机制分析

本文首先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通过计算,方差扩大因子(VIF)均小于2,因此本文所涉及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为了确定合适的模型,本文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为17.68,p值为0.001,故拒绝随机效应的原假设,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表4描述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基本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只引入了经济发展水平一个解释变量,估计系数为0.039,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了控制变量,估计系数依然显著为正。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引入了地区固定效应,模型(4)在模型(2)的基础上同时控制了地区与时间固定效应,为基准回归最终模型。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估计系数为0.011,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且结果稳健,故验证了H1。

表4 基准回归结果

前文从财政收入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影响的传导机制,为验证该作用机制假设,本文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由于在基准回归中已加入了财政收入变量,且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Re)=0.058,p<0.01],此处验证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即可。回归结果见表5列(1),β(Pgdp)=0.037,p<0.1,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促进财政收入提升,进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故验证了H2。

表5 机制分析结果

调节效应方面,笔者将人口密度(Pd)作为调节变量,估计结果如表5列(2)所示,人口密度(Pd)负向调节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正效应[列(2):β(c_Pgdp×c_Pd)=-0.398,p<0.01],故验证了H3。

(三)异质性分析

1.基本公共服务子系统角度。由上文所述,本文计算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供给水平由四个维度构成,即基础教育与文化供给(Edu)、公共医疗卫生供给(Med)、就业与社会保障供给(Social)、基础设施供给(Infra)。而对于不同的领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有所不同,故利用四个不同维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进行回归(见表6)。

表6 基本公共服务不同维度分析结果

由表6得知,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四个维度均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程度不同,对基础设施供给的促进作用最大,系数为0.006;其次为就业与社会保障供给,系数为0.004,两者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对基础教育与文化以及公共医疗卫生两个维度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这表明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四个维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故验证了H4。

2.不同类型县域角度。根据《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考虑到山区26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功能的异质性,将其分为跨越发展类和生态发展类两大类,分类明确目标导向。其中,跨越发展类包括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武义县、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江山市、三门县、天台县、仙居县、莲都区、青田县、缙云县、松阳县15个县(区、市);生态发展类主要包括淳安县、文成县、泰顺县、磐安县、常山县、开化县、龙泉市、庆元县、遂昌县、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11个县。因此本文按上述情况进行分类。

表7汇报了分类之后的估计结果。列(1)、列(2)分别是跨越发展类和生态发展类的估计结果。跨越发展类经济发展水平(Pgdp)的系数为0.005,但不显著,说明对于跨越发展类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生态发展类经济发展水平(Pgdp)的系数为0.052,且在0.0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这与全样本的作用方向一致,皆显著为正。综上分析,不同类型的县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验证了H5。

表7 不同类型县域分析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该部分主要检验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以及模型是否具有稳健性。内生性问题在本研究中是存在且不可避免的,本文理论上可能存在遗漏变量,变量之间互为因果以及动态面板等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先后采用工具变量法和系统GMM解决内生性问题。考虑到工具变量寻找的不易性,本文使用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表8列(1)展示了第一阶段回归结果,L.Pgdp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工具变量满足相关性要求。根据列(2)的结果,Pgdp的系数为0.042,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正相关,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进行回归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滞后性,存在上期水平对本期延续的影响,即存在动态影响,本文利用系统GMM进行估计,具体滞后期数为1期,列(3)为系统GMM滞后1期的结果。其中,AR(2)p值为0.690,表示模型不存在二阶自相关,同时,Hansen检验的p值为0.213,大于0.1,表明模型所有工具变量均有效。由表8列(3)可知:经济发展水平(Pgdp)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Equal)之间仍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使用系统GMM模型估计得到了基准回归一致的结果。最后,本文改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测度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综合得分Equal_1,利用其来代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这一被解释变量重新进行回归,Pgdp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表8 稳健性检验结果

四、结论与建议

文章利用熵值法对浙江省山区26县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行评价,发现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县域之间仍不均衡,进一步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异质性分析,找出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第一,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绝对水平来看,26县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供给水平虽存在小幅振荡,但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从不同县域角度出发,基本公共服务综合供给水平较好的县域为云和县、柯城区,较差的县域为苍南县、青田县。第二,山区26县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之一是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促进作用受到人口密度大小的调节。第三,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四个维度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对基础设施维度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就业与社会保障维度。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对基础教育与文化以及公共医疗卫生两个维度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第四,山区26县中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异质性。其中,永嘉县等15个跨越发展类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影响不显著,而淳安县等11个生态发展类县域的影响显著为正。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四个对策。

(一)切实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保证山区26县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是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基本前提。普惠性要求山区26县相关政策的适用范围具有普遍适用性、区域均衡等特点,基本公共服务应维护全体公民利益,并渗透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各个维度。根据居民满意程度和需求强度,采取差异化措施:一是继续做好满意度高和关切度强的服务项目;二是加快补齐满意度低但需求迫切的服务项目;三是加强对基础设施服务需求侧的管理和引导,进一步释放需求潜能。此外,大力支持山区26县就业创业,努力创造就业平台。尤其是对于山区26县的中小企业来说,应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共同提升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做实产业、壮大产业、增强经济实力,依然是山区26县发展的第一要务。既要关心经济发展,也需要关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更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努力形成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相互促进的格局。稳扎稳打发展经济,让经济发展成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中坚力量,这需要相关部门的引导。要积极利用山区26县的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动互联网产业与实体经济的相互融合。促进产业之间相互融合,优化资源配置,促使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交通环境,使得基础设施与人口密度相匹配,由此形成较大的人口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为山区26县村民培训相关技术,进一步促进山区26县乡村振兴。

(三)完善县域协作机制

山区26县以山地为依托,具有显著的生态优势,但是利用水平较低,农林、旅游及特色制造业等产业发展滞后。一方面,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绿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做好县域之间的统筹,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为落后的县域,通过帮扶等手段加以提升。帮扶时应该关注县域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实行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突出县域的发展特色及优势。如上文所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为落后的县域为苍南县和青田县。对于苍南县,可以加强传统制造业试点示范,加快工业型与服务型制造模式的融合;对于青田县,可以加强对历史经典产业青田石雕的宣传,并加大产业保护力度及传承力度,使其形成产业链和规模效应。

(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维度均衡发展

由上文的实证分析以及结论可知,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显著提高区域的财政收入。因此,应合理分配财政支出,向薄弱维度如教育、医疗卫生倾斜。教育是建设强国的基石,是国之大计,而医疗卫生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屏障,其资金来源均依靠财政投入,而财政的收入及分配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将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投入的地方,提高财政使用效率。对于教育发展,最主要是加强师资力量,发挥高校人才的作用,“一县一校”结对合作是推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的必要措施。对于医疗发展,既要面向居民,充分利用好医疗资金补助再分配的作用,又要加大对医疗设备的资金投入。

猜你喜欢

山区县域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公共服务
《山区修梯田》
山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