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2023-10-08岑叶平何月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3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实验室实验

岑叶平,吴 迪,何月英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实验室是高职医学院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各项科研、教学、服务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与保障,也是高职医学院校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1],对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共享功能已成为当今高校实验室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实验室开放带来的实验项目数增加、实验人员流动性大、仪器设备种类多且使用率越来越高、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造成的各种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也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依据当前高职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当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对全面提升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虽然很多医学院校制定了学校层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有些制度对二级学院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来说并不完全适用,仍存在一定缺陷,其中多数为校级相对宏观层面的管理制度,或是从网上照搬其他院校的规章制度。部分二级学院存在完全照搬校级制度,未能根据自身实验室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存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文件针对性不强和缺乏可操作性现象[2]。

(二)实验室布局不合理,安全设施不健全

医学院校实验室的服务对象比较特殊,实验室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很多院校在实验室建设中却存在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基础安全设施建设的现象。比如,有些实验室通风、用电、排水等基础设施不达标,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设备配备不到位;一些院校因实验用房紧张,在同一实验室内开展不同专业的多项实验,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种类和数量过多,导致可进行实验操作的空间减少;普遍存在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干燥箱、马弗炉等高压高温设备和气体钢瓶放置不妥现象,这都给实验室的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

(三)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多数高职医学院校把实验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上,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未给予足够重视。实验课使用危化品时,常出现实验教师未及时向学生详细讲解相关危化品的安全注意事项、突发状况应急处理和安全防护措施等,在危化品的领用、发放、使用及回收过程中,部分实验教师、学生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3]。医学院校实验室还容易引发生物安全事故,实验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和手套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随意丢弃实验垃圾、未按规定进行消杀、存在凭经验操作的侥幸心理,都是引起生物安全事故的隐患。

(四)实验人流量大,实验室安全管理员缺乏

近年来,高职医学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开设新专业、开放实验室,开设的实验项目数越来越多,实验内容越来越复杂,实验人流量大且复杂,使得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越来越频繁,而进行实验操作的人员大多为未经安全培训或缺乏实验安全意识的在校学生,这些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外,缺少专职的安全管理员,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多为实验员兼任,在岗的实验员很大一部分存在专业不对口现象,虽有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但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兼管实验设备、耗材采购、资产管理等大量烦琐的工作,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有限[4]。

二、高职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近年来,针对我国高职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紧密结合笔者院校医学技术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改革,逐步构建了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实验室的安全面貌。

(一)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

为规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实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明确所有实验用房都有指定的安全责任人,建立学院、实训中心和实验室分级管理的安全责任制,实验室安全工作由学院统一进行管理,分级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安全责任工作的划分由学院统筹安排,学院院长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验中心主任是实验中心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各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学院与实训中心、实训中心与各实验室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实验室安全工作层层落实到每个人,实现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

(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

1.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推进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实验室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的保障。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对实验人员、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和环境等各方面的管理,还须有相关的监督与评价体系。在校级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院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章程,对不同功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细化和补充,制订相应的实验室安全学习手册等。同时,结合各实验室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专业特色、学科特点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使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仅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而且对危害性大、涉及面广的危化品、医疗垃圾、特种设备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有效保障[5]。

2.开展多样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实验室安全教育既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减少健康危害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专业方式[6]。有统计数据显示,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违规操作等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最主要的原因[7]。因此,对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结合实验室特点开展多样化的安全教育,一方面可将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实验注意事项、安全小视频等安全信息,通过实验课堂教学、安全知识培训或讲座、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实验室安全教育学习和考试平台等多途径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根据实验室特点制定实验安全告知书,并组织实验人员签订相关安全承诺书,切实落实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工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

3.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考核机制。高职医学院校的学生应该严格执行实验室准入制度,涉及生物安全的相关实验室还需要严格施行实验人员出入实验室的登记管理制度。各实验室根据专业特点制订安全教育学习方案,内容包括相关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大型仪器设备(或精密、特殊设备)的规范操作流程、水电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及使用安全、基础医学实验室安全须知和专业实验室安全须知等。利用超星学习通、云课堂、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在线学习、在线练习、考试管理、成绩管理等。准入制度主要针对进入实验室学习或工作的所有人员,确保已完成相关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学习,且经考核成绩达标并签订安全承诺书后,方可进入相关实验室进行操作。

4.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实验室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事故发生时采取及时、科学的应对措施往往能有效地控制事故发展,尽量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安全教育除学习文字或图片知识、播放安全微视频、开展安全教育讲座、进行实验室准入考试外,还需通过安全应急演练来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避免因不知所措而导致生命财产受到损失。学院与校保卫处联合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月活动,围绕实验室安全宣传展示、专项检查与整治、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专题培训等主题,开展实验室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危化品泄漏应急演练、细菌泄漏事故应急演练等活动,确保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应急处置演练或消防疏散演习。

5.强化实验室安全检查监督工作。开展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检查工作,加强监督实验室安全运转情况,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院系层面建立实验室每日自查、安全工作小组每周抽查、实训中心成员每半月互查、院系领导每月突击检查四级检查制度,开展实验室日常性、周期性的安全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及时下达整改意见书,限期整改并定期复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每月月底排查各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在线完成采取措施或建议、问题整改时间及记录、上月填报隐患解决情况等信息登记工作,形成“检查—整改—跟踪”闭环管理,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切实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三)搭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课程、网页等途径开展实验室安全课程培训,建立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信息化载体,传播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培训、实验规范操作步骤、实验废弃物处置方法等相关安全知识,向全校师生推送有关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和信息,让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安全知识。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解答安全咨询,收集安全信息,及时反馈与处理等。笔者所在医学技术学院以实验实训中心微信公众号平台为依托,让实验人员通过平台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组织学生在线参加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还可实现对实验室的动态管理,包括危化品台账及使用安全管理、实验室普通耗材出入库管理、仪器设备状态及使用管理等。通过相关平台可获知各实验室的状态信息与安全事项,开启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借用预约功能,还可实现实验室安全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管理效率。

(四)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文化建设

开展积极健康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提高其安全意识,对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如通过编制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手册,发放给相关实验人员进行学习;定期通过网络平台向广大师生推送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大型仪器操作培训等;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月活动中,实验实训中心联合分院学工办、校保卫处共同发起“建设安全文明实验室”活动;从实验室环境卫生着手,开展实验室安全等级评估活动;举办实验室安全教育讲座、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知识竞赛、安全手抄报比赛、对安全事故案例进行探讨等一系列活动。还可以通过实验室规章制度上墙、安全信息门牌建设、事故图片展板、安全警示标识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传播实验室安全知识,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实验室安全素养,规范实验人员的安全行为,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五)牢筑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实验室安全设施包括实验室环境和设备设施布局、消防安全设施、消毒灭菌设施、实验废弃物收集和处理设施、防盗防爆设施、洗眼喷淋装置、防护用品等。高压高温设备需要做好安全警示标识,必要时安装安全护栏;化学、生物等实验废弃物要严格按照环保与健康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并做好标识,分别暂存于危废物中转储存点和医疗垃圾暂存点,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司定期进行处置(生物垃圾处置前已完成灭菌处理);易燃易爆气瓶按规定放置于气瓶防爆柜内,张贴好相关安全警示标识且与明火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等。在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定期维护实验室安全设施,确保各种仪器设备和设施状态良好,保障实验室安全工作有效运转。

(六)注重实验室安全管理团队建设

高职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涉及的专业性强且工作量大,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导层应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首先,要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团队的业务素质,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或参加实验室安全相关培训。其次,要增加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人员,选拔一批认真负责的学生志愿者参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高师生共同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再次,不断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如笔者所在医学技术学院实验实训中心通过校级巾帼文明岗建设,不断增进团队人员间的理解和支持,保持团队内部的和谐稳定关系,增强团队成员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随之变得复杂化,高职医学院校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不断探索构建并实施高效且安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努力提升实验室应急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实验室工作环境,为学校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保障。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实验室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