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2023-10-08马珦玻王红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3期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本门微生物学

李 铭,马珦玻,王红杰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现行的绝大部分医学生培养都是先进行两年半的基础医学相关课程学习,再进行临床专业课程学习,容易造成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基础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学生真正接触临床实际之后,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不能满足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医学微生物学”是衔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更可为后续“传染病学”“皮肤与性病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操作基础。本文介绍了本校“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开设情况,同时系统梳理了本教研室近两年来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以期为相关专业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情况分析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记忆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方法和检查原则,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感染问题,并建立在临床工作中的无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尊重、关心患者,共同面对疾病的职业责任感。本校本门课程主要面向临床与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开设,这些学生年龄大概在18~22岁,已经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认知发展处在结构运演阶段,思维方式逐渐由抽象逻辑向辩证逻辑发展,独立性强、注意力稳定,同时已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对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能力,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要求和目的[3]。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在不同维度尽可能地多创造师生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增强自学能力。在融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日常教学当中还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前学生根据具体章节安排学习雨课堂等网络平台中每项内容的任务单,通过看书、看视频,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根据知识点提出问题,并查阅相关资料;课上,为学生搭建探究式教学情境和交流平台。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临床实景案例,教师将研究性教学贯穿于启发式教学、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交流等过程之中。组织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清楚地“知其然”和“所以然”,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好奇心,活化学生探究欲。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将内容系统化,真正提升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师讲解,学生记录,被动吸收知识这一单一模式,按照课程大纲的进程,将“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分为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例如,在整个课程设计上将细菌总论部分的内容放在线下传统课堂中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病原微生物有总体的认识,明确重点、难点,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再结合实验课,让学生对微生物进行仔细观察、认识和记录。接着进入病原微生物的各论,教师少讲解、多提出问题,学生多观察、思考和总结,为以后的自主学习逐步打下基础。最后以学生独立分析临床病例为主,教师答疑为辅。这种由“推着走”到“牵着走”再到“引着走”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与洞察力,使学生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学习思维方式,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医学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二)对比式教学和归纳式教学

面对课时少、知识点多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并非易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将相类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类比和归纳可以很容易地区分相似的病原微生物,例如,对不同球菌形态特点的归纳总结,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排列方式不同,肺炎链球菌的形态是矛头状的双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是双肾型排列,而淋病奈瑟球菌则是咖啡豆样排列等,学生在临床上拿到标本后,如果能够进行镜下镜检,有些球菌就可以初步分鉴出来。

(三)应用式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有些知识点异常零散且枯燥,例如细菌生理中涉及的细菌的生化反应,这些知识点前后连贯性不强,且非常抽象,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实际上肠杆菌这一大类寄生在肠道中的形态类似的杆菌可以通过生化反应这部分知识进行区分鉴别,因此我们将这两部分知识和实验课实践、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作为综合探索项目——肠杆菌的鉴定。这节实验课以案例导入形式进行,分发给每个实验小组一种未知的实验标本,让学生通过所给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最终将自己的标本鉴定出来。实验过程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临床案例相结合

本门课程的内容划分层次分明,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及病毒三大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又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授课时将总论部分内容放到线下,让学生对每一大类微生物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将各论中典型的微生物放到线上,通过微课、动画、PPT、文献等资源让学生主动学习之后再开展课上讨论。为此我们构建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临床案例资源库,这样既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也方便了学生共享和交流。线下讨论过程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般识记类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较好掌握,理解运用类知识点则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将对应的临床问题理解透彻,进而灵活运用。有些临床症状典型的案例还会让学生进行表演,各组之间再进行比较、讨论,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深奥的理论知识,激发该年龄段学生特有的朝气和学习热情。通过对各种临床症状的模仿,学生揣摩展现病人应该有的状态,可以增加在将来临床工作中对病人的理解和关心,培养仁心仁术。

鉴于“医学微生物学”这门桥梁课程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点拨学生对各关联学科交叉知识的横向理解,培养学生不只对本门课程所学知识,而是对目前积累的所有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学生跨学科归纳总结能力。例如讲授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过程时,会要求学生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汇总,通过整合多学科交叉知识点,让学生分组讲解结核分枝杆菌进入机体,定植形成感染,病灶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结核结节,最终形成干酪样坏死,甚至在免疫力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形成全身感染的动态病理过程。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医学思维,为以后的“传染病学”“内科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培养符合新医科要求的研究型人才,就要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以教促研,激发其研究热情。教师可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在教学中融入大量的科技前沿知识[4]。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绝大多数微生物是有益的,只有极少数微生物是有害的及正常菌群的重要生理作用,教学中向学生汇总介绍肠道菌群在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研究结果,尤其讲到肠道菌群和肥胖的关系时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原来一吃就胖可能是由于自身体内的肠道菌结构不合理,从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对于信使RNA疫苗对抗艾滋病病毒感染、干扰RNA关闭乙肝基因组表达抑制肝癌的形成和发展等新技术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基础理论研究转成临床新技术的神奇,培养其不畏艰险、永攀科学高峰的品格。对于一些新现病毒,如新现的动物传人病毒、猴痘病毒、琅琊病毒等,将这些热点事件引入日常的教学当中,既可以培养学生日后在临床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可以培养其科研思维和科学探索欲望。

四、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本门课程的考核体系评价学生的成绩不再由预设的比例决定,而是由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对课程学习的内化程度决定[5]。“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构建了包括线上平台学习、课堂表现和实验技能考核评价等在内的全面科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线上平台评价以学生通过雨课堂平台进行自主性学习,完成对基础知识的预习,具体评价包括讨论区话题参与度、平时提问频率、自测题、平台作业等为依据。作业不只局限于纸质作业,对重要的知识点采用思维导图、“拍摄最美照片”等多样化作业形式。课堂表现评价包括三部分:一为学习能力评价,评价学生在进行临床案例分析讨论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包括综合考查学生主动查阅文献、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和新技术等这种主动学习能力的考核。二为合作性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及小组汇报中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三为知识掌握度评价,是通过单元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识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考查。实验技能评价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写出预习报告、观察和讨论实验结果、解答相关问题、写出研究结果、培养合作能力及最后的实验技能考试等。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本人和学习小组成员组成,除了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外,还应重视学生的主体考核地位,通过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学生组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效果

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十大死因中,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疾病和腹泻病位列其中,仍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这些感染或传染性疾病的元凶。本门课程与日常生活、日后临床工作和工作环境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本门课程内容枯燥,知识点零散,系统性差,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课堂上,学生很难一直集中精力跟随教师的讲解,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识记层面上,缺乏深层次的思考;解决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问题结合的能力有待加强[6]。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丰富了课堂授课内容,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完成了学习过程评估,构建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保证了长效学习机制,为实现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总体而言,收获了学生的一系列好评,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有很大提升。

结语

新医科背景下,面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卓越医学人才的要求,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7]。在不改变现有专业设置和学制培养模式的前提下,我们立足本门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与传统的课程教学相比较,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临床案例撰写水平还有提升空间,需要更真实地还原临床情景,进而多维度解析临床问题,感受诊疗过程;需要借助虚拟仿真等新技术进一步开拓线上资源,提供更多机会使学生接触到一些高致病的病原微生物;最后,课程教学还需要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和理念,真正实现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医学微生物学本门微生物学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开设全科医疗中的医患关系及沟通技巧课程的调查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Control-Orient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Rigid-Aeroelasticity Coupling for Hypersonic Vehicle
体育学院学生对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适应现状
——以《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为例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
微生物学名词
终南派五行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