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2023-10-08吕慧武海鹏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晋中信息学院大数据信息工程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传统

吕慧 武海鹏 (.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晋中信息学院大数据、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生是世人眼中的天之骄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接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当代某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心理障碍发生率持续增高,心理适应问题日益突出,人际交往障碍日趋明显,性心理困扰日益加剧,求职择业心理负担日益加重,[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主要来自西方的心理学流派,心理健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无形中会将西方文化的相关理念灌输给学生,这既不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也不利于达成心理治疗的效果,因为将西方心理学相关知识生搬硬套地运用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未必能达成预期效果。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中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案,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教育之迫切需要。

一、外部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影响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各种需求都在不断地提升,同时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人们对于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由于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往往比普通人速度更快,因此互联网便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交流和获取的主要渠道。但是,互联网中存在海量的信息,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对于某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则会难以分辨信息中的好坏,从而影响其思想和价值观。

(二)人际关系的影响

现代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独立去跟社会上的不同人打交道,处理与社会相关的各种事宜。在缺乏家长督促和管理的情况下,大学生非常容易接触到社会中的不良分子。由于某些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因此在接触的人群中难以对人的品性做出正确地判断,极易受到不良分子的伤害。甚至这些不良分子会有意向大学生传递消极负面的思想,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必然性

21 世纪是信息膨胀的时代,青年一代面临各种思潮的冲击,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如何帮助青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属性使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习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和背景,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国的历史发展之中,适用于中国国情。同理,中国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于中国,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在西方世界百试不爽的所谓先进理论,不一定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正如加德纳·墨菲和约瑟夫·科瓦奇所说的一样,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的历史、地理、经济、军事和科学的背景范围内有意义。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的要求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是科技创新的桥头堡,一直是西方一些政治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进行思想渗透和意识形态攻击的主要目标。一些反动势力采取交流、合作和文化宣传等形式进行渗透和拉拢,向师生宣传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观或者所谓的人权至上的观点,编造谎言破坏党的形象,推行历史虚无主义,诋毁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实施“西化”“分化”诡计,培植更多思想傀儡。高校只有让大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建立文化自信,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有效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文化支撑和文化资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每一种文化背景都会产生一种基本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在这个文化背景的每一个成员身上得到体现。[2]因此,简单移植西方心理学理论来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做法,虽然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有将中国的文化背景充分考虑其中,将西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技巧与中国特有的文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即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主体内容,用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行为道德规范起到引领的作用

规范大学生的行为道德标准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的内容都能够对大学生的行为道德规范起到引领的作用。如,《论语》中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观念,就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做得更加得当。又如《孟子》中所说:“义,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便是在主张和倡导人们面对生命中重要的选择时,不要犹豫不决,而是要先清楚自己的价值取向后再做出最后的选择。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这样的名言警句,就是在引领和规范后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不断提升道德品质,培养人们健康的心理,促进人们获得更好地发展。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例说

当今世界正在飞速发展,很多人的价值观是要奋斗有为,秀出自己,将自身才华显露给世人,在惊涛骇浪中翻江倒海,做出一番事业,这种积极的价值观自然值得肯定。可是这种“激进”的价值观,也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源头,因为这个世界为所有人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却不保证每个人都能成功。所以,只有遵从“道法自然”“中庸之道”“玉汝于成”的真理,[4]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一)“难得糊涂”“学会健忘”,如此处事何来痛苦与烦恼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大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难免会因为无心之失而产生摩擦,如果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往往是越想越气,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一定要牢记“难得糊涂”,心成闲云。[5]学会健忘则是让很多被往事困扰的大学生,忘记仇怨,忘记忧愁,忘记悲伤,开开心心走好后面的路。人生中有许多苦痛和悲哀,如果把这些东西全部装在脑子里,人生必定越来越沉重,大学生涉世未深,就会越来越悲观。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人需要不断地上进,但是不能受到外界外物的各种不良影响,需要做到淡泊名利,这才是积极乐观的集中体现。比如《周易》中所说的“否极泰来”,这些积极、乐观、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积极自信的思想,能够对大学生起到很好的心理调节作用,从而促使大学生保持愉悦健康的心理。[6]

(二)“适可而止”“知足常乐”,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迎刃而解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大多是因为把握不好得与失。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会不会退而求其次。遇事应当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是历代智者的忠告,更是安身立命的艺术。知足是中国人在深刻理解生活本质之后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足不足是物性的,但知不知则是人性的,以人性驾驭物性,便是知足,足不足在物,非人力所能勉强。通晓这些道理,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才能掌握技巧和尺度。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保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因为高校学习生活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前奏,所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网络信息交流与校园的寝室沟通便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人际交往渠道。而寝室面对面的交流便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寝室中与其他同学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话,极易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甚至是存在打击报复或者消极负面的情绪,从而对同寝室的同学产生严重的威胁。而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便主张和谐相处的这一思想,例如:孔子的“礼、义、仁、孝、智、信”的道德主张,就是倡导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将这种传统的和谐相处人际关系思想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起到很大的帮助。[7]

(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如果大学生具有不正确的“三观”则会极易受社会和身边的不良分子影响,做出错误的判断,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8]当代大学生,现在正是面对人生重要发展阶段的选择时期,在思想、社会以及人生等诸多的问题上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需要大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和思想做出正确的思考。但是,由于当下社会存在多种因素的干扰,当代大学生中也会存在一些“三观”不正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这样极易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经常倡导人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当代大学生“三观”的树立便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实践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对构建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显得非常必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促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传统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心理感受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