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员的安逸与危机
2023-10-08杜露露
杜露露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52)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国范围内的校外培训机构进入寒冬,整个行业面临转型、停业、股价下跌,所有培训教师几乎集体失业,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校外培训行业的没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行业在社会走向更健全、更规范的过程中会受到巨大影响,发生根本变化。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公共图书馆具有较强的行业稳定性,但图书馆人不能安于现状,应居安思危,积极探索和思考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公共图书馆的行业稳定性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传统行业,1914年我国共有省级公共图书馆18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组建了全国规模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家,全年总流通72,375万人次。
1.1 政府支持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政府管理、资助、支持,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主要特征是:向所有居民开放,经费来源于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其设立和经营必须有法律依据。纵观历史长河,虽朝代更迭、沧海桑田,但人们对记录文明、传承于后代的决心亘古不变。从原始部落族长留下的甲骨文卜辞,到封建王朝的皇家藏书阁,随着印刷术的繁荣发展,从达官显贵们的私人藏书楼,到全民共享的公共图书馆,变化的是文明的记载方式,变化的是文化传承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变化的是存放场所大幅增加,而不变的是书本的价值,不变的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1.2 民众需要
民众需要公共图书馆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现代公共图书馆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馆舍建设过程中考虑采光、隔热、空气流通等,并将空间感进一步扩大,创造舒适的视觉体验感;打造适宜的阅读环境,包括书架的高度、桌椅的比例、沙发的色彩、地板的材质等均由专人设计。现代公共图书馆注重人文关怀服务,查询、检索、咨询、借阅均安排专人指导,并根据读者的需求举办活动,及时解决读者反馈的问题;在读者遇到困难时提供应急服务,包括提供饮水、纸巾、雨伞、急救箱等。精神文化需求在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越发凸显,现代公共图书馆以阅读推广为己任,大力推广阅读,并结合阅读开展一系列惠民活动,丰富民众的日常生活,普及终身学习观念,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将公共图书馆作为工作生活之余的“第三空间”。
2 公共图书馆的变革
2.1 虚拟图书馆的兴起
虚拟图书馆即通过网络登录的图书馆,相比于实体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更加便捷,通过虚拟图书馆查阅资料、翻看电子书可节约读者往返于实体图书馆的时间,并在任何时段均可登录,读者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大部分读者认为,虚拟图书馆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借阅方式,使快捷成为可能。虚拟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模式是实现馆际交流,读者可查阅全国范围内公共图书馆的书籍,进一步缩短了时间与空间感。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是对实体图书馆的冲击,当虚拟图书馆完全可以满足民众对图书馆的需求后,如:通过虚拟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通过虚拟图书馆下载电子书或在线阅读,实体图书馆将只能服务于喜欢实体书的读者。
2.2 智能书库的使用
智能书库是对传统借还书模式的挑战。传统借还书需要全人工或半人工辅助完成,从读者穿梭于书架间选书到借书成功,需要人工力量的介入;书架的整齐度取决于人工力量;传统的书籍编目加工离不开人工力量,公共图书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负责文献采编、整架、借还书工作。当智能书库被投入使用后,工作由智能分拣机器人、货架、堆垛机、穿梭车、物联网系统负责,节省了人工成本,改变了传统书架藏书占地多、流通率低的状况,并激活了海量书库。读者只需在显示屏上选中想要借阅的书籍,智能书库就会开启分拣系统和自动传送系统,快速将选中的书籍送到取书口。智能书库集文献采编、典藏、流通、数据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改变了传统的借还书模式。图书存储方式也被改变,采用高位货架和定制书箱方式储存;图书检索、流通方式被改变,采用箱式堆垛机、四向穿梭车、提升机,实现书籍全自动出入;输送系统改变了人工图书上架、分类等工作;图书定位方式、盘点方式被改变,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了图书的实时定位和信息跟踪,WMS系统结合视觉识别系统保证了书箱内书籍位置的准确性。
3 公共图书馆行业发展趋势
虚拟图书馆和智能书库这两个新兴事物带来的变化将导致公共图书馆在一线减少人工投入,这是图书馆员的危机,他们将面临岗位重组。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图书馆员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转变工作模式。
3.1 虚拟图书馆建设
虚拟图书馆备受读者青睐,虚拟图书馆的特点是便捷,不受时间、空间制约,读者可享受足不出户的阅读体验,也可感受户外检索资料的惬意。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表现,读者无须进入拥挤的阅览室,就可以拥有一座完全属于自己的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使读者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享受互动式体验,同时感受网络特有的专属待遇,因此,不少读者更愿意通过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登录虚拟图书馆获取资源。今后,虚拟图书馆将会与实体图书馆平分秋色,更受社会中坚力量的欢迎。虚拟图书馆创造的网络借阅形式符合社会中坚力量人群的需求,这部分人群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看,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63.35%,这部分人群由于学习、工作繁忙,总希望事半功倍,虚拟图书馆恰好契合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建设虚拟图书馆需要技术支持和大量数字资源的投入使用,同时,支撑虚拟图书馆的正常运行、维护、资源创新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招募虚拟图书馆建设人才是公共图书馆行业发展的第一趋势。
3.2 策划高质量读者活动
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包括借还书籍、检索资料、咨询服务,当基础工作由虚拟图书馆和实体图书馆的智能书库全权接手后,实体馆需要注入新的能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活动从举办以来就吸引了大批读者参加,说明读者活动符合大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面对大众的企盼,公共图书馆需要策划高质量读者活动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读者活动需要高质量的策划团队,该团队需要结合阅读大数据剖析读者心理,并紧密联系时事热点。公共图书馆将秉承推广阅读、终身教育的社会职责,策划吸引大众注意的高质量读者活动。为此,公共图书馆需要组建一支集策划、文案、设计、宣传、主持、表演、绘画、舞蹈、器乐、演讲等于一体的读者活动策划团队,这是公共图书馆行业发展的第二趋势。
3.3 学术研究
公共图书馆行业发展的第三趋势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不同于虚拟图书馆建设和读者活动策划,学术研究是从累代所积之经验、知识中,找出通向未来的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研究更趋向于科学、规范、系统和学科的组合交叉研究,其技术更为先进,其手段更为多样,其成果更为丰盛浩繁,是人类社会及科学文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标志。在公共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学者、大学生都在使用图书馆进行研究,公共图书馆员在图书馆进行学术研究更加得心应手。公共图书馆既是储存经典的宝库,又是社会公益单位,在运用人类文明宝库、关注社会问题、提出建设性参考意见等方面都具备行业优势。公共图书馆可以组建学术研究团队,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甚至可以针对某项问题展开实验。由公共图书馆引领的学术研究将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且公共图书馆研究的问题更接近大众生活,更接近社会学。学术研究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第三个重要工作方向。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员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面对职业的安逸状态或职业的危机转型,无须焦虑,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规划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纠正方向,密切关注行业未来走向,把握行业更新点,结合自身兴趣和优势,找准定位,将终身学习贯彻始终,不断进取就是职业道路上前行的动力。公共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只有找准定位,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机会学习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新做法,才能与时俱进。公共图书馆员的工作与知识为伍,与经典相伴,更应该明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的道理。本研究通过公共图书馆的行业稳定性凸显安逸的特征,从虚拟图书馆和智能书库的兴起揭示公共图书馆变革的开始,面对行业危机为图书馆员分析了公共图书馆行业发展的三个新趋势,展现了公共图书馆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更加融合高新科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