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国际竞争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2023-10-08李汉卿
王 念 李汉卿
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并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培育和提升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国际竞争力,对于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国家安全、国家文化数字化、“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平台企业已成为大国竞争博弈的重要支点
平台企业正在跨越地理边界的数字世界中急速扩张。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全球最成功的平台企业聚集了比大多数国家人口还多的用户群体。由全球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平台促成和承载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互动,规模可能已经超过大多数国家。平台上的治理规则和标准体系,其影响力日益接近国家法律。平台展现出对全球市场日益强大的影响力,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故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大国博弈的支点。各国在本国平台企业培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
(一)在创新培育期为平台企业创造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并给予专门的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美国高度重视基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商业模式创新,给予新型企业以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对特定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还专门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发展初期我国政府创造的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方面,当时对于网络购物,政府基本采取了“放水养鱼”的思路,监管上也以鼓励、观察为主,使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逐步通过技术手段和规则创新,缓解和解决了一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例如信用体系不完善、支付不便利、产品质量问题等。另一方面,在市场规模逐步扩张、商业模式创新日益活跃之后,对于新兴业态,政府也基本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谨慎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这些都有助于平台业务不断打破地域壁垒和行业壁垒,为市场竞争注入活力。
(二)利用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放大平台经济的规模效应
平台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特征,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其保持当前全球平台企业竞争前沿国家的重要支撑。我国拥有全球第二大规模、成长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网民规模具有全球其他经济体难以比拟的优势。这不仅使各个细分市场都具有足够大的目标消费群体和发展潜力,即使是在同一细分市场领域,市场规模也能支持和承载多家平台企业同时竞争。这使得不断出现的新型平台企业在开拓市场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具有较大积极性,在竞争中不断优化产业组织和服务品质,进而推动整个平台经济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走在世界前列。
(三)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流程再造,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优化消费体验
新一轮技术革命不断与居民日常商品消费相关的新业态、新场景相互渗透,新技术、新模式在各领域深入融合应用,并逐渐与出版传媒、文体娱乐、交通物流、零售批发、教育医疗等更广泛的生活服务消费跨界深度融合,是全球平台企业创新的重要特点。这背后的核心,是牢牢抓住消费场景这一数字经济时代支撑新技术扩散和新产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最先在电商领域得到深度应用,例如美国电商平台亚马逊利用大数据资源开发精准营销、个性定制、网络众筹、O2O结合等商业新模式,充分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将生产、经营、销售和消费环节融为一体,使得企业内部运营流程和消费者外部购物体验均得到大幅优化提升。在我国,随着数字支付基础设施的建立完善,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形成的支付平台成为金融科技的新竞争优势,与电子商务、生活服务平台企业进一步融合创新,是近年来全球平台企业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四)善用资本市场为“从0到1”和“从1到N”的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激励引导
全球平台企业的培育、发展、壮大,既依赖于不断挖掘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价值,也离不开资本要素在创造激励、引导竞争、管理风险等方面的功能。其中,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股票市场为代表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现代投融资体系,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平台企业提供了定制化的、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无论是对“从0到1”的原始创新还是“从1到N”的加速发展都能起到强大支撑作用。平台企业在多轮融资过程中,专业投资人等第三方的参与也带来了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帮助平台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推动企业走向更大的国际市场和国际舞台。
(五)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平台企业突破发展空间
纵观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平台企业,其所在国的物流、通信、金融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平台经济规模的天花板。新型基础设施通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连接起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为市场发展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以物流基础设施为例,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数字化物流体系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投递网络的规模经济,使电商物流发展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顺应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的需求变化趋势,物流体系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升级,有效支持电商平台组织新的生产资源并形成新的供应链体系,更加快速地捕捉和响应瞬息万变的消费需求。
我国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平台企业竞争力内涵丰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竞争目标、战场、动能都在快速切换和变化,从国内消费者争夺到全球用户争夺,从流量竞争到注意力竞争,从物流效率竞争到通信网络竞争,从信息化改造到算法驱动增长,从线上市场竞争延伸到线下全面竞争。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头部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经历了快速的起落和更迭,从搜索引擎、社交网站到电子商务、短视频直播等领域,都出现过全球顶级平台企业,但其领先地位又迅速被创新者取代。从国际经验来看,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跨国经营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全球流通影响力、全球资源要素配置力、企业管理能力五个方面。
(一)规模实力全球领先,但与全球第一仍有一定差距
2022年发布的《财富》世界5 0 0 强榜单中,“互联网服务和零售”类上榜企业共有6 家,只有中国和美国公司,分别是亚马逊、A l p h a b e t公司、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Meta Platforms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由此可见我国平台企业的规模实力全球领先。2021年,京东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分别实现营收147526.2和132935.7百万美元,在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分别位列第46名和第55名。但也要看到,与排名全球第2位的竞争对手亚马逊相比,我国平台企业在规模实力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创新能力正在快速提升,培育形成了一批独角兽企业
从衡量创新能力的研发投入来看,我国平台企业研发投入规模正在不断加大。例如,综合电商平台阿里巴巴2 0 21年产品开发费用达到572.4亿元,是2016年的4.2倍(数据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年报);垂直电商平台唯品会2021年的研发投入为4.4亿元,是2017年的1.6倍(数据来自于企业调研)。与亚马逊相比,无论是研发投入规模还是占营收的比例,我国平台企业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平台企业创新成效来看,我国已经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独角兽平台企业,成为我国平台经济创新活力的印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1361家独角兽企业,我国有316家公司上榜,占全球的23.2%;按企业估值排名,全球前10的独角兽企业中我国有4家上榜(数据来源:胡润研究院《2023全球独角兽榜》)。其中,排名第一的字节跳动是当前引领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等电商新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排名第三的蚂蚁集团和排名第十的菜鸟网络为消费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信息、物流等基础服务支撑。
(三)国际流通影响力较弱,但全球服务网络正在加快拓展
总体来看,我国平台企业仍以服务国内市场为主,国际流通影响力较弱。2021年,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国际站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1%。相对而言,我国平台企业无论是海外市场的拓展情况,还是平台海外卖家的销售收入占比,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也要看到,我国平台企业的经营网络正在加速向全球延伸和布局。随着加速融入全球消费市场,我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动力。
(四)国际资源配置力较强,投资聚焦程度有待提升
我国消费互联网平台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国内外海量资本,显示出较强的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在美和在港两次上市合计融资高达380亿美元(2014年赴纽约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约250亿美元,2019年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约130亿美元),分别创当年IPO全球规模排名第一和第二。在出行领域,滴滴出行虽未上市,但累计完成22轮融资,总金额达225亿美元。在社区团购这类新兴领域,2021年上半年行业融资规模达到2 6 2 亿元人民币。部分大型平台也组建了投资团队,有一定的投资能力。
我国平台企业投资范围仍待进一步聚焦。以阿里巴巴为例,虽然其在海外投资总规模大,但领域比较多元和分散,既有电商和相关的物流、金融等领域,也包括汽车、制造、传媒、体育、娱乐等与主营业务关联不大、协同效应不强的领域。
(五)企业经营管理效能略胜一筹,多元化战略管理能力较强
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可用人均营收和人均利润来衡量。从人均营收看,根据2 0 2 2 年《财富》世界500强数据计算,2021年,京东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分别达到38.3万美元/人和52.1万美元/人,高于亚马逊的2 9.2 万美元/人。从人均利润看,2021年京东集团由于亏损,人均利润仅为-0.1万美元/人,低于亚马逊的2.1万美元/人,但阿里巴巴的人均利润达到3.8万美元,远高于亚马逊。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效能与国际企业差异不大,部分平台甚至优于国际对标平台企业。此外,根据调研,我国平台企业均建立了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减碳目标等,这些做法有利于提升企业多元化战略管理能力,帮助企业获得国际市场接受和认可。
进一步提升我国平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
过去十年,全球各国总体上支持和鼓励平台经济发展,我国对平台企业创新持包容审慎态度。近年来,部分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无序扩张、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形成不利影响,因此,国内外均加强平台经济领域监管执法,平台企业发展环境从包容审慎进入严格监管。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强调合规经营,对超大型平台实施严格的反垄断法、数据安全和消费者保护法。我国也集中出台了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下一步,继续巩固我国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已有的竞争优势,支持和引导其合规经营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坚持互利共赢的战略目标
我国数字经济实力在全球各国均有共识,我国数字技术赋能经济发展的经验路径可以作为“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平台企业已经取得一定优势的A I、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可以加强对“科技含量”和“技术中性”等理念的宣传,提升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另外,鼓励平台企业为当地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技能培训支持,特别是围绕网站设计、产品对接、供应链组织、流量运营、订单管理、支付结算、物流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平台数字服务贸易的亲和力和友好度,进而在国际市场拓展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二)顺势而为引导平台企业提升投资能力
我国平台经济正处于“软应用领先、硬科技发力”的关键阶段,需要引导平台企业加强在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目前,国际互联网巨头已围绕AICG、Web3.0、元宇宙等产业开展广泛布局,宜鼓励和支持平台企业在这些领域加快自主探索,在明确监管合规底线的前提下,支持一批投资案例,释放积极信号和清晰的指引,引导我国平台企业在“走出去”中积极与当地资本开展合作,通过本地化运营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互利共赢、利益共享的发展机制。
(三)为平台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强的基础设施支撑
加深加密基础设施全球化网络,支持国内企业参与仓储、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全球布局,对于支持我国平台企业更好拓展海外市场十分重要。短期来看,可以重点支持平台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快跨境电商海外仓、海外物流体系建设。可以考虑扩大进入保税仓“正面清单”的产品品类,以更好适应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加强通关、检验检疫、结汇、退税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为平台企业跨境经营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支持。另外,加强出海网络相关技术建设,降低出海搭建服务器的一系列成本与难度,也有利于降低平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门槛。
(四)积极参与数字经济领域全球治理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经历较大变化和动荡,国际数字规则、跨境数字贸易规则、全球统一技术范式正面临开放性和包容性下降的风险。我国宜坚持开放、合作、包容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规则制定,为全球数字经济和平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要重视数字规则与贸易规则日益合流的趋势,加强数字经济政策与贸易政策、扩大开放举措、重大改革举措之间的协调。平台企业最接近市场竞争前沿、最熟悉技术应用场景,因此也应该进一步发挥平台企业在国际规则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大型平台企业为载体,在吸引国际科技人才、加强科技研发双边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全面加强消费者保护
健全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完善受理、办理、转办和督办机制,高效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举报投诉。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公众、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形成多方协同监管格局。加大对制假售假等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强重点平台、重点区域、重点产品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