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企业火灾消防救援应急处置措施

2023-10-08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年14期
关键词:消防站火势化工企业

戴 勇

(衡阳小桔制药有限公司,湖南衡阳 421000)

0 引言

与其他企业相比,化工企业发生火灾的概率相对较大,是典型的高危行业。当前化工企业火灾救援应急方法通常采用单向的物理方法进行处理,虽然能够完成预期的处置目标和任务,但是火灾扑救的速度较慢、救援的针对性较低,再加上化工企业环境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容易导致火灾的延伸甚至爆炸,对企业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形成无形的威胁[1]。为此对化工企业火灾消防救援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制定与调整[2]。为确保最终分析结果的可靠,以真实的化工企业作为背景,结合企业内部实际的火灾救援布设以及扑救设施,设计对应的应急处置结构[3]。

除此之外,还需要设计对应的火灾防护结构,利用专业化、智能化的手段,逐步完善火灾的救援体系,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内部的火灾事故风险,缩小安全隐患的覆盖范围,细化其企业的生产、储存以及运输过程中,提升火灾救援的实际速度与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火灾应急处置措施的应用效果。

1 化工企业火灾消防救援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1.1 应急处置措施单一

化工企业预设的火灾救援应急处置措施,针对性不强,对于一些大型的化工企业应用效果较为有限[4],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处置问题频发。分析与研究之后,认为原因为处置措施单一、无法阻止大面积燃烧。化工企业内部存储较多的原材料,大多数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企业内部的结构及防护处于密集、高大,由于这种结构的限制,消防辅助框架也呈现出立体式的连续分布,发生大型火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横纵蔓延情况,增加“回火”问题。

单一的应急处置措施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火灾的扩展延伸速度,处置不当时会导致火灾更加难以控制。化工企业中对火灾形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如硅粉、硫酸、甲醇以及二甲基二氯硅烷等物质,在混合之后均容易出现不同的化学反应,提高火灾的危险性,事故现场的复杂度也较高,这也提升救援的处置难度。所以,针对化工企业速度快、易爆炸、处置受限这一类火灾,单一的处置方式很难收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1.2 火灾救援应急处置流程模糊

部分化工企业虽然制定对应的火灾救援方案,但是总体的处置流程相对较为模糊,不稳定性较强。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化工企业常常出现二次燃烧,形成不可控的救援情况。针对化工企业局部位置的分析,主要包括物料存储仓库、实验室、生产工厂等,均是容易发生二次爆炸的位置,处于火灾事故爆发的前列,企业对于这些区域的管控及处置流程与环节有时并不明确、完整,致使火灾应急处置情况恶化。

另外,模糊的火灾处置流程,对于火灾的爆发点及延伸位置的预测通常也是不准确的,由于企业内部的易燃易爆物品相对较多,环境变化频率增加,一些环节并不能实现全方位的救援处理,严重时甚至存在火灾扩散等情况,更容易加快火势、导致火灾难以控制[5]。而单向救援应急处理模式,救援人员也无法对火灾的位置作出标记,较难确保最终的应急处理结果[6]。

2 制定化工企业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当前部分化工企业对于火灾救援应急处置措施多为物理冷却防爆,并未针对关联爆炸、火势蔓延等问题设计具体、细化的应急处理方案,促使火灾控制难度逐渐增加,更易形成关联性的大型火灾,为此提出化工企业火灾消防救援应急处置措施。

2.1 冷却防爆处理

通常情况下,化工企业一旦出现火灾,首先需要对相关的化工设备及装置进行物理冷却,以避免出现二次起火或者爆炸等情况。所以,火灾发生时采用冷却设备对企业内部管道、设备进行初次喷射,而此时的管道、设备状态同步会出现“减压”的情况,最大限度降低内部所属的负荷和整体压力,避免出现爆炸,加强对火灾蔓延的控制。

与此同时,化工企业内部的物料也是需要冷却的重点之一,消防人员在到达火灾现场之后,完成基础的冷却之后,尽量使用水枪、泡沫灭火器这一类针对性较强的冷却处理工具,采用分离双向控制模式,分批次快速处理起火位置或易于扩展位置,整体上进行更为有效的全方位式覆盖。随后,利用监控设备测定物料表面的温度,确认其在合理的范围、不会形成进一步的化学反应之后,实现对火灾的初步控制。

在此基础上,经过30 min 以上的冷却后,为提升安全等级,还需要进行二次冷却防爆处理,此时主要是对化工罐冷却处置,将内置的温度降低,确保实际的冷却强度不小于0.5~0.8 L/(s·m),关联的化工罐冷却强度不小于0.25~0.85 L/(s·m),营造出一个更加稳定、安全的冷却防爆环境,期间也可以使用消防泵以及泡沫发生器有效处理火情,完善后续处置效果。

2.2 隔绝空气窒息灭火

空气隔绝实际上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火灾应急处置措施,通常多针对于小型的火灾,灭火效果好,速度快,安全等级也较高。这部分主要针对于化工企业发生的局部火灾,以化工罐为例:罐的内侧发生火灾时,可以将罐口封闭,时间控制在10~20 min,采用一次性的灭火装置,增加6 倍的泡沫灭火剂,对化工罐进行全覆盖式的喷射。并确保罐内不存在液化水反应的物料后,使用高压水泵进行喷射,实现灭火。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据罐内物料的量进行设定空气隔绝的时间,时间应尽量长一些,以避免出现复燃现象。如果火势过大、无法靠近,也可以先将喷水枪或者高压水泵放置在与化工罐平行的位置灭火,随后对罐内进行空气隔绝,调配无线遥控灭火设备,确保化工企业内部结构的安全,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内部发生爆炸。

隔绝空气窒息灭火这一应急处置措施虽然可以快速灭火,但是执行的难度相对较大,且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处置,如果隔绝效果不佳,还容易引起二次燃烧,所以,在日常的厂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增加相关设施的布置,形成完整的防火消防流程,增强实际的防火效果。

2.3 关阀断料

化工企业在发生火灾之后,化学物料以及化工管道是引发快速蔓延的重要条件,所以,需要对其作出防护和管控。可以在化工企业生产管道、物料储存仓库设定防火监控预警节点,并在节点的对应位置布设灭火设备,设计相应的灭火流程。

一旦发生局部火灾或者全覆式的火灾,可以利用监测节点进行观测,并作出火灾预警提示,在火灾扩展蔓延之前,第一时间关阀断料,对火势进行基础性控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出现二次爆炸或者燃烧。为提升关阀断料的速度,可以将凝结控制装置与互联网关联,采用DSC 控制程序进行远程操控,对物料阀门作出逐一处理,降低企业的损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性的控制装置常常会因为火灾遭到破坏,这时就需要管理人员手动关闭,快速阻断与着火点之间的联系,降低易燃易爆事件的爆发概率。完成关阀断料之后,依据火势的控制情况,采用导流的方式清除、处理现场环境,消除存在的可燃物与扩散物,避免出现火灾蔓延的问题。

2.4 火势堵截阻止蔓延

火势堵截仅适用于化工企业局部的火灾,且等效范围相对固定。通常情况下火灾会导致企业内部设备及装置的毁坏、断裂、变形,导致火势外泄、火灾蔓延,在火势尚可控制时需要采用特定的形式进行堵截,以确保应急处置效果。根据火灾的发展情况,采用关阀、切断气体供给、物理堵截的形式,作出第一阶段的火势堵截。

在此基础之上,应使用喷雾对堵截物品进行降温,同时也有一定的稀释气体作用,可以限制燃烧物的移动并筑堤围堵。如果依然无法控制火灾,则需要使用泡沫枪压制火势。对于强势火灾,泡沫枪的处理效果较好,尤其是大面积的火灾,可以快速降温、扑救,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外,在二次火势堵截、冷却抑爆的同时,泡沫枪还会增强灭火效果,确保化工企业的整体安全。

2.5 设立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站是当前较为常用且效果极佳的火灾应急处置设施。化工企业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一旦出现火灾,不稳定性是相对较强的,而微型消防站内部布设灭火器、水枪、水带、头盔、消防服装、外线电话、手持对讲等,定期由专人管理维护,构建专业的消防处理团队,一旦化工厂发生火灾,内设的消防团队可以使用微型消防站内的设备及装置进行火灾扑救和应急处置。

但是在整个扑救过程中,也不能仅仅依靠微型消防站,还需要加强日常防护和基础防护措施的布设,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火灾处置结构,以微型防站为处置核心,构建更加流程、具体的火灾应急处置流程,增强火灾防护能力。

3 结束语

本文对化工企业的火灾消防救援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状态,对救援措施进行展开设计,结合企业的实际隐患情况,在区域范围之内设定对应的火灾救援布设,同时增设实际的救援手段和设施,扩大对应的火灾救援范围,逐步完善化工企业火灾发生的具体概率,降低存在的整体安全隐患,以进一步保障化工企业相关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步救援处置能力,避免关联事故的发生,为企业未来火灾应急措施的同步更新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消防站火势化工企业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基于大数据+GIS的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基于GIS的鄢陵县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火势造英雄
油也能灭火
化工企业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