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3-10-07柯善北
近日,酝酿已久的存量房贷调整政策终于落地,各银行相继出台具体措施,并于9月25日起正式施行。
这一重大利好政策无疑将减轻过去几年间“高位站岗”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将释放更多的消费需求,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自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以来,中央及地方不断释放宽松政策信号,多项重磅政策出台。
中央层面上,下调商贷首付比例下限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全国性政策相继落地;地方层面上,除了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文件指示(如“认房不用认贷”)、提供购房补贴外,多个重要二线城市全面解除限购政策。
这些利好政策,无疑将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帮助低迷的房地产市场重新走入正轨。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极大地刺激了购房需求;加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房地产企业通过高杠杆、高周转模式进行扩张,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持续飙升,不仅掏空老百姓的“六个荷包”,挤压了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同时房地产企业也潜藏了极大的债务风险。
为此,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划定房地产企业融资“三条红线”),遏制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增长过快势头。
在国家坚决、持续的调控政策下,目前房地产市场投资炒作行为已经基本被遏制,同时“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叠加疫情等不利因素,无论是房地产投资还是购房需求都持续低迷,不少房地产企业也遭遇严重的债务危机。
房地产产业链条长、影响面广,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房地产仍然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很显然,多项利好政策的出台,正是为了扭转当下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与“土地财政”的老路已经走不通,“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动摇。
与中国经济增速相匹配,房地产“狂飙”时代也已是过去式,但人们对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不会变,对房地产相关服务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应当持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转变房地产业发展模式,更好地实现老百姓住有所居、住优所居的新期望,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