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行业档案管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2023-10-07冉君宜
■ 冉君宜
档案是记忆的载体,是传承过去、记录现在和联系未来的桥梁。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档案工作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为各行业提供了必要的凭证、信息、经验、知识和文化支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要求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深化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着力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直面新时代“档案管理”到“档案治理”的系统变革,青岛市水务行业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为档案工作找准定位、有的放矢、科学实施,探索出一条档案赋能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夯实基础、守正创新,建立行业档案评价考核体系
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
(一)明确定位
在构建国家现代水网进程中,档案为水务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全面、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为深入推进区域水环境治理、水旱灾害防御、河湖治理和保护等多项重点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青岛市水务管理局(以下简称“水务局”)坚持把服务水务工作大局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管档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基本原则,聚焦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建设部署档案工作。创新推行档案工作“全面收集、精准归档、高效利用”的“全精高”三步工作法,忠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二)理顺机制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在全面宣贯《档案法》基础上,秉承“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工作理念,按照“行业一盘棋”思路理顺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档案工作责任制,明确系统内各级档案管理机构、档案工作岗位、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聚焦“十四五”水务工程补短板集中攻坚行动,整合优化区(市)水务主管部门、水务运营服务企业档案资源,形成上下联通、左右贯通的“网格化”工作格局。结合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建设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设要求,不断完善统一、便捷、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明确档案信息化管理要件,加强包含政务办公、电子档案、业务协同、督察督办、公文交换、科技管理、人事管理、党建管理、审计监督、舆情监测等内容的智能协同应用,推进业务系统电子文件便捷归档工作,加强档案数据信息在辅助决策和高效履职方面的应用。
(三)构建行业考评体系
聚焦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等重点工作,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精神,首次将全市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管档案、行政审批档案、雨污水管网及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青岛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评价”评价范畴,稳扎稳打,夯实水务档案管理架构。该项工作以强化全行业档案意识、加强城市水务基础设施档案管控为目标,从“各区(市)排水主管部门完善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管考核机制,记录完备,归档及时”“建立完善排水设施基础信息管理档案”“定期对雨水斗、明沟、暗渠进行清淤疏浚,影像资料存档备查”等多角度细化考核职能目标,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被考核单位档案工作绩效。评价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季度专项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选派既懂档案管理又懂专业知识的精兵强将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所属青岛市下辖各区(市)行业主管部门、水务管理机构、专业运营维护企业的档案规范化制度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季度末统一通报区(市)政府并限期整改。整个流程遵循“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循环模式进行,科学、合理、高效地优化了档案工作具体落实流程,行业档案工作意识得到整体提升。经过国家环保督察、蓝天碧水保卫战检查、黑臭水体专项整治综合验收等多轮国家级监督检查的实战检验,水务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迎检档案资料提报的及时率、准确率均得到各级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为青岛市水务系统抢抓历史机遇、实现历史性突破凝聚起强大的要素支撑。
二、深耕细作、笃行实干,助力半岛“经略海洋”攻势
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把档案工作放到水务管理大局中去谋划,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按照山东省委、青岛市委“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工作部署,水务局加快前进步伐,奋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选派档案骨干组成专班,集中力量对全系统海洋战略工作进行全面梳理。结合青岛地方实际,将海水淡化、黑臭水体整治、非常规水资源配置及流域水环境治理四项工作确定为经略海洋专项档案归集重点;紧扣四项工作所涉及的资料归档范围、现状材料摸底、整理编目、目录汇总及专题数据库建设等五个环节逐一调研摸底,明确工作思路及方法、工作职能、责任分工及时间节点;全面厘清“经略海洋”专项档案的门类、数量、整理、开放审核和开发利用情况;建立专题台账,做到家底清、情况明。配合行业“十四五”战略发展需求,围绕青岛市官路水库建设、原水网、供水网、排水网、智慧网“一库四网”格局下《青岛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专题档案编研,完成城市地下雨污水管网、河道、明沟、暗渠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基础数据资料汇总编撰,高质量高标准为新时代海洋强省、强市建设贡献档案力量。
三、恪守初心、高效履责,打造纾难解困“全链条”服务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部署推进档案工作,提高档案服务质效是水务档案工作的行为准则和根本追求。近年来,水务局充分发挥档案治理效能,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标杆,利用档案资源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解决各类舆情、信访、投诉的事例不胜枚举。一次,青岛某上市公司因故涉及诉讼,一旦败诉,企业不但面临4000 余万元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会对公司信誉造成极大不良影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司尝试着向水务主管部门求助。水务局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安排档案部门与相关业务处室组成工作专班,依法依规查清事实。情况紧急、时间急迫,档案工作者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接下了“烫手的山芋”,一面签署保密协议,一面“5+2、白加黑”连续作战,从档案室调阅了数百份政府文件、会议纪要和行业监管记录单,在反复分析研究、综合论证的基础上,最终遴选出9 份档案资料作为关键证据提交法庭。依靠扎实的证据材料,经过一审二审两轮审理,这家公司如愿胜诉。案件诉讼过程中彰显出的档案效能多次被企业赞誉为“定盘星”。
四、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构建行业发展“兰台智库”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以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考量,聚焦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盲点打造“兰台智库”,为国家治理决策提供前瞻性、战略性服务是档案事业创新实践责任之所在。2020年底,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啤集团”)申请开展啤酒废水直排纳管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协同处理试点工作。水务局随即围绕项目可行性进行专题论证。档案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请缨、定向跟进,凭借完备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监测资料优势,在调阅一手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完成《青岛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波动情况下出水水质分析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并全程参与项目可行性研讨。2021年5月,该项目顺利实施,成为山东省内首次成功实现啤酒生产废水资源化利用的探索实践,为全国啤酒生产及污水处理行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提供了“青岛方案”,促进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档案凭借其“硬”实力成为其中的关键推手。
纵观党领导下的档案发展史,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是永恒的主线。面对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人民群众对档案利用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只有主动把握好时代脉搏,将档案工作与行业发展、人民需求高度融合,通过创新的方法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凸显档案治理效能,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水利万物而不争。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同样具备“利而不争”的气质和属性。初心如磐,历久弥坚;使命在肩,笃行不辍,水务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