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报纸媒体开展经济报道的变迁、特征与问题分析
2023-10-06伍欣
文/伍欣
经济报道是围绕人类经济活动,对经济政策、现象等进行报道的一种新闻内容分类。除了受新闻传播规律制约外,经济报道本质上根源于经济发展状况,并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反向影响。本文从经济报道视角出发,以报纸定位和其报道的内容为标准,将改革开放后,新闻宣传内容涉及经济报道的报纸分为经济类报纸、党报、其他综合性报纸三类。其中,本文所说的党报指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主办主管、承担党的新闻舆论宣传主阵地职责的报纸;经济类报纸指以报道经济领域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报纸,由于《经济日报》以经济报道为主,本文将其列入经济类报纸进行考察;其他综合性报纸指非党报且报道业务不限于特定行业的综合性报纸。
一、经济报道随经济社会变迁逐渐获得新闻宣传重要地位
虽然经济无处不在,影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但经济同新闻一样,作为学科,仅有短短几百年历史,经济报道获得重要新闻宣传地位的历史也不长。
梳理我国报纸经济报道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在古代,报纸是中央朝廷进行央地政治治理的手段之一,加上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不甚发达,经济报道很少。比如,唐朝进奏院状、宋明清的邸报多是向官僚士大夫传递政令、军事战报等官府信息。近代中国的报纸并非传承自古代,而是从传教士宣传宗教刊物发端的舶来品。由于通商口岸以及证券交易场所设立,经济报道从鸦片战争后兴起,多为刊登航船、银行、货物行情等服务信息和广告,方便商品销售流通。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短暂发展,经济报道也有短暂繁荣,相关的金融类报刊也涌现出来,比如各大银行创办的周报、月报,以及研究机构或私人创办的金融证券类报刊《金融周报》《华股研究周报》等,开设的经济专栏也比较丰富。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办了多种报刊,主要面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革命、报道前方战事,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等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宣传也非常重视,特别是有关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经济报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配合国民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经济报道备受重视。各类报纸也纷纷开辟经济类专栏或者创办专版专刊,例如,《光明日报》于1949年创刊后旋即开辟了《经济周刊》专刊版面。经历公私合营和新合并后的《大公报》担当起全国性经济类报纸的角色,开辟了“世界经济”等栏目,为宣传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报纸上有关经济建设的报道及其刊登版面在数量、篇幅上逐渐增加,经济报道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伴随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阶段性过程,经济报道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最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启动,经济报道顺势成为率先进行新闻改革探索的类别。这一时期,《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等一批经济类报纸相继诞生,政经新闻和宏观经济报道获得长足发展。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历史征程。《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等一批金融证券类报纸创办,资本市场和金融行业报道以及理财知识科普快速兴起。第三次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即21世纪初,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一批新锐财经类报纸相继崛起,深度经济报道开始锋芒毕露。
总体上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报道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形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党报和《经济日报》的经济报道影响力大、舆论引导力强,一批在推进经济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系列报道、深度报道涌现,其中典型代表就是1987年《经济日报》关于“关广梅现象”的“租赁企业姓社还是姓资”大讨论,以及1991年《解放日报》的“皇甫平”系列评论。受20世纪90年代开始持续推进的报业改革影响,报业开始集团化、市场化竞争发展,2000年后,新锐财经类报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直面经济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掀起调查性经济报道热潮。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报道围绕主题宣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20年至今,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复杂形势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持续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提高经济报道质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各类报纸开展经济报道的特征,根据报纸的代表性、影响力、阅读可及性,笔者选取了7家经济类报纸(《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经济观察报》)、5家党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2家其他综合性报纸(《信息时报》《文汇报》)作分析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纵观经济类报纸、党报、其他综合性报纸的经济报道,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专题报道、开辟专栏专版等形式做好主题宣传,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比如,在高质量发展主题方面,《中国证券报》开设了“证券公司董事长谈证券业高质量发展”专栏;《人民日报》推出“聚焦十九大报告·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系列报道。围绕供给侧改革主题,《经济日报》从宏观政策到微观市场主体,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报道,在“治国理政新成效”“看看中国经济基本面”等栏目刊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和相关成效文章;《文汇报》在“访谈录”“圆桌论坛”等栏目着重从理论探讨角度对供给侧改革开展宣传。关于“六稳”“六保”主题,《工人日报》开设了“‘六稳’‘六保’看落实”专栏,推出了17篇系列报道。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题方面,各家证券类报纸除了发布金融机构《关于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公告》之外,进行了各具特点的报道。比如,《上海证券报》在“特刊”“上证圆桌”等版面整版报道货币政策、票据、期货、证券市场等服务实体经济的典型经验;《证券时报》通过评论文章、专家学者访谈、案例采写等形式,在“新闻演播室”“热点关注”等栏目里多角度报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围绕助力企业纾困主题,《科技日报》推出了“助力科技民企爬坡过坎儿”系列报道,调研采写了10篇通讯;《信息时报》在“金融特刊”等多个版面对为企业纾困进行了整版报道。在宣传“共同富裕”主题上,《中国青年报》开设了“共同富裕 时代答卷”栏目;《光明日报》开设了“共同富裕系列谈”栏目,连续刊发9篇专家学者解读文章。针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主题,《第一财经日报》结合电视直播、视频采访、纸版报道等多媒体形式,多角度解读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建设系列话题。针对新冠疫情期间“稳经济”主题,《中国经济时报》开设了“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力以赴稳大盘”等栏目报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经济观察报》在同一期报纸上刊发了5个“保物流”版面,对物流困境和稳经济话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除了通过主题宣传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各类报纸着重围绕自身业务领域和品牌定位开展经济报道。经济类报纸主要聚焦政经、产经、财经三个大类,在报道内容、形式和篇幅上更加多元丰富。党报和其他综合性报纸开展的经济报道主要在固定经济版面上宣传,一些有关经济的重大会议和话题也在要闻等版面上展现。经济报道不属于非经济类行业报报道业务,一般只在其行业新闻报道内附带呈现,透视出经济报道可以拓展延伸的边界。
三、报纸经济报道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通过分析各类报纸案例,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报纸开展经济报道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普遍性问题。
1.同质化竞争。经济类报纸数量没有确切权威的公开数据,结合从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以及更新时间最近的《中国新闻年鉴2020》上查询,以经济相关词语为报名的报纸数量接近200种,再加上开展经济报道的各类党报、其他综合性报刊,数量是比较多的。除了一些已经具备影响力和形成自身特色的报纸,多数报纸容易出现选题趋同、报道同质化倾向,一些经济报道是完成自上而下的规定动作,缺乏主动策划。报业整体也没能出现类似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租赁企业姓社还是姓资”这种现象级的经济报道。
2.对经济政策预期疏导能力不强。经济报道对经济政策出台落地后的预期管理做得不够专业和及时。例如关于“共同富裕”“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话题,社会上仍存在一些疑虑和负面预期,而报纸通过专业知识引导、化解负面预期的努力做得还不够。此外,一些新闻报道和评论在不经意间对股市短期涨跌甚至一个行业发展走向产生“越位”的效果,其后不能及时跟进疏导和化解市场过度反应。
3.受众定位导致报道不接地气。经济报道有不少专业术语,并有解读各类统计分析、研报数据等行业属性,这些内容相对专业和枯燥。而一些经济类报纸将自己的读者群定位为行业精英、中高等收入群体,有的报纸甚至直接将“成功者的选择”作为品牌推广词,这种定位又进一步强化了经济报道对普通读者缺乏亲和力的特征,让经济报道陷入不接地气、话语体系难以符合大众需求的困境,一旦报道和普通百姓产生游离感,就难以实现传播的普及性。
4.全媒体建设发展不足。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传统报纸在文字采写之外开始向音视频、制图、H5、AR制作等领域跨越,努力搭建全媒体传播链条。但现状是除了人民日报社的“中央厨房”,《第一财经日报》借助上海文广等融合电视直播、视频报道的新媒体旗舰中心平台,经济日报社的“中经云端”融媒体平台等相对成型,多数报纸在经济报道的全媒体发展上仍处在探索阶段。不少报纸在开展经济报道时,只注意互相借鉴融媒体的传播形式,忽视了内容质量。
5.经营发行和报道独立性问题。经济报道离市场最近,是经营工作最容易运作的领域。一些报纸以经营发行为旗帜,经营发行指哪儿报道就采哪儿,新闻报道和选题策划失去了独立性。一些报纸将企业、公司的推广软文包装成新闻形式进行刊发,新闻采写与广告隐性互动,或者策划商业新闻,变相收费宣传,扭曲了新闻本质。从每年度全国和各省“打假治敲”专项行动看,一些报纸虚假报道上市公司信息甚至进行新闻敲诈的现象仍然存在,损坏了媒体公信力。
四、经济报道提升质量的对策建议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针对当前经济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报道也应坚持新发展理念,秉持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原则,正确作为。
1.经济报道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对预期尤为敏感,特别是资本市场对消息面的传导反应强烈。所以,报纸要遵守经济规则,恪守专业化发展思路,用专业性守住舆论阵地,化解社会和公众的负面预期。要敢于直击经济改革发展难点和问题,通过舆论引导与监督,减少经济改革和政策实施阻力与成本,降低经济决策失误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同时,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应进一步增强专业能力,理性、合法合规地用好舆论监督权,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2.要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待经营发行和新闻报道。经营发行是媒体品牌形象的拓展和经济支撑,新闻报道是树立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才能让经营发行有用武之地,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坚持采编和经营“两分离”,保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杜绝虚假新闻和收费宣传,不因为短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毁掉媒体长期积累建立起来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要增强媒体舆论阵地意识,履行和承担好社会责任,着眼于高质量的内容报道和新闻产品供给,不片面追求流量和眼球。
3.开展经济报道应注重创新。我国属于大国经济,区域禀赋不同、地区差异大,这种经济形态为经济报道差异化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各类报纸在开展经济报道时,应深耕我国经济形态的差异化特征,聚焦经济业态的丰富多样性,挖掘经济发展特点。要坚持创新意识,结合报纸自身定位策划有新意、有特点的选题,或者对相同的选题进行巧思立意,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地方类报纸和县域媒体,可以立足当地实际,依托区域差异特色,强化经济新闻敏锐性,通过错位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4.经济报道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经济报道也应该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宣传。应该以开放、协调发展的心态整合社会资源,坚持“开门办报”。创新传播载体和报道形式,深化媒体融合发展,优化经济报道语言和风格,倾听基层和百姓声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多访一线,为百姓经济生活“急难愁盼”发声。
我党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加上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经济报道服务于经济建设在顶层设计上不缺动力,但具体到媒体自身,则需要增强观察经济现象和发现经济问题的能力,增强主动策划,以专业化的态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