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的教学“提效”

2023-10-05李淑娟

科教新报 2023年38期
关键词:辅导导向双减

李淑娟

推行“双减”政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对教学理念、方式、内容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应重点好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坚持效能导向,在课堂教学上做文章。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的“压舱石”。要做好课前准备,对课标、教材和学情进行深层分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心智水平等情况,从而找到最适宜的教学起点,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顺畅。要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式、互动式教学,通过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要抓实校本教研,经常性开展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学策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切实达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双减”目标。要强化实战历练,举办“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评比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坚持质量导向,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双减”政策在减少作业总量的同时,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推行分层作业,针对学生学习起点、学力水平、学习特征以及兴趣、习惯上的差异,探索设置基础类、提高类、挑战类等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控制作业时长,建立教务部门、年级组(学科组)、班级三级作业统筹管理制度,确保作业总量科学合理,既能够巩固学习成果,又不造成过重负担。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通过各种形式分享、展示优秀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获得感、愉悦感。要加强作业监管,建立学校、年级、学科、班级作业质量监控办法,使作业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要强化家校联动,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督促孩子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坚持需求导向,在课后服务上提水平。做好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在实现安全看护、解决接送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组织开展书法、美术、阅读、游戏、体育锻炼、科学小实验、社团活动等,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要拓展课后服务资源,邀请退休教师、学生家长、高校优秀学生、体育教练、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专业人士或志愿者,以及具备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缓解特色活动开展难问题,使课后服务有质量更精彩。要加強课后服务考核,从开展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状态等方面,对辅导老师进行综合评价,把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确保课后服务高质高效。

猜你喜欢

辅导导向双减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