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与武汉长江大桥
2023-10-05梅兴无
梅兴无
1957年9月25日下午,武汉长江大桥试通车。作为武汉长江大桥的苏联专家组组长,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在援华期间,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西林对中国并不陌生
1949年9月下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议案。1953年4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批准铁道部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
为了确保设计工作的可靠性,中国政府向苏联请求技术援助。1954年9月,苏联政府派遣以西林为组长的由28位桥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前往武汉。
西林1913年出生在苏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是毕业于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的高材生。他对中国并不陌生,早在1948年夏,他就随苏联抢修队来到中国东北,与时任东野铁道纵队第三支队支队长的彭敏率领的铁道兵并肩战斗,日夜抢修被破坏的第二松花江大桥,保证了东野大军顺利渡江。1949年,西林再次来华,担任军委铁道部(中国铁道部前身)顾问。这年夏,洪水暴发,彭敏在修复陇海铁路洛河桥时遇到技术难题,西林雪中送炭,协助彭敏及时修复洛河桥,使陇海线贯通。随后,他们又一起参与了成渝、兰新铁路桥梁的架设。彭敏视他为良师益友。
中方对新方法有很大兴趣
西林到武汉后,与老朋友彭敏见了面,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西林与彭敏交谈,直抒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大桥的设计文件我认真研究过,我认为建造大桥基础不宜用‘气压沉箱法施工。但是鉴定委员会里都是我的前辈,他们是技术权威,我不好说话。我有个新办法,但它在苏联也没有用过。现在长江上造桥,用得上新办法,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随后几天,西林向彭敏详细介绍了他所说的“新办法”——“管柱钻孔法”的技术理论、施工方法以及优越性,还将“管柱钻孔法”与传统的“气压沉箱法”两种建造桥墩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比较。西林强调说,用“气压沉箱法”下沉速度是以每昼夜几厘米计算,而“管柱钻孔法”下沉速度则是以每分钟若干厘米计算的,且新方法主要在水面上作业,能够保障工人健康。
听完介绍,彭敏陷入沉思。“气压沉箱法”已有无数成功的经验,而“管柱钻孔法”之前没有任何人嘗试过,谁敢打保票成功啊!彭敏决定开会把这个问题交给中苏专家一起讨论。
会上,中方专家对新方法抱有很大的兴趣,但提出许多疑点和问题;而与西林同来的几位苏联专家则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施工方案已经过苏联鉴定委员会审定,不宜改变。
彭敏认为新方法优点明显,成功概率也很大,倾向于采用。但兹事体大,他急匆匆地赶到北京,直接向铁道部部长滕代远汇报。滕代远对此非常重视,召集有关单位专家进行讨论,并速报国务院。周恩来获悉后,也亲自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为稳妥、可靠起见,要求新方案经过实验才能施工。
“我随时准备接受审判”
这时,苏联政府得知了武汉长江大桥改变施工方案一事,派出以运输工程部部长哥热夫尼柯夫为首的代表团来华。
西林内心很紧张,强作欢颜对彭敏说:“我随时准备接受审判。”彭敏安慰他:“不要紧张。新方案是中国政府批准试验的。”苏联代表团专家抵达后,审阅图纸资料,察看现场施工,听取西林“答辩”,对新方案“审查”了10多天。彭敏心里也没有底,对陪同苏联代表团来汉的滕代远说,担心苏方否定这个方案,把西林撤回国去。滕代远坚定地表态:即便那样,我们还按西林的方案干!
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结果证明新方案是可行的、科学的。1955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新方案。苏联的权威专家通过工地验证,也认可了“管柱钻孔法”。
由于武汉长江大桥全面采用西林创造的“管柱钻孔法”,使原计划四年零一个月完工的大桥工程,整整提前了两年时间,并且大大节省了工程的造价。
我国政府为了对西林等专家表示感谢,特以周恩来的名义向他们授予“感谢状”。
(摘自《党史纵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