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塔墓的初步考察
2023-10-05李小蓉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广东广州510080
李小蓉(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广东 广州 510080)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历史上,丹霞山人文景观荟萃,长老峰一带更是集中分布着大量文化遗产。本文对调查发现的塔墓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共计11座,分别是丹霞普同塔、佛日峰主塔墓、佛日峰附属塔墓、澹归塔墓、今辩乐说和尚塔墓、张天窝和尚塔墓、宝珠峰塔墓、锦石岩普同塔以及3座小型塔墓。塔墓较为集中地分布于长老峰一带的山林中,多为长老峰别传寺和锦石岩寺僧侣塔墓,年代多为清朝。塔均为红砂岩砌筑,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塔周有弧形护墙,墙顶设排水渠,塔前为祭台,祭台有方形和半月形之分,与当地传统客家墓葬形制有相似之处,是佛教葬俗文化吸收地方丧葬习俗的表现。
一、别传寺塔墓
(一)丹霞普同塔
丹霞普同塔位于长老峰西北侧、锦江南岸的一座小山坡上。墓塔坐东向西,面宽8.9米,进深10米。塔基座宽2.2米,塔身呈正四边形,高4.3米,正面阳刻“丹霞普同塔”,塔顶有一角损毁,顶部有葫芦形塔刹,塔基两侧各有一圆形孔洞,可投入骨灰,墓基、塔顶四周饰莲瓣纹、如意纹等。塔后护墙最高3.3米。
普同塔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丹霞建立十年,同住亡僧三十余,未有以葬……塔广迳八尺……经始于壬子夏五月吉日,告成于秋九月十八日”[1]。僧释古云记:“粤东丹霞山普同塔,创于大中丞持平刘公……塔在隔溪绿玉峰,岁久地湿,渐为水所渗入……岁壬午……明年,携象子王居士入山,欲为会龙院主渐登卜一小塔……吴君复同愿公择地于丹霞之麓护生堤左畔某向之原……遂卜吉鸠工。”[2]会龙院为别传寺下院,在韶州府城相江门外。“壬午”经考证,应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原塔因浸水而废,新址在长老峰西北侧小山丘,现塔为此次修建。
(二)佛日峰塔墓
塔墓位于长老峰对岸的佛日峰,坐西北朝东南,有主墓和附属墓两座塔墓。
主墓面宽7.4米、进深10.5米。塔身高3.1米,塔身及基座呈四边形,基座宽1.86米;弧形护墙最高2米,有圆形护岭。塔基、塔顶饰覆莲纹。塔身碑文:“洞宗三十七世丹霞第四世主法继祖庐和尚,洞宗三十四世丹霞第一世开法天然昰和尚,洞宗三十八世丹霞第五世主法太虚包和尚”,两侧饰如意卷草纹。
主墓塔身右侧石壁缺失,露出塔中石函,内有碑文:“康熙岁次甲午十月十有三日,华首门人今但迁天祖全身于罗浮梅花之庄。丹霞大众哀慕不已,复奉衣钵葬此……”[3]。天然为别传寺开法祖师,康熙五年至十年(1666—1671年)主法,历5年,1685年圆寂于番禺海云寺,次年今字辈诸弟子建塔于别传寺对岸的佛日峰。1714年尘异将其塔迁往罗浮山华首台寺,古奘奉衣钵葬于此。
图一 佛日峰主塔墓(图片来源: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现塔为天然、继祖、太虚三人合葬墓,继祖为天然座下第三代“传”字辈,太虚为第四代“心”字辈,分别为别传寺第十、十一任主持,此二人记载较少,其主法时间不详。现今寺藏乾隆十九年(1754年)大铁钟为太虚任内铸,太虚圆寂肯定在此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奉旨严禁侵牟寺产碑记》为法基所立,1775年文字狱案发,澹归一支僧人被逐,如此安妥地将三人合葬于佛日峰的可能性很小,推测太虚应早于此圆寂,即1754—1775年间太虚合葬于此,成三人合葬塔。
附属塔墓位于主塔墓西南侧,地势稍低。塔墓损毁严重,塔座错位,塔身有一道纵向贯通裂隙,上部已断裂成几块,塔顶掉落在地。塔身原有石刻,文字已模糊,据拓片“曹洞正宗丹霞西堂贯之一大师之塔”,贯之一,传一,字贯之,与别传寺第十任主法传庐均为天然座下第三代“传”字辈弟子。
(三)澹归塔墓
塔墓位于海螺岩下,坐东朝西,面宽8.16米,进深11米。墓塔平面呈六边形,塔身高2.7米。塔座为束腰须弥座,边长0.76米,饰莲瓣纹;塔檐呈飞檐状;塔身正面刻“佛历二五三一,公元一九八七年;明别传寺开山澹归老和尚塔,主持本焕重修”。塔后有弧形护墙,顶部正中嵌“祥云拱日”图。塔前圈有内外围栏,栏板浮雕麒麟、凤凰、青龙、鲤鱼、喜鹊等图案。
澹归,俗家名金堡,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道隐,号舵石翁,清初削发为僧,至广州雷峰寺参岭南曹洞宗高僧天然函昰受具足戒,法名今释,字澹归,1661年受李充茂施予丹霞山作道场之邀,入山建寺。1666年别传寺建成后,澹归请其师天然担任主持,开山讲法。澹归于康熙十三年至十七年(1674—1678年)接任主院,历4年。澹归对其归葬地早有安排,“海螺岩,在本峰(海螺峰)下……澹公居丹霞,尤爱此岩,示寂后门人建公塔于此”[4]。1680年,澹归禅师坐偈而逝于浙江平湖,1689年,丹霞诸门人奉骨归丹霞山,建塔于海螺岩。清乾隆年间因文字狱案被毁,后经重修。现塔为1987年在别传寺本焕主持下重建。
(四)今辩乐说和尚塔墓
塔墓位于长老峰西南的别峰,坐东南朝西北,建筑面宽6.1米,进深11米。塔墓损坏严重,塔座、塔身、塔刹散落在地,塔座饰覆莲纹;塔刹为葫芦形,饰莲瓣纹;护墙最高1.7米,护墙两端石板雕瑞兽纹饰。
山志载:“乐说禅师衣钵塔(在)别峰”“别峰,在山外,一峰突起……乐说禅师之衣钵塔座在舍前焉。”[5]乐说和尚,番禺人,俗名贞,法号今辩,是天然第六法嗣,丹霞山第三任住持,康熙十八年至二十五年(1679—1686年)担任别传寺住持,此塔为其衣钵塔。
(五)张天窝和尚塔墓
塔墓位于长老峰东麓望仙台一带,坐东朝西,面阔5.71米,进深8.78米,塔身平面呈四边形,高3米,塔座边长约1米,塔身局部破损残缺,正面原有碑刻,风化严重,只字未存。塔顶置葫芦形塔刹,塔刹、塔座表面均雕刻纹饰;塔后护墙最高1.96米。因地低荫蔽,湿气重,塔墓侵蚀十分严重,塔刹、塔座表面纹饰部分已难辨,塔身表层局部剥落,塔身棱角因风化显得圆润。
山志载“泽萌禅师塔(在)张天窝;圆音禅师塔(在)张天窝”[6],圆音及其师泽萌和尚塔墓均在张天窝,二者应相距不远。仇江教授曾亲自考察过,长老峰东麓望仙台一带因地势低洼,称“窝”较贴切,且紧邻的两座小山丘上各有一座和尚塔,与文献记载相符,应分别为泽萌、圆音禅师之塔,但两座塔均侵蚀严重,碑文无存,无从考证分属于哪一位禅师[7]。泽萌和尚,法号今遇,康熙丙寅年至丙子年(1686—1696年)主院,为别传寺第二世第四任住持;圆音和尚,法名古梵,康熙乙酉年(1705年)入院,庚寅年(1710年)示寂,为别传寺第三世第六任住持。此次调查只寻访了其中一座墓塔,相邻山头的另一座还有待补充调查。
(六)宝珠峰塔墓
塔墓位于宝珠峰上,坐北朝南,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筑面宽9.5米,进深12.8米。墓塔平面呈六边形,塔高1.9米,双层塔基,下层塔基边长0.76米,一角破损,上层塔基为束腰须弥座;塔身正面有碑文,因日久字迹难辨;顶部为葫芦形塔刹,饰莲瓣纹。墓塔前置香炉,后侧护墙最高1.9米,镶嵌“祥云拱日”护岭。塔墓后期经修缮,塔身得到修复,塔前围有石栏,栏板内外均雕刻纹饰,部分栏板、望柱为修缮时补配,地面局部重铺。
图二 宝珠峰塔墓(图片来源: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图三 宝珠峰塔墓测绘图(测绘图来源: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塔墓碑文风化脱落严重,据拓片为“重兴丹霞□□□□,皇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仇江教授结合史料多方考证,此塔当为丹霞山别传寺第七任方丈古奘之塔[7],从现有资料分析,此观点较为合理,雍正版《丹霞山志》卷二明确记载了当时已圆寂和尚塔墓位置,其记载的时间范围应从清初创寺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应为丹霞山别传寺第三世第九任住持密因古如和尚任内,在他之前的八任中,仅有第七任愿来古奘和尚塔墓未见。愿来于康熙四十九年至雍正四年(1710—1726年)主法别传寺,其生平不详,愿来主法历16年之久,是当时历任禅师中时间最长的,且当时距澹归建别传寺已过五十余年,是最有可能“重兴”禅寺的人。宝珠峰塔墓为1748年所建,在愿来退院后的二十余年后,时间上亦没有太大冲突,遂综上所述,该塔墓应为愿来古奘和尚之塔。
二、锦石岩寺塔墓
锦石岩普同塔位于长老峰百丈峡北口,临近锦石岩寺,为石砌楼阁式石塔,为锦石岩众僧建于南明永历二年,历代禅师圆寂后的骨灰放于此塔,取意于“普同者,无圣贤凡庸、亲疏厚薄之别也”[8]。塔坐南朝北,平面呈八角形,共三层,逐层收窄,塔高3.5米。各层塔檐角均微微上翘,八角攒尖宝珠顶。塔身首层嵌墓碑“□岩重建历代禅师之灵塔”,推测首字应为“锦”;二层正面刻“普同塔”,落款“永历戊子孟夏立,刘曰秋书”,永历为南明朱由榔年号,永历戊子即清顺治五年(1648年),1647年清朝已在仁化确立统治,蔡嘉复任县令,碑刻仍用南明年号体现寺僧对时局变化的态度。二层左右两侧均有碑文,风化严重,左面落款可辨“僧照高等”,右面可辨“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岁仲春仁化庠谭金鉴题书,锦岩二十世孙方来、二十一世孙广念仝立,江右石匠杨能刻”,康熙四十二年为1703年,方来为当时锦石岩寺住持。
此外,还有三座小型塔墓,均为红砂岩石制,两座在长老峰半山亭附近,一座在锦石岩寺门口,塔铭均风化严重,并不能确认墓主。锦石岩寺门口的小型塔墓坐东北朝向西南,塔身平面呈八角形,共三层,逐层收窄,塔高1.8米,塔基边长0.3米,塔顶的葫芦形塔刹为后期修复,周边为水泥地面,从该墓塔所处位置来看,与锦石岩寺应关系密切。
半山亭附近的两座墓塔,其中西侧塔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为朱道人墓,为明末志士朱丹鸣之墓,朱丹鸣于南明永历时分守苍梧道,后见事不可为,与李永茂等隐于丹霞,居山顶草悬岩,至清康熙壬戌(1682年)逝世后葬此;东侧塔登记为老宿比丘泞源清公墓,塔身刻“老宿比丘泞源清公之墓”,塔高1.7米,塔顶为飞檐式顶,上有圆形塔刹。此二塔墓主信息均来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塔铭风化,此外并未收集到更多历史信息,但两座塔墓形制相近,塔基均呈正四边形,边长0.6米,塔身呈六边形,圆顶结构,塔身高1.7米,且相距仅数十米,所建年代应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