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农追花

2023-10-05罗振宇

读者 2023年19期
关键词:蜂农力图花田

☉罗振宇

有一家公司,名叫“追花族”,本部在成都高新区。

为什么叫“追花族”?因为他们是做蜂蜜的。采蜜,就要追着花走。

听起来很浪漫,但是,这个行业有两个老问题。

一是养蜂这个行当特别苦。哪儿的花开了,蜂农就带着蜜蜂奔哪儿去采蜜,这就难免风餐露宿。

而且,鲜花遍布大地,所以,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也非常分散。大部分蜂农是单干,或者夫妻两个人一起干。因为养蜂太苦了,年轻人不愿意干,所以蜂农的平均年龄非常大,超过了50 岁。

这就麻烦了。追着花期走,哪里有花,设计什么路线最合理,这些都是经验。经验要是传承不下去,那这一行就后继无人了。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蜂蜜的质量没法保证。

一个蜂农按照往年的经验走一条高速公路,但是也许因为遭遇寒潮,今年这片花田的花期推迟了,那给蜜蜂吃什么?恐怕只能吃白糖了。如此,蜂蜜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收蜂蜜的厂商也没办法,消费者食用的蜂蜜,很可能就是白糖转化而来的。

养蜂行业的两个难题本来都无解,因为这是人和老天爷的搏斗。

那“追花族”做了什么呢?他们除了收购蜂蜜,还在行业中用了一点点数字化技术。

他们开发了全国花田的热力图和一些数字化工具。某个月全国各地什么花开了,哪片花田里已经有蜂农了,这些信息,花田的热力图上全有。而且他们把他们做的花田的热力图都向蜂农开放。

有了热力图,蜂农规划赶花路线就简单了,花多的地方尽量去,人多的地方就尽量不去。

于是,蜂农的劳动效率提高了,劳动量减少了,经验传不下去的问题解决了,消费者吃由白糖变成的蜂蜜的可能性降低了。

技术不复杂,成本也不高,一个产业级的变革就这么发生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的内心独白是——数字化,原来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也想做一家蜂蜜公司,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压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销量,那数字化技术可能就会被我用来搞私域流量、促进销售、提高转化率,恨不得让每个人一天吃3 斤蜂蜜,那这个新机会就不会属于我。

我只有想着怎么把蜂农的工作环境改善一点,把蜂蜜的质量提高一点,才可能用数字化技术做一张全国花田的热力图,并看到这个产业级的机会。

就像凯文·凯利所说:“也许宇宙中最反直觉的真理是,你给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猜你喜欢

蜂农力图花田
钢琴里的花田
中蜂产业一线蜂农群体现状调查
——以金华为例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手绢上的花田》——童话故事里的慈悲与温柔
血栓弹力图在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手绢上的花田(二)
手绢上的花田(一)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追花寻“蜜”
蜂产业蜂农技术需求偏好研究
——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