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治税”模式下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

2023-10-05王惠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征管业财筹划

王惠

(广西外国语学院会计学院,南宁 530000)

1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断冲击着经济形态和国家治理范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变革着传统行业,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的行业、新的职业。知识产品、新的交易方式、新业态、新型纳税人等产生的新税源难以监控,使得涉税信息采集成本增加,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税源与税收背离等问题凸显。这些问题,一方面使税务机关鉴别纳税人违法行为更加困难;另一方面也使得依法纳税的纳税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降低了纳税人纳税遵从度和诚信纳税的自觉性,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因此,推动税收数字化转型,建立与数字化相适应的税制和税收征管模式是大势所趋。2021 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转变,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由传统的以“管”为主迈入以“治”为主的发展新阶段,更加突出精准执法、精细服务和协同共治的智能化要求。税收征管体系的完善,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税务风险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 “以数治税”的概念和特点

我国税收征管经历了“以票控税”“信息管税”到“以数治税”3 个不同阶段。“以数治税”主要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货币等技术为基础,包括了金税四期、区块链管理系统和反洗票系统的多维多层监管体系。“以数治税”目的在于实现精准、精确、高效的全新税收征管模式。当前,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正在经历着新的变革,税务机关运用数字技术,一是通过大数据系统整合,归集企业的各项涉税信息,如水电用量信息、关联人银行卡交易记录、物流信息等来判断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提升其征管效率。二是通过建立纳税人行为特征库,为纳税人画像,实施“标签化”管理,充分了解纳税人的纳税习惯、违法行为、纳税贡献等情况以便税务机关进行预判和分析,实现税务服务的精准推送。《意见》明确指出,到2023 年要基本建成“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增强纳税人缴费人的税法遵从度和获得感,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以数治税”征管模式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运用过程中体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坚持“依法治税”和“以数治税”相结合是税收征管新模式的内在要求,法治理念和法治原则是税法改革的根本依据,要求在“以数治税”模式下必须坚持“法治”精神,遵循依法治税的指引,为保障新税收征管模式走向成熟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与传统税务执法依赖经验法则不同,“以数治税”以技术为底层逻辑。传统人工化征管下更多地依赖被动式执法,需要税务人员参与到税务征管的每一个环节。限于人力资源有限,税务人员只能依靠实践经验,“抓大放小”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特殊行业进行关注,对细节问题把握不足。税务稽查、纳税申报的一些涉税事项有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免有疏漏的情况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数字经济的迅速扩围,推动价值创造模式多样化,企业利润分配更加复杂,经验执法模式很难应对。“以数治税”以数据分析为根本,运用算法对涉税事项、纳税行为进行分析和研判。一方面,发挥数智技术驱动税收征管的效能。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自动化执法,通过利用日趋成熟的数据筛选技术、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建立税务分析模型,既有利于打破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信息壁垒,做到实时监控、线上预警、一键算税,最大限度地减少疏漏,又有利于实现税务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无风险不打扰,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社会满意度。另一方面,“以数治税”模式下更加强调税务队伍的“用数意识”“用数能力”,要求主管部门依法依规用数,保护纳税人的信息安全。三是治理工具从纸质发票变为数据信息。在传统税收征管模式下主要是以发票管理为中心,围绕着企业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对比展开。然而数字与产业的融合促使新业态、新交易方式和新价值创造模式不断产生,例如,网络借贷、打赏、直播带货等不断衍生出新的价值生产模式,生产经营场所虚拟化也改变了传统常设机构的认定规则。这些都对“以票管税”模式提出了挑战。“以数治税”下通过全方位搜集企业信息包括购销合同信息、发票信息、物流数据、生产经营数据、企业上下游供应商等,实现对税源、涉税事项的“全景敞视监管”,有效地防止相关主体对涉税信息的非正当干预,充分发挥“以数治税”的监税、护税功能。四是提倡“协同共治”。税费征收管理工作涉及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税收征收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来实现精诚共治,通过加强执法联动、跨部门合作构建共治格局才能有利于新模式的长远发展。

3 “以数治税”模式下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不足

企业税收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环境、税法、企业经营理念和会计准则等。当前,企业的经营信息更加透明,违法行为无处遁形,这些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税务管理、税务筹划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财务人员并未转换思维,税收风险意识不足。

首先,企业经营管理层并没有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中主要将精力放在销售、生产和技术方面,对财务工作和税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企业经营管理层仍然将“税负越低越好”作为企业重要的绩效指标之一,对于税务管理疏漏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加剧了税收风险产生的可能。

其次,复合型税收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欠缺导致企业税务管理能力不足。传统的企业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税务筹划环节还停留在以票据为中心的思维,只关注发票本身的问题,忽略或是无法掌握重点税务风险指标取数规则、适用范围、解释口径,对企业税收相关的风控、法律等领域认识不足,企业税务风险防控策略未能很好地满足税务监管要求。

3.2 企业业财融合水平有待提高

业财融合是企业业务和财务活动的结合,其中,业务是财务管理的依据,财务是业务运行的保障,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财会人员从源头上把握企业的业务经营状况,是企业避免税务风险、开展税务筹划工作的关键,也是优化企业的决策水平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抓手。但是,实践中企业业财融合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使得业财融合水平不足。

首先,员工跨部门协作和参与度不高,缺乏共同目标。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职能分工、业务性质和绩效评价标准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业务人员关注市场和营销,对财务知识和财务工作知之甚少;而财务人员关注盈利和风险指标,对具体的业务流程和实际业务需求所知不详。另外,部分员工受传统职责理念和工作方式的影响,习惯于各司其职、不问“闲事”、不同工种互不干扰的工作模式,导致业财融合工作缺乏群众基础而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地发挥出业财融合应有的价值。

其次,企业现有业财融合的信息平台质量较差。部分企业虽然搭建了业财融合平台,但仍存在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业务部门的信息不能全面和及时地传递到财务部门,导致数据滞后和缺失,不利于财务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另外,很多平台安全性不够,无法有效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风险等问题。

3.3 票据管理不规范引发税收风险

发票是企业在提供劳务、接受服务、购销商品过程中开具或者取得的收付款凭证,包括纸质发票和电子发票。票据规范问题是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有可能导致税务管理部门进行稽查、审计和处罚。在增值税发票方面,企业开票即确定收入,存在虚开发票虚增抵税凭证、重复打印电子增值税发票多头报销虚增企业费用等情况;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跨区域经营企业存在通过费用成本重复入账、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等方式降低企业应计税额的情况。“以数治税”全面实施后,上述这些操作很容易被识别,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对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和加强内控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4 企业税务筹划能力不足

税务筹划工作的目标是用合法、合理、合规的方法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税务筹划方案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因此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对税务筹划工作都很重视,但很多企业都存在税务筹划工作能力不足、专业性不够的问题。首先,税务筹划往往会受到政策、市场和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宏观经济环境愈加复杂,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所面临的风险也愈大、愈难测。其次,税制和税收征管模式的变革,对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更需要熟练掌握信息管理技术、税务政策、财务管理、会计知识的通识人才。但这恰巧是不少企业的短板:通晓某一板块知识的骨干人才有,但是能够具备较全面的知识并且能够将之融会贯通的人才很少。

4 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

4.1 转变理念,增强税收风险管理意识

理念的转变是增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先导,合法合规的税务风险管理是避免企业出现税务风险、优化税负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

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转变经营管理理念,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管理层应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中,从顶层设计上给予税务管理、税务筹划工作足够的重视。企业高层应该全面统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严格履行纳税义务,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的商誉和竞争力,发挥税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以数治税”环境下,企业应增强税收风险管理人才支撑。一是财会工作人员作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关键,要快速地转换税务管理思路,熟悉最新的税收政策、税收征管办法以适应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二是企业要重视数字型财会复合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重塑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个具备专业税务知识、财会知识、大数据基础技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应变能力的队伍;也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邀请税务专家来给员工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弥补内部培训和自学的不足,跟上技术更新迭代的步伐。

4.2 加强企业业财融合水平提升,打破信息孤岛

“以数治税”对企业的业财融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层应该将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如企业的采购、生产、研发等经营信息的实际跟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结合在一起。

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建立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强化财务部门与具体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二是结合企业的经营规划,探索业财融合的重点和突破点,制定财务管理与业务发展相关联的绩效考核指标;三是持续优化决策流程,全方位考虑各部门的业务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定期收集和评估决策流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四是探索建立短期轮岗制度,针对某一特定任务跨条线学习不同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增强员工互信互助,增进了解。

其次,要强化信息化智能化支撑,搭建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特点的业财融合信息平台,在充分听取和考虑业务、税务、财务领域员工的诉求的基础上,把关键的会计数据、销售数据、供应链数据整合到统一的数据仓库中,并将税收计征规则添加到具体业务流程节点上,使企业的每一次交易活动均可自动核对和计算应纳税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效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遵从成本,有效地防范税务风险。

另外,信息平台会涉及企业的经营数据、商业机密等,应针对不同的病毒入侵、黑客渗透、嗅探窃密等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避免信息被盗取、被篡改。

4.3 与时俱进,加强票据和业务合规管理

“以数治税”模式下税务机关将通过算法对企业发票的填开和获取的全要素进行归集和分析,防止企业篡改交易事项。为了规避相关税务风险,企业首先应该在员工培训中加强合规意识教育,让全体员工都了解税务监管红线底线和违规操作的危害,知其不可为。

其次,规范票据开立要求,如发生销售业务获取货款时要公对公走账并严格按照收款填开增值税发票,进行采购时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差人员过桥、过路、食宿等应当取得相应的发票,让企业每一笔收入支出都有据可查,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风险控制打下好的基础。

再次,规范购销业务合同的管理,制定规范的合同订立、保管、归档等管理流程和统一规范的合同模板,为增值税、印花税的认定提供可靠凭证,减少在合同管理环节带来的税务风险。

最后,建立涉税异常事项预警提示系统,在企业进项、销项发票发生超过设定值的大额或高频异常变动时,由系统自动发出提示,帮助财务人员及时对票据流进行梳理,防范税务风险。

4.4 正视税务筹划工作,提高纳税筹划水平

税务筹划工作要求企业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来有效地规划自身的税务筹划工作。良好的税务筹划方案能够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延长纳税期限,提升企业资金运转的灵活性。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经营活动、理财活动等实际情况提前制定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提高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预见性。同时,企业应加强与税务监管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准确全面地了解最新的政策、规定,正确地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节税的目的,提高税法遵从度。此外,“以数治税”模式下,企业应探索使用大数据技术全面地反映生产经营信息、上下游供应商等情况,摒弃侥幸心理,主动接受税务机关对企业票据流的监管,从企业实际出发统筹好各方资源,实事求是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从而有效地定位企业的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税务管理的科学性。

5 结语

“以数治税”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保障税源,充分发挥“数智”护税、监税功能的一次变革。“以数治税”模式技术含金量高,涉及税收征管体系各个环节,对企业带来广泛、深远的影响。企业应该转变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理念紧跟国家改革的步伐,充分了解“以数治税”的特点、运行模式等,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提升企业的业财融合水平,规范企业的发票管理,提高税务筹划水平,有效地应对和防范税务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以数治税”模式下无论是对税收征管队伍还是对企业财务、税务工作人员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高层次综合能力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应当引起税务监管部门和企业的重视。各单位财税从业者也应当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法规、规章,掌握新的技能,跟上变革的步伐,这样才能助力国家税制、税收征管模式的变革。

猜你喜欢

征管业财筹划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环境保护税征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环境保护税(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