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厂律师函警告,“李跳跳”们动了谁的蛋糕?

2023-10-04李权云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开屏大厂厂商

李权云

8月24日,“大小姐李跳跳”公众号发文称“李跳跳”App将无限期停止更新,原因是收到一份来自国内知名互联网大厂的律师函,称“李跳跳”App通过屏蔽、过滤浏览器广告服务的行为,侵害了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事实上,除了“李跳跳”,“叮小跳”“大圣净化”“轻启动”等一批支持去开屏广告的“难兄难弟”都收到了大厂律师函警告。其中,“轻启动”表示不会停止App更新,但新版本将移除“自动跳过”功能,其他App则相继宣布无限期停更或停止运营。

“手机稍微倾斜就自动跳转到广告”“跳过按钮特别小,很大概率误触,诱导用户点击”,对于这类开屏广告和摇一摇广告,手机用户的普遍反馈是,如“牛皮藓”一样非常烦,而“李跳跳”等App能让用户直接免除这些困扰。

然而,这些手机用户的“心头好”却被大厂律师函警告为“造成消费者福祉的减损”和“不正当竞争”。在这场去广告App和互联网服务商之间的博弈中,我们不禁要问:去广告App最终只能退出江湖?开屏广告一定是“面目可憎”?互联网广告和用户体验之间到底能否“相看两不厌”?

在“李跳跳”等App收到的律师函中,“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项的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是其核心结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而“李跳跳”等App究竟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业内仍有争议。

有律师认为,“李跳跳”App不收费、无广告,不是经营主体,作为一款公益性软件工具的开发者,不具备《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中所述的主体资格,律师函将其认定为“经营者”缺少事实和法律依据。

“李跳跳”表示,如果帮用户跳过广告是在帮用户薅厂商的羊毛,其实厂商也在薅用户的羊毛,比如把跳过按钮放在无法单手操作的右上角,让用户无法第一时间跳过广告,又比如把跳过按钮设计得相对较小,让用户更大概率误进入广告。

“叮小跳”也发文称,我们无意侵犯任何企业权益的盈利行为,也未曾恶意篡改、修改各类App的开屏广告链路,仅以Android系统相关便捷操作来替代一些繁复操作。

简而言之,在“李跳跳”们看来,是大厂“不讲武德”在先,而去广告App扮演的只是“帮用户自动跳过广告”的角色。

与此相对应,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李跳跳”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安卓系统的无障碍服务模式,自动检测并关闭其他App开屏广告,该行为已经涉嫌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和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项的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有业内律师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因此,存在竞争的商业化市场都是该法的调整范畴,不应将经营者限定在商品经营者或营利性服务提供者上。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能实现屏蔽广告功能的并非只有“李跳跳”等第三方App。部分手机厂商已经开放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自带的传感器控制权限关掉App的信息获取渠道,防止页面跳转和应用下载。此外,腾讯手机管家、360清理大师、猎豹清理大师等都有类似的功能。目前,此类应用尚未收到涉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律师函。

面对大厂的律师函警告,“叮小跳”表示,我们没有时间也不愿耗费精力去对峙,停止运营便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根据相关调查,与视频前贴片广告、信息流视频广告等相比,开屏广告因其位置优越性、强曝光性两大突出特点关注度最高,超过61%。

站在互联网厂商角度看,广告主付费投放广告,是希望用户能够看到并点击广告。去开屏广告应用让用户跳过广告,导致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流失。

究其实质,“李跳跳”们动了互联网厂商的蛋糕。

“李跳跳”也发文自称,“从我个人有限的认知中,我不认为是侵权行为(但确实是不道德的行为)。如果我是厂商,我肯定也不喜欢此类应用,因为广告被跳过了,就意味着收入会减少。”

在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看来,开屏广告属于平台变现、营销行为的范畴,对于用户体验有一定影响,关键是要符合内容合法性的限定。

然而,大众苦类似广告久矣。比如,通过极易触发跳转的摇一摇广告变相强迫消费者触达,把开屏广告设置成可全屏点击造成大量用户误触,在开屏图片中画一条头发丝诱导用户点击等行为,涉嫌某种程度绑架用户自主选择权。

根据202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有以下情形:没有关闭标志或者计时结束才能关闭;关闭标志虚假、不可清晰辨识或者难以定位等,为关闭广告设置障碍;关闭后继续弹出广告,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行为等。

目前,“爱优腾”等视频软件以及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的开屏广告都在右上角设置了“跳开”功能,将选择权让渡给用户。然而,一些资讯网站、手机阅读App的开屏广告依然广泛存在超长时和易误触的弊端。

正是这些“牛皮藓”广告屡禁不止,“李跳跳”等App才深入人心,但也不可避免对大厂造成事实上的利益损害,由此成为大厂“公敌”。

回溯整个事件,不难看出,这仍是一起互联网厂商营收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博弈。

与此类似,爱奇艺今年饱受争议的平台会员权益之争,同样属于平台经营和用户体验之间的拉扯。“会员权益转赠功能下线”“账号解封需充值更贵会员”“电视投屏清晰度限制”,在广大用户看来,这些“骚操作”就是平台想“薅羊毛”。

最终,经过一系列起诉风波,爱奇艺做出让步,恢复了老用户高清投屏服务。

经此“一役”,有网友表示“抗议是有用的”。有专业人士认为,平台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赢得人心,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推出优质的内容,將会员服务做得更周到更细致,与用户良性互动,开屏广告也是如此。

事实上,分为三六九等的会员和花样繁多的互联网广告如出一辙,都是当下互联网平台的变现模式。在平台看来,会员和广告之间还能实现联动。比如,付费会员可以实现去广告服务,而广告曝光度下降造成的收益缩水则由会员费来填补。这样,普通用户变成高黏性用户,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李跳跳”们之所以被广大网友点赞,就是因为这些App站在普通用户体验的角度,向大厂“付费会员+去广告”和“非会员+广告收益”的商业模式发起了挑战。

当然,不少互联网产品的长期运营依赖广告收入,这无可厚非,但在不侵犯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进行,用户更乐意接受。

拒绝为微信设置开屏广告的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曾在公开演讲中提到,“如果微信是人的话,那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微信是你最好的朋友,每次见面,他脸上贴着广告,你要撕下来才能跟他说话?我不希望是这样。”

互联网平台并非只能靠会员和广告存活,完全有可能挖掘新的发展路径,创新商业模式。在崔丽丽看来,此次大厂直接控诉显得有一些傲慢,协商或为改善用户体验做出调整会更好。

站在互联网经济的版图上,电商、游戏、广告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只有广告和用户体验较为对立。但是,有用户表示,如果广告好玩创意有想法,也能欣然接受。

对此,崔丽丽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还是应该在好内容上花功夫,给到用户好的体验,有丰富的内容才是互联网持续发展之道。相比躺着赚钱,自我革新和创新才能驱动发展,也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动力。”

猜你喜欢

开屏大厂厂商
孔雀开屏都是为了求偶吗
为什么孔雀会开屏
为什么孔雀会开屏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为什么孔雀会开屏?
广西大厂91、92号锡多金属矿体的成矿构造特征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