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施路径
2023-10-04宗雅娜
宗雅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新时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列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为我们在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我国相继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也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为我们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实施路径,职业院校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发展全过程,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内涵辨析
(一)劳动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社会的一切物质文化财富都源于劳动,职业也因劳动而存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对劳动概念做了界定,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1]。《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是“一种在活动中创造物质及精神财富的过程,专指体力劳动或进行体力劳动”[2]。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由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二元对立转向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并将创造性劳动融入其中,促进劳动的智能化、信息化与便捷化发展。
(二)劳动教育
关于劳动教育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辞海》中将劳动教育释义为:“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3]总体上都是从生产生活技能与价值观念来界定劳动教育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劳动教育我们也应为它赋予新时代所具有的特点,使其变得更加丰富与完善。
新时代下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展开,并从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出发,以劳动育人为价值导向,在学生获得劳动技能的同时提高其劳动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关系
1.劳动与职业教育。第一,职业教育产生于劳动,劳动推动了其发展。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由于劳动的不断分工与分化,职业教育也从最开始的口耳相传、父子相承、世代相传的“家传世学”“师傅授徒”的模式逐渐发展到现代所拥有的一个完整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劳动不仅产生了职业教育,而且促进了职业的分化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进步。第二,职业教育提升了劳动的效率和质量。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劳动者传授专业的技术技能,促进技术与生产的创造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另一方面可以让劳动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劳动观。可以说,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效率与质量的基础,更是决定性因素。
2.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内涵上,劳动教育是一种功能教育,而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劳动教育侧重于劳动认识、价值观的塑造等主观层面的问题,而职业教育侧重于解决劳动生产、劳动技能等客观层面的问题,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等一线工作者。由此可见,我们要在劳动教育中融入职业教育相关内容,掌握职业技能,了解职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育人理念,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增强学生的劳动创新能力。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不相悖,二者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构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新时代下,劳动教育为职业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仅靠单纯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使人们产生了失业焦虑。但事实上,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岗位要大于机器所取代的岗位数量。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劳动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劳动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这样才能应对时代进步带来的新机遇、新岗位。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二)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
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样也是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劳动教育在职业院校中发挥着价值引领的作用,学生需要通过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同时,劳动教育还能够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劳动教育向学生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崇尚劳动的职业情怀,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贯彻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塑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因此,劳动教育具有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
(三)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第一基本条件。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繁衍至今,依靠的正是一代代中国人民的艰苦劳动。面对我国经济的转型,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培养的是一批高质量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需要劳动教育为其提供保障和支持,使劳动者具备创新精神和劳动技能。作为学生,他们承担着实现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必须重视对他们的劳动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其将职业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层面: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第一,认识的异化。一方面,表现在对劳动教育认识的异化,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化,思想还停留在工农业生产为背景的单纯体力劳动阶段,将劳动教育片面化地等同于体力劳动或专业技能训练。例如,将擦黑板、扫地、打扫宿舍卫生等简单的体力劳动等同于劳动教育。虽然劳动教育的展开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术技能训练,但它们只是实现劳动教育的一种手段,劳动教育强调的是劳动价值观的形成,重点在于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劳动认识的异化,将劳动视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例如,如果学生考试成绩不达标、违反课堂纪律,便会被安排去打扫卫生。这导致学生将劳动看作一种惩罚手段,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劳动产生错误的认知和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选择。
第二,劳动意识薄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与不会劳动的现象[4]。由于科技的进步,我们生活中许多的家务劳动已经被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所取代,青少年自己动手劳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再加上在家长的传统观念里,一直把学习知识看作学生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忽视了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中表现为,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甚至有的学生存在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的错误观念。可见,古代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这种错误的观念会阻碍劳动教育的发展,学生也会因此缺乏劳动体验,不能体会到劳动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养成不能吃苦、享乐主义以及懒惰的习性,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
(二)课程层面:劳动教育课程定位及结构体系不清晰
第一,劳动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一方面表现为,将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没有认识到“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各育之间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不可相互替代的关系,忽视了劳动教育课程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把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仅仅等同于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就是专业课、实训课,混淆了二者的概念。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实操训练等外在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劳动教育课程具有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劳动价值观、职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内在价值观塑造方面的独特价值。
第二,劳动教育课程结构失衡、体系不连贯。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劳动教育课程应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但很多职业院校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过于偏重理论,导致课程结构失衡。同时,忽视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层次性,其内容仅停留在一些基础的、低层次的活动上,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要求。
(三)评价层面: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一,劳动教育评价形式单一。一方面表现为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对劳动教育学习的效果全凭老师一人决定与评判,评价结果可能会由于老师的个人喜好、学识能力等主观因素影响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表现为评价内容单一。仅以学生对劳动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或劳动调研报告撰写的好坏等作为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依据。忽视了对学生劳动素养、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以及劳动过程中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内隐性能力的考核。
第二,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多数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仍然采用普通教育的考核模式,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在每一单元或者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结果性评价。这种片面、缺乏灵活性和过程性的劳动教育评价方式,既没有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类型化特征,也难以准确地评价出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
(四)师资层面: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教师数量不足,部分原因可归咎于职业教育教师体系不健全,导致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在职称评定、薪资待遇等方面存在劣势,因此,担任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教师较少。多数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均由其他学科或者外聘的兼职教师授课,存在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理解不透彻、专业性不强等现象。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师资质量不高。教师培训在体系中缺少连续性,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难以深层次地解读劳动教育,导致劳动教育在真正传授过程中过于简单化,甚至被异化。师资是劳动教育有效展开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教学成效。
(五)保障体系层面:劳动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第一,劳动教育教材资源开发相对落后,没有建立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材标准体系,而且劳动教育教材编写处于起步阶段,专家型教师短缺。这导致劳动教育教材出现质量上参差不齐,结构上缺少连贯性、逻辑性,内容上重复且深度不足,整体上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等现象。
第二,缺乏硬件资源。所谓硬件资源是开展劳动教育所需要的教育基地、设备、设施、工具。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其对劳动教育的实训设施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落实到实践中会存在资金不足、物质保障不充分的现象。因此,这导致劳动教育课程被局限于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教授,或者仅仅将志愿服务、专业课的实训实习以及打扫卫生当作是劳动教育。
四、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思想建设
第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劳动意识。一是要转变学生的错误观念,端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且主动地劳动,并能够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将劳动最光荣的信念扎根于心并做到外化于行,明确自身的使命与担当,塑造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二是要增强学生自身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劳动,使其成为一种习惯。三是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与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劳动机会,在劳动中强化学生劳动意识与劳动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这三种精神是国家强大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与弘扬的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不仅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而且需要大国工匠这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将劳动楷模、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融入劳动教育课堂和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甘于奉献、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优秀劳动品质;使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日后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健全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设,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实现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全面开展,要在独立设课的同时将其融入专业课程、学科课程以及实训课程,将劳动教育渗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包括必修课以及选修课,设置规范化、系统化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时数。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和实训实践课程中,实现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以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既学到知识技能,也塑造了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和劳动品质。
第二,建立层次性、一体化、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层次性方面,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懂劳动、爱劳动,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劳动,侧重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以及职业观的塑造。 在一体化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应建立学分银行,实现学分互认制,以此来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在不同类型和层次院校之间的衔接,构建劳动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在多元化方面,在掌握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等内在价值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授劳动安全、劳动权益、劳动法律等相关通识性知识,以此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多元、全方位地开展。
(三)塑造多维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第一,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建立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身劳动素养、劳动能力、劳动态度的一种自我感知,还是学生自我反思教育和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也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他人评价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家长、同学、各科任课教师、学校管理者、企业单位,他评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可信度。建立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评价整体上客观全面,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公平性。
第二,采取多样化评价方法。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是从量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从复杂的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5]。定量评价是对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处理,能够使评级结果客观精准、简便直观,但难以对学生劳动素养、劳动精神等内在素养进行衡量,定性评价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定性评价可以通过访谈、研讨、档案袋评价等方式,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更加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情感体验。因此,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
第三,实行多节点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评价贯穿劳动教育全过程。过程性评价侧重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在变化,密切关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性评价则侧重关注劳动教育的最终实施效果,对学生最终的实践质量进行评判。因此,应使二者有机结合,对劳动教育质量进行准确判断。
(四)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提升劳动教育师资整体水平。一方面,要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需要建立一套属于劳动教育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其标准要具有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开展对劳动教育教师的职前、职中、职后的一体化培训模式。同时,要通过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待遇、完善保障机制、打通晋升发展渠道等方式增大劳动教育教师的吸引力,使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劳动教育事业。
第二,构建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体系。兼职教师的纳入可以有效解决劳动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而且兼职教师大多来自企业,讲授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保障了课程与市场的紧密连接。同时,兼职教师也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的桥梁,为实现校企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为了提高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质量,满足社会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应建立兼职教师计划,搭建兼职教师资源库,完善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制度和保障机制。
(五)完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的劳动教育实践机制。在劳动教育中,学校承担着主要角色,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仅靠单一主体去完成,而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稳步发展。 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劳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通过家庭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品质;通过企业与社会,为学生构建实践平台,使学生亲身参与真实的劳动实践,领悟劳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能够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并达到劳动育人的效果。因此,要联合校内外多方力量协同育人,将劳动教育贯穿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第二,加强劳动教育基地、设备设施的建设以及资金的投入。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劳动教育实训基地,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劳动、社区志愿服务以及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单位合作的形式来提供实训基地。既可以解决实训基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学生在真正的工作岗位和社会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实质和内涵,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真正做到外化于行。同时,通过政府及企业、社会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强对劳动教育设备设施的建设。
第三,改善劳动教育教材。教材是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因此,教材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适应教学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教材内容要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教材内容不仅要具有全面性、科学性,而且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要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打造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精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