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古籍讲述各民族融合故事

2023-10-03

读报参考 2023年28期
关键词:交融中华文明展品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如何孕育、发展、历久弥坚?各民族何以团结融合,多元如何聚为一体?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8月1日,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简称展览)亮相北京民族文化宫。立足馆藏资源,国家民委遴选出1500余件文物古籍,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三大单元描绘壮阔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展现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置身近3000平方米的展厅,文物和古籍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实交织融合。从“大一统”的思想理念、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到历史上各民族的深度交融,再到近现代以来各民族共抗外侮、共同发展的鲜活图景。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走进“大一统”展厅,《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的一句话引起记者注意。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讲解员南希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可以考证的“大一统”这个词最早出现的记载。这次展览中,“大一统”单元着重从中华文明的特性追求、统一国家的制度追求、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三个方面,深入发掘“大一统”理念的形成和传承。

在展出的古籍中,《大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格外引人注目。书中古拙质朴的地图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态清晰呈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勇说:“《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突出了皇朝总志寓含政治观念的意识,反映了将‘大一统思想融入国家意志,推动疆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多元一体格局发展,已成为儒家盛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大交融”单元,一系列文物古籍充分彰显着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相互影响、彼此交融,语言相通、文字互学,艺术共美、生活互融,在互鉴融通中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汉文、满文、蒙古文三种文字版本的《孟子》,《御制满汉合璧易经》,明朝汉字音译、当代蒙古文复原、当代汉文翻译三种版本的《元朝秘史》……各民族在历史上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籍,各民族之间互译典籍、互学互鉴,共同传承中华文脉。

众多展品中,有一册薄薄的小书颇为特别,它有两种不同的文字,一侧是汉字,而另一侧是形似汉字却非汉字的文字,这是一部跨越千年的珍贵辞书——西夏文汉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党项人骨勒茂才于1190年编写的,是现存最古老的双语教科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孙伯君介绍,“骨勒茂才在该书序言中说,学会‘番言,是中原团结‘番人的重要途径;学会汉文,则是‘番人学习中原文化的重要手段;而学习中原文化,无疑是‘番人发展进步的重要一步。”

在展览“大团结”单元,一系列珍贵文物和资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也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扎根,藏文、蒙古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见证了信仰与担当、使命与初心;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家喻户晓,展览展出库尔班·吐鲁木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中央办公厅给库尔班·吐鲁木的回信,是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衷心热爱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千件展品讲述交融故事

展品陈列丰富,也是本次展览的特点之一。

国家民委从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体现“四个共同”的文物古籍,包括一批珍贵文物古籍和独有文物古籍。“四个共同”,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大一统单元通过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汉代的青铜器、唐代的文书、辽代的三彩器、西夏的宿卫牌、金代的铜镜、元代的纸币、清代的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的礼品,以及历朝历代体现‘大一统思想和制度的古籍等,展现了中华文明对于‘统一性绵延不绝的历史追求和现实关怀。”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们发延对记者说,“‘大交融单元通过古籍、服饰、乐器、婚俗礼品等展品,展现了中华文明内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正是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一思想的展现和诠释。‘大团结单元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体现,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特性。”

行走在展厅里,就像徜徉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之中。代表史前文化大交流辉煌成果的彩陶文化之马家窑陶壶,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琴与长鼓,出土自新疆的喀喇汗王朝桃花石可汗铜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中统元宝交钞,见证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清代彝文古籍《西南彝志》……带着深邃内涵和独特魅力的各类展品,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共同阐释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

展览还展示了多种少数民族古籍,其中重点展示了国家民委系统所藏的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古籍,并辅以百余幅古籍图片。展出的古籍涉及多种民族文字,包括蒙古文、藏文、回鹘文、察合台文、古彝文、满文、于阗文、八思巴文、东巴文和西夏文等。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一览中国“文字百花园”的盛况,感受中华先民在创制发展文字过程中的非凡智慧和广泛交流。比如,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古壮文、古布依文等,都是借用和仿照汉字创制的,在形态上看起来和汉字一样。

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藏文和蒙古文大藏经《甘珠尔》,有着“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称的《格萨(斯)尔》《江格尔》《玛纳斯》,成书于19世纪的托忒文《西游记》、满汉合璧《西厢记》……从震撼人心的鸿篇巨制,到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经典,展览让古籍走出“深闺”,为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看见古籍、走進古籍、认识古籍的窗口。

陶器是了解早期中华文化的一把钥匙。展览上一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彩陶,是史前时期文化大交流的重要“亲历者”。这些史前彩陶文物来自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包括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等,年代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距今2000多年的青铜时代。

在“大交融”单元,“‘铜声共振,鼓舞中华”成为该区域的展品特色。从迄今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是世界上铸造、使用铜鼓历史最长的国家,目前发现较早的铜鼓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中国民族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部主任、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副秘书长唐兰冬对记者说:“铜鼓是我国南方多地域、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但从铸造工艺和装饰上来说,铜鼓又体现出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互动,是实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物质载体。”

猜你喜欢

交融中华文明展品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真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