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与中国”20年:旧的回忆与新的起点

2023-10-02倪思洁

科学大观园 2023年19期
关键词:院士量子科普

倪思洁

下了飞机坐火车,下了火车坐汽车,几番折腾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终于来到一所位于云南一座偏僻县城里的中学。此时,操场上挤着近千名学生,他在掌声中走上讲台……

这件事发生在10多年前,金涌已经想不起那座县城的名字,却怎么都忘不掉学生们眼里的光。当时,他的报告主题是“创新思维的养成”,学生们听得专注,他讲得起劲。报告结束后,等待签名合影的学生排起长队,金涌一边惊叹学生们的求知热情,一边揉着签名签到发酸的手腕想“这大概就是当明星的感觉吧”。

9月2日,“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期间,金涌向《中国科学报》分享了这段经历。“我意识到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在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方面,我们责无旁贷,应该尽己所能做一些事。”

“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上,“科学与中国”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宣读了《“千名院士·千场科普”倡议书》,号召两院院士“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实现“每年有千名以上两院院士参与千场以上科普活动”的目标。

金涌觉得,这个倡议“利在千秋”。

对谁有利?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启动了“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

跟着“科学与中国”活动的脚步,金涌走遍全国各地,参加过许许多多科普活动,也因此获得了“科学与中国”突出贡献者荣誉奖章。“科普对于提升全民素质是必要的,对于科学发展来说也是件好事。”金涌说。

和金涌一起获得荣誉奖章的,还有从事量子物理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对于科普的意义,郭光灿有着与金涌相似的理解,“科普工作对公众有利,对科学事业也有利”。

这些年,量子力学一度沦为商业噱头,层出不穷的“量子鞋垫”“量子眼镜”让郭光灿哭笑不得。他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用最直白的话跟大家说“量子产品还没有走进大众社会,凡是市场上的量子产品都是假的”。

“量子信息技术是新兴交叉学科,对未来影响很大。原来只有研究者才需要学习量子物理,但现在量子技术要进入社会了,公众也需要学习量子知识。”郭光灿说。

与此同时,科普被郭光灿视为推动科学事业持续向前的动力。他的很多研究生就是在听了他的科普报告后燃起了对量子物理的热情。

“量子事业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国家量子计算发展事业中,也希望通过科普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郭光灿说。

要通俗也要准确

20年来,“科学与中国”活动组织了一大批两院院士专家深入大中小学、工矿企业、党政机关、乡镇农村、部队军营,开展了2000多场科普活动,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受众覆盖百万余人。

今年7月初,在“科学与中国”20周年之际,路甬祥、王志珍、赵忠贤、杜祥琬等20位两院院士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巡讲活动得到的成绩和体会。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对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出殷切期望。

面对国家的期望,两院院士们也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千名院士·千场科普”倡议书》发布后,“科学与中国”将从过去20年2000多场,变成今后一年1000场。

科普场次的增多,对科学家的科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使科普内容既通俗又准确,是很多科学家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郭光灿等不少科学家发现,科普中时常出现错误的知识。“搞量子科普的人,一定要把科普与科幻、玄学区分开,一方面要准确理解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要用通俗的语言将听众带进正确的量子世界。”郭光灿说。

在金涌看来,科普的难点在于把握“尺度”——在把很高深的思想告诉公众的过程中,既不能太高深,又不能太通俗。

“尺度”的把握依赖于科学家对自身所在研究领域的领悟。“一个科学家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研究工作,用简单的语言明确地跟大家说清楚,就说明他还没有研究透,还没有真正悟到核心问题。”金涌说。

跟上潮流,提升技巧

当前,传播方式不断变化,科学家们也在不断适应新的科普环境。

为了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们能够获得科普资源,金涌曾联合一些院士拍了20个视频,每个视频讲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讲10分钟。拍好之后,他们刻成几万套光盘送给偏远地区的中学老师,让他们在讲课之余放给学生们看。

后来,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金涌发现,自己的科普报告被剪辑成短视频发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以至于他“糊里糊涂地增加了几十万粉丝”。这件事让他感觉到,要把科学知识准确地传播给更多的公众,需要采用更加多样的形式。

“光作报告受众太少,出书的话,年轻人有时候不爱看,所以我们还是要跟上社会的发展。”金涌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科普工作中最大的体会是要“不断学习”。“面对不同的受众,要选择不同的科普重点,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与受众交流。这需要我们学习科普工作本身的专业知识。”王志珍说。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场科普,是被一家媒体临时邀请去给幼儿园小朋友讲生物学。这可难住了王志珍,最后她决定从日常吃饭讲到消化食物的酶蛋白,从讲卫生洗衣服讲到洗衣粉里酶蛋白的作用。

从事科普工作的这些年,王志珍经常与媒体从业者交流学习。“媒体从业者需要更多地学习科学知识,而我们需要学习传播语言、传播技巧。交流得多了,双方的鸿沟就会缩小;结合得多了,就可以共同提升科普的效果。”王志珍说。

如今,《“千名院士·千場科普”倡议书》呼吁两院院士走进大中小学、党校机关、西部农村、企业基层等,及时向公众普及科学前沿新发现和关键技术新成果。

金涌、郭光灿、王志珍都已经把倡议变成行动。“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后,他们将奔赴下一个目的地,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传播到广袤的祖国大地上。

◎ 来源|中国科学报

猜你喜欢

院士量子科普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量子纠缠到量子通信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科普达人养成记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一种简便的超声分散法制备碳量子点及表征
院士速递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