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哮喘刷屏打鼻炎针管用吗
2023-10-02牛荷
牛荷
家在北京的高晨今年30多岁,已有20年的鼻炎史,主要对蒿草和尘螨过敏。8月以来,她已经到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打了两次“鼻炎针”。打第一针前,高晨的眼睛已经肿起来。因第一针打完20多天后又出现轻微过敏症状,高晨8月底去打了第二针。“当时医院门诊的走廊上,甚至注射室都挤满了人。”她说。
9月7日,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程雷告诉记者,最近几周,他所在医院,前来就诊的过敏性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程雷表示,春秋季过敏患者最多,主要涉及鼻炎、哮喘、湿疹等疾病。8—9月是秋季花粉过敏患者的就诊高峰期,北方地区更是如此。
9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暴雨过后,当地多家医院就诊的咳嗽、哮喘患者增加。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回应,出现此现象与雨后花粉浓度过高引起的雷暴哮喘有关。据媒体报道,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工作人员称,9月2日到医院看这种病的患者达到800多人。
“呼和浩特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9月1日发消息称,8月1日起,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区花粉浓度持续上升。截至9月1日,城区南部、中部、东部最高浓度均超766粒/1000平方毫米,较去年同期值均偏高。除了呼和浩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花粉浓度播报小程序,9月1日以来,内蒙古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的花粉浓度均处于高位。山西大同等地也出现了雷雨后哮喘病例。
国内过敏性哮喘患者并不少见
雷暴哮喘并不新奇。关于雷暴哮喘首次正式记录源自1983年的英国,当时在雷暴天气后36小时内,英国一家医院哮喘发作人数突增。
2021年4月,发表在国际期刊《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实践》上的一篇临床评论文章提到,迄今最严重的雷暴哮喘发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2016年11月21日,墨尔本数千人因严重呼吸道症状而住院,其中大多数患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有10名患者死亡。在这场持续12小时的风暴中,与哮喘相关的住院人数几乎增加1000%。
该文章提到,截至文章发表日期,全世界共报告26起公开的雷暴哮喘事件,欧洲中东等温带气候环境或澳大利亚等亚热带环境中发生更频繁。但与澳大利亚不同,其他地方很少出现大量哮喘病人病情恶化的状况。
“雷暴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关凯在2020年5月发表在《儿科研究》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空气中的过敏原主要是草花粉。目前,业内普遍接受的假说是,在雷暴天气下,花粉被气流带入潮湿的云底,大颗粒花粉经冲击后破裂,形成可吸入的致敏小颗粒。之后,下降气流和雨水将这些小颗粒输送到地面,再飘进下呼吸道,使对花粉過敏的易感人群哮喘发作。
程雷告诉记者,哮喘和鼻炎一样,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其中,过敏性哮喘主要由空气中传播的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程雷解释说,并非所有花粉颗粒都能引发哮喘,直径在30微米以上的花粉颗粒,很难进入支气管等下呼吸道部位。在闪电、暴雨的特定气象条件和场合中,花粉颗粒的过敏原性会被强化,花粉颗粒变小后容易进入支气管,雷暴哮喘才可能会发生。
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尹佳告诉记者,国外多数经典文献,大多认为花粉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并不认为其会导致哮喘。“与国外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国内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因蒿属花粉或葎草花粉过敏的病人,出现哮喘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在不同地域和气候环境下,过敏性疾病的特征也不同。”她说。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变态反应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教授叶世泰等证实,蒿属花粉是国内北方地区的重要致敏花粉。叶世泰当时曾对300例夏秋花粉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66%患者合并哮喘症状。上世纪80年代,叶世泰团队进行了国内首次气传花粉调查研究。“当时的研究发现,国内北方地区的每个省份都能检测出蒿属花粉,很多省份的葎草花粉浓度与其相当。叶老还通过人体临床试验,验证了蒿属花粉是重要的人体致敏花粉。”尹佳回忆。
叶世泰是尹佳的导师。在叶世泰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尹佳希望探索过敏患者中患上哮喘、鼻炎的比例分别是多少。2005—2006年,尹佳等人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接连发表两篇研究,1120例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和1096例夏秋季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分别被纳入这两项研究。
前一项研究发现,全部夏秋季花粉症患者中,患过敏性鼻炎的人群比例接近100%,患过敏性哮喘的患者为54%。“夏秋季花粉是中国北方地区夏秋季哮喘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写道。后一项研究则发现,近半数夏秋季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有可能在9年内发展为季节性哮喘。尹佳提示,即使没有雷暴天气,这些患者也一样出现了严重哮喘。
雷暴哮喘发作的后果并不轻微。据《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2022年5月发表的一项研究,228名季节性过敏患者中,65%的人患有雷暴哮喘。雷暴哮喘患者中,近一半患者需要去医院紧急治疗。关凯前述文章提到,在51例有详细医疗记录的住院患儿中,76%表现为中度急性哮喘发作,56%以前从未经历或被诊断为哮喘。
程雷表示,呼和浩特发生雷暴哮喘的原因,除了暴雨天气,另一方面在于,该地区蒿属花粉繁殖旺盛,空气中花粉浓度高。国内最常见的秋季致敏杂草花粉主要来自蒿草、葎草、豚草,蒿草多见于北方地区。“相对其他花粉过敏原,蒿属花粉使人过敏的概率更高。”程雷说。
过敏疾病患病率增长快
过敏性疾病由过敏原诱导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不同器官的过敏症状不同。程雷表示,广义的过敏包括Ⅰ型、Ⅱ型、Ⅲ型、Ⅳ型4种类型。目前学界公认,过敏性疾病主要指Ⅰ型过敏反应引发的疾病,比如鼻炎、哮喘、皮炎、湿疹等。
程雷注意到,按以往的气候变化,一般到10月后,环境中的花粉和居所的螨虫都会减少。但近10多年,即便已经到了11月,花粉和尘螨过敏患者并不少见。近年来,国内过敏疾病的患病率增长得特别快。
据非营利组织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2014年4月发布的《全球过敏地图集》提到,过敏性疾病正在影响全球超10亿人的生活。预计到2050年,过敏病人数量将达到40亿。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22年3月报道,目前,过敏症影响着10%~30%的成年人和高达40%的儿童。
8月4日,尹佳在当日召开的“中国过敏防治周”会议上提到,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成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从2005年的11.1%增长至2011年的17.6%。2012—202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9.75%,这一比例在2012年前的10年中为14.81%。“近年,低龄儿童的过敏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尹佳表示。
2018年,尹佳和她所在科室的医务人员曾到榆林考察调研。他们发现,榆林的毛乌素沙地经过几代人的治沙,逐渐变为绿洲。尹佳表示,在当地种植的植物中,蒿类植物约占五分之一。不过,尹佳并不认为,蒿类植物是近10年引发榆林过敏患者增多的唯一因素。
据榆林市统计局今年7月公布的数据,上半年榆林市GDP为3058.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8.37亿元。去年上半年,榆林市GDP同比增长7.2%,增速位居陕西省首位。在尹佳看来,榆林在陕西省属于经济比较富足的城市,当地过敏患者增多也与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密不可分。
2018年,尹佳和她所在科室的医务人员曾到榆林考察调研。他們发现,榆林的毛乌素沙漠经过几代人的治沙,逐渐变为绿洲。尹佳表示,在当地种植的植物中,蒿类植物约占五分之一。不过,尹佳并不认为,蒿类植物是近十年引发榆林过敏患者增多的唯一因素。
2009—2015年期间,尹佳曾承担一项国家课题,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对8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共入组10余万人,整理了14万份调查问卷。数据显示,10多年前,北京、上海、广州等较大的城市,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偏低。
尹佳在前述“中国过敏防治周”会议上谈到,过去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国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如今,人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室内装修材料、食物添加剂、化妆品、洗涤用品等。上世纪60年代和2000年年初两个时间节点,世界分别发生过两次过敏大流行,原因分别在于表面活性剂和酶、乳化剂被引入洗涤产品中。
“鼻炎针”真的管用吗?
近期,“鼻炎针”在社交媒体上风靡起来。8月上旬,高晨打完第一针“鼻炎针”,一次费用为588元。高晨表示,打完针,往年因过敏出现的身体肿胀、眼睛痒第症状,减轻很多。高晨所打的“鼻炎针”,实际上是一种名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的手术。
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主任熊东林告诉记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在疼痛科已被使用数十年,并非用于专门治疗鼻炎。他介绍,这种手术一般会使用一定比例的5毫升左右局部麻药,注射至颈部两侧的星状神经节。“现在单一使用阻滞慢性疼痛治疗,临床上已经越来越少了。”他说。
熊东林表示,这种手术需要一定的操作资质和技术支持,比如操作医生需要具备成熟的麻醉学临床知识,并了解神经节阻滞,医院相应的治疗室还要准备抢救设备,以应对突发状况。
高晨的诊断单上,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需要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灭菌注射水。熊东林表示,前两种药分别属于局部麻醉药和激素。“给鼻炎患者注射激素,肯定有效果。但注射这种‘鼻炎针,即便患者症状出现缓解,也难以判断是激素起了作用,还是星状神经节阻滞起了作用。长期打激素,还会带来股骨头坏死、糖尿病等风险。”熊东林建议,如果一定要打“鼻炎针”,对于药物已无法起作用的难治性鼻炎患者可考虑尝试,但要到正规的三甲医院诊疗。
在熊东林看来,如果打完“鼻炎针”,鼻炎一两年内都能得到缓解,应该是神经阻滞起了作用,如果打完一两周就过敏症状再现,可能是激素缓解了症状。不过,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程雷表示,通过神经节阻滞或中医针灸的办法治疗鼻炎,有一定效果,但对长期疗效要理性看待。在程雷看来,目前,尚缺少对此长达3年以上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及大样本随访观察,因此,很难将上述方法视为克服过敏的完美疗法。
上海长征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陈杨建议,在哮喘高发季,哮喘病人外出需要戴口罩,严重患者可以戴N95口罩。在陈杨看来,脱离过敏原只是第一步,对于已经诱发过敏反应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关治疗。哮喘是呼吸道常见慢性病,可防可控。确诊哮喘后,患者需要规律用药,一般持续治疗至病情稳定控制3个月后,可以停药。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后者俗称“脱敏治疗”“打脱敏针”。国内目前开展的标准化过敏原免疫治疗,只能针对尘螨进行脱敏,既有进口制剂,也有国产制剂,其他过敏原国内还没有标准化的脱敏疗法。北京协和医院内部有针对宠物毛发、花粉等过敏原脱敏的生物制剂,不过仅限于院内使用,目前难以在全国推广。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